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运输促进共同富裕政策研究

2022-11-21赵光辉张慧玲

关键词:共同富裕交通经济

赵光辉, 吴 宏, 张慧玲

(1.贵州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贵阳,550025;2.浙江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杭州 310012)

一、交通运输促进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

“共同富裕靠发展,发展先行是交通。”在我国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该理念为交通运输发展带来方向性指引,帮助交通运输行业相关人员把握聚焦民生、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共同富裕的核心,坚持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锐意进取,硕果累累。

自古以来,“道路通,事业兴”是人尽皆知的社会发展道理,交通运输作为我国致富道路的主要助推器,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在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社会共同富裕的整体形势一片大好,但依然存在少数贫困地区因交通发展不畅导致贫困问题未能解决的局面,同时交通运输在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方面的创新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尽快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化,借鉴浙江省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经验,深入群众,思考创新方式和优化政策措施是消除社会贫富差距、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高层次发展的正确方向。

共同富裕的理念一直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视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交通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且交通运输发展的模式、速度和方向决定了社会共同富裕的发展进程。以我国铁路发展为例,2020年8月国铁集团发布《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明确“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的奋斗目标,并加速构建新一代信息和智能技术与铁路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截至2020年底,铁路部门已经完成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等老少边及脱贫地区集中铁路建设投入,建成投产新线3.6万公里,100多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198个县跨入高铁时代。在铁路路网的高速发展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彻底盘活,信息流、人流、物流活性大幅提高,农产品运输、旅游等经济项目大幅发展,惠及铁路沿线数亿群众。

交通运输业是推动共同富裕的主力军和先行者。我国已发展成世界瞩目的交通大国,但综合立体交通格局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利用交通网络构筑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圈是交通运输发展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应该对交通运输促进共同富裕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针对实现共同富裕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交通运输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思路,交通运输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对策建议。

二、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发展现状

(一)交通新业态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研究

檀学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对贫困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研读,指出解决相对贫困状态的重要思路应聚焦交通新业态,打造基础且具备保障性的交通运输社会治理体系是行业助力共同富裕的底层思路与逻辑[1]。万建武从习近平扶贫相关论述中提出,发展城乡交通新业态从多个侧面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扶贫论述的核心要义,是对其共同富裕国策的行业延伸,共同富裕需要交通运输业的持续保障,由此提出针对性的创新发展策略。他认为习近平作为脱贫攻坚、共同富裕战略的谋划者和指挥者,业内应该注重对其思想意识形态的理解,并将之有效应用于交通服务业的相关创新实践[2]。韩文龙和祝顺莲认为地区间横向带动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由此亟须有效构建交通新业态及其背后的交通运输社会治理体系,只有借由交通新业态,对欠发达地区和特殊困难地区形成系统化、全方位的带动体系,方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实现“先富带后富”的治理策略[3]。万海远提出交通现代化业态对于共同富裕的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现有的交通治理结构不足以应对快速增长的发展需要,未来要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取得更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坚持交通领域共享性的增长方式,发挥业内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优势,重点瞄准交通运输的技术短板,提升政策再分配效果,同时坚持对资本的适度管制政策,保证交通领域的健康与绿色业态,在此基础上谋求区域内的扶贫乃至共同富裕[4]。杨雨航从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的视角切入,认为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利益为先的竞争模式,但交通运输领域更应该依靠政府主观调控,以保证相关资源在健康、公平的土壤中孕育效率与经济果实。围绕交通新业态,他指出政府部门要承担调控交通经济进而发展行业内经济建设的主要职责,交通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分清政府与市场参与的主次结构,方能实现扶贫目标[5]。

