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引领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2022-11-22龙学渊柏伟田勤思袁杨

关键词:专业评价课程

龙学渊 柏伟 田勤思 袁杨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1331)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产业转型速度日益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工程管理、市场经营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需要积极探索建立具有现代工程观的综合性、多样性、跨学科、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在改进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我们学校(重庆科技学院)自2014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初步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转变、模式转变和文化转变。学校在2014年的全校教学工作大会上提出了打造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随后成立了本科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支撑保障、教育评价、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体制机制设计,逐步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教学工作激励体系,打造实践教学平台、SPOC平台、教务管理信息平台,建立面向产出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社会评价机制,形成了促进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管理闭环。

一、优化顶层设计,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四大体系

(一)遵循“产出导向”理念,确立教学质量标准

产出导向教育(也叫“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它强调“教育产出”(学生学到什么)而不是“教育输入”(教师教了什么)。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全面接受了OBE理念,将其融入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我国在2013年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后,便积极推动以“产出导向”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

为将“产出导向”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学校主要组织开展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转变教育理念。从关注“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推动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定期召开全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凝聚共识,促进教师对“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理念的理解与认同[1]。2020年,学校出台了《关于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将“产出导向”理念融入具体改革目标、任务和举措中。

二是强化认证核心理念。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修订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系列教学制度文件,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评价及改进机制,推动专业建设聚焦产业发展需求。

三是强化学生价值观塑造。实施本科生四年全程全员导师制,为全校所有本科生配备专业导师。专业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成长关怀等工作,成为学生德育和智育融通培养的重要桥梁。强化课程思政,编制了各类课程的“育人要素指引”,将育人目标、内容和考核标准融入教学大纲,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四是编制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对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编制了全校37个工科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对接国家发布的专业质量标准,编制了28个非工科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在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中,进一步明确了关键质量环节的实施、评价、改进要求和资源配置标准。

(二)面向产业转型发展需要,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的核心单元。自2016年开始,学校组织各专业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基于OBE理念,围绕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反向设置课程[2-3],确保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培养目标的逐级支撑,并聚焦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突出各项能力指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而非一般性问题。

第一,注重设置新工科课程。面向各个专业,设置大数据智能化类通识必修课程模块,包括“物联网工程导论”“大数据概论”“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让学生认识、理解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技术特征、主要趋势和产业转型主要方向等。同时,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开设1门大数据智能化类学科交叉性课程,如开设“油气管网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智能电网技术”“智慧应急概论”等课程,提升学生适应产业智能化升级的能力。

第二,改造与整合专业性课程。更新和丰富原有课程教学内容,将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新成果融入课程教学。比如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结合现代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情况,还有远程监控和油气田DCS和SCADA系统的应用情况,将原来设置的“石油仪表”课程调整为“石油仪表与检测技术”,由原来的2学分调整为3学分,加强培养应用仪器仪表监控数据和现代检测工具对油气储运设备进行检测及分析的能力;将原来的“HSE风险管理”课程调整为“油气储运安全与完整性管理”,强调安全管理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系统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的安全管理能力。同时,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4门以上校企合作性课程,安排部分或全部课时由行业企业专家授课,以促进课程教学内容与生产或管理实际相结合。

第三,设置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了创新创业基础通识必修课程、创新创业类通识选修课程模块和创新实践必修环节,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完整地参与一项创新实践项目。

第四,推行以“非标”考核为核心的过程考核和形成性评价。2018年以来,全校累计有1 000多门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实践,基本实现了由重知识考核向重能力评价的转变。目前学校认定的优秀“非标”案例有300多个,汇集编印了《重庆科技学院“非标准答案试题”案例选编》。

