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饲料产业经济“数字科创”与“文化元素”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2022-11-22李贞琤

中国饲料 2022年14期
关键词:饲料生产文化

李贞琤,张 莉

(1.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江苏无锡 214000;2.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江苏无锡 214000)

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饲料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机会,尤其是在数字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农村饲料产业要顺应时代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宋丽萍,2021),尤其是当前逐渐意识到文化元素推动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因此,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饲料产业进行数字科创和文化元素的融合发展就是当前饲料企业要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

1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水平得到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土地利用率大幅下降,农村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能促进农村发展,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向乡村发展进行技术和经济靠拢(赵守东和刘明美,2021)。饲料产业是乡村的传统产业,对乡村经济发展有举重若轻的作用,也涉及到乡村很多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政策下,饲料产业的发展也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当前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对新兴政策和技术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如果饲料产业能顺应乡村振兴政策,并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和文化元素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宣传,则能更好地推动饲料产业的经济发展,也能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2 乡村饲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经营规模较小 饲料产业是乡村产业中较为传统且发展时间较长的产业,很多都是家族企业,尤其在一些本身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地方,饲料制作标准相对简单,只是将原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就会售卖给有需求的人,这样的经营模式比较简单,成本低且对技术及运输等环节的要求较小,但这样的生产模式会导致很多饲料产业都是规模较小的企业,甚至有的企业经营者身兼数职,不仅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也无法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对乡村经济水平的提升没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司晋华和彭艳,2021)。

2.2 小作坊加工模式 很多乡村饲料企业还采用小作坊的加工模式,生产规模较小,并没有进行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生产模式简单,只是将农作物或其他原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进行售卖,根本没有考虑到是否符合饲料生产的基本要求(张丽萍和李大兵,2021)。对饲料产品的配料占比以及其他更加科学性的内容都没有深入了解,生产的工作人员也并非专业人士,很多都是当地农民为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创建的饲料企业,对饲料生产、加工、售卖和运输等环节并不专业,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

2.3 过于传统的营销手段 很多乡村饲料企业都还沿用传统的营销手段,甚至没有形成完整的销售体系,很多企业都还维持着仅在企业周边农村地区进行售卖的情况(刘真,2021),营销对象主要定位于农村个体或小规模养殖场,没有能力或是没有计划拓展企业的销售渠道,饲料企业生产、销售及配送等也大多都是经营者一人包揽,虽然这样的营销手段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长久发展,无法拓宽企业销路,不仅会让企业逐渐被时代淘汰,还无法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发展,也不符合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

3 饲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专业人才 很多乡村饲料企业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对产品原料的配比、生产机械的使用及生产相关规范内容进行严格把控,大多都是经营者同时兼具生产者和管理者多方面的工作,为了节约成本甚至很多企业都是家庭产业,工作人员都是具有亲缘关系的亲戚,对饲料生产等专业性知识了解的较少,甚至是完全无法掌握基本的专业内容,生产设备的使用也非常不规范,有的工作人员可能完全不具备从业资格,但企业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和培训,这样虽然能维持基本的生产运作,但已无法保障饲料生产质量,甚至会给企业生产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当前乡村振兴的政策下,对企业生产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的生产模式无法满足时代要求。

3.2 生产技术更新缓慢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已经走进数字时代,不管是产品生产还是配送都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但由于乡村企业信息比较闭塞,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比较缓慢,很多企业都没有学习新技术的意识,一直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这样不仅会导致企业生产效率非常低,而且不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张丽萍和齐只森,2021)。尤其是现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客户能购买饲料的渠道越来越多,如果乡村饲料企业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产品质量,会逐渐被更多优质的企业淘汰。乡村饲料企业的生产规模比较小,承受打击的能力相对较差,乡村企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3.3 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素养的追求越来越热衷,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应打上文化元素的标签,为更多的地方文化进行宣传(张樱和张海波,2021)。当前很多饲料企业在饲料产品宣传上的力度还不够,导致销售对象仅限于周边地区,没有文化输出的机会,即使有的企业开始外销,但也都局限于企业自身盈利,忽略了地方文化的宣传,这样其他地区的客户就无法深入了解饲料企业产地的文化背景,不能为文化旅游带来积极影响。当前,进行文化输出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当地特色的农畜产品及文旅事业进行宣传,让更多的游客都能有机会、有途径去了解当地的特色和文化,但就当前饲料出售情况看,还无法满足这一点(尚天翼和李荣强,2021)。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政策下,对当地文化的宣传也是振兴乡村的有效途径,在产品生产中结合文化元素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4 乡村振兴视域下饲料产业的实践路径