(二)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发展进程

截至2021年,我国高铁已覆盖95%的百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速公路覆盖98%以上的超20万人口城市,民用机场覆盖超92%的地级城市,这意味着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密织性正不断提高,城市间的距离不断缩减,城市资源利用率、整合率、优势互补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核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增添动力,“交通+扶贫”的新模式成为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方式。例如,2020年全国各地根据“交通+扶贫”的新模式打造符合本土特色的致富模式。其中,上海市开展“交通扶贫,沪上先行”活动,广东省开展“湾区交通稳先行,先进经验传万里”活动,河南省开展“中原大地交通便,基层治理助脱贫”活动,重庆市开展“山城景色美如画,交通文旅助发展”活动,四川省开展“蜀道难行交通助,脱贫攻坚小康来”活动,西藏自治区开展“雪域高原新时代,交通扶贫助藏民”活动。在“交通+扶贫”新模式的引领下,我国交通运输业因地制宜,探索、丰富了中西部地区扶贫的有效模式,进一步彰显了当代交通人的作为与担当。

在交通运输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科技赋能交通是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的加速器,在科技赋能下交通运输行业帮助多个城市构建协同融合的一体化经济发展圈,其中主要包括大城市1小时通勤圈、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运输行业老业态转型升级,交通运输服务提质提量,打通农村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等,这些交通设施、交通运输服务的完善印证了1984年时任四川眉山县县长徐启斌的名言“要想富,先修路”。同时在几十年的努力中,交通运输行业更对这种理念进行升级补充,从修路提升至修有速度、有规模、有质量的路,为老百姓创造效益、价值、美好生活。

1.人享其行,物优其流

2021年8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负责人介绍了几年来交通运输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有关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指示指引下,交通运输取得历史性成就,获得里程碑式突破,主要包括以铁路、公路为基础的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六轴、七廊、八通道的主架构,并且贫困地区在交通运输的带动下得到有效发展,全国贫困县数量从2018年的585个缩减到2020年的52个,彻底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6]。

国家邮政局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邮政快递行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具体情况。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建成符合小康社会发展所需的现代邮政业,行业收入规模不断提升,由2012年的198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 038亿元,年均增长24%,快递业务量从57亿件增加到835亿件,净增14倍,年均增长40%[7]。在行业优质发展过程中,邮政部门积极思考利民便民的措施,并推出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举措,如快递平均单价从18.5元降低到10.6元[7],营业网点实现乡镇全覆盖,打通乡村邮政“最后一公里”,等等。截至2020年底,我国快递网络乡镇网点的覆盖率达到98%,到村邮政服务量比以往增加50%[8]。

国家铁路局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我国铁路发展在促进社会共同富裕进程中取得的成就。该负责人指出,自2012年以来,我国新增投产铁路运营里程达5.3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新增投产营业里程3.1万公里,全国铁路复线率59.5%、电气化率72.8%,均为世界首位[7]。

目前,我国“四纵四横”的高铁网已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在加密形成,现有高铁网络已覆盖全国92%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铁路客运周转量、货运发送量、货运周转量等运输经济指标稳居世界第一。2019年,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36.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完成14 706.6亿人公里。2020年,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45.5亿吨,货运周转量完成30 514.5亿吨公里[9]。国家铁路局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全国123交通出行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到21世纪中叶建成交通强国之时,我国能达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的交通服务效果。

2.交通运输惠及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是交通强国、社会共同富裕的重要建设内容,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先行引领和服务支撑作用。以江苏省为例,2021年9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指出,江苏省计划到2025年建成“畅通安全、智慧绿色、治理高效、美丽富民”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数字农路、平安农路、绿色农路、美丽农路和法治农路,并实现全省规划发展村庄农村公路高质量“村村通”,即通达等级公路、通达地图导航、通达快递服务。《规划》主要包含三个重点,分别为提升农村公路供给能力、高质量建好农村公路和高水平运营好农村公路,这一模式有效巩固了农村公路网规模优势,增强了江苏省交通运输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支撑引力,也为交通运输惠及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完成农村公路的新建改建工程235.7万公里。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2021年8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1年,全国农村公路的总里程达到438万公里,占我国公路总里程的84.3%,受惠群众达5亿多人。乡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四好农村路”取得明显成效,不仅彻底改善我国农村地区的交通问题,更为贫困地区带去人气和财气。农村公路建设是我国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具有公益性、基础性特点,对推动社会共同富裕起着重要作用。交通运输部负责人表示,未来“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要重视效率,更要重视质量,提升农村群众的交通使用体验,提升共同富裕的促进效果。

