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诗教”课堂的建设审思
2022-11-21张宇名向笔群
张宇名 向笔群
一、“双减”背景下语文课堂的理性审视
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中学生的作业负担明显减轻,盲目的校外培训得到有效遏制,家长和学生对学习的焦虑感有效释放,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主阵营地位得到巩固和彰显。可以说,“双减”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视,也是对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非理性价值追求的纠偏。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政府、社会、学校多个层面广泛联动,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为中学语文课堂理性的回归创造了有利环境。教师势必要重新审视语文课堂,思考如何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尊重语文课堂的教学规律,发挥语文课堂在思维能力训练、审美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诗教”作用。
中学语文呼唤“诗教”课堂的回归。语文课堂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诗教”是我国悠久的教育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主张通过学习《诗》,以使百姓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随着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诗教”被赋予了不同的精神内涵。发展到今天,“诗教”的载体不再局限于诗歌这一文体,扩大一点,则是指文学教育,更多的是要继承“诗教”的整体育人观,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整体感受和熏陶感染,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审美体验和人格熏陶,从而纠正语文教学碎片化的倾向。在“诗教”课堂的氛围中,应该有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审美体验和高雅情趣。
二、中学语文“诗教”课堂的价值取向
一提到“诗教”课堂,一些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浮泛化”的语文教学,可能会把语文课上成思政课、音乐课等。究竟是什么是“诗教”课堂?“诗教”课堂不是大而化之的讨论人文情怀、审美品味、爱国教育,而是要充分立足文本,通过细读文本,让学生获得语言的运用、思维的训练、审美的体验等。这些素养的获得是文本内生的,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或是拔高的标准。“诗教”课堂反对的是“以结论的传递为中心,以狭隘的知识学习为中心,以考试训练为中心”。“诗教”课堂指的是在尊重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兼顾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以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达到整全人格培养的目的。
“诗教”课堂坚持立德树人。语文学科的性质就包涵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语文课本中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崇高精神的树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语文学科作为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工具,更要展望未来中华民族需要怎样的人。语文课堂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立德成人。“诗教”课堂旨在通过语文潜移默化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化育成人。
“诗教”课堂指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将语文核心素养概括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诗教”课堂的建设,不是堂而皇之地渲染课堂的诗意,而是要在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基础上,指向思维的训练与提升,审美的体验与创造,在丰富的语文学实践中获得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使课堂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
“诗教”课堂反对功利化的教学。反思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知识化、结论化和训练化的弊端,不难发现,这些都是功利化教育价值观的产物。这种缺乏生命张力的课堂,急功近利的价值追求是短视的。从小处着眼,这种教学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消磨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大处着眼,这对一个民族创新人才的培养,社会教育价值的追求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诗教”课堂更加强调语文学科的整体育人观,让学生通过整体化的语文学习实践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中学语文“诗教”课堂的建设方法
1.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感受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将其与其他自然学科区别开来。目前语文课堂零碎化、知识化的倾向,掩盖了语文课堂整体感知的魅力。语文课堂应该注重教师的整体性教学,学生的整体性阅读、整体性思考、整体性表达,只有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才能回归语文学科教学本来的状态。“诗教”的教育方式更强调学生在整体性学习活动中,思维得以训练,情感得以熏陶,审美得以提升。
目前语文课堂存在明显的弊病,就是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将一篇篇课文划分自然段,提炼中心思想,将一些既定的教学结论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忽略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僵化地将一篇篇课文肢解开来,最后只剩下一堆碎片化的语文知识,不仅无法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更会对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养成形成不良影响。将“诗教”传统融入语文教学,是对优秀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更是一种系统性语文教学方法的实践。
如一位教师在上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先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字词,后梳理课文的脉络。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他首先引导学生将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并总结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和“春雨图”,四种图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篇散文的脉络。然后教师具体分析一些语句的修辞手法。整堂课下来,尽管能感受到这堂课的脉络很清晰,学生也掌握了一些修辞手法的知识,但是总感觉这堂课缺少了一些味道,缺少了春天的味道。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学生对文本缺乏整体性、深入的感知,没有体会到春天的美丽体现在哪里。教师大部分时间就是梳理课文的脉络,讲解修辞手法,毫不疏漏地将一些已有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教学的整体性感受。
