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中国饲料企业融资问题与运行模式研究

2022-11-22宋慧涛潘美玲

中国饲料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中国饲料供应链融资

宋慧涛,潘美玲

(1.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411;2.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 030006)

工业革命后,饲料行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国计民生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饲料调配比例可以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利用,保障农作物的产业价值最大化,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进入新时代后,在饲料工业全球化浪潮的大背景下,饲料企业唯有紧紧抓住技术发展机遇,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

1 饲料企业的发展现状

1.1 国际饲料企业发展现状 从全球饲料产地分布看,全球饲料三分之一的产量聚集在亚太地区,亚太地区也一直保持较高的饲料生产规模。数据显示,除2019年外,亚太地区饲料产值占比均超过35%(数据源自华经产业研究院)。世界主要饲料生产国包括中国、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家。2021年,中美两国饲料产值占比分别为20.21%和18.18%,远超巴西、印度等国家和地区。2021年,尽管受新冠疫情的打击,全球饲料总产量依旧保持2.3%的同比增长,达到12.36亿t;全球饲料企业数量依旧保持超过28000家的高位数据,饲料行业的发展并没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冲击。

1.2 我国饲料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饲料企业诞生了像新希望、大北农、唐人神、通威股份这样的大型饲料企业,积极拓展了饲料产业的门类,细分了饲料市场,开发了饲料企业营销管理,在国内外饲料企业竞争中逐渐占据了有利地位。从饲料工业产值分析,中国饲料工业总产值为122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8%;从营业收入来看,中国饲料工业营业收入达1168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82%。尽管在2019年,中国饲料企业受非洲猪瘟影响出现下滑趋势。但在2020年后,国内饲料企业强势反弹,并且企业的生产和营销在国内稳定的物流供应链和持续强势的市场需求面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 中国饲料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

2.1 中国饲料企业的融资渠道 国内饲料企业融资大多是先内后外,即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由于受国内的饲料企业发展历史、利润分配和企业性质的影响,内部融资的规模和范围有限,无法支撑其长久的研发投入,更难以满足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部分饲料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以外源融资为主(孔祥欣,2021)。外源融资中的银行贷款需要较高的信用担保和有价值的抵押或质押物,对中小饲料企业来讲难度较大。根据国内上市饲料企业年报数据显示,大部分饲料企业存在资产抵押、股权质押及债权融资的经历。过去十几年内,由于饲料加工需大量的重资产配置,企业债务往往较高,利润率较低,往往难以摊销各种融资成本(宋万生,2022)。这种情况导致饲料企业与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一样融资额度得不到满足。据调查显示,国内只有少数大型饲料企业可以依靠企业历史和企业规模获得一定的银行融资,大部分中小型饲料企业只能通过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进行融资。拥有进出口贸易资质的企业也可通过国际贸易赊销、补偿贸易融资等方式获取周转资金。

2.2 中国饲料企业的融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内环保压力的提升及去杠杆相关政策的影响,科技含量低、聚集效应明显的饲料企业融资越来越难。

2.2.1 产业链纵深大 国内饲料企业的产业链纵深较大,受限于技术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供应链不得不保持多个环节环环相扣的供应格局。上游企业拓展业务范围的难度较高,限制条件多,资金需求量大,再加上饲料企业对原料价格敏感度高,供应链传导效应增加了饲料企业融资风险(文湘和梁力军,2021)。

2.2.2 融资可持续性差 国内饲料企业除少数大型上市公司外,金融机构对饲料企业的内部信息了解不足,再加上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总量低、放贷业务量少、产品利息高、融资周期短,导致饲料企业现阶段融资可持续性差(宁轲,2022)。企业不得不增加多方筹措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才能维持企业的资金链。

2.2.3 融资信息盲点多 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保障资金安全,必须对融资企业有足够的了解。但饲料行业供应链上的企业在规模和经营管理上不透明性较高。因此,银行为降低风险,往往不会对供应商和经销商放款。饲料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其授信范围和数量有限(卫红亮,2021)。此外,在融资过程中,企业也会面临抵押物低估、授信调低、债权审核干扰等因素的困扰,从而影响饲料企业融资。

3 中国饲料企业启动供应链金融的作用

饲料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就是资金供应方以交易资产为依托,以营业收入为还款,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授信,整合供应链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融资活动的模式。良好的供应链金融具有安全、可靠、稳定的优点,对当前中国饲料企业的融资活动有较大帮助。

3.1 统一饲料企业业务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一项依靠企业供应链产业而存在的金融模式,饲料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供应链金融的金融运行模式对企业业务模式进行转型,同时可以依靠供应链金融来解决企业运营、经营、研发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在饲料行业供应链中,上下游数之不尽的公司通过销售对产品进行串联,将产品研发、物资供应、物流运输、深加工、仓储等环节紧密相扣,进而保障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和良性运转。采用供应链金融进行融资,可以实现饲料企业的贸易加速交易,信用提升和资产赋值(卫红亮,2021)。对采用供应链金融融资的企业可以有效整合上下游供应商的业务模式,提高供应的标准化、周期化和安全化。

