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2-11-22杨友洪覃扬强
杨友洪 覃扬强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无论是理论性的探讨,还是实证性的研究,都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后续研究具有参考意义。有学者对体质健康进行了界定,虽然体质和健康是可以分开研究的,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两项身体基本要素,体质健康应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但是目前的研究多聚焦在身体健康这一层次[1,2]。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内在因素是指大学生身体的先天遗传条件和体育运动的自觉性,缺乏体育运动自觉性的大学生,易出现饮食、作息不规律或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长期不进行改善,容易造成严重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问题。外在因素主要源自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三者因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压力,如升学压力等,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针对疫情之下的特殊环境条件,制定不同的体质健康提升策略;二是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从各方面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三是进行科学监测,针对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方法。
1 关注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性
1.1 良好的体质健康状况是身体抵抗力的基础
疫情之下,人们身体健康的整体状况应更加受到重视,从很多新闻报道数据反映出的现状不难看出,易感染以及死亡率高的群体,通常是体质弱的人群。良好的体质不仅有利于抵抗新冠病毒的攻击,还能在一旦不幸感染病毒的情况下,加快康复的速度,降低死亡的风险,另外,还可以帮助疫情之下的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
1.2 关注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维持大学生身体运动良性生命周期的必要条件
身体的健康条件,一方面来源于先天遗传因素,另一方面离不开持续性的、科学的体育锻炼,大学生都经历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的不同体育运动阶段,通过年少时期的运动累积,才有了当下大学生的体质现状。因此,通过对不同体质健康大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习惯以及运动态度进行研究,可以为大学生今后的体育锻炼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3]。
2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2.1 学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学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体育课程设置、运动场地、器材能不能满足大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对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是否丰富以及是否真实地对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的测试。我国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不合理的现象较多,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就承担繁重的学习压力,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也会压缩体育活动的时间,还有的学校为了帮助学生升学,对体质健康测验报告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到了大学以后,由于大学的管理者事务繁忙,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要关注和了解,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现实中很多学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2.2 社会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社会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体现在企业在聘用员工时,并不会过于关注大学生的体质情况,更多的是看重学历、学校以及工作能力,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等提高自身能力的活动中,忽略了自身体质健康的增强和提高。
2.3 家庭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在家庭方面,对大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引导往往是缺失的。一方面大多数家长对全民健身和终身运动的意识并不强,这就导致了对子女体育锻炼的引导和督促欠缺。另一方面,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重视饮食营养,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在少年时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长此以往,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自然不会很好。
2.4 大学生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影响
大学生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有一部分源自遗传因素,与大学生自身的体育运动自觉性相关,目前很多大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自觉性不够高,进入大学以后因为缺少督促,饮食、作息都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情况,有一些大学生长期热衷于游戏、喝酒和抽烟等,还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心理素质不好,难以承受学业和求职的压力,会出现体质健康不佳的情况。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受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影响,通过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及其造成的结果,才能为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方法。
3 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策略
3.1 学校要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在校期间,高校要积极开发各项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肢体灵活度、身体耐力以及肺活量等进行有目标的训练,虽然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除了学习,还会进行很多娱乐活动,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参差不齐,但这并不能影响学校要对体育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扭转大学生对体育活动不重视的错误态度。学校应布置各种体育运动的作业,帮助大学生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同时还要通过鼓励大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培养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时刻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3.2 学校、家长和社会要进行通力配合,关注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虽然大学生已是成年人,但在未进入社会之前,仍然需要正确地引导,才不容易发生各种不必要的问题。学校要为大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做好正确的规划,精准地将体育运动穿插进去,既要鼓励大学生在家做好合理的体育锻炼,同时也要对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建议他们通过规律运动的方式,克服各种心理和精神压力,并对他们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给予一定的学分等奖励,帮助和激励大学生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积极的行动和态度稳定地度过疫情。家长要配合学校督促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尊重大学生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健康管理,在饮食方面也应给予健康的引导,不助长暴饮暴食等情况的发生。在必要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和大学生一起进行锻炼,为大学生创造热爱运动的家庭氛围。社会大众媒体应传播正能量的新闻,在客观陈述现状的情况下,给出可参考并具有可行性的居家健身建议,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避免大学生居家时沉迷电子产品,荒废学业以及颓废意志,鼓励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刻保持最佳状态,随时准备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并牢牢把握居家的宝贵机会,多陪伴家人,珍惜时间,对各种落后的课程进行补差和重新梳理学习[4]。
3.3 多借助和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提高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目前,各种体育运动APP、运动小程序、体育比赛直播以及与体育相关的小视频等在网络上快速地传播,学校和社会要充分运用这些媒体软件,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如运用微信步数统计的功能,在不过度运动的情况下,为大学生的走路运动增添一些竞技的趣味性。在Keep健身等运动APP中,不仅有对各种体育运动的教练式指导,还有为体育爱好者增添的社交功能,使拥有共同体育爱好和话题的大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的路上,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最终实现终身运动。另外,还有一些体育爱好者,将自己每天的锻炼活动拍成小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上,不仅对自己每天进行运动的行为进行督促,同时传播了体育运动精神,甚至还有些博主因获得较高的关注量而增加了收入。另外,我国可以对国外先进国家进行学习,如多建立一些运动氛围浓厚且活动内容健康向上的体育运动俱乐部,引进一些赞助,提升运动场地和器材的质量等[5,6]。
3.4 关注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并对分析结果做好跟踪监测
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要通过体检、体能测验等方式,监测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对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四肢灵活性以及肌肉的耐受力等进行检测,避免发生因强制性训练,造成学生体力不支影响生命健康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关心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既可以是体质健康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是与体质健康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是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并得出分析结果以后,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大学生体质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将好的条件继续发扬,不好或亟须改进的方面,及时纠正。比如,对某个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情况检查后,发现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存在身体脂肪超标的情况,那么日常就要对这一年级的大学生加大体育训练的强度,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饮食健康的课程引入课堂,如果经过检测发现某一年级的大学生肺活量很强,可以通过选拔,挑选出有可能进一步培养的业余跑步选手等。总之,不仅要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跟踪和监测,还要依据不同的测评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身体健康素质。
4 结语
体质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许多学者对其的研究多偏重身体健康方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内在因素是指大学生身体的先天遗传条件和体育运动的自觉性,缺乏体育运动自觉性的大学生,易出现饮食作息不规律或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长期不进行改善,容易造成严重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问题。外在因素主要源自学校、社会和家庭,这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三者因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压力如升学压力等,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针对疫情之下的特殊环境条件,制定不同的体质健康提升策略;二是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从各方面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三是进行科学监测,针对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