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2022-11-21马迎梅

读与写 2022年27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

马迎梅

(江苏省如皋泗阳北京路实验学校 江苏 泗阳 223700)

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目前初中音乐课堂现状出发,探究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案,希望为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

1.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1.1 教师教学模式落后。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音乐课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初中音乐教师除了要教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着重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水平。然而大部分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于教授基础乐理知识,忽视了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因此阻碍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无法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也会影响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推进。大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未能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差异性,通常会采用统一的课本材料进行教学,内容陈旧且无法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太多实质性的作用。

同时大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等问题。单纯依靠教师进行知识灌输不仅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并提高注意力,反而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枯燥且无趣,教学工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推动者和引导者,教师若无法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使用过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初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不会有太大成效。

1.2 学生思想认识不足。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积极性及学习能力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未能深刻了解音乐课堂学习的重要性,而仅仅把上音乐课看作是平时忙碌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调剂活动。再加上学校对音乐学科的不重视,导致学生间接觉得音乐学科只需要作为日常消遣的活动,无须认真学习这一想法。正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堂抱持着这样一种错误的看法,才使得音乐教学一直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对音乐学习不够重视会导致其积极性和兴趣进一步降低,从而难以对基本的音乐知识有宏观全面的理解,音乐核心素养也无法得到相应的提升。学生思想的懈怠对整体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很大程度地弱化了初中音乐课堂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所产生的效果。

2.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策略

2.1 以激发兴趣为基础培养音乐核心素养。初中音乐教师制定课堂教学策略应从学科特点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落脚点,不断培养其音乐核心素养。考虑到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制定新策略时应着重将激发兴趣及提高积极性放在首位。教师可利用网络技术,通过音视频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教材中没有的影像及图像内容。音视频结合的内容展示方式可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带来刺激,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收并吸收更多的教材信息,使教材内容更快地被学生所理解。教材内容中涉及的基础音乐知识对部分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而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呈现可有效提高知识点的理解度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基础音乐知识是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基础音乐知识方面打好基础,音乐核心素养水平才会得到提高。

例如,《牧歌》是一首蒙古族的长调歌曲,全曲为D大调4/4拍二句类的一段体曲式结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而帮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深入教材的分析,了解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渴望更深一层了解音乐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更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聆听、直观演示,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本次课程教学思路分为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巩固提高,为歌曲创编节奏——课堂小结,点题升华。

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运用情景导入的方法。通过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所描绘的蒙古族的自然风光,顺势引入本课,同样描写蒙古族自然景色的歌曲《牧歌》。这样设计,既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在第二个环节初步感知环节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音频,请学生初步聆听音乐。边聆听边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紧接着教师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下蒙古族长调,然后进行歌曲的翻唱,在演唱前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歌曲中所描绘的景象是怎样的?它的节奏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多种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2.2 以创造力为目标培养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较为广泛,而创造力则是其最具有意义的表现形式。音乐的创造力体现在歌唱、演奏、表演等活动的呈现之中。学生通过表现其创造力将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进一步展现出来。培养音乐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能自如地对这个世界进行感知和想象,从而认识美并发现美。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自由地对世界进行探索,同时以提升创造力为目标制定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茉莉花》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河北民歌,是一首四四拍的二声部合唱歌曲,表现了赏花人对春节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以及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之情。本首歌曲的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就指出,通过教学学生能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感情来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创造,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表现力与创造力。教师首先通过播放茉莉花盆景及相关的图片,通过创设的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学唱歌曲的环节中,教师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每一句乐句的学习时通过运用不同的手的动作来模仿花瓣,并且加上呼吸,这样既能营造一个茉莉竞放的场景,又能加强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美,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这首歌曲为我们展现了芳香四溢的茉莉花,当你面对这样美的花朵时,你还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现歌曲?”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如边画边唱、舞蹈动作等方式来表达歌曲内容,诱发学生展现自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3 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与生活相结合。初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从实践出发引导学生将音乐融入生活之中。初中音乐教师可鼓励学生多注意生活中常见的音乐节奏,同时指导学生收集与生活有关的音乐素材,并将其带进课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尝试将生活化的场景引入音乐学习的过程之中,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具备更深层次的音乐感知力,最终获得音乐核心素养的提高。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就生活中发现的音乐现象进行小组讨论,既提高其自主思考能力又拓宽其思维模式。

歌曲《十送红军》是红军长征之前,流传于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众多民歌之一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教师在本次教学中主要可以采用“范唱”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听觉上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可以在导入环节结合学生生活和所学知识,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教师直接演唱歌曲《十送红军》。为学生提供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这是哪个地区的音乐?你知道歌名吗?随之,结合地理知识,了解长江两岸的省份。通过与学生所学知识相联系提升学生对歌曲的认知,加深对歌曲情感的投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4 将流行音乐加入到初中音乐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学生跟唱的主要教学模式,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难以引起学生的教材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初中音乐教材中设计了大量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与戏曲音乐为主的教学素材,内容种类虽然涵盖很全面,但是如果只是通过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学生对书本中的歌曲没有过多接触与了解,所以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程教学始终保持着“只要学会唱”就行的学习思想,很难释放学生的情感。为了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流行音乐相结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作为教学素材。

例如,在《银屏之歌》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银屏之歌”所在的单元主要是影视音乐,教材中加入影视音乐,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结合所熟悉的电视剧,学会分析影视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并感受音乐的魅力,表达对主题音乐或背景音乐的认识,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由于电视、电影、多媒体的普及,学生看过许多影视剧作品,并对作品中的音乐非常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活动后还可以为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加入学生最喜欢的偶像团体、偶像明星的音乐,或者是影视插曲中到教学环节中。如加入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中的插曲《左手指月》;热播电视剧《陈情令》中王一博和肖战所演唱的插曲《无羁》、《曲尽陈情》等歌曲。通过加入这些歌曲的教学,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歌词所包含的含义,以及演唱者的情感,在提升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3.教师在课后反思中明确教学前提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面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因为只有从教学实际中吸取教训,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后一定要及时对自己进行教学反思,从反思的结果中得出教学前提,为开展教学环节打好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反思过程中理清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降低学生识谱难度。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和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在没有识谱能力的铺垫下,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为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对于有素质的学生,也可以让她来做带头作用,教大家一起来识谱,这样就起到了带头作用。

3.2 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了准确把握课堂前5分钟的教学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调整。前5分钟可以作为师生的相互问候环节,引导学生用音乐唱出来。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有效地导入的方式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半。

3.3 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要抛弃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我们教师应当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如何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显得尤其重要,这样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提问方式,通过何种有效的途径来使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出答案。例如:音乐课本经常出现的创编歌词和歌谱,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练习机会。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

结束语

初中音乐课堂是大部分学生学习音乐感知音乐的主要渠道,因此通过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现状和策略两个角度出发简要探讨了培养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意义。初中音乐教师可以此为鉴,制定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特点的音乐教学策略和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音乐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