3.2 提升饲料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在传统融资渠道内,饲料企业的融资需要一定的质(抵)押物,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质(抵)押物的信用评估具有较大差别。饲料企业为控制风险,资金融出方会降低质(抵)押物的实际价值作为风险安全区,以保证企业资金安全,避免坏账的产生。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供应链金融涉及饲料企业及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资金融出主体从传统的金融机构变为企业、金融机构和保险担保机构等多个主体。以供应链为信息载体,各方有效的拓展了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改善了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资金融出方往往对供应链企业的销售、生产、货运、财务状况有着较深的了解,甚至可以通过饲料企业自身控制供应链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加大了信用资源在资金安全中的价值权重,盘活冗余资金,打通资金的流通渠道,降低了供应链企业的融资难度(李文辉和王璨,2021)。

3.3 有利于加强饲料企业融资效率 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减少坏账,降低风险和杠杆,设置了较长的贷款审核流程。大型饲料企业可以通过股市和债市等方式进行融资发展,但其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由于缺少融资能力,无法提升其产业规模和技术等级,只能慢慢被饲料企业淘汰出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增强了资金融出方对融资企业的授信程度和信息共享程度,加快了资金的发放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饲料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的现金流,有效推动了饲料行业的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此外,这种信用信息的共享有助于金融与实体产业链的紧密结合,理顺饲料企业供应链的整体运转关系,有效提升饲料企业的融资效率。

4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的中国饲料企业融资运行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出现淡化了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虚实分界线,增强了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息,有利于解决实体经济融资困难的难题。在供应链金融视角下,饲料企业的融资模式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4.1 资产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 资产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金融的传统形态,其融资模式主要分为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和预付账款融资。其中,应收账款融资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初始形态。当饲料产业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对供应商进行赊销后,供应商为解决阶段性资金缺口,抵押应收账款,同时由核心企业对资金融出方进行担保,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资金。存货融资存在于大宗贸易中,通过货物进行实体抵押的融资模式。在实际经营中,不少企业为减少资金压力,提前将大量存货进行质押,利用实体抵押套取现金用于企业经营(陈红玲,2021)。近年来,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发展,存货抵押已出现静态抵质押、动态抵质押和仓单质押等多种模式,对交割和未交割的存货都有对应的抵质押方式,方便了企业的融资。预付款融资是存货融资的进一步发展,上游饲料企业对下游供应商提出回购承诺,物流方或第三方公司提供信用担保,下游供应商按照上游饲料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指定的路径仓单向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融资。预付款融资的核心是预付款项下客户对供应商的提货权,其保障是供应链各方签署的融资协议书。通过预付款融资,可以使供应商更快的转向存货融资,因此,预付款融资是存货融资的前置。

4.2 平台主导的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 在国内许多地区,由于缺少行业内影响力较大的饲料企业,无法提供供应链金融中核心的授信凭证,供应链下游的供应商往往难以开展供应链金融融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以平台主导的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来保障核心饲料企业影响力边缘地区的供应商也可以享受供应链金融融资的发展福利。主导平台可以由地方政府搭建,也可以由大型互联网企业搭建。相比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导平台有着更加充足的信息和数据,对地方的饲料种植、加工企业更为了解,同时也可以确保饲料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一般情况下,通过公共平台取得业务,其资金来源可靠性较高,并具有不可篡改的特点。地方政府和互联网企业搭建的平台可以实现各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饲料企业融资需求的无缝对接,了解饲料企业的招标、中标信息,并以此为授信依据,提供融资服务,并引导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扩大资金池总量(纪玲珑,2021)。

4.3 数字信息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 数字信息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是一种依托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实物资产数字化融资模式。这种新型的资产数字化融资模式适用于价格敏感、数量巨大的大宗物资交易,常见如农产品、原材料、钢铁等代采制交易中。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有许多难以被攻破的信息孤岛,即使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也难以控制其在交易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数据技术的缺陷,安全记录了网络交易记录,饲料企业供应链上发生的生产、销售、出入库及抵质押等记录被安全地记录在分布式账单上,这些数据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宁轲,2022)。通过高度加密的数据算法确保了信息的真实和安全,使金融机构点对点交易更加安全可信,相比于企业担保授信,这种真实记录的数据技术对融资更加真实有效,可以随时查看供应链上的仓单数据及状态,将实体交易与数字信息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实体资产数字化。金融机构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交易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堵住了交易信息篡改漏洞,不仅能清楚地看到资金流向,也能提前进行资金监管,节省了大量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效率。

5 结束语

饲料产业工业化推动了全球饲料生产的规模化,全球饲料产量不断提高,伴随着畜牧业的现代化,在疫情缓和期,全球饲料生产迎来了新一轮的井喷。近年来,随着供应链的不断完善和国内饲料企业对全球市场的不断开拓,国内饲料企业的产业规模和营业收入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通过开发供应链金融可以打通全行业的信息壁垒,帮助有资金需求的饲料企业以更低的资金成本换取更多的发展资金,缓解资金压力,解决融资问题,同时带动行业内信用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国内饲料行业的进一步正规化。

猜你喜欢

中国饲料供应链融资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2024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融资
融资
2020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