在农村公路高速、高质量建设过程中,物流快递行业得到全面发展。截至2021年,物流快递网络已覆盖全国98%的乡镇地区,延伸至50%的行政村,快递网络的健全彻底激活农村经济,并带动农村开创“寄递+农特产品+合作社”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幅改善农产品销售难、销售贵的问题。

3.发挥共同富裕代表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地区发展

在我国经济腾飞的历程中,深圳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上海浦东荣获“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称号,而浙江率先打造第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

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就浙江省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带动经济发展的情况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随后浙江省政府发布《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浙江省正式成为我国率先推动共同富裕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代表省份,政府明确指出“共同富裕,交通先行”。交通运输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拥有战略性、先导性、服务性的作用,是构建社会共同富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社会共同富裕的开路先锋(1)早在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交通运输工作时便指出“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部署。在这项战略部署下,浙江省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速公路网络彻底覆盖全省,并顺利完成“县县通”的攻坚目标。。

在高速公路网络覆盖浙江全省范围之后,有效带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浙江省的产业集聚上升,电商物流发展十分迅猛,吸引大量企业落地,浙江共同富裕的进程得以提速。例如,近年来“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依托直播、电商等营销形式激发新活力,迅速成为全国小商品经济的核心集散地,辐射范围已从国内走向全球。依托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浙江省全面激发产业集群效应,省内多家知名企业的扶贫工作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换。浙江全省的民生经济得到良好发展,就业率、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包装、物流等行业的发展最为迅猛,成为促进浙江省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

浙江省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县域经济带富。学者陈耀指出:“浙江更多的是一种内源性的经济,是依靠自身本地企业一点一点积累发展起来的。”[10]可见,浙江省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基础较好,同时更适合以县域经济激活整体经济。如浙江省的义乌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永康是“五金之都”,东阳有全国著名的横店影视城,兰溪纺织、浦江水晶同样全国知名。而这些县域经济达到全国水平的重要基础正是强大、高效交通运输网络的支撑。二是从强县到大都市转变。在县域经济带动浙江省经济发展时,为避免“小老板”模式过于单一,也为避免县域经济遇到发展瓶颈,浙江省进行从强县到大都市的思维转变。近年来,浙江省政府考虑强县经济造成中心城市聚合力相对较弱的问题,立足浙江,以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和全球为目标,大力发展交通事业,且城市交通以大都市为基准,实现城市、城际的高效联通,打造“1+2+4+N”(1个项目库、2份文件、4份清单和N个小政策)先行示范交通模式,以此构建浙江省共同富裕的交通版图。支撑浙江省打造共同富裕区域的关键必然是合理、通达的交通网络。

三、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问题与困难

截至2021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力发展对促进扶贫脱贫攻坚作出显著贡献(2)自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基础支撑作用的实施意见》,交通运输便开始大力发挥促进扶贫脱贫攻坚、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作用。5年来,交通运输精准扶贫、促进共同富裕的成效显著,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与困境。,但在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依然面临着困难。

(一)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交通运输发展有待提速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全国贫困县数量从2018年的585个迅速缩减到2020年的52个,这些贫困县主要在中西部地区,分布省份有云南、四川、新疆、贵州、广西和甘肃,共同特点为交通运输发展有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无法满足贫困县的经济发展需要。

一是有效交通运输供给不足。截至2021年,我国贫困地区交通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但总体而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在路网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方面依然无法全面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据交通运输部门统计,贫困地区的交通公路依然存在“断头路”情况,且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交通基本上是单条通路,区域性交通供给不足的情况较严重,导致无法有效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为例,县境内有亚坪大瀑布、亚坪高山河源湿地等风景名胜,但由于地理问题,福贡县交通发展缓慢,无法有效利用旅游和农业资源,未能摘掉贫困县的帽子。研究表明,我国现有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不足,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成倍增加,区域资源得不到有效运用,共同富裕的目标无法顺利达成。

二是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安全问题亟待解决。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交通安全问题较突出,虽然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相关改进措施后有所缓解,但贫困地区的交通安全问题依然亟待解决。交通运输扶贫、交通运输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求当代交通人在交通运输发展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考虑如何提升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安全水平,以及如何提升交通运输的供给能力、服务能力,使贫困地区的扶贫路、致富路“走得安全、走得平稳”。

