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2022-11-21郝红梅编辑孙艳芳
文/郝红梅 编辑/孙艳芳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和外贸外资实际发展情况,可从不断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吸收外资侧重稳总量、优结构、提质量,通过构建高水平投资和贸易体系等促进对外开放行稳致远三个层面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是国际循环重要的要素和载体,也是国内大循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连接、融通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的重要途径。通过发挥外贸外资的规模效应、制度效应和创新效应,有助于强化我国大市场优势,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质量和效率。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高度重视对外经贸合作,提出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文将在回顾2021年我国外贸外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面临的利弊条件和路径。
2021年我国外贸外资发展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外贸方面,进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2021年,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外贸企业韧性和活力不断增强,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外贸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强。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我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依次为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对上述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19.7%、19.1%、20.2%、9.4%和18.4%。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23.6%。外贸经营主体活力有效激发,2021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9万亿元,增长26.7%,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03万亿元,增长12.7%,国有企业进出口5.94万亿元,增长27.7%。
外资方面,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折合17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0.2%,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一是外资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引资增长较快。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9.2%。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6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二是主要来源地投资稳定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投资增长29.4%,新加坡、德国对我国投资分别增长29.7%、16.4%。三是大项目数量较快增长。合同外资5000万美元、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数量分别增长26.1%、25.5%。四是开放高地成效显著。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130亿元,占吸收外资总额的18.5%。五是东中西部引资全面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4.6%、20.5%和14.2%。
总体而言,2021年我国外贸外资发展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得当。如延续并完善部分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等。在吸收外资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资增长、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从投资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投资促进、投资保护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营造更加公平透明便利、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这些政策落实的效果持续释放,稳住了外贸主体,稳住了投资者信心,稳住了产业链供应链,稳住了国际市场份额,稳住了外贸外资基本盘。当然,中央确定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保经济稳增长战略,国内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等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及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则为外贸外资稳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2年稳外贸稳外资面临的利弊条件分析
外贸外资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均衡因素增多
首先,全球疫情起伏反复,经济复苏分化加剧,大宗商品价格高企、能源紧缺、运力紧张及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外溢等风险交织,继续影响跨境贸易及招商引资活动开展,公司高管和技术人员国际流动受阻,对外资项目的引进和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其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跨国投资呈现本土化、区域化等趋势,各国引资竞争更加激烈。再次,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加大主要经济体的通胀压力,特别是美欧日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剧,通胀压力产生的溢出效应会引起汇率大幅波动、资本外逃等,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会有更大影响。最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东盟、日本、韩国等成员国直接享受RCEP协定中关税减让和原产地累积规则带来的好处,我国部分中高端产业将受到来自日韩产品的冲击,一些优势产业将面临来自东盟的贸易竞争,一定程度将挤压我国市场份额。在吸收外资方面,长期以来,东盟凭借廉价的生产要素、相对宽松的投资限制、部分产业链的完善及自由贸易的市场环境吸引外资。RCEP协定将进一步降低区域内投资壁垒,加快资源整合,东盟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放大,由此将加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盟转移的趋势。另外,相关产业在东盟形成产能后,产品返销中国与国内产品形成竞争,国内企业将面临加速技术革新、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压力。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增长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2022年需重点关注的风险点,局部疫情和供应链危机可能继续对国内经济增长构成阻碍,滞缓消费和投资恢复。产业转型升级则面临中美技术脱钩、“双碳”目标、劳动力减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诸多挑战。
促进外贸外资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释放
展望2022年,稳外贸稳外资的压力前所未有,但也要看到一些利好的因素在积聚,外贸外资发展也面临着重要机遇。2022年,各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有望加快,助力全球宏观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推动生产消费需求回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2年世界经济将增长5.9%,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均呈现复苏迹象,这是积极的一面。在此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2022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4.7%。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预计将保持稳步增长,按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预测的上限,全球FDI有望在2022年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多有利条件,经济韧性强、潜力大,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国内市场和足够的政策空间,对外资仍然有较大的吸引力。影响当前我国外贸进出口的有利因素一是政策利好将继续为我国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更趋完善的国际经贸合作布局将为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三是新基建等带动国内需求增长,将为扩大进口提供很好的基础。
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的路径
不断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
2022年,一方面要巩固外贸回稳向好的基础,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要提升外贸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稳外贸政策和当前外贸实际发展情况,一是做好稳外贸政策的落实和储备。把减税降费等政策落实到位,把金融保险等惠企举措用足用好,把贸易便利化措施抓实抓细,全力帮助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保订单、稳预期、拓市场。同时,密切跟踪外需及国际市场形势,做好政策储备。二是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畅通。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支持加工贸易稳定发展,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培育贸易双循环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物流、结算畅通,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作。三是持续推进外贸创新发展。加大力度支持海外仓发展,建设完善海外仓网络,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培育一批离岸贸易中心城市(地区),发展壮大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建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一批全球贸易数字化的领航区,促进绿色贸易健康发展。
吸收外资要稳总量、优结构、提质量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和当前外资实际发展情况,笔者认为,2022年要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水平。落实好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确保汽车制造等领域开放举措落地见效。下一步最需要解决的是敏感行业的开放,真正打开特定垄断领域对外企、民企的开放之门,放宽能源、电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前沿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扩大金融业、航运业等对外开放。落实外资企业在金融服务、政府采购、补贴政策、出资方式等方面国民待遇。在产业发展方面,应抓住全球制造业呈现知识化、数字化、服务化、绿色化的趋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制造环节和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同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二是进一步改善投资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把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将企业的感受作为提升营商环境改革效果的一个检验标准。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构建统一的社会信用平台。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在外资企业稳投资、稳生产、稳经营方面加大服务。应抓住机遇,着力城市营商环境的整体升级,建设吸纳优质资本、优质技术的世界级经济平台。三是打造新的引资区域增长极。从区域角度来说,中西部引资很有潜力,要引导和呼吁外资企业高度关注,同时,落实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中西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新的产业,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
促进对外开放行稳致远
从长远来看,要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还需多措并举促进对外开放行稳致远。一是构建高水平投资和贸易体系。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建立起支撑和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贸易体系,包括自主贸易渠道、自主商品品牌、贸易主导权、市场定价权、渠道话语权、全球性贸易格局。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通过调整双向投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分工效率,完善区域价值链,以投资带贸易,促进区域产业链长期稳健的合作发展,并以此建立自主国际贸易产业组织体系,加快向全球高端价值链迈进。二是深入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目前,我国在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型开放方面已具备很好的基础,下一步应在知识产权保护、数字经济、跨境数据存储、金融和电信服务开放、竞争中立、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开展更大力度的探索和压力测试。三是健全开放监管机制。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数字化对现有监管模式的挑战是巨大的,需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监管科技成果,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细致的外资评价体系,对吸收外资的市场潜力及实际需求、吸收外资的政策导向、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意愿等进行客观评判;增强外商投资行业预警、审批监控、运营监测功能;对外资企业在政府采购等方面是否享有公平待遇进行专项督查,建立健全外商投诉处理机制、撤资预警机制;建立外商投资信用体系,配套推进项目备案管理网络平台建设工作。四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把稳定制造业和稳固产业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补齐短板、锻造长板,积极培育新支柱,构建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创新生态,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