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针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2022-11-21潘慧娟王凌云
潘慧娟,王凌云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单侧额颞部搏动性剧烈头痛,一般可持续发作4-72h,部分患者可见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1]。世界卫生组织(WHO)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的研究结果,将偏头痛列为人类第六位的致残性疾病[2],本病迁延难愈,常常对患者的个人、家庭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3]。而据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偏头痛患病率为9.3%,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无几,其中女性患病率大约是男性的2.25倍[4]。而针灸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在偏头痛的防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6]。本研究运用穴位埋针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19年10月~2021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共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埋针组、针刺组,两组各26例。埋针组男性7例,女性19例,年龄26~52(36.46±6.57)岁,病程1~20(7.63±5.32)年;针刺组男性8例,女性18例,年龄27~58(37.88±7.21)岁,病程1~20(8.23±5.55)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头痛协会(IHS)2013年修订的“国际头痛分类”(ICHD-3)[7]及《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8]中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拟定:(1)头痛至少发作5次,且符合以下标准;(2)头痛发作持续4~72h;(3)头痛发作时至少具备以下特征中的2项①单侧发作②搏动性疼痛③程度表现为中重度头痛④行走或上楼梯等日常体力活动会加重头痛或因头痛发作而影响日常活动;(4)发作时至少具备以下特征之一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畏声;(5)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头痛。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偏头痛诊断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自愿参加本项研究,配合完成相关资料收集及治疗随访工作,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 合并有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病或者伴有精神类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各种原因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及随访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埋针组 采用穴位埋针治疗。器械:一次性无菌皮内针数枚,镊子一把,胶贴。取穴:百会、太阳(患侧)、风池(双侧)、率谷(患侧)、头维(患侧)、阿是穴。操作:患者取正坐位,以75%酒精常规消毒,用镊子夹住皮内针的针柄,顺着经络循行方向,将皮内针针体沿皮下横刺而入,当针体没入皮下,用胶贴顺着针体进入的方向固定,防止皮内针移动。每次留针2~3d,每周埋针2次,埋针期间,每隔4h按压埋针处2min,共治疗8次,疗程为4周,末次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1次。
1.4.2 针刺组 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器械: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数支。取穴:参考第九版《针灸学》[9]中少阳头痛取穴:风池(双侧)、太阳(患侧)、率谷(患侧)、阿是穴、外关(患侧)、足临泣(患侧)。操作:患者正坐位,选取相应穴位常规消毒后,风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以针感向患侧头部传导或扩散为宜;太阳、率谷、阿是穴、外关、足临泣常规针刺,平补平泻,得气为度。每次留针30min,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12次,疗程4周,末次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1次。
1.5 观察指标
1.5.1 疼痛程度 采用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0”代表无痛,“10”代表剧烈疼痛,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剧烈。
1.5.2 头痛积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两组患者对首次治疗前、末次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及伴发症状各项目进行打分,具体细则如下:①发作次数:一个月内发作5次以上积6分,3~4积4分,低于2次积2分,不发作积0分;②头痛程度:发作时需卧床积6分,影响工作积4分,不影响工作积2分;③持续时间:发作持续2d以上积6分,12h~2d积4分,小于12h积2分;④伴发症状: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有3项或以上积3分,2项积2分,1项积1分,没有积0分。各项分数相加为头痛综合积分,积分越高代表头痛越严重。
1.5.3 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依据以上偏头痛综合积分评定:所有治疗结束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且随访4周不发病为治愈;所有治疗结束后,头痛积分减少大于50%为显效;减少21%~50%为有效;减少低于20%为无效。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无序计数资料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χ2检验。两样本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埋针组改善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针刺组比较,②P<0.05
组别埋针组针刺组例数26 26治疗前6.27±1.54 6.62±1.68治疗后2.04±1.51①②3.31±1.54①
2.2 头痛积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综合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头痛综合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埋针组改善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综合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综合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针刺组比较,②P<0.05
组别埋针组针刺组例数26 26治疗前15.08±2.50 14.23±2.76治疗后7.15±3.85①②9.19±3.29①
2.3 临床疗效 埋针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针刺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f,P)
3 讨论
偏头痛属于中医学“头风”“脑风”“厥头痛”的范畴[11]。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上,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故头部易受内外病邪侵袭,致脑络闭阻,清窍不利,发为偏头痛。
在现代医学中,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血管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血管、神经、炎症介质、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及基因遗传等多个方面,然迄今为止仍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对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中,皮质扩散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炎症介质学说、中枢神经系统学说及基因遗传学说占据主导地位[12-13]。目前,偏头痛的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急性期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快速有效地减轻或终止偏头痛的发作,缓解伴随症状,常规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药、镇静药及镇痛药为主;预防性治疗主要是为了减少发作的频率,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8]。然而,由于偏头痛发病机制不清,现有的药物治疗方案往往难以达到患者的期望,并且,长期服药存在成瘾、疗效减退及药物副作用等问题,还有导致药物相关性头痛的风险。
针灸作为一种绿色、简便、价廉的外治手段,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对于偏头痛的治疗疗效显著。相关研究表明,针灸能调节神经递质及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与代谢,如5羟色胺、β-内啡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改善脑血管的异常舒张和收缩状态,抑制神经源性炎性反应及三叉神经系统的激活,调节脑血流量,改善脑血管功能,抑制痛觉刺激从外周向中枢的传导,从而缓解偏头痛发作[14-15]。但是,常规针刺留针时间有限,而偏头痛一旦发作,可能持续数小时到数天,尽管针刺有一定的后续作用,但在针刺间歇期,患者仍然要承受剧烈的头痛,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16]。而皮内针一方面能发挥常规针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另一方面其刺激强度长而持久,但疼痛较轻,在加强对穴位长久刺激的同时,能减轻患者对针灸的恐惧和不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巩固对疾病的治疗。
本研究采用皮内针埋针疗法,选用百会、太阳、风池、率谷、头维、阿是穴等腧穴,这些腧穴均位于偏侧头部,偏侧头部为少阳经循行的部位,是偏头痛发作的部位,百会穴居于巅顶正中,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太阳穴为经外奇穴,居于眉梢后凹陷中,风池穴、率谷穴均为足少阳经腧穴,风池为足少阳、阳维之会,率谷为足少阳、太阳之会,头维穴为足阳明经与足少阳经交会穴,诸穴合用,共奏疏利少阳气机,通络止痛之功。研究结果显示穴位埋针与针刺治疗均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症状,穴位埋针在改善偏头痛患者VAS评分方面优于针刺,且埋针组疗效优于针刺组。但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采用的观察指标均为主观指标,难免存在偏倚,且对患者的观察时点较少,未能全面反应两组疗效对比情况,尚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