三是贫困地区交通资金供需不平衡。目前,贫困地区交通发展资金困难突出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贫困地区政府资金配套能力较弱,交通资金只能依靠国家分配,无自产能力。第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成本高。第三,交通建设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难以吸引社会投资。目前,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是交通运输促进共同富裕的难点。有学者研究提出,解决贫困地区交通运输难题,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可以站在市场经济角度思考,采用投融资模式全面解决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建设资金的难题。比如,贫困地区通过融资加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以此激活当地经济。融资过程中需要重视打通社会资本的参与渠道,确保公益性社会资本可以及时参与,确保多渠道、多模式资金注入,为当地政府解决交通运输建设的资金难题。

四是贫困地区交通运输服务匮乏。目前,我国现存的贫困地区交通运输服务基本解决了“开得通”问题,如何“留得住”依然是难点。对比交通领域各种相关研究后,总结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贫困地区客运需求不足且不稳定,导致交通运输利用率不高。第二,贫困地区客运运营模式有待优化,常规客运排班会导致运输资源浪费。第三,贫困地区运输模式有待研究,应综合考虑交通运输对资源的利用率、交通运输的经济效益以及交通运输的安全性,优化运输模式,解决运输难题。目前,大多数贫困地区群众的出行依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来适应这种变化,如何利用交通激活本地经济,是交通运输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创新不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虽然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结合,创新了诸多交通模式,但在交通运输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以浙江省交通运输发展为例,面对交通运输项目建设的土地制约问题,不曾考虑“多元、立体、无缝”的创新方式,这本是浙江省率先提出的交通运输建设创新理论,但践行程度却未能表现出应有的实力。又如,浙江交科院在10年前的研究中就提出解决浙江交通建设土地制约的“八字谋略”,即“上天入地、钻山探海”,如今却未能充分践行。事实上,就浙江省交通运输建设而言,完全可以在不征地的情况下,在现有高速公路两侧增设重载货运专用通道,在国道省道上方建设高架的准高速公路,利用山区隧道建设物流仓库,削平矮山崮顶建设机场,多建“立交”提高国道省道的通行速度,等等。以上问题反映出相关交通人对创新思维的理解不到位,未能把握住重心,未能突出理念优势,在创新过程中缺乏引领。

四、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明确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千家万户,要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人民交通由人民共享、人民交通让人民满意,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当好先行。”[11]交通运输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需要明确发展思路,清楚自身发展模式,在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贡献更多的力量。

(一)基本要求

2021年7月,我国正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交通运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3)2021年9月,交通运输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并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这一实践过程中,虽然我国形成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局势,但没有偏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方向,并在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同富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例如,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全国5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全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数据来源于交通新闻网。。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发展目标,并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这一远景目标。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发展方针,并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的发展思想,这些关键点也成为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未来,中国的交通运输事业要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联通各地有效资源,强化资源结合的协调性。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巩固以往的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交通运输、物流快递的服务体系,以此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交通运输如今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行业,其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将在未来发展中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发展的初衷当以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为不变的方向,加速实现我国社会共同富裕。在2021年12月召开的交通运输专家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李小鹏部长强调,要深刻认识到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通生产流通消费环节、推动内外循环良性互动的重要纽带,是更好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应有之义,必须加快建设、切实抓好。相比其他行业,交通运输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时刻承担着打通各区域经济大动脉、畅通社会经济内循环、加速经济高效流动和带动人口与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职责,并在城镇体系布局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代交通人应当着眼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参考人民对交通运输的具体需求,努力提高交通服务质量,补齐交通发展短板,建设更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交通网络。在促进全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交通运输部门需要努力为当代人民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把社会生产力有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此提升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效果。总体而言,交通运输的未来发展当遵循交通运输部门提出的基本原则:“交通运输发展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优化交通供给结构,持续完善网络布局、提升枢纽能级,增加交通有效投资,有力服务现代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运行,有力服务人员、物资等要素便捷流动”[12],以此建立符合社会共同富裕发展所需的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和效率。根据交通运输部门统计,在“十四五”规划期间,预计我国对外旅客运输量的年均增速会保持在4.8%左右,人民出行要求将从及时性转变为出行品质和出行体验,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不能忽视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及多样化;预计我国货运量年均增速将保持在4%左右,人民货运需求的重点将转变为高效化、智能化、一体化,这也是交通运输各行业需要发展的重点[13]。

