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生成”之壤 育“归真”之果
——评李仁甫老师课例《装在套子里的人》

2022-11-21仲达明任新华

中学语文 2022年25期
关键词:里科夫套子李老师

仲达明 任新华

“生成”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而“化学反应”则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性质、组成、结构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这个定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性质”与原来不同,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创新;二是“组成、结构”与原来不同,从这一层面看,与其说是产生“新物质”,更不如说是重组、重构。

基于“生成”的课堂,会出现一些课前完全没有意料到的思维火花,或者课前设想好的切入点不得不发生些微改变的情况,它是自由的、灵动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李仁甫执教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在课上,不仅领略了李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更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生成”的魅力。

一、归真:“生成”的目的

所谓“归真”,就是还其本来的状态。课堂本来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是质朴、自然,是亲切、随意,是让学习能够真正地发生。反观我们传统的公开课,无论教师或是学生,大都不会是第一次的“新授课”,而是多次打磨修改之后的“表演课”。不仅如此,教师为了“表演”成功,有时还要专门提前去见学生,把自己要提问的问题、要提问的学生都安排好,教师是导演加主演,学生是群众演员,然后在一片叫好声中完成这节课的演出,作秀表演代替了教学本身。李老师的这节课,则抛开了传统公开课的刻意预设、机械程序、作秀表演,展现了课堂最本真的状态。

1.让子弹飞一会儿:在“无序”中遇见深度

以往我们在让学生预习时,通常是要求学生攻克字词难关、把握文章脉络、了解文章背景等,而这些内容学生依靠工具书都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容易导致学生对文本只作蜻蜓点水式的浏览,从而让预习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李老师在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也安排学生进行了预习,让我们来领略一下他的预习安排风采。

师:《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前预习过了吧?预习过几遍啊?

生:两遍。

师:两遍?真的预习过两遍的请举手。(众举手)嗯,所有同学都预习过两遍了!(投影ppt)课前我通过你们的语文老师发了课件给你们,只有两张,一张是封面,还有一张就是这个预习要求:阅读本文,并选择几处作批注(可欣赏,可献疑)。什么是献疑?

生:提出疑问。

师:不过“献”这个词,是希望大家在课堂上主动地献出自己的疑问。你愿意吗?

生:愿意。

师:大家作批注了吗?批注了一处的,请举手。看来大多数同学已经批注了,也有少部分同学没有做批注。没有批注的,待会儿要注意认真看文本,结合大家的发言来研讨。每个同学先把课文快速地浏览一下,然后把已经批注的几处——哪怕是一处,再斟酌斟酌,选出你最想和大家交流的一处。

以上是本课开场的教学片断,我们不难发现:李老师在课前让学生提前自学课文会设定特定的要求,例如这里的“选择几处作批注(可欣赏,可献疑)”,这就给学生的预习指明了方向,让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走进文本;同时,让学生边阅读文本边批注,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关注点、激赏点、困惑点、问题点等各种学习痕迹都写下来,这种“留痕式学习”将课前“一般预习”拉升为“深度预习”。基于此,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好不热闹,看起来好像很“无序”,却在“无序”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这就是李老师常说的“让子弹飞一会儿”,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低效局面。

2.让水沿着沟渠流淌:在“引导”中挖掘深度

有了深度预习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欲望明显增强,不断地分享自己的激赏点,也不断地提出自己的困惑点。

生:我想就第1 段献疑。“别里科夫为什么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把雨伞装进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装在一个套子里,他为什么要为自己制造一个个套子?”

学生就文本第1 段提出自己的疑问,李老师并没有立即为他答疑,而是让大家继续欣赏、继续献疑。

生:我欣赏第14 段。“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也许我的眼睛骗了我?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从这里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是一个思想保守的人。再根据下面注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害怕新事物的人。

生:我欣赏第3 段。“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里语言描写反映出他胆小怕事。没有政府的允许,他就不敢做,他要做事情的话就必须通过当局的批准。

生:看第2 段“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上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再看后面“有个告示禁止中学学生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到街上去,他就觉得又清楚又明白”,还有第4 段“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起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这些句子都体现了别里科夫因循守旧。

接连多个学生发言,对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有的认为他“思想保守”,有的认为他“胆小怕事”,还有的认为他“因循守旧”。对此,李老师仍不急于回应,而是耐心地引导学生。

师:注释怎么讲的?当时自行车还较少见,是新生事物。

师:“‘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文中像这样的语言多不多?”

