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婴幼儿血清25(OH)D3水平及API变化的临床意义*
2022-11-21任天思郭秀玲王艳录
任天思,郭秀玲,李 然,王艳录,杨 磊
邯郸市中心医院(东区)儿内科,河北邯郸 05600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简称患儿)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病原体之一,占80%以上,部分患儿痊愈后可导致喘息反复发作,随着反复喘息发作次数增加可能继发哮喘,严重影响患儿预后改善及生命健康[1-2]。因此,准确有效评价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发生、发展进程至关重要。哮喘预测指数(API)是临床评估反复喘息患儿继发哮喘风险的重要指标,能对患儿咳喘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API仅仅是定性资料,缺乏客观量表指标的支持,导致临床应用受限[3]。25-羟维生素D3[25(OH)D3]能真实可靠地反映维生素D水平,其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既往有研究证实,25(OH)D3参与小儿呼吸道疾病发生、发展过程[4-5]。但关于25(OH)D3与API在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中联合应用价值的报道少见,为此,本研究拟分析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中血清25(OH)D3水平及API变化的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提供证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2例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男62例、女40例,年龄42 d至22个月、平均(9.87±3.01)个月,体质量3.6~12 kg、平均(9.26±0.68)kg,病程7 d至1个月、平均(15.12±2.68)d。另选同期51例RSV所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38 d至23个月、平均(9.63±2.79)个月,体质量3.8~12 kg、平均(9.35±0.71)kg,病程7 d至1个月、平均(14.83±2.59)d。研究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儿监护人均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组均伴有反复喘息表现,既往1年内喘息急性发作次数≥4次,且符合反复喘息相关诊断标准[6],每次喘息发作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RSV核酸,确认为RSV所致反复喘息;(2)对照组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相关诊断标准[7],有1次医生确诊的喘息急性发作,且首次患毛细支气管炎,病原学检测确诊为RSV感染;(3)所有患儿年龄均<24个月。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2)伴有其他呼吸道、肺部疾病者;(3)存在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史者;(4)合并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者;(5)因其他原因导致反复喘息者;(6)肺部发育不良者。
1.3方法
1.3.1API阳性判定方法[8]一年内咳喘次数在4次以上,且直系亲属存在哮喘病史、明确的呼吸道过敏物质、明确的特异性皮炎3个主要危险因素中的1个,或存在喘息由过敏性变应原导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在4%以上、喘息与感冒等疾病无关3个次要危险因素中的2个。根据API判定结果将研究组分为API阳性组与API阴性组。
1.3.2血清25(OH)D3水平检测方法 于入院次日采集所有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以速率3 000 r/min、半径8 cm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将血清置于-20 ℃恒温冰箱内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25(OH)D3水平,试剂盒购自美国Bio-Rad公司,所有操作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进行。25(OH)D3水平判定标准:30~150 mmol/L为理想水平,<30 mmol/L为下降或缺乏。
1.3.3病情严重程度判定方法 参考文献[9],以临床症状评分为判定依据,主要包括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干扰活动等4个方面,每个方面均按照0~3分进行统计。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或偶有症状,偶尔干扰日常活动;2分表示中度症状,轻度影响日常活动;3分表示中度,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日常活动。病情严重程度根据临床症状总评分判定,0~<5分为轻度,5~<9分为中度,9~12分为重度。根据病情程度将研究组患儿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
1.3.4再次喘息判定方法 研究组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出现再次喘息将研究组分为再次喘息组与未再次喘息组。
1.4观察指标 (1)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2)研究组患儿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25(OH)D3水平、API阳性率的关系。(3)不同API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比较,以及25(OH)D3水平与API阳性的相关性。(4)再次喘息与未再次喘息患儿血清25(OH)D3水平、API阳性率比较。(5)血清25(OH)D3水平、API对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再次喘息的影响。(6)血清25(OH)D3、API对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预测价值。
2 结 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儿血清25(OH)D3水平为(42.46±5.49)mmol/L,低于对照组的(48.25±7.51)mmol/L(t=5.418,P<0.05),见图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图1 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比较
2.2研究组患儿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25(OH)D3水平、API阳性率的关系 血清25(OH)D3水平比较,重度组低于中度、轻度组(P<0.05),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API阳性率比较,重度组高于中度、轻度组(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见表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25(OH)D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706,P<0.05),API阳性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12,P<0.05)。