交通运输发展推动社会共同富裕的发展中,始终关注城乡协调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普惠性,这是解决我国西部地区、沿边地区、贫困地区交通短板的主要路径。据交通运输部门统计,2020年西部地区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为65%,远低于东部地区的92%和中部地区的90%,边境地级行政区的公路网密度仅为全国平均密度的1/3[12]。由此可以看出,未来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的原则,以此推进区域交通的协调发展,提高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整体水平。

(二)基本思路

自交通运输部门确定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后,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要为根本目的,补短板、提品质、促协调、保基本,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服务基层,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促进共同富裕当好先行”[12]。这一发展方式恰恰满足了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多方面交通需求。

1.以服务经济社会为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基础

未来发展中,交通运输部门需要不断加速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核心框架的建设,加速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尤其需要进一步加强省际产业的协同发展,努力拉长全国各省份的关键产业链条,不断增大交通运输对经济内循环增长的贡献。同时,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还需要串联社会各重要经济中心,提高交通对产业的支撑水平,加快构建区域、城市群、省际运输主动脉,以此优化多中心、网络化的经济布局,以综合交通格局支撑建成发达、快速、完善的社会经济网络,推动交通设施与口岸、重要枢纽、产业园区有机衔接,增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未来发展中,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发挥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城市群、都市圈交通承载能力,促进全国交通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主要经济区,加快这些区域的一体化交通网建设,可以强化各区域的经济互联互通,社会经济整体向高质量一体化模式发展,并构建现代化区域经济圈,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提升社会经济体的城市集群效应,扩大社会高等收入、中等收入群体。

2.提高交通运输供给与社会共同富裕需求的适配性

促进社会共同富裕需要交通运输与社会发展需求保持较高适配性,需要交通运输部门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加快便捷客运体系和高效物流体系的建设,并持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在公铁、空铁、公空等联程运输服务提升便捷性和服务性,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票务系统一体化,打造交通运输行业的新业态。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信息共享、运力安排是交通运输部门协同发展的重点,通过协调调度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客运服务,可以有效提升交通运输与现代大众出行需求的适配性、经济性,有助于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目标的达成。在重点城市群构建“全国123出行交通圈”是交通运输部门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健全、高效的交通圈之上附加完善的货运物流服务体系,以此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提升寄递服务质量。可以打造重点城市群“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新型交通运输模式,加速重点城市群的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需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结合,在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北斗系统等高科技力量支撑下,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可以获得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的优势。共享经济与交通运输的融合可以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新模式,“公共交通+定制出行+共享交通”多元出行服务的推进,有助于提升大众出行的经济性、便捷性,高效性。推动无人机投递在人口分散地区的推广应用,提升物流快递范围的覆盖性。推动交通运输新基建的发展,在全国交通运输网络中适配出更丰富多样化的出行场景,增强大众出行体验感。这些都是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我国交通运输网络质量,解决交通运输在促进社会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与困境。

3.缩小交通运输区域差距,提升惠及范围

“十三五”发展期间,我国区域交通发展持续增强,尤其是区域协调性有效提升,东中西区域交通的差距缩小。据交通运输部门统计,2015—2019年,中西部地区的铁路网、公路网、机场密度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比如,同2015年相比,2019年我国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公路网密度分别增加4.8%、5%,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增加11.9%、11.8%[12]。区域交通运输差距的缩减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平衡性,也为社会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未来发展中,交通运输部门需继续强化区域交通的协调发展,加快完善铁路、普通国道省道等设施在中西部地区的铺设,强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对外联通和开放发展,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对于消除区域乡村交通运输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连续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加快推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打通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提升农村运输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创新农村客运发展模式,加快构建农村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便捷高效的‘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在农村地区基本形成30分钟便捷生活圈。”[14]这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主要形式,也是交通运输发展促进乡村经济、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要求与建设重点。