(三)聚焦工程能力培养,打造课程资源体系

课程资源的建设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课程优质资源一般包括优秀的教材、案例、习题、视频、动画等。为推动课程优质资源建设,学校组织制定了《案例式课程认定标准》《项目式课程认定标准》《在线课程认定标准》;实施“应用型特色系列课程建设”工程,每年都开展应用型课程及课程资源整体认定和单项认定工作,并将认定结果纳入二级学院年度考核。2018年以来学校共认定案例式、项目式课程200余门,建成了包含2 000余个案例和案例习题的案例教学资源库和包含500余个项目和项目习题的项目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建设有力地支撑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体验感和获得感。同时,推动打造应用型特色系列教材,学校设立了教材建设专项经费,鼓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合作编写专业课教材,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升级。学校立项建设的校企合作教材已经有200余部,现已出版的新技术、新工艺、智能化类教材有122部。

(四)培养创新精神,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学校从指导教师、实施项目载体、培养要求、学生成果认定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了系统性设计,确保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覆盖每名在校生。

第一,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个本科生都安排专业教师作导师,要求导师负责对学生在校4年期间全程进行学业指导。学校建立了导师工作考核制度,将指导学生学业情况、科技创新情况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评价和职称晋升业绩考核,鼓励学生进导师的科研团队、进实验室、进项目。

第二,设立年度专项经费,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数万人、学科竞赛数千人、科研训练数百人、创新研究数十人的“万千百十”工程。

第三,实行“一专一赛”“一生一赛”制。建立并逐步完善各专业竞赛库,每个工科专业都要有至少一项专业竞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具有完整参加至少一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专业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的经历。学校专项资助有条件的项目申报市级、国家级项目。

第四,加大科研平台开放力度。将各类专业及创新实训室、众创空间、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合作共建科研及协同创新平台的开放情况纳入实验室绩效评价,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提供平台保障。

第五,完善创新学分认定机制。学校制定了学分认定与转换管理办法,形成了学生创新成果与课程免修的认定机制。

(五)调整评价导向,构建本科教学工作激励体系

2018年以来,学校通过建立或修订教师岗位聘任管理办法、年度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职称评审办法,构建起了一套符合本校发展实际的本科教学工作激励体系。这套本科教学工作激励体系,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以人才培养价值贡献为核心,鼓励教师围绕学校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积极投身于教学基础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岗位聘任管理办法和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中,将教师工作绩效划分为教学保障性绩效(保基本)、教学竞争性绩效(促改革)和激励性绩效(奖成果),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创新教育、教学竞赛、教学质量等评价结果纳入竞争性绩效和激励性绩效,在量化竞争性绩效和激励性绩效时实现科研与教学并重,突出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修订后的职称申报评审实施办法,设置了包含课程教学质量、教学任务、教学建设和教学获奖等4个部分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综合评价等级达到“良”才算具备职称申报资格。职务工作考核和职称晋级评价中,将指导学生、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成果作为必需的业绩条件。改变过去在绩效考核时重科研而轻教学、在成果评价时重数量而轻质量的倾向,更加关注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工作业绩,提高了教师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各教学院系根据部门的具体情况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制定年度业绩考核和绩效分配办法。教学院系之间也有竞争,基层开展教学改革的活力和能动性得到激发。自上而下的行政驱动力与自下而上的基层内生动力形成合力。

二、强化基础建设,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平台

(一)基于真实工程环境,打造工程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遵循“四化”要求,即环境真实化、平台流程化、内容应用化、能力职业化;坚持“校企协同、流程主线”,重现真实生产过程;虚实结合,基于现场工程环境但又具有高于现场的实践教学功能。目前,学校已经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和8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石油类专业群有与中石油共建的“地—钻—采—输—炼”全流程工业模拟仿真系统,冶金类专业群有与重钢、中冶赛迪共建的“铁—钢—铸—轧”全流程工业模拟仿真系统。按照从基础认知到基本技能再到工程应用和创新实践的递进式顺序构建实验实训项目,校内沉浸式仿真实训与企业生产实习互补,保证实习实训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课程资源网络化,打造SPOC网络教学平台

