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思维之统观与勾连
2022-11-21谢守成
谢守成
一、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位老师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纷纷回答:文章写了一件沉船事故;文章写了“诺曼底”号的遇难经过;“诺曼底”号被“玛丽”号撞沉了,人员获救了……学生的回答都围绕“沉船”事件展开,但都没有关注到哈尔威船长这个人物。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期待相去甚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就事说事的地步,有的甚至是断章取义。学生在答题中缺乏统观与勾连的思维,他们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文意、了解人物、揣摩主旨;只关注到了文章的标题,没有注意标题与文意的勾连,文章各部分内容间的勾连。其实学生在阅读中缺乏统观与勾连意识,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表现在学生解答阅读题时往往出现答题片面、答非所问的情况。
学生阅读中不具备统观与勾连思维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一部分学生阅读时喜欢采取跳读的方式,他们阅读文本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会忽略掉文本中一些内容。具体表现为碰到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就一带而过。有时没有耐心阅读,阅读难以持续。有时受问题的影响,一心寻找问题的答案,觉得与答案有关的就读,感觉与答案无关的就断然放弃。一部分学生阅读时采取选读的方式,阅读文本完全凭自己的喜好,自己喜好的文本就潜心阅读,自己不感兴趣的文本就浮光掠影。学生这些不良的阅读方式影响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他们对词句的理解是孤立的,不能结合上下文进行合理阐释;他们对文本的认知也是断片式的,难以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其次是学生的阅读量有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阅读时间少、阅读视野狭窄、阅读量小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没有很好的阅读积累,就难以形成良好的语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也不够。再次是受教师阅读教学的影响。教师迫于考试的压力,往往依据考试中的阅读题型来设计阅读教学,这样一篇篇阅读文章被整合成一套套阅读试题。教师热衷于考点中字、词、句的分析,写作手法的赏析,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哪里还有整体性可言?学生忙于寻求试题的答案,牢记教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根本无暇考虑去阅读文本,熟知文章的整体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就难以形成阅读中的统观与勾连思维。
二、通观与勾连阅读思维的培养
1.统观与勾连阅读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阅读思维的培养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这么定义阅读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阅读技能和思想的程序。其实质就是对书面信息进行理解的复杂过程。”由此看来,阅读是一个对信息的进行筛选、提取、加工并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会伴有大量的统观与勾连、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联想与想象、质疑与创新等思维活动,可以说,阅读是思维的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阅读思维,他才能亲近文字、读懂文句、理解文意,进而丰富阅读积累,提高阅读能力。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提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总体目标与内容”又一次提及“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既是课标的要求,又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种种阅读思维中,通观与勾连是基础,它是学生读懂文章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具备了通观与勾连的思维,学生的其它阅读思维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张志公先生在谈到语文课时这样说:“读一篇文章,是先通读全篇,得其大要,再逐层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突出的用法、提法新颖的词句,最后再通篇领略一番。”这句话谈的是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的首尾都强调了统观的重要性,也明确了阅读文章时统观是学生进行局部精读、鉴赏评价的基础。
2.统观阅读思维的培养途径
统观就是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初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的态度和感情,对课文的语言、内容和写法有简单的认识,能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统观思维的途径很多,这里我们介绍比较重要的两条。
首先是注重文章的朗读。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诵读法是最能体现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文本主旨的一种阅读方法。它诉诸于学生的感受、体验、想象;它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学作品整体感性的把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朗读成为了语文课堂的稀缺之物,本应书声琅琅的课堂被琐碎的分析、无休止的操练、无序的小组合作学习所代替。“书读百篇,其义自见。”老师们都深谙此理,可是很少有老师愿意把课堂时间花在朗读课文上。现在的学生大多不敢读、不愿读、不会读,不读书的学生就失去了与文字亲密接触的机会,对文意的理解把握就会不甚明了,对作品的鉴赏和评价就无从谈起。如《海燕》的教学,如果老师只是让学生结合相关语句繁琐地分析海燕、企鹅、海鸥和暴风雨形象,进而推导出它们的象征意义,估计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对于这样一篇语言爆发力强、画面冲击感强的散文诗式的作品,应该给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的朗读形式,如自读、齐读、分组读、配乐朗诵等,让学生在极富层次感的朗读中感受文字的张力,体会形象的魅力,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对文章整体而深刻的认识。
