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研究

2022-11-22何轶黄先锋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视域教学资源体育教师

何轶 黄先锋

(1.湖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2.湘南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郴州 42300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小冲击和影响,其中就包括教育行业,迫切需要高校课程作出改变并积极向互联网环境靠拢,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体育课程建设可视为高校课程整体性建设的一部分,建设成功与否、顺利与否,与高校发展密切“挂钩”,且直接关系到校内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需要在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全力以赴,更要构建可行性建设方案,扎实走好建设每一步,方可按照预期设想,达成既定建设目标[1]。

1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体育课程的要求

1.1 设置有效教学情境

情境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视为“互联网+”下的产物,虽说教学情境概念早已存在,但是受过去教学条件的制约和束缚,教学情境难以达成,而在“互联网+”视域下,教学情境显然可以轻松达成并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为此,可将设置有效情境视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确保互联网教学技术得以进入体育课程中,确保互联网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应用,为体育课程创造更多可能性、可行性[2]。

1.2 整合有效教学资源

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带来了海量教学信息,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是更加零碎且大量的教学信息,虽说给高校体育教学带去了无限支持,但是也带来了整合教学资源的艰巨任务,这是所有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将成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可将其视为高校体育课程于全新时代建设的关键要求,也将成为互联网技术真正融入体育课程并发挥直接作用的关键所在。

1.3 构建有效教学模式

“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显然要与过去的教学模式有较大区别,这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显著改变,这需要高校在引进互联网技术、互联网设备、互联网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基于这些新事物的科学使用,对教学模式作出全新思考,需具备互联网思维前提下,将各种互联网优势于体育课程各个环节中体现,更要积极打造微课课堂、翻转课堂等新型课堂,确保高校体育课程愈加有趣、高效。

1.4 实现有效教学监控

高校体育教师的监控和评价体系与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互评和体育督导评教4个方面息息相关。想要确保教育现状、教学评价全面反馈,还需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打造更为有效与全方位的监控体系,在网络平台协助下,让高校体育教师对教学水平、学生学习等内容更客观与准确了解,才可推动高校体育课程不断发展下去。

2 利用“互联网+”建设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

2.1 促进体育课程内容多样化

体育是高校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与大学生生活、身体素质密切相关,是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在“互联网+”环境下,体育课程中的规则和理论知识更迭速度更快,当然也会基于互联网的特点而为体育课程提供更丰富内容,可以减轻体育教师搜集教学内容资源的压力和负担,更会为体育课程提供内容的多样性选择,如此一来,便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教师的教学需求。

2.2 促进体育课程教学方式个性多元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单一性格局将被打破,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扩充,全新教学理念下的各种教学构思与设计都有望实现,体育教师可结合教学需要、学生成长需要,制定更个性化目标,以此调动和提升大学生体育课程中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体育理论课程中采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工作,依托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图片信息、视频资料,更可在学生的疑问之时,及时上网搜寻答案,都可让教学方式更灵活化、更个性多元化,也可为高校体育课程附加魅力与价值[3]。

2.3 促进体育课程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体育教师需要自行摸索教学方法、育人手段,教学资源往往受限,不仅缩小了教师的进步空间,也进一步限制了课程的创新发展,有了互联网的协助,可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阻隔,让体育教师有望接触和了解到更多优秀教学资源,可以从中借鉴,方可在体育课程中查漏补缺,不断优化体育课程。

3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策略

3.1 解读相关概念,探知学生需求、教学现状并加以解决

“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不可匆忙展开与落实,也不可在毫无头绪中盲目行动,解读与把握相关概念是首要目标,可为后续建设工作合理落实、稳步推进做好铺垫。相关建设人员需要重点解读“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体育建设”等相关概念,在正确认知基础上,将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正确定位并明确今后建设方向,酌情分析校园中的互联网渗入情况并制订可行性方案。

在制订切实可行的合理建设方案之前,需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探知学生需求;二是认知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并着手解决。学生的需求是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重点思索内容,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建设目标及相关行动,为此,该工作需要重点落实,建议采用校园随机采访、发放调查问卷、论坛中与学生线上交流等方式获悉校内大学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期许及建议,将以上掌握的内容尝试与“互联网+”技术使用思路“挂钩”,为深化建设打下基础。此外,认知和解决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各类问题,可减少高校体育课程建设阻力,如体育设施不健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动力不强烈等,这些问题解决得越快越好。

3.2 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强化互联网教学思维及相关技能

信息化时代,社会各行业都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争相进步,高校体育教学结合互联网信息化,亦是优化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与亮点,既革除了传统体育教学课程的弊端,又为创新课程提供了高端技术,基本实现体育教育教学优化与课程改革创新。为确保“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并最终取得建设成功,还需积极培养校内职工的互联网教学思维并提高相关技能,尤其是高校体育教师的互联网意识及能力更为重要,相信在全员的努力下,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将更顺利、更高效。对此,高校还需重点做好宣传、培训以下两项主要工作。

其一,在宣传工作中,积极利用可利用的一切途径和渠道,如校内广播、校园宣传栏、校园报纸、校园网站等,宣传互联网教学的优势、“互联网+”时代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高校体育课程在内的各种课程于互联网背景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相关内容,确保广大教职工的互联网意识早日形成,并提高对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也可在多项会议和总结会上重申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建设内容,并将其视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切实让相关教师做好课程建设的思想准备,方可增强课程建设辅助力[4]。

其二,在培训工作中,要着重培养体育教师的各项互联网技能,如网络资源搜集能力、互联网设备维护能力、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持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等,为“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目标实现作出突出贡献。

3.3 设计与建设“互联网+”移动平台,推出体育课程APP

高校有必要在体育课程建设中,拨出部分资金用于“互联网+”移动平台建设,为教师教学提供实质性帮助,也为互联网技术真正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提供助力和支持,除了纳入技术性人才,还需重点思量软硬件的匹配度和运行流畅程度,更要保障平台有突出的实用性特点,核心部分是用户体验的实用性,优秀平台需要搭建教育教学环境,更要体现出高校和团队的整体实力水平,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建设原则,在免费开放前提下,承受得住高校大量师生频繁且密切浏览的需求,后续要结合平台运营情况和实际需求而有意识地对硬件设施进行填充和升级。

有条件的高校还需打造贴合高校教学需求的APP,包含丰富且大量教学资源,如图片资源、文字资源、视频资源等,也要具备考勤、在线教学、在线测评、体育资讯及时发布等功能,为教师展开教学提供便利,为培养学生体育素质和开阔眼界提供支持。

3.4 落实一系列保障工作,推动“互联网+”体育教学工作全面落实

“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任务,需要全体教职工参与,鉴于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精力、经验、技能受限的基本情况,还需在主要建设工作基础上额外做好以下工作,以保障体育课程建设任务圆满达成[5]。一方面,寻求政策保障。对于高校而言,体育课程建设工作的完成分外艰难,不管是移动平台建设工作,还是APP打造设计与打造工作,都需获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也离不开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支持,方可确保各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另一方面,让高校体育课程在“互联网+”视域下改头换面,需要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支持,高校可寻求政府、合作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的帮助,确保高校具备建设体育课程的基本条件,以此踏上新的发展征程[6]。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各行各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教育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该背景下的各所高校需承受住压力,切实推动各门课程建设工作尽快落实。期间,要重点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互联网意识,采用互联网设备及技术,培养教学工作的思维和观念,更要着手培养和提升体育教师的互联网相关技能,也希望该研究可以为相关高校的课程建设提供有效帮助。

猜你喜欢

视域教学资源体育教师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