……

因为在深度预习阶段学生对文本已经熟悉了,后期又不断地交流分享文本,所以他们不难找到原文来回答这个问题:“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从而得出结论:

“别里科夫用种种套子把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躲避现实。”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讲课,只让学生自己学,看起来是在消极怠工。而事实上,他不时地用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引导激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并通过他们自己的推理获得思考的结果,教师“偷懒”的背后,学生的学习正在真正地发生。

二、对话:“生成”的途径

何为“课堂”?《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李老师在其《“生成”之道》一文中提到了“教学现场”这个概念:教室是“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即课堂是有教学任务的,所以对课堂最完整却又最简洁的表述,叫“教学现场”。他认为:“有‘现场’的热闹而无‘教学’的踏实,乃是花架子;有‘教学’的灌输而无‘现场’的交流,乃是填鸭式。而我们,既需要‘教学’的踏实,也需要‘现场’的交流。”这就需要我们用一种关系将“现场”中活动的主体——学生,有效地关联起来。“教学现场”中常用的关联就是“对话”,它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1.敞开心扉:在“师生对话”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师生对话,并不简单地指课堂上的师生问答,而是指师生间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比如,李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有这样的精彩片段:

师:嗯,对别里科夫这个守旧者、告密者的厌恶。这是情感之一,有没有情感之二了?

生:同时表明人们不愿接近这种守旧的人。

师:这个还是厌恶吧?你说出一点已不容易了,请坐。好,这位同学来补充!

生:还有害怕。

师:害怕什么?

生:害怕他告密。

师:这还是指向别里科夫。

生:还透露出人们对他这种行为的无奈、妥协。刚刚那位同学说到沙皇专制,这里就有人们对这种制度的妥协。

师:噢,由别里科夫进一步推导出沙皇专制,是不是?嗯,情感之二出来了。有没有情感之三?情感指向应该发散开来,多方发散的。嗯,有请。

生:对告密者行为的抱怨。

师:哎呀,你们所有的抱怨现在都发泄到别里科夫一人身上了,(众笑)对不对?能不能再换一个对象啊?

生:是这一类人。

师:这一类人,别里科夫这一类人,这还差不多。个人和一类人是不一样的。好,你请坐。有没有其他的情感指向了?

生:我觉得是对像别里科夫这类人思想的批判。

师:讨厌,批判……你们把世界上所有坏的语言加在别里科夫身上都是可以的,是不是?嗯,这位同学又补充了。

生:同时对别里科夫还有一点同情。

师:作者为什么同情别里科夫?

生:因为他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

师:他怎么受害了?

生:他受沙皇专制的毒害和摧残。

师:原来他也是受害者,是值得同情的对象,比如下面他的样子也很可怜、凄惨吧。

这部分师生问答,着眼于“现场”,构建起了一种真实的对话关系。从而使课堂上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对话都自然地渐入佳境。当我们通过对话将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关联起来,课堂上就会上演一幕幕真实的情景剧。在这样的情景剧中,学生的情感有了交流、思维有了碰撞,认识也有了深化。

2.头脑风暴:在生生对话中升华思维的质量

生生对话,是指学生之间以文本为基础,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式学习或合作式学习的过程。生生对话可以分为全班集体讨论、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李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多次采用了这样的对话方式。比如:

师:是的,第34 段写“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他非常在乎自己的眼镜。因为眼镜,他就能看得很远,看得很多,看得很清,于是他就能告密,对不对?好,这是关于套子的。我们一起再把刚才的第4 段那个地方读一下,大家就能感受到为什么全校人、全城人都怕他。(齐读“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大家有没有读出作者的情感?不妨请大家探究一下字里行间的情感。

在探究“为什么全校人、全城人都怕他”这个问题时,李老师在让学生齐读文章第4 段的基础上,讨论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具体见上文“师生对话”部分教学片断)。再比如,在概括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李老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文本,并让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

师:柯瓦连科的家里发生了一场争吵,一场新旧之间的较量。我们看看这个图(投影PPT),新和旧的PK,是吧?最后有一个剧照,楼梯之上的那个人是柯瓦连科,下面拿着雨伞,穿着棉衣雨鞋,戴着帽子还有眼镜的,就是别里科夫。别里科夫被推到楼下了吧?但此时还没有滚下来,可能下面就站不住脚滚下来了。嗯,这个就是新和旧的PK,它是小说中的高潮部分。高潮部分来自前面的铺垫,来自前面一场思想较量。这场较量就在这个小楼上,就在他家里,就在课文中第19-33 段。现在来分角色朗读一下小说最精彩的部分——新新人类跟旧时代的别里科夫进行的一场较量。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有的说“喜欢接受新生事物”、有的说“敢作敢为”、有的说“毫无畏惧”……学生是有着无穷理解力与创造力的群体,在分享与倾听中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进行着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不断产生新的灵感,从而形成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在遇到问题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思维的质量就在语言的交锋与思维的碰撞中升华。

与传统课堂相比,“生成”课堂常大开大合,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教学智慧才能做到纵横捭阖,将课堂的线紧紧地拽在手中。而李仁甫老师正是这样一位点拨引导的高手,寥寥数语,便尽显“生成”的魅力。

猜你喜欢

里科夫套子李老师
难以挣脱的精神套子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该得奖的李老师
套子
套子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宠物难伺候
野猪套
相约二十年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