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汉字文化 感受书法魅力

2022-11-21缪大林

江苏教育 2022年61期
关键词:练字书法师生

靳 蕾 缪大林

南京市翠屏山小学(以下简称“翠小”)早在2008年就依托周边高校资源,聘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张其凤先生为学校书法教育的顾问,整体规划学校书法教育。2013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有了专门的课程标准指导,学校对书法教学尤其是软笔书法的教学越发深入。2015年,翠小被授予“江苏省中小学书法特色学校”称号。2018年5月、2019年5月和2021年12月,翠小先后承办了三次区级软笔书法教学展示活动,获得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一、持之以恒,提升教师书法能力

作为一所普通公立小学,书法专职教师难以配备到位,因此真正落实书法教育的前提,是有一批可以进行书法教学的语文教师。翠小对教师的书法培训常抓不懈。一直以来,学校坚持以“三字一体”的理念对教师的书法技能进行培训,即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坚持同一种字体,让书法练习与日常书写同步,提升练习实效。学校常年邀请书法家来校讲课,鼓励、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争取让每位教师都能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和基本的书法知识,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坚持做好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培训工作,每周上交“三笔字”书法作业,校长亲自批阅,精心指导,切实提高教师书写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李兆慧、皋申、周慧等一批青年教师凭借出色的书法功底脱颖而出,成为翠小书法教育团队的骨干力量。

二、设施和氛围保障,创造书法教学条件

1.用心配置书法教室

为了便于师生练习、日常教学、研讨交流,学校配置了3间专用的书法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笔墨纸砚齐全。教室内设有师生优秀作品展区,定期更换;更有每日优秀作品展区,每节课上,师生都会品评课堂练习成品,将优秀书法作品展示出来。

2.精心营造学校书法文化

“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智的开发、情的感染、理的启迪、美的追求。”翠小站在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全方位打造书法教育氛围,努力把校园建成一本书法艺术的立体教科书,力争让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浓郁墨香。

学校东、西两处大门分别张贴有两副手写对联,东门“崇安武家国安宁遍地春,重德才心田育出擎天柱”,西门“生笔如花文章添锦绣,师恩似海深情暖心涯”。这两副对联寄予了学校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学校每一栋楼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悦知楼、觅知楼、立德楼、立行馆、立言堂、安学馆,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藏着文化经典,藏着文化自信。艺境长廊里展示了历代书法家的生平介绍和主要作品展示,学生每天在长廊里走来走去,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对这些书法家的名字耳熟能详。启知园地面上有五块方形的地砖,上面刻着“永字八法”,让学生在这个有池塘的小花园嬉戏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地受到书法文化的浸染。学校书画长廊、橱窗、楼道上师生书法作品琳琅满目,有的是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的精美作品,有的是初学书法的学生还显稚嫩的作品……这些组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3.细心创设班级书法氛围

班级是师生最温馨的家园。翠小的各个班级着力打造书法特色,却又各具特点。教室内不仅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处处充满艺术特色人文气息:展板栏目新颖、内容丰富,创设《书法名家》《书法名作》《书法小故事》等栏目,拉近书法与学生的距离;《小小书法家》栏目则张贴同学们的书法作品,小书法家还会将自己的练字心得写出来,贴在“练字心得”栏目中。在这样翰墨书香、充满文化气息的育人环境里,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性情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陶冶。

三、课堂教学,体验书法文化魅力

1.制度保障,落实书法教学

课堂教学是写字教学的主阵地,翠小以《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组织教学,以教育部审定的湘美版《书法练习指导》为教材开展教学工作,在课表中安排专门的书法课,从制度上保障每班每周至少一节书法课。

2.引导自学,体验书法文化

在书法课堂教学上,学校坚持体验式学习,引导学生在自觉的读帖、临帖、校对、再临帖的过程中,逐渐把握汉字书写的要诀。不仅如此,教学中更是强调将汉字文化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练字的同时品味汉字文化,感受文化的润泽。《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书法教育是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的书法教育,目标不是要培养多少书法家,学校教学的重点在于启蒙,在于挖掘学生在书法上不断发展的可能性,引导学生在书法教学中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文脉的流转。所以在《纲要》中同样有这样一句话:“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注重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进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书法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一种有筋骨、有血肉、有精神、有情感的生命形态”,书法非小技,而有大道存。翠小的书法课堂教学强调书法文化,着意引导师生挖掘汉字、书法家、书法作品背后的文化意味,有效发掘了师生在书法练习上的浓厚兴趣,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研讨交流,提升教学水平

学校定期举行书法教学研讨活动,先后邀请教研员、书法家进校指导教师书法教学。在研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对书法教学的要点把握得越来越准确,教学特色也越发凸显。

书法教学是学校省教育科学“十四五”立项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体验教育新样态的实践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多位教师也进行了个人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斐然,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4.示范引领,教学融于日常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树立起“每位教师都是指导教师,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强烈意识。课堂上,每个教师板书做到工整、美观、规范,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要求各学科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特点适时、适量地进行写字指导。提笔即练字的理念通过教师也传递给了学生。学校在学生作业方面同样要求“作业即练字”,让作业也赏心悦目。

四、搭建平台,展示师生书法风采

1.多彩活动,传递书法练习之乐

春节前,翠小组织师生到社区为居民写春联、送福字。居民反应热烈,往往供不应求;师生的作品得到肯定,也增强了书写信心。红红火火的现场,饱含了翠小师生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

暑假后,翠小会将师生练字的纸收集起来,办一个小小的练习成果展。每个人都是厚厚的一叠,两个月的坚持和心血都藏于其中。大家利用课间时间来看展,翻看一摞摞厚厚的练习纸,看到上面的字经过两个月的练习出现明显的变化,感受到教师和学生暑假期间勤奋刻苦的精神,这对于来参观的师生来说,是极大的鼓舞;而大家的赞许和崇拜,又反过来激发了师生更强的信心。

书法比赛也是激发师生书写热情的有效方法。翠小每年举行迎新春教师书法笔会,以书会友,共迎新春,其乐融融。同时,这也是一年一度的教师书法作品评比活动,学校也为大家量身定制书法用品作为奖品,如篆刻大师手刻的姓名章等。每年五月份的汉字文化节则是举办学生书法比赛的好时机。用比赛来检阅学生的软笔、硬笔书法基本功,成功激起了学生练字的热情,挖掘了学生特长,也展示了学生的风采。

2.社团指导,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在班级常规书法教学之余,学校邀请了专业的书法教师到学校来开展书法社团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专业的指导,搭建了更高的学习交流平台。学校共开设两个软笔书法社团、四个硬笔书法社团,将每个年级的书法小能手聚集起来,每周一、周五各活动一次。持之以恒的社团培训将学生的书法练习引入更专业的境界,提高了学生的书法审美水平。

书法教学是一条漫漫长路,翠小一直在路上。学校将继续探索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方法,不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审美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素养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练字书法师生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芭蕉上练字
练字真的好烦啊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爆笑四格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书法欣赏
学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