APP下载

优化结构 推进辣椒产业提档升级

2022-11-22李张全白爱华

云南农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盘龙产业化辣椒

李张全,白爱华

(1.文山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文山 663000;2.砚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云南 砚山 663100)

砚山县盘龙乡辣椒产业化发展需从辣椒的种植规模、栽培技术的拓展着手,目前存在着生产条件有待改善、专营市场的兴建、产业化的经营、新品种的选育和地方品种的提纯等问题。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发展优势产业,使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辣椒产业化开发现状

(一)辣椒种植规模发展较快

1.在种植常规辣椒方面的发展。盘龙乡种植辣椒历史悠久,所有的耕地都适宜种植,自然气候较适宜,群众也具备较丰富的种植经验。部分农户靠种植辣椒已实现了脱贫致富,种植规模在逐步扩大,产量、产值也在逐渐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带来了市场物资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辣椒生产的快速发展,辣椒产业逐渐被培育成为盘龙乡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800 hm2发展到2021年的1 500 hm2,5年间,平均每年增加140 hm2。2019年全乡推广早春辣椒1 200 hm2,亩产值3 200元,比常规栽培亩增值1 200元,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盘龙乡的辣椒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在引进辣椒新品种方面的发展。2007年,在白石岩村小组示范种植3.3 hm2韩国朝天椒,亩产鲜椒1 200.5 kg,按2元/kg计算,平均亩产值2 401元,3.3 hm2产值3.6万元。由于成功引进新品种,2008年盘龙乡部分农户试种小米椒成功,平均亩产达到1.5 t,最高产量达到2 t,按收购价2元/kg计算,亩产收入可达3 000~4 000元。到2019年,朝天椒发展到1 000 hm2,小米椒发展到266.7 hm2,按照2019年的市场价计算总收入在9 000万元。

3.辣椒栽培技术进一步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盘龙乡党委、政府把辣椒种植列为盘龙乡支柱产业,大力推广辣椒垄式栽培技术、辣椒集成化栽培、绿色防控等高产栽培技术,而且这些技术已日渐成熟,有力地促进了辣椒生产向无公害生产方向发展。

4.生产条件有一定改善。在上级部门和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村委会的农业用地里都修建了旱地小水窖和小坝型水库。2014年以来,在盘龙乡明德村维修完成米冲坝、后山坝、独山坝、凹隆科新坝及三合村新坝,在腻姐村修建沟渠1 900 m;2014年在盘龙村土锅寨、拖支白、白脸山实施农业综合水架改革;2012—2014年全乡共建水窖2 400个;2019年在盘龙村、翁达村、明德村实施万亩石漠化片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改变了生产基础条件较差的状况,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为辣椒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兴建了辣椒专营市场和辣椒公司。盘龙乡为培植辣椒产业的发展,从“十二五”中后期到“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完善了辣椒综合集贸市场的服务功能,规划建设产品固定交易场所,为种植户提供辣椒产品零售场所。同时建成了稼依辣椒城和平远辣椒色素厂,加快了产品市场营销流速。2008年6月,在砚山县工业园区成立了砚山县彝品香辣椒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生产华博品牌辣椒食品,每年收购辣椒5 000 t;2011年7月,在云南省砚平高速公路连接处成立了砚山达忆辣椒有限责任公司,每年收购辣椒3 000~4 000 t;为方便椒农销售,2019年通过“一县一业”项目在盘龙乡翁达村沙子坡建成了辣椒小商品市场。盘龙乡的辣椒还大量远销到美国、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家。

6.辣椒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盘龙乡辣椒产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市场流通领域逐步向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生产规模由小变大,工艺流程、品牌战略均有了新的进展。目前盘龙乡辣椒产业基本形成了以农户生产原料为基础,以加快市场产品营销流速为动力,以加工增值转化为保障的“产、加、销与农、工、贸”相结合的产业格局。每到收获季节,当地个体经营户大量收购,外地客商也纷纷前来采购,流通渠道日益拓宽,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