推进课程资源网络化、教学工具现代化,支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从2017年开始,学校持续推动课程资源网络空间建设,利用考核和激励手段,推进全校各类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制定了在线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修订了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激励教师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目前,全校所有课程均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化,有30%以上的课程具备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条件,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规模线上教学因此得以顺利开展。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成效,也为建设一流课程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支撑目标达成分析,优化教务管理信息平台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是课程质量评价的关键一环,由于需要按课程目标开展学生课程学习考核数据分析,成绩数据较传统课程成绩数据成倍增长,手动录入工作量巨大。因此,需要对已有的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利用信息平台来管理课程考核数据,实现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智能化。基于原有教务管理系统,学校立项研究开发了课程质量评价模块。在课程质量评价系统研发过程中,形成发明专利1件,获软件著作权3件。教师通过改造后的系统,按教学目标录入授课计划、设置成绩构成及考核方式、登录成绩,系统可自动生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统计数据,教师再录入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审核人可通过平台进行审核,督导能定期进行专项评价。因此大大提高了教师开展课程目标达成分析的效率,降低了教师录入成绩数据的工作量,可有效保障持续改进机制的闭环管理,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三、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形成三大评价机制

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有赖于科学地评价质量。基于科学评价的改进,才能真正实现持续改进。在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学校逐步建立和形成了面向产出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服务于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环节、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每个专业都成立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小组,定期通过教研活动等形式,就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开展形成性评价分析。关注个体达成,研讨改进教学策略。每学期要开展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活动,并集体讨论改进措施。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属于外部评价体系。学校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或组织开展毕业生培养目标合理性和发展情况评价,跟踪了解毕业生发展情况。针对毕业5年以上的毕业生,各专业每年要征询用人单位的意见,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与毕业生培养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分别形成评价分析报告,学校则根据这些报告的结论督促各专业持续改进。三大机制有效运转,培养目标定期校准、课程体系持续完善、教学内容迭代更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持续改进的文化逐渐浓厚。

四、关于改革成效及未来探索的方向

(一)改革成效略述

学校针对本科教育而进行的综合改革,面向全校65个本科专业,覆盖4.5万余名本科生,受益面可谓实现了最大化。最近5年内,学校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双创项目的学生有4.3万多人次,获国家级奖励1 600余项、省部级奖励3 000余项。学校在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182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保持在94%以上,应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人数增长35%。据近3年用人单位的评价反馈,我校学生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其单位的业务骨干。

目前,我校有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专业已于2021年完成进校考察,总数位列重庆市属高校第一。改革推动本科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也助推学校于201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市教委反馈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意见中,要求我校“认真总结、提炼专业认证经验,加强交流服务,带动重庆市其他高校专业认证工作”。学校本科教育改革相关课题组成员多次受邀到兄弟院校作教改报告,《重庆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新华网、“今日头条”也对我校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报道。

(二)对深化改革和研究的建议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追求。近年来,学校实施的系列改革举措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推动专业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做法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实践中,仍然存在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完全适应的问题,仍然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还有对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不充分等问题,改革需要不断深化。我国要由工程教育大国转变为工程教育强国,本科阶段的工程教育担负着相对更为重要的使命。关于下一步的改革与研究方向,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探索“五育”并举的新方式。当前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多是以课程形式分别承担相应教育任务,存在相互割裂、融合不够和元素挖掘不深入的问题,教育目标难以充分实现。因此,应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筑牢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根基。

第二,重构专业核心知识体系。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些专业原有的核心知识体系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应结合产业发展最新技术成果、产业对专业人才能力结构的新要求,重新架构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开发新的系列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第三,更加重视非专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还有健康与安全、法制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学生职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并不能保证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充分达成了这些能力目标[4]。因此,在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以上能力的有机融入,探索有效的实现形式,优化考核关注点,使相应的非专业能力培养更加充分和有效。

第四,进一步提升开放办学力度。产业技术、工艺、模式的应用与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技术的流动已经变为企业向学校流动为主。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输出方,要确保培养输出的人才始终满足行业企业需要,则必须不断提升开放办学力度,更加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当进一步探索建立和完善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将产业最新技术引入课程、课堂和教材;找准互利共赢的兴奋点,建立和完善校外专家聘用机制;改革基层教学组织结构,让企业知名专家能够真正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增强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猜你喜欢

专业评价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