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书香墨韵促儿童生命成长

2022-11-21田婷婷

江苏教育 2022年61期
关键词:社团书写书法

田婷婷

书法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精心打造书法教学课堂,可以让儿童感受汉字文化的精髓,从字里行间体会书法艺术的魅力,同时习字树人,敦品立德,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

一、开发和实施课程,厚实学生生命成长

江苏省沭阳县南湖小学在2013年建校之初,就将书法作为办学特色着力打造,确定了“书香雅苑、墨韵南湖”的学校发展追求。学校组织书法教师和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根据《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心编制了校本学习材料《墨润童心》共6册。材料内容从学生书写实际出发由基本笔画到结构章法,中间穿插一些书法家勤奋学书的小故事,硬笔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软笔教学从三年级同步开展。

1.于笔画的书写中端正做事态度

为更好地落实书法校本课程的德育任务,在低年级书法课程教学中,教师特别关注学生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在观察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要求学生下笔要渐渐做到准确、果断,低年级学生不许用橡皮擦,培养学生养成书写时正确、端正、整洁的好习惯,树立书面就如我们的面庞一样要干净美观的意识,在书法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要求。例如笔者在执教一年级上学期《长横》这课时,在学生关注到运笔起、行、收的同时,笔者告诉学生,写字就像我们做事一样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哪怕一笔一划也要端正学习态度,提笔即练字,练字时也能彰显一个人认真做事的态度。

2.于间架结构的书写教学中培养美善的人际关系

学校将书法课纳入课表,除了每天中午的写字课,还有一周一次的书法校本课程。不同年级的自编教材中都涉及结构的练习,如何在教学中随机渗透汉字间架结构中蕴含的观念和哲理,诸如“与人为善”“和谐为美”等思想,是我们一直实践和探究的课题。

笔者教授二年级《禾木旁》这课时,在指导学生书写“秋、程、种”这几个例字时,向学生提出疑问:“孩子们,为什么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左边的偏旁有的笔画都要变一变呢?禾字的捺为什么变成了点,如果不变又会怎样呢?”在《土字旁》一课的教学中,“土”字变偏旁时,第二“横”变成“提”也是为了字的结构的和谐才发生笔画的变化。通过学生的讨论、比较和交流,教师总结出这就是谦让之美,在书写中让学生懂得彼此包容、互相谦让的道理。在学校每周的集体备课中,德育内涵如何渗透书法课堂,是我们研讨的重点。如雨字头、三点水、竹字头的结字中有“点画呼应,顾盼有情”的特点,教学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做人要诚实守信,和睦相处。在软笔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用笔要“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时,则教育学生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3.于社团课上扬特长促成长

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书写技法的教学,更是一种文化修炼、精神陶冶。学校有古色古香的书法社团专用教室八间,每个教师办公室都有一张配套的书法桌,笔墨纸砚俱全,供教师书写和教学研究、探讨时使用。学校将书法教育作为师生历练心性、提高素养的良好平台。根据教师擅长的不同书体,各社团的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有书法爱好及书法特长的学生可选择不同的软硬笔社团。每学期开学初,每个社团制定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学期临近结束时学校组织观摩验收。

走进学校的书法社团,映入眼帘的是学生专注书写的张张小脸。五年级的“羲之社团”,学生主要学习笔画的轻重、快慢,小楷的结构和作品创作。教师还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基础,选择不同的小楷书体。一年来,该社团的王辰尹、张潇尹等近20名同学在省市县书法比赛中获奖。期末展示时,被教师用心装裱后的作品放在学生面前,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学生从中获得的自信和快乐,感染着每一位前来观摩的教师。软笔书法社团,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帖、背帖训练后,也有部分学生具有自我创作能力,考核时,教师让每个学生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题进行创作,培养了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

每周社团课上,学生伴着轻柔的古乐,挥毫泼墨。翰墨飘香,学生心情平和、淡定、从容;书法,潜移默化地促进着学生全面发展和灵动生命的健康成长。

二、汇聚多彩资源,激发学生生命成长

艺术最能打动人心。在持续推进校园书法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依据书法艺术本身的特点,落实“书法促进成长”的课程理念,以书画、童谣、书法操等不同艺术形式进行全面演绎。我们在书法课上指导学生提炼书法的书写技能要点,组织学生创编“书法口诀”,并将其谱曲弹唱,教学生熟记熟用。我们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开展书画展演,学校每学期举行不同的书法比赛和活动,如“孝亲敬老”“写规范字,做踏实人”“社区送春联”等等,通过比赛和相关活动奖励书法突出的学生。书法作品不是简单的静态呈现,而是韵律感很强的动态塑造,也是学生情感的表达,一幅幅作品背后磨练的更是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让学生明白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方为学书之道、做人之道。在作品交流中,学生彼此借鉴经验,总结技巧,潜移默化中营造出了儒雅、充满友爱的课堂氛围环境。此外,我们还将书法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参与学校的德育、美育、体育、智育工作建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每个学期还会聘请校外知名书法家或当地富有书法教学经验的教师开设专题讲座,给学生创作作品提出建议,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指出努力方向。书法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须寻碑访帖拓展学生的学习路径。学校经常组织部分师生去博物馆或者美术馆参观学习。博物馆内陈列着的碑石,都是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学生徜徉在书法的长廊中,品味着碑刻文字中的书作华章,追溯书法历史的悠久与灿烂,油然而生自豪感,并产生更强烈的书法学习的兴趣。场馆书法展览中,篆刻中的格言、斋号,草书的诗句、对联等,虽然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些艰深难懂,但这些都可以作为课程拓展或课外学习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再辅以点拨、讲解、启发,并在此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用书法教育的深广内涵激发学生向真、向美、向善的生命成长。

三、开展多元评价,护佑学生生命成长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南湖小学教学评价方法》和《学生书法成长档案管理》要求,探索建立了科学的书法教育评价制度。

1.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每节课的书写都有即时的评价,学期结束,教师综合整体情况评出“进步之星”“小小书法家”等荣誉称号。学校为了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评价分为期中、期末两次,评价结果和书法作品装入个人的成长记录袋。有书法特长的学生在省、市、县组织的书法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和书写作品的照片也会同步收录到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伴随学生整个小学阶段,六年级毕业时统一发给学生,书写的进步一目了然,获得的成就历历在目,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白书法学习的意义,感受生命的成长和进步。

2.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把教师的“三字”练习进步情况、指导学生书写情况、学期辅导学生得奖情况、教师个人得奖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汇总,与教师考核挂钩,并每年评选学校“十大书法名师”进行表彰奖励,激发教师的书法教学与研究的热情,形成表率作用,让教和学共同进步。

书法育人中,教师在教授学生书法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静心临摹中感受书法之美,并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实现教师生命与学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社团书写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书法欣赏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书写春天的“草”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