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2022-11-21次仁央宗
次仁央宗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嘎托镇小学 西藏 昌都 854500)
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主动学习的培养是教育事业中格外重视的一项内容,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一方面是要满足学生在当前阶段所需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学生以后长期的学习奠定基础,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逻辑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学习,否则学习效果将难以达到满意程度。
1.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
1.1 小学生思维发展与数学学习。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抽象的,需要学生能够对概念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相应的思考。那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之一[1]。而信息技术的利用也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区别利用。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应该借助生活实际的帮助,让一些抽象的知识及概念变得更加简单易懂,而针对年龄较大的学生,则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如何应用。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使得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能够开发自身的思维发展,使得学习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1.2 小学生注意力发展与数学学习。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习的重要性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注意力的长短往往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是否足够浓厚。在小学阶段,如果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进行一定的发展和引导,那么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帮助作用。信息技术的运用往往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帮助,教师充分的利用多媒体带来的便利可以把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通过课件展示一些丰富多彩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让学生以一种直观的方法去了解知识。让学生在无形中能够对自己的注意力进行进一步的发展。这样也会使得未来的数学课程教学变得更加轻而易举[2]。
1.3 小学生记忆力发展与数学学习。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记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强化知识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而机械式的记忆方法虽然效率低下,但也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记忆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一个理解性地分析和认识,改变原来机械式的记忆方法。在这个记忆方式的转化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技巧掌握,为后期的知识掌握方法及记忆方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这门科目对于有些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无聊、无趣的科目,因为小学数学知识当中蕴含了大量的公式以及定义,这对于喜欢多样性的小学生来说是极其不感兴趣的,因此在主动学习能力方面,小学生还有所欠缺,这也是导致现如今很多小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数学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3]。虽然现代小学教育都投入使用了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由于教师个人的操作问题,只是把教学内容从书本上挪移到了多媒体上,将多媒体当成了一块新的“黑板”,想要以此来替换板书教学模式,但是实际上却完全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设备的教学性能,也没有摆脱板书式教学的弊端,因此也不能够有效地改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看法,严重时甚至还会让小学生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混为一谈,从而对多媒体教学方式产生厌烦心理,这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为了能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数学教师就需要尝试通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对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的操作能力与运用能力,将其教学优势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并以此为基础来开创出新型的教学模式。
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导致了现如今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先进,这也意味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不断的迭代和创新。信息技术融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以其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模式绚丽多彩的特性,使得小学数学朝向信息化的方向开展,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存在的时间较短,与我国教育事业融合得还不够完善,导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信息技术教学只停留在表层,教师只是播放一段视频给学生观看,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知识,这种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没有深入地挖掘信息技术的优点,使得信息技术发展更广阔。还由于部分学校的教学资金不充足,学校无法给学生建立相关的教学设备,使得信息技术无法融入到教学中去。另一方面教师在规划教学大纲过程中,没有把信息技术引用进去,所以信息技术无法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事业中[4]。
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
3.1 运用个性化单元化教学方法。
3.1.1 根据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而言,教学内容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内容的好与坏决定了学生们在课堂上是否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们在上课之前就需要对整个课本的内容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和认识,从各个角度来分析整个书本的内容设计,要对课本有一个比较深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除此之外,除了课本上要求的一些基本的内容以来,教师们应该大纲的要求,适当地给学生们拓展一些新的课外知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掌握课本上所要求的内容,还能够接触到一些新的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的内容。例如,在开展圆柱和圆锥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时,教师要根据书本上的内容,对整个课堂的教学进行一个合理的设计,要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一个合理的划分,分成几个相应的部分,让学生们能够逐一的对这个内容进行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然后在学习完课本上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展示出来自己拓展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理解[5]。如:圆柱和圆锥的日常应用和特征等,帮助学生理解关于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有益于下面数学学习任务的推进。
3.1.2 推动教学方法的改变。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方法也同样处于一个较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个性化教学的推广过程当中,也应该更加重视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和教学单元化共同发展。对于教学单元化来说,教师应该更加重视的是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拓展的部分,要对整个要讲解的内容进行一个重要级别的区分,增强不同单元之间知识点的连接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将不同单元的知识更好的联系起来,更有利于提高整个教学内容的设计。其次,教师在进行个性化教学时,不仅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还要更好的借助现代的技术,将其融入到教学的过程当中,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比如:在讲解圆柱与圆锥方面的知识时,如果仅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观察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可能不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整个图形。但是,如果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用软件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这个物体的各个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这个物体的特点,更方便学生学习和了解,更有利于推动教学个性化的发展[6]。