这样优美的一篇散文,教师更应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多种方式的朗诵。在朗诵中,让学生积累课文的字词和修辞手法的知识,感受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景致和味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嗅觉和感知力,让学生在想象中身临其境,遨游在春天的气息里。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获得了语文知识的积累,还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培养,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教师还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学生采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述他们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整体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掌握字词,并能结合文本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受作者描绘的美丽的春天景色,从而感受朱自清的散文之美,以此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2.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能够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这是对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板块往往被忽略,有些老师要么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要么干脆跳过不讲。其实,这是对语文教材设计整体性的破坏。学生通过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学会沟通协调,还可以通过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成果展示等获得语文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开展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发组织、自主思考、自我总结,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诗教”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希望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发挥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的延展性育人作用,主动地改变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大胆地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诗教”课堂主张学生自主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树立“诗教”的教育理念,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体验感和获得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分组填写调查问卷,引导小组之间分享各自的调查结果。然后,让同学们充分讨论,找出大家阅读过程中的优点加以分享,在阅读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共性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修改完善的措施。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最后,让学生结合名家谈读书和自身的阅读现状,写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反思,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学会了更好地聆听,最后撰写有关读书经验的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活动中,通过课外探究,才能真正授之以渔,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3.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作品阅读一直就有“诗无达诂”的说法。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思考答案,是语文课堂非常难得的品质。优秀的老师上课不是为了找到那个正确的答案,而是要让学生暴露错误的答案,或者不同的答案,然后讨论这些不同的答案,把他们错误的答案引向正确的答案。文本和阅读者对文本的多义性解读的总和,才构成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作品。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是尊重文本本身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原创性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
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只要充分尊重了文本的客观依据,那么一些“非标准化”的答案就应该得到尊重。如一位老师在教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一开始就用PPT 介绍了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认为作者当时身处巴蜀,这首诗是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这样,在课堂开始就已经设定了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在之后在交流环节,一位学生无意中表达这首诗歌是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诗人写给友人的。这位老师马上打断了学生的回答,并提醒学生课上要认真听讲,并再次强调了一开始就交代了的诗歌的创作背景是秋雨绵绵的夜晚,这是诗人写给妻子的诗。这就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单凭诗歌的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一个“涨”字,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不一定是绵绵细雨,不然夜雨怎么会“涨”秋池呢?学生回答这首诗歌是写给友人的,从诗歌文本上来理解,写给友人也并无不妥。况且也有人考据,这首诗应该写作于诗人妻子王氏去世之后。由于这首诗歌年代久远,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客观的答案。但是,如果这位老师能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理解,并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他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理解的缘由,并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根据巴蜀秋季的气候特征来推测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那么这将会成为课堂的一处点睛之笔。
总之,“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成长环境。对“诗教”传统加以继承和创新,更加注重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感受,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学习语文,是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更是回归语文学科教育本位的重要体现。
在以往的教师培训中,学时的获得主要是基于参加培训的时长(包括作业、讨论等)来确定。在很多省份,对于科研论文、公开课等成果,也有认可学时的政策,但真正能“享用”这一政策的往往只是少数优秀教师。疫情期间,陆续有省份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实践学时的认可办法,教师提交相应的自我评价、在线教学的说课稿、教学设计以及能够代表自己教学能力水平的课件、录播视频、教学微视频、教学反思、观评记录等相关材料被纳入学时认可范围。虽然这是应急之举,专业程度还有待提升,但开启了普通教师通过实践证据来证明能力,从而认可培训学时的先例。因此,要想得到高质量的“做中学”,就必须有与教师常态教学密切相关的、标准明确的实践要求和学分认可规范,以此撬动教师实践后反思与提升的意愿,彻底解决学习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
——闫寒冰、柳立言,《中国教育报》2022 年07 月28 日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