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视域下“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模式构建探析
2022-11-22鲁萌
鲁萌
(安徽三联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随着增强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传承目标的不断落实,在进行现代化武术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模式革新和方法创新,在尊崇传统武术基本理念与修养的基础之上,按照武术行业内的段位划分和不同地区上的武术套路差异,进行规划性与个性化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接受武术。现代武术的发展和传统武术、竞技武术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融合与创新则是使武术能够传承千年,熠熠生辉的重要基础,更需要一代代人共同努力实现。
1 地域视域下现代武术教学与传承发展的概述
我国历史文化十分丰厚,在武术方面的发展也各具特色,不同地区的武术套路和内核都有很大的差别,而在现代武术的学习和传承过程中,关注地域上的差异,更有利于实现武术文化的保护,使不同武术套路之间能够形成更具系统化、联系化的学习体系,不同地域的武术技巧之间也能够形成相互弥补的模式,更有利于建立广泛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1]。以武术中的拳法为例,在不同的地区就有许多差异化的学习模式,如咏春拳、太极拳和形意拳等,在《中国武术史》的记录中,就包含75 种不同的拳种,而不同的门派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更形成了超过百种的不同拳法套路,给现代武术拳法体系学习和多拳种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运用更加细化且科学的模式来实现传统武术的传承。
2 武术段位制的结构分类与模式构建
武术的段位制构建,主要是以武术技巧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划分,能够更好地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形成区分,使每一个武术学习者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段位和学习情况,合理地规划学习目标,这更好地促进了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与合理传承。在武术的段位制划分中,可分为低、中、高3个大段,每段中又划分为3级,在进行段位等级的提升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武术学习技巧,还需要对武德修养、武术理论等形成全面的考查,对于促进我国武术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建设带来了积极意义,其是一项较为系统、规范且科学的武术段位等级划分体系。
3 构建“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的优势分析
3.1 促进拳法保护
从我国拳法武术的丰富度来看,想要从青少年一代形成拳法的继承与发扬,就必须要实现“一校一拳”学习模式的构建,这能够更好地对数百种不同的拳法套路展开较为详细的研究。在不同的拳种划分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有效的溯源归类,还充分考虑到其中的拳理、风格等[2]。作为教授拳法的教师,其武术理论的基础知识更为扎实,在进行“一校一拳”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不仅能够形成扎实且专业的动作技巧,还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拳法套路的发展历史,许多学生都会对拳法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性,这对于提升其武术段位、规划学习目标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也能够更好地保护拳种的多样性,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
3.2 实现打练结合
从目前的学生学习兴趣来看,许多学生在进行武术套路的练习过程中,都更加关注其中的竞技性技巧,而从“武术段位制”的划分规则来看,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人潜力,为练习时长、武术技巧和武德学习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规定,在日常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打练结合。武术专业的学习需要有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才能引发质变,段位等级的划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对目标进行拆解,将较为虚无的武术水平转化为更加客观规范的武术等级,更有利于学生、教师来制订成长方案,实现武术能力的综合提升。打练结合的训练方式和拳法中的对抗性与技巧性有一定的相容性,也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练习水平与效果,在保证学生体魄强健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了拳法的高质量学习[3]。
3.3 促进拳术传承
在“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模式的构建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对于拳法的传承保护,特别是在学生逐个攻克段位目标的过程中,也代表了拳法技巧的精进水平。对于难度系数较高的拳法套路而言,具有较高等级的武术段位认证,即形成了该拳种的有效继承,这对于充分保护传统文化和实现武术的发扬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拳法文化和套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继承必须要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才能够得以保存和流传。在“一校一拳”模式中,由于教师的精心研究和学生的广泛学习,更好地保护了拳法套路中的地域性特征,对于构建完善的武术脉络和发展体系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 构建“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模式的方法思路