3.2 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3.2.1 深刻学习教材中生活化案例。小学数学所学习的教材都是由教育专家进行编写,其中很多内容都可以与日常生活进行紧密地结合,所以教师应该仔细地备课,尽可能地与日常生活进行一定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有一些教师非常绝对的把教材当成理论指导的书籍,并且将许多生活内容进行删减,所以,教师应该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能够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生活实际进行一个紧密地联系。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制定一些教学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并且还能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6]。
3.2.2 结合相应的教学实际,落实生活化教学相关情境。如果想要使得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效性,那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是最好的表现。对于教师来讲,要将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与数学问题进行相应的结合,让学生能够自己尝试去解决,并且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这样一来,既能够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相关情境,也能够结合相关教学情况进行有效地开展。对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锻炼的机会,也是在锻炼中不断学习的机会,对于教师来讲,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比如:在引导学生对人民币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时,就可以将常见的日常生活中,购物场景带入到课堂中去,让学生完全集中注意力来进行思考,在与家长进行逛街购物时,最离不开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数学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引发,然后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人民币知识有非常准确的认识,让他们能够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衔接,完成此节课的数学知识学习。这种最贴近于日常生活的各种事情,就会越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6]。
3.2.3 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应用能力。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所具备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需要清晰的认识到生活案例对教学的帮助,着力给学生提供更有的实际应用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当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难题[7]。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数学成绩进行有效地强化,并且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这样一来学生脑海中就会建立起相应的数学知识,能够在出现问题时进行更好地解决,换个角度来讲,能够在完成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去练习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训练,并且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强化,还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够使学生进行更好的数学学习,推动让他们能够在生活的不断摸索中进行知识的探索,既能够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提升,也能够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个稳定的提高。
3.3 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3.3.1 加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大部分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学生在学习完知识后,可以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这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所学内容的重要性,这样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才可以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以及能力。课本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就需要教师能够合理地运用生活的经验进行情境的创设,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容易,也能够使学生愿意去学习。例如,在学习《速度》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平常上学所乘坐交通工具的速度,比如知道学生的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以及从家到学校所使用的时间,那么这样就可以求出学生从家到学校所使用交通工具的速度是多少?这时,学生便会思考自己的家到学校距离大概是多少?然后日常自己从家到学校花费了多长时间,经过求速度公式的运算,利用距离除以时间就可以得出速度。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能够创设更加真实有说服力的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的投入到课堂当中,跟着教师的脚步去学习和思考[8]。
3.3.2 合理设定教学情境的难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该教学的难度,如果过于难,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会产生烦躁,从而不愿意去参与进来。太简单,对于学生来讲,又无法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乐趣,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提前的进行情境教学的试验,根据学生的现状,教师需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比例关系》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故事,例如,自己买了一个房子,但是只拿到一个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平面图可以得到哪些数据,然后思考1:100是什么意思?比例尺的距离是缩小了还是放大了?通过根据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3.3.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创设。在当前我们可以发现,课堂上所呈现的技术越来越先进,除了有投影仪之外,还有多媒体。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情境的创设,而这样的方式也更为直观,使学生可以清楚地学习到所学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圆的图形,像摩天轮月亮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圆具有哪些特征[8]。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去讲台上在多媒体上画一些圆,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去创作,这时会发现,有些学生画的圆很小,有些学生画的圆很大,不论是大圆还是小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个圆的圆心到圆上的任何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关于圆直径和半径的相关的概念,接着,教师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那么圆的面积以及圆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呢?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结束语
总的来说,教师要从自身出发,树立创新意识,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改进,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点的途径更简便,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予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养成全面发展的良好习惯,让枯燥繁杂的数学知识点更加清晰明了,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