注重“主问题”的设计也是培养统观思维的重要途径。特级教师余映潮对阅读中的“主问题”有如下阐释:“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指的是对课文阅读能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结果,是一种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主问题’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这些表述充分强调了阅读中“主问题”设计的重要性,也突出了“主问题”设计对学生整体理解文意的重要性。通过“主问题”的设计往往能让学生快速锁定文本,获取文本信息,理解文本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主问题设计的角度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其中的三种。
第一,可以从题目入手进行“主问题”设计。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炼表述,作者情感的隐性传达。如有教师在教学《散步》一文时,就围绕“散步”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谁在散步?为什么要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便可以初步把握文本的内容和主题:文章写了一家三代四口人在田野散步的经历,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也体现了中年人所肩负的家庭责任。甚至有学生还从文中感受到了“生命主题”:讴歌生命、热爱生命。
第二,可以从文章的重点句子入手进行“主问题”设计。这些句子或者是文章的主旨句,或者是起总领、总起作用的句子,或是文章结构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或是大部分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和精华,需要学生去仔细体会和揣摩。如《风筝》开头:“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有老师就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风筝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爱物,为什么见到风筝会感到“惊异” 和“悲哀”呢?这句中的“惊异” 和“悲哀”两个词可以说是全文的文眼,既引出了作者对不堪往事的回忆,又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如果引导学生抓住这个文眼,就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第三,可以从文章矛盾处入手设计“主问题”。文章的矛盾处,往往是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文章的主旨所指。抓住文中的矛盾处着手分析,有时能很快感知文章内容,触碰作者的内心。如有老师在讲授《拥你入睡》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害怕儿子长大”,而又“盼望儿子长大”,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心理,对这种矛盾心理你怎么理解?请结合文本进行说明。文本中作者的矛盾心理充斥在字里行间,如果学生能抓住父亲的这种心理深入文本,就不难领会全文那无处不在的慈父心声、舐犊之情。
进行“主问题”设计的角度还有很多,如抓住文中的线索、结构、作者的情感变化等。当然,培养学生统观思维的途径也很多,如让学生复述课文、提出质疑、仿写、写读后感等,这里不一一赘述。
3.勾连阅读思维的培养途径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本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习惯。但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建立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学生却知之甚少?而勾连阅读思维就是需要学生关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各部分间的联系,并且依据这种联系串联全文,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学生只有把上下文的内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解了字、词、句、段间的联系,把握了文章的脉络,才不会在阅读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培养学生的勾连阅读思维可以从结构、情感、语意等三个方面展开。
文章的结构可以说是文章的骨骼,它支撑着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作为文章内容的组织构造的结构,是作者依据表意和审美目的对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编排,也就是对字、词、句、段的排列组合。在艺术的一切形式和体裁中,结构是粘合剂,它能根据艺术作品的内容把形式的一切要素粘结在一起。正是因为文章有了结构的存在,一篇文章才能不蔓不枝、娓娓道来。学生只要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就不是难事。《驿路梨花》这篇文章构思巧妙,设置了一个悬念——“谁是小茅屋的主人”,文章以时间为序写到了不同人物与小茅屋的故事。一位老师讲授文章时借助表格让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学生在梳理结构时明白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了他们各自为小茅屋所做的事情,最终知晓了茅屋的“主人”,进而领悟到了“梨花”的象征意义。
从“情感”着眼培养学生勾连阅读思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言为心声,作者在作品中总会流露出自己的情感,这些情感或隐或显,有时还会呈现出一种变化。学生如果能捕捉到这种情感,就能借助对作者情感的体悟贯通上下文,达成对文意的深刻理解。如一位老师在讲授《背影》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是怀着怎样心情去写这篇散文的?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老师还出示了朱自清与父亲产生过嫌隙的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和材料,体会到了作者写文章时复杂的情感:羞愧、忏悔、伤悲和感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作者想借文章表达的深意:体察父亲之艰,愧疚车站之举,深忧老父之病。
还可以从“语意”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勾连思维。这里所说的“语意”包含词意、句意和段意。一篇文章的大意有时会体现在几个出现频度较高的关键词上,如果学生能把握这几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联系文本进行赏析,往往会触摸到作者写作意图,进而把握文章的深刻内涵。如一位老师在讲授《跟陌生人说话》时,让学生抓住文中“我”对母亲与陌生人说话所持态度的语句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明白“我”对母亲与陌生说话态度的变化:由不理解到有所触动到“体会温馨”,最终盲人歌者的请求带给“我”内心极大的震动,我感到“母亲的血脉的跳动在我喉咙里”,决定用真诚和友善同陌生人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在对语意的理解中串联了整篇文章,对文意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关注语言、赏析语言从而达到能运用语言的目的,而语言是思维的艺术,因而阅读可以说是一种思维活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通观与勾连的阅读思维,这两种思维是学生读懂、读通、读透文章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