4.1 融合武术通识
在武术拳法学习体系的建立过程当中,对于基础性的武术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要求,教学人员必须要在其中积极融合武术的通识知识,帮助建立健全现代化武术理论体系,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展开武术拳法学习。在“一校一拳”的模式中,尽管不同学校所学习的武术拳法之间有套路上的差异,但这些武术内核在根源上却保持着同一性,一些手眼身步之间的融合学习,能够更好地为差异化的拳法套路打好基础,真正实现“武术段位制”的模式构建[4]。在一、二年级时,可以将学习的重点内容放在武术通识和理论学习上,使学生对武术学习能够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建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在二、三年级时,逐步融入具有专业区分化的选修课程和其他课程,使整个教学体系和模式更加完善,也使得初级阶段的武术段位学习更加扎实透彻。
4.2 加强教师交流
在目前的很多专业教学过程中,竞技武术的学习和传统武术学习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隔阂”,教师的教学方法、理论体系和设备应用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利于将拳法武术学习形成一个极具个性化又具系统化的体系,给“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的模式建立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民间院校和专业院校应当积极展开武术经验交流,通过教师的互助与分享,对教学模式形成更多的思考和完善,进一步探究“一校一拳”体系的特征细节,确保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培养的过程中更具科学性和成长性。教师之间也可考虑利用岗位互换的方式,为学生带来一些更新的武术学习思路,通过竞技与传统之间的碰撞,产生火花,更好地刺激武术拳法学习的兴趣度和教学的有效性[5]。
4.3 重视理念传播
在武术发展与传承数千年历史的影响之下,武术已不仅是单纯进行体魄强健和实现竞技的方式,而是形成了一套以儒道文化为内核的武术精神,包括武德、侠义等,在进行无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基础理念的传播。按照“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模式的思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从武术动作、拳法技巧等方面来模仿教师,对于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尊重、坚持和不惧困难的精神,也能够形成切身的体会,这对于丰富武术的精神内涵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一些非专业的武术学习者而言,武术文化的理念和理论在其学习过程中会有明显的缺失,这与“武术段位制”中的晋升要求存在着一定的不符。因此,在武术的学习与教育过程中,有效融合理念方面的内容,不仅有利于提升学习者的武术水平,还能够更好地激发其对武术的热爱和自信。
4.4 强化技击培养
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技击的追求,是督促其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更符合现代化武术教学中对于竞技性吸收与包容的发展趋势。“武术段位制”的划分标准,对于学生的武术能力提出了不同的层级要求,二者的契合,提醒了教师在进行武术学习模式构建过程中要重视对于技击的融合,更好地实现经典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技击训练的规划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武术拳法学习中的打练融合,充分展现现代武术体系对技巧性的强调[6]。技击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够逐步提升,而“武术段位制”中也有相应的要求,这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规划训练目标,真正实现拳法技巧的全面掌握和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4.5 刺激学生兴趣
拳法学习是当前武术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在“武术段位制”不同的段位晋升要求中,包含了对拳法学习的重视,更好地表现出了拳法在我国武术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为更好地实现“一校一拳”的教育有效性,在武术学习的课程体系中,融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内容,显得更为重要。按照武术学习的能力提升过程,教师可以先以较为基础的脚法、拳法为主,再融合具有轻微对抗性的踢、打、跌、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拳法课程的要领,也能够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基础技巧的记忆效果。当学生掌握好了较为简单的单个动作后,教师可以将这些动作进行排列组合,通过串联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拳法的灵活性与丰富性,在面对不同的竞技对抗对象时能够运用拳法的基础招式进行对抗,更好地完善了拳法学习的体系性和系统性。
5 结语
“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的模式构建,对教师而言,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必须要保证相关的教学优势,能够更好地和学生的学习之间达成契合,更好地实现不同地区拳法套路的有效传承。在进行武术拳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对于基础通识和武术理念的学习与传播,在刺激学生对于拳法学习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武术段位的提升与规划,着重强化关于拳法技击方面的练习,真正实现打练结合,构建更为完善、科学的武术拳法训练与学习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