表1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研究组患儿血清25(OH)D3水平、API阳性率比较
2.3研究组患儿不同API与血清25(OH)D3水平的关系 API阳性组血清25(OH)D3水平为(38.70±7.61)mmol/L,低于API阴性组的(49.35±9.92)mmol/L(t=6.054,P<0.05),见图2。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25(OH)D3水平与API阳性呈负相关(r=-0.743,P<0.05)。
注:与API阴性组比较,*P<0.05。图2 API阳性组与API阴性组血清25(OH)D3水平比较
2.4再次喘息组与未再次喘息组血清25(OH)D3水平、API阳性率比较 再次喘息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未再次喘息组,API阳性率高于未再次喘息组(P<0.05),见表2。
表2 再次喘息组与未再次喘息组血清25(OH)D3水平、API阳性率比较
2.5血清25(OH)D3水平、API对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再次喘息的影响 经RR的假设检验,血清25(OH)D3缺乏与正常、API阳性与阴性对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R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缺乏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RR是正常患儿的6.000(95%CI:2.041~17.641)倍,API阳性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RR是阴性患儿的7.091(95%CI:0.966~52.030)倍,见表3。
表3 血清25(OH)D3水平、API对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再次喘息的影响
2.6血清25(OH)D3、API对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预测价值 以研究组中未再次喘息患儿作为阴性样本,再次喘息患儿作为阳性样本,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25(OH)D3≤42.20 mmol/L时,其预测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95%CI:0.694~0.861);API阳性时,其预测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AUC为0.663(95%CI:0.563~0.754);血清25(OH)D3、API联合预测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AUC为0.881(95%CI:0.802~0.937),大于血清25(OH)D3、API单独预测的AUC。见表4、图3。
表4 血清25(OH)D3、API对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预测价值
图3 血清25(OH)D3、API预测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ROC曲线
3 讨 论
RSV感染多见于3岁以下患儿,会导致毛细支气管炎,且相关报道数据显示,23%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会出现反复喘息,其中约31.8%会进展为哮喘[10]。临床普遍认为,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主要与环境、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API阳性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12,P<0.05),可见API在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应变化,能够反映反复喘息发展情况。同时,API作为咳喘发作的预测性指标,能一定程度预测哮喘发生风险,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预测哮喘指标[11]。本研究结果也发现,API阳性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RR是阴性患儿的7.091倍,说明API阳性能够有效提示哮喘风险明显增加。但陈国华等[12]报道中发现,API单独预测反复喘息患儿继发哮喘的敏感度尚可,特异度欠佳。本研究表明,API单独预测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特异度仅为39.77%,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且本研究中有1例API阴性患儿出现再次喘息,说明API在预测再次喘息发生时存在一定失误,可能是由于API仅重点关注气道炎症状况,依靠定性资料进行预测,忽略了发生因素中的定量指标,从而导致出现预测偏差,需联合其他指标共同进行预测。
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关,在维持上呼吸道黏膜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对上呼吸道黏膜及内皮细胞的损伤,增强上呼吸道系统免疫调节功能[13]。同时,谢祥红等[14]研究发现,与健康儿童相比,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结合上述研究说明血清25(OH)D3在健康儿童及RSV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中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且本研究还显示25(OH)D3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706,P<0.05),可作为诊断反复喘息、评估病情的客观指标。主要原因:25(OH)D3能够在血液循环中稳定存在,是衡量人体维生素D水平的可靠指标,维生素D水平下降或缺乏时会导致Toll样受体介导的抗菌肽LL-37、防御素表达下调,致使呼吸道系统抵抗病原体能力明显减弱,还会影响呼吸道纤连蛋白分泌及黏膜上皮细胞分化,造成呼吸道屏障功能、分泌与清除功能降低,进而引发或加重气道高反应性,诱发反复咳喘,并增加哮喘风险[15]。本研究还发现,血清25(OH)D3缺乏的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RR是正常患儿的6.000倍,其单独预测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再次喘息的价值较高,能为临床及早预测喘息发作风险提供数据支持。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血清25(OH)D3水平与API阳性呈负相关(r=-0.743,P<0.05),可见血清25(OH)D3、API在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中联系紧密。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API联合预测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6个月内再次喘息的AUC高达0.881,大于血清25(OH)D3、API单独预测的AUC,为临床提供新思路、新方向。本研究作为单中心、小样本研究,可能造成数据偏倚,今后需联合多中心,收集更多病例,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综上所述,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血清25(OH)D3水平、API变化与其喘息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5(OH)D3缺乏和API阳性会明显增加再次喘息风险,25(OH)D3、API联合预测RSV感染所致反复喘息患儿再次喘息更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