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2022-11-22孙飞飞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下肢脊柱血栓

孙飞飞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中心医院 , 辽宁 朝阳 122000)

脊柱骨折术属于骨科中常见的手术形式,会涉及较多的因素,要求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1]。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经常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因患者术后限制活动,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各项身体功能。为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加以预防,应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临床效果[2]。此次我院主要围绕在脊柱骨折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对预防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展开研究,详情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筛选6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段为2019年5月-2021年5月,用数字标注法分组,各30例,所有患者对本次试验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具有良好治疗依从性。观察组中,男性、女性各16、14例,年龄区间20-54岁,年龄均值为(39.21±2.26)岁,骨折类型包括18例腰椎骨折、8例胸椎骨折、4例颈椎骨折。对照组中,男性、女性各17、13例,年龄区间21-56岁,年龄均值为(40.58±2.17)岁,骨折类型包括19例腰椎骨折、6例胸椎骨折、5例颈椎骨折。对比分析2组患者基线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干预为术前指导、心理干预及术后护理等。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1)给予术前健康指导。因脊柱骨折手术存在着较高的手术要求,且有着较多的手术技术,很多患者并不了解手术原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手术原理及手术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以此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愿意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增强患者的信任感,使患者愿意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2)指导双下肢按摩。术前为患者加强按摩双下肢,足底静脉脉冲泵,有效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对患者加压大腿、小腿、踝为脉冲泵的工作原理,促进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加快淤血排空。(3)给予饮食护理。骨科手术会明显损伤到患者机体,因此,应给予患者营养补充,以高纤维、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为主,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多饮水,防止出现下肢血液回流、便秘等情况。(4)给予体位指导。术前,护理人员辅助患者呈平卧位,依据重力原理,帮助患者将双下肢抬高10°-20°,便于加速回流静脉。除此之外,应辅助患者翻身,对双下肢进行适当按摩,术后7天内,指导患者在早期阶段展开活动,同时进行静脉泵治疗。适当进行长收缩训练,主要训练股四头肌,1次25-30下,1天3次。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与患者实际耐受情况相结合,对活动力度与活动量进行调整。在7天后,展开悬空下肢屈曲训练,预防形成深静脉血栓。

3 观察指标:(1)观察并记录60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临床效果呈反比[3]。(2)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包括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3)所有患者出院时调查护理满意度,问卷分值0-100分,共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3项,≥90分表示很满意、60-89分表示满意、≤59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评分呈正比[3]。(4)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估60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项目包括睡眠质量、心理功能、精神状态及饮食情况,评分范围为0-5分,护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5 结果

5.1 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30例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为7例,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为15例,发生率为50.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x2=4.593,P=0.032)。

5.2 2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30例患者中,下床时间为(36.74±4.38)天、住院时间为(13.25±2.10)天;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下床时间为(45.13±5.37)天、住院时间为(18.67±2.34)天,数据对比,差异显著(t值分别为6.631、9.441,P值均为0.000)。

5.3 2组护理满意情况对比: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18例非常满意,11例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我96.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14例非常满意,10例满意、6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0.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x2=4.043,P=0.044)。

5.4 2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30例患者中,睡眠质量为(4.75±0.54)分、心理功能为(4.87±0.61)分、精神状态为(4.67±0.58)分、饮食情况为(4.82±0.63)分;对照组30例患者中,睡眠质量为(3.20±0.38)分、心理功能为(3.56±0.42)分、精神状态为(3.18±0.37)分、饮食情况为(3.25±0.48)分,数据对比,差异显著(t值分别为12.857、9.688、11.862、10.857,P值均为0.000)。

讨 论

近几年,增加了发生机械外力、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情况,以致于发生了越来越多的脊柱骨折情况。脊柱骨折患者中的主要治疗形式为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需保证长时间的休息,导致增加了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研究结果显示,脊柱骨折术后有65%的概率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患者因长时间卧床,会限制下肢活动,减慢了下肢静脉血流速度[5]。(2)高凝血液,过多积累淤血。(3)术后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维持半卧位体位,对下肢血液流通造成阻碍。现阶段,临床上加强研究了对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力度,开始广泛关注临床护理工作。综合护理是一项综合护理措施,可预防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加快患者康复速度[6]。本研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体位指导、指导按摩双下肢、饮食护理、术前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措施,将被动训练转化为主动训练,增加患者治疗配合度。不仅如此,体位、按摩指导还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加快淤血排空速度。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注意多饮水,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等食物,保证摄入充足营养,尽快恢复患者身体机能。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预防并发症,保证术后恢复效果[7]。本次试验主要对在脊柱骨折术后应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33%和50.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为(36.74±4.38)天的下床时间、(13.25±2.10)天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更高,分别为96.67%和80.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心理功能、精神状态及饮食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见,综合护理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预防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保证预后效果[8]。

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术后应用综合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下床时间,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疼痛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保证患者恢复效果。

猜你喜欢

双下肢脊柱血栓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对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浅谈脊柱“S”曲线
同学,你的脊柱还好吗?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