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田间防治效果研究进展

2022-11-22刘许辉张红禄贾清云汪小红邱巧玲李光伟

农技服务 2022年2期
关键词:增产率晚疫病悬浮剂

刘许辉, 张红禄, 贾清云, 汪小红, 滕 谦, 邱巧玲, 李光伟

(1.广西农业科学院 桂林分院/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广西 桂林 541006;2.桂林市资源县科技情报研究所, 广西 资源 541499)

为在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5年我国启动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为马铃薯赋予了新的“使命”。马铃薯同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可在北方、中原干旱地区、西南山地、南方冬季种植,在不抢占粮田的前提下增加粮食产量,目前已成为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铃薯种植占地少、耐旱、产量较高,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边远地区粮食生产和增收致富极具优势的农作物,是实现马铃薯种植优势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的关键,充分发挥了马铃薯产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引起的真菌性病害[1],疫霉是马铃薯疫病中危害最大的病原菌[2]。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性的流行性和毁灭性病害[3],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每年均会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主要采用化学、生物、农艺、抗病育种等措施,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仍是当前生产上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确保马铃薯高产、稳产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化学药剂的不合理使用导致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抗药性日趋增强,严重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因此,除研发马铃薯抗病品种外,将不同药剂合理混配使用以及开发新型生物农药是解决抗药性问题的重要方法。为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防治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综述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效果研究进展如下。

1 马铃薯晚疫病化学药剂田间防治效果

除栽培马铃薯抗病品种外,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其晚疫病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简芳[4]用68.75%氟菌·霜霉威、70%甲基硫菌灵、64%恶霜·锰锌 3 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其中,68.75%氟菌·霜霉威的防效最佳,达91.59%。孙立平等[5]研究表明,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分别为 96.48%、96.43%、96.30%,且增产超过50%。龙向祥等[6]研究表明,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喷雾整株,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达84%以上。李丹等[7]用6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试验,防效最好的是75%苯酰锰锌可湿性粒剂、50%氟啶霜脲氰可湿性粒剂、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防效均达70%以上,增产分别为66.87%、81.48%、72.82%,3种药剂可交替使用。刘琼光等[8]用10种药剂进行田间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其中,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的防效达90%以上,增产11%。王慧勤等[9]用7 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其中,10%氟噻唑吡乙酮的效果最好,防效达96.00%,增产率达56.51%;其次是64%恶霜·锰锌,防效为 95.81%,增产率为51.05%;第三是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防效为94.46%,增产率为44.51。鲁爱军等[10]用7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其中,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的效果最好,防效达87.46%,增产率达33.6%。张耀辉[11]研究表明,增威赢绿和银法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分别为88.34%和78.55%,分别比对照增产31.58%和19.18%,增产显著。李艳芳[12]研究表明,68.75%银法利悬浮剂75 mL/667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为63.8%,增产16.1%。王梦飞等[13]用4种药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试验,其中,68.75%银法利悬浮剂的效果最好,防效达88.3%,增产36.4%。李晓敏[14]用8种药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试验,其中,68.75%银法利的效果最佳,防效63.8%,增产 83.7%。王蓉等[15]用7种药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试验,其中,1%申嗪霉素悬浮剂、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5.64%、73.73%、71.82%,增产分别为28.76%、27.45%、22.29%。肖定明等[16]用4种药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从药剂施用操作、药量、防治效果综合来看,施用68.75%银法利较佳,用药剂量最低,防效达77.28%。幸建国等[17]用4种药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其中,银法利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79.17%,增产32.94%。高雪冬[18]用5种杀菌剂进行药剂筛选试验,明确银法利为防治马铃晚疫病效果最佳的药剂,防效达80.1%,其次为增威赢绿和农割。

同种药剂在不同地方的效果有所差异,一方面,可能是生态条件和环境气候不同,不同地区晚疫病菌系不同,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防治时机不同导致的差异。综合大量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试验效果看,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银发利)悬浮剂是目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首选药剂,可与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增威赢绿)、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75%苯酰锰锌可湿性粒剂、50%氟啶霜脲氰可湿性粒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控,以获取最佳防治效果。

2 马铃薯晚疫病生物药剂田间防治效果

近年来,利用生物源物质与生防微生物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受到普遍关注,生物防治技术逐步成为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策略和发展趋势。目前,已有利用生防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报道。李双东[19]从番茄植株分离得到枯草芽孢杆菌EB-28,其菌悬液及无菌体培养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分别达74.22%和61.8%;ABBAS等[20]研究表明,从哈茨木霉T16和T23菌株培养物中提取的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次生代谢物,可以有效抑制致病疫霉的萌发。王家琛等[21]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出56株拮抗放线菌,其中,32株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抑菌率均达70%以上。李颖等[22]利用3种方法比较3株拮抗放线菌发现,Sy11 放线菌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最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王文丽等[23]研究发现,喷施K4菌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达38.5%,增产率达126.42%。从心黎等[24]测定YX拟青霉菌发酵浓缩物(YFC)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YFC浓度为4 g/L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3.35%和35.63%。桂春爽等[25]利用拮抗真菌和放线菌复配发酵产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抑菌及防病作用进行研究表明,复配后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率达96.81%,优于单独发酵的抑菌率,复配菌株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范冰等[26]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其防效达77.35%,增产率达 21.66%。

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储备源,含有大量的抑菌活性成分,为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方向。马铃薯晚疫病菌植物源抗菌剂的筛选及防治效果已有相关研究报道。王树桐等[27]研究表明,知母提取物浓度在1%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保护效果达70%以上,防效优于离体叶片试验。蒋继志等[28]利用大蒜、洋葱、丁香、花椒、芹菜、大黄等24种植物离体组织及其提取物,研究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经8种植物组织提取物诱导处理的种薯抗晚疫病及产量均较好,防效达54%,增产率达31%。

从已有研究看,单一菌株对马铃薯晚疫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结合其他作物上的使用效果看,与复合菌株比,单一菌株的防效不够稳定,因此,若条件允许,最好使用复合菌株。从植物中获取开发的微生物生物药剂和植物源杀菌剂对环境友好,没有污染,易降解,出现抗药性的概率低,属于安全环保农药,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3 展望

目前,生产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种类较多,如铜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苯甲腈类、苯甲酰胺类、氨基甲酸酯类、氰基咪唑类、羧酰胺类、乙酰胺类、扁桃酰胺类、磷酸酯类等,最好使用不同种类或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复配成混剂进行防治。随着化学药剂的使用难以消减与环境污染加重的矛盾日趋严重,生物防治已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生物防治将成为未来防治作物病害的重要手段,利用生物防治会降低作物抗药性的产生和解决化学药剂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要重点研究我国主要农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挖掘并鉴定具有抑制植物病虫害的微生物、生物资源,分离、纯化并鉴定由生防微生物或植物内生菌等产生的具有抑制病虫活性的生物源物质,研究生防微生物与靶标病原菌/害虫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开发针对性强的生防药剂,为农业生产安全、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猜你喜欢

增产率晚疫病悬浮剂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揭示晚疫病菌负调控植物免疫的新机制(2020.8.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河北承德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试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水稻施用秸秆腐熟剂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