4.1 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 不管是从企业自身发展还是推动乡村经济水平看,优秀专业人才的引进都是促进饲料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很多乡村饲料企业由于要节省制造成本以及受到环境等因素的限制,都采用的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而且乡村饲料产业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很容易受到外界经济的影响,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在乡村振兴政策下也不能完全发挥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作用,这就需要企业能引进大量的优秀专业人才来辅助企业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都需要专业人员负责,小型企业管理者又身兼生产者的角色,但他们对生产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的并不完整,这样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大量问题。引进专业的人才,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发挥出自己的专业实力。企业在进行人才引进前可以先规划企业的发展路线,分析实际发展规模,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人才,按照人岗匹配原则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帮助企业进行更加有规划地生产,确保生产质量。除此以外,企业还需要安排员工进行定期培训,针对员工专业进行相应的培训,让员工能接触新的知识,使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4.2 加强技术支撑 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能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乡村饲料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选择效率更高的生产方式,并提高产品质量。首先需要乡村饲料企业能正确认识数字技术对饲料生产的重要意义,能正确看待技术创新且能接受技术更迭,能深刻意识到数字技术对产品质量提升是有保障的。其次,乡村饲料产业可以自主进行相关数字技术的学习,不管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还是选择专门的教学机构都可以让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到数字信息技术带给饲料产业的巨大变化,以及技术更新和产业创新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有条件的饲料企业可以邀请专业人员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就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实地分析,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更新,针对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行综合分析,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然后,乡村各企业组织间可以加强沟通与交流,彼此学习各自企业的优势和信息技术,响应乡村振兴的政策号召,乡村饲料企业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企业之间互帮互助,促进彼此的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4.3 加强地域文化融合 在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得到提升的背景下,对文化元素的追求程度越来越高,乡村饲料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加强对文化元素的重视程度,借助产品销售及其他手段加强当地文化宣传,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到当地文化。首先,饲料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时就可以考虑优化产品的包装设计,传统的饲料包装相对简单,对饲料包装材质等的要求比较低,仅要求材料不易磨损且制作成本较低,但这样的包装一般来说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企业应优化包装袋的设计,可以融入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或是利用当地特殊的材质等,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产品包装的观赏性和文化元素,让更多的客户能在使用饲料的同时对产品留下较深的印象。同时,与饲料产业接触最多的就是畜牧业和养殖业,在当前乡村振兴政策影响下,很多地区开始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下乡游”也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农村的“土鸡”“土鸭”“土鸡蛋”成为游客们热衷的农畜产品,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更多当地的文化,那么饲料产业的安全生产、绿色生产就成为重中之重。

4.4 加强企业宣传 传统饲料产业在进行产品流通时一般都是在当地进行产品售卖,销路一般都会比较受限,不利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因此,饲料企业可以加强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借助政府的帮助来加强与更多地方的联系,并且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网络宣传,让更多的人能认识当地的饲料企业,加强企业对饲料产品的宣传与营销,在宣传过程中可以提升饲料产品质量,生产更多绿色的饲料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宣传产品也能加强对当地文化的宣传,可以利用互联网构建一个专门的宣传网站,政府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帮助企业实现转型,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共同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5 结语

乡村振兴政策的颁布为饲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在数字信息技术和文化元素影响下,饲料企业的转型与发展也有了更多的途径,企业要把握住发展机会,积极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强技术创新,融入文化元素进行宣传,与政府联合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不同企业之间取长补短,共同为乡村经济的发展与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饲料生产文化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粤海饲料
年味里的“虎文化”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谁远谁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