7.新品种推广取得一定进展。近几年,盘龙乡栽培的小米辣存在种性退化,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和品质受到一定影响。为改变这一状况,每年都要引进多个品种示范推广,更换种植品种。提高抗病性,才能提高产量,提升品质。

二、辣椒产业化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利设施不完善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总体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盘龙乡绝大多数辣椒主产区缺乏农业灌溉条件。几乎每年1—5月都是连续干旱,此时正是早春辣椒移栽,正季辣椒育苗、定植的最佳节令。干旱缺水严重影响了育苗和定植,往往被迫晚育、晚栽,还会导致椒苗营养生长受阻,个体效应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严重制约着辣椒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及种植面积扩大。

(二)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每年只有少量的项目资金扶持,辣椒栽培使用的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投入严重不足。

(三)连作现象突出

特别是三合村白石岩和翁达村沙子坡的连作现象较为突出。由于长期连作,导致辣椒植株参差不齐、单产减少、抗病性减弱,个体大小、色泽度级别有明显差异,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同时也制约了产量的提高,经济效益比较低。加之品种更新重视不够,生产上使用的辣椒种子大多是农户自己购买、串换来的,种子的质量不高。

(四)市场信息滞后

由于缺乏现代信息装备及相应的服务机制,生产者信息不灵,无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不能及时捕捉准确的市场信息,盲目生产,致使盘龙乡辣椒产业链松散、连接不紧密。公司、基地、农户及市场的生产经营风险大,效益互补性不强,缺乏整体抗风险能力。

三、辣椒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一)发展思路

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发展优势产业为主线,推进辣椒产业全面提档升级,使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断向更高层次拓展。努力改善辣椒生产基础条件,提高科学技术普及率和应用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建立产业营销网络和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以市场的产品可容性和营销流速来指导生产发展。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大力培植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加工企业群体,提高原料转化率和加工产品生产力,努力打造品牌产品,变粗加工为深加工,变传统生产方式为现代生产方式,全面提高产品档次和效益,实现增产增效。

(二)对策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辣椒生产,增强发展后劲,确保增产增收的基础。因此,加大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使70%以上的辣椒地块都可以保证按节令栽培,为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2.加大对辣椒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在盘龙乡范围内多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品种更换。品种是产量的保证,只有经常推广好品种,才能提高产量,保证品质,扩大销售,从而为盘龙乡辣椒产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大力发展辣椒加工业,培植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目前盘龙乡只有个体经营户购销原产品,且现有的加工企业工艺落后,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每年仅消耗全乡辣椒原产品总量的30%左右,尤其是鲜椒消耗量更低。因此,在政策上应给予优惠,要引导、鼓励、培植、扶强加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使盘龙乡的辣椒产业尽快形成较大规模。

4.抓好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到位率。加大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技术培训力度,在辣椒育苗、定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专训、现场指导,做好科技宣传和技术咨询服务,印发技术资料,促使椒农掌握科学的辣椒栽培技术。

5.坚持技术创新,进一步拓展种植技术。近年来,盘龙乡辣椒病虫害发生严重,苗期发生立枯病、猝倒病,沤根也较严重,特别是早春辣椒,当年11月底至12月初育苗,次年2月底移栽,若这一期间保温措施不当,导致病虫害频繁发生,必须加强防治。据调查统计,辣椒病虫害发生面积约占全乡辣椒面积的50%以上,是盘龙乡辣椒平均单产低及品质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大力推广综合防治,做到大面积统防。近年来,辣椒植保物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为辣椒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从盘龙乡的水、肥、气、热等自然条件来看,特别是土壤质地,种植出来的辣椒质优、色泽好、果形适中,有较好的商品性。盘龙乡的农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种植户栽培辣椒的条件有了相对的好转,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今后盘龙乡辣椒产业化发展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猜你喜欢

盘龙产业化辣椒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家乡的盘龙山
每个伤口,都有它的原创(外一首)
辣椒之争
拣辣椒
遥远的盘龙塘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
红色动漫的经济价值与产业化研究
简墨盘龙河(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