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2-11-21张华
张 华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中心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对于小学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逐渐提高,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要贴近生活,让学生能够利用学习的科学知识认识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并且解决实际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激发学生能够对于科学的学习兴趣。
1.在小学科学教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当中明确地指出,生活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源泉,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过程当中,作为老师就应该从学生们的个人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来成为课堂根本的出发点,从而可以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东中去体验科学,并且从体验的过程当中去加强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使学生养成利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也充分的证明了科学是来自于实际生活的,以及生活当中也包含了非常多的科学概念,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科学的探究,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满足小学科学教育的意义,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通过对生活当中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发现理论知识,并在实际生活的实践中加以有效的应用。
而这些知识本身也是来源于自然界中,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实际生活中的各种资源不断的去验证科学结论,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科学知识,从而感受到科学带来的无穷乐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水平。而从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特征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思维也会被具体的形象思维所支配,而我们科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利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加明显的抽象思维逻辑,因此老师在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应该让学生产生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坚持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而爱上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主动的去探索和学习科学知识。
2.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2.1 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科学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由于科学学科的特殊性,单纯枯燥的给学生能够讲解科学理论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容易理解教材内容,难以拓宽联想空间,进而导致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效率不高。而科学的真理大都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在进行小学科学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将课本中难以理解的科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能够对科学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增强小学生对于科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水的形态变化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洗的衣服晒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就干了,同学们就会想在家洗完衣服妈妈会把衣服晒到阳台上,干了之后再收下来,还有在冬天时向窗户哈气,气体会凝结成一层水雾,同学们就会观察这个现象并进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邀请学生进行回答这些现象是课本中的那些现象,同学们积极踊跃进行回答,衣服干了是水的蒸发现象,哈气凝结成水雾时水的液化现象,在这样欢快积极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能够有效提高。
2.2 充分利用生活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年龄还较小,动手能力较弱,并且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大都以理论教学为主,不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选择与课本内容紧密联系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将生活化的资源与科学教学相结合,进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尔学文化素养。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结构与营养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前让学生进行内容的预习,并且准备一株带有茎杆的花朵和一把小刀,并且进行一些简单处理后带到学校课堂中,在正式进行科学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按照课本上的顺序进行操作,同时教师按照步骤和植物的内部结构进行逐次讲解,让学生对于植物的营养吸收有清晰的认知,同学们按照顺序进行操作,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在科学课堂中的小实验,不仅加强了学生们的学习体验感,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营养吸收过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2.3 利用生活情景,达成科学教学。情景化的教学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可以通过对于情景的设定,帮助学生更快的吸收和理解科学知识。我们在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当中,可以通过建设生活化的教学场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科学带来的魅力,加强科学和实际生活中的联系和运用,同时通过建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还能够增强课堂学习的有趣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从而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加的有效。
比如,在学习有关《汽车与科学》的这一节课时,老师就可以加强知识与生活当中的联系,让学生先去观察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汽车,随后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模拟汽车开动时的情景,让学生们去联想汽车是如何进行运动的。学生们通过对汽车的观察知道了汽车是通过四个轮胎来进行运动的,这时老师就可以借此讲解汽车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科学内涵,帮助学生讲解汽车的运动原理,以及相关的动力学知识,在讲解完毕之后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汽车运动为什么要依靠四个轮胎,三个可以吗?”,“轮胎为什么是圆的”等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从而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
2.4 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我们都知道,非常多的科学知识都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所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只要我们可以用心的去观察,那么生活当中还是有很多地方和课本上的知识有关的,在实际生活当中捕捉到这些知识点,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课堂上,学生在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就不会感觉到枯燥和乏味,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充分的调动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去进行思维的发散,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更加的区域生活化。
比如,在学习有关《饮食健康》的内容时,老师就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来进行课前导入,“同学们,你们早上在家吃了什么?主食和菜分别是什么?”针对老师的问题学生给出相应的答案,老师在针对学生的答案说说这些食物中都包含了哪些营养价值,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饮食和健康知识的重要性,随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想象和编写一首有关健康饮食的歌曲,同时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份有营养的午餐,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搜集那些不科学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引发哪些疾病,从而更加关注家庭的生活饮食质量,避免不良饮食的产生,让学生充分的意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老师通过对这样的情景设计展开教学,不但能够使学生能过对科学课堂拥有丰富的认知,还能够改变以往枯燥的学习方式,将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和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通过生动形象的具体案例进行讲解,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实现科学教育的目的,而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能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际生活当中获取学习的动力和乐趣。
2.5 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灵活运用知识。课后作业的质量更能反映教学效果的高低,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课堂所学习的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后续的教学进行调整。在小学科学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外灵活运用科学知识,让科学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
例如,植物的生命系统知识结构较为复杂,在课堂学习结束后可以继续进行这一部分的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对于生态系统有亲身的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借助家长的帮助,从身边实际出发,可以利用纸箱、玻璃器皿等容器,采集小型植物、青苔、昆虫等制作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通过两到三周的观察,记录小型生态系统的变化,并且在日常教学中对于记录生态系统出现问题的同学进行及时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问题所在,加深学生对于植物生命系统的理解。
2.6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展知识和视野。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的教学可以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始终都是有限的,不能够使学生认识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因此,在小学科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学校和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举办一些科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充实自身的科学底蕴,还可以举办一些科学小创造的活动,把生活与科学更好的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
举例来说,在学习有关“光的传播方向”的有关知识学习时,为能够保证学生正确的认识和掌握“反射”的原理,老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光源比较充沛的环境当中,让学生利用镜子去找到反射之后的光源,通过这一实践之后,老师再为学生们讲解相关知识,再结合一些有关光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对本次的时间活动拥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能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反射的知识原理,和如何去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在学习“光与色彩”时,老师可以利用小学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并将水杯灌满水,随后让学生朝着太阳的方向观看水有没有发生变化,还可以让太阳光经过玻璃杯中的水发生折射,并在杯子底下铺上白纸,这时就会发现水经过太阳光的折射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就像是彩虹一样,老师利用这样的方式加深了对光知识的理解。学生可以根据课上所学知识作为依据进行动手实验,从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科学知识中所蕴含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科学学习当中,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7 在实际生活中巩固所学知识。新课程标准指出,老师应该将科学知识真正的应用到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从而能够利用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为学生今后的知识学习和实际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我们都知道,碳酸饮料不能够剧烈晃动,不然非常容易在开启的时候出现爆发性涌出的现象;而在雨天打雷的时候,我们不能够站到大树底下进行避雨,否则很容易遭到雷劈;蚂蚁搬家、燕子低飞是要下雨的征兆;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转等。这些都是生活当中一些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学生如果可以明白这其中所蕴含的原理,就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去避免出现这些错误的情况。
当然在实际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现象时可以利用科学知识来进行解惑的,比如夏天应该穿浅色的衣服,因为一般深色的衣服都会比较吸热,而浅色的衣服能够反射阳光带来的辐射热因此穿起来更加的凉爽,老师可以经常性的和学生们进行这些生活中所呈现的科学现象的讨论,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去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在生活当中去应用自己的科学知识,从而取得更加长远的进步,老师要将科学回归于生活,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最终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提高学生在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正确认识在小学科学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科学课堂的重要性。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科学与生活的关联性展现出来,使科学与生活更加贴近,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探究兴趣,更好的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小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以后的科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