(三)政策方向

我国交通运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主要体现为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差距。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同时需要注重均衡发展,这是交通运输行业未来的重点内容。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结合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和社会共同富裕的发展情况,交通运输发展需要从完善基础建设、保障共同富裕、克服扶贫难题等方面出发,通过各种创新发展,缩短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并带动更多低收入地区高质量发展。从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实践情况、主要问题出发,未来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与升级相关政策,加速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与效果。

加强交通运输的战略谋划,明确发展路线和时间节点。交通运输发展当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核心,在发展中不断推动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需要交通运输部门研究交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社会所需的实施方案,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开展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专项研究。在交通运输发展推动社会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交通运输部门应从现实需求出发,开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研究,以综合运输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群都市圈为基础,思考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研究制定缓解城市拥堵的具体策略,并解决城市配送、乡村振兴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结合研究结果,编制综合运输通道、综合交通枢纽等领域的发展标准和发展规范,同时兼顾交通运输的普惠性和多样化,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加强政策支持,以重点领域成效带动整体发展。依托我国交通强国试点的发展经验,加强交通运输促进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探索,总结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打造符合不同区域实际情况的交通运输发展模式。以交通强国试点为起点,带动更多区域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对社会共同富裕的促进效果,并不断推动中央资金向其他地区倾斜,支持全国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以交通运输的实际发展效果惠及百姓生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四)着力点

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解决交通运输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加快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整体建设,以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效果支撑各区域协调发展,并不断加强农村地区、边境地区、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运输一体化模式加速乡村振兴战略,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速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

1.需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

2020年,我国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当下及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是决定经济发展效果的主要变量,是区域发挥集聚和外溢效应的重要基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发展是提升社会共同富裕的主要方式,对提升区域经济活性、缩减收入分配差距有双向作用[15]。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要溯源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从基础解决经济同步、收入分配问题,才能确保区域发挥集聚能力,确保社会共同富裕的稳步提升。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促进社会经济中心区域向外围发挥溢出效应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交通基础设施形成网络化格局后,社会经济中心对外溢出的效果才可以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发挥促进共同富裕的最大价值,才能够提升社会共同富裕的效果。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不仅是我国交通网络的整体发展,更是区域经济的联通、社会经济格局的整体构建。在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我国将不断扩大交通运输行业的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范围,将农村交通和经济落后地区交通作为发展重点,提升社会经济网络对这些地区的可及性。第一,以城镇化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交通运输网络化建设的重点。城镇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经济整体城市化”,支撑乡村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向城市靠拢,带动乡村实体经济和民生服务的发展,促进城镇、农村与城市的同步富裕。第二,建设城乡结合、区域结合的互联互通经济机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发展加快了城乡间、区域间的联通性,加快了城乡间、区域间的经济流动,促进了彼此经济的融合。第三,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突出建设差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发展要以加快连接农村二级、三级和四级等不同等级公路为重点,构建不同等级公路相互衔接的交通体系,并不断提高各级道路的建设质量,确保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同时,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精准施策,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差异化建设,充分结合当地产业资源、地理特征、农业资源等优势,推动交通网络化建设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结合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各项成果可以看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为建设差异化不足和经济差异较大,这些短板正制约着交通运输发展对社会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并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补足短板可以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对社会共同富裕的促进效果。

2.需要通过交通运输发展提高生产率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能主要源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发展提升了劳动生产成果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依然离不开劳动生产率,交通运输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重点不能偏离社会生产率的提升。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率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可以有效提高市场交易率,并不断扩大市场范围[16]。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中,可以大幅降低区域生产成本,并通过城乡经济结合、区域经济融合扩大市场,实现有效分工,并增强区域专业化水平,更加有效地发挥高经济发展区对低经济发展区的带动作用。其次,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可以提升经济要素配置的效率与合理性[17]。“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已逐步表现为高质量发展,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从重效率转化为重质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增长表现出协调性,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取决于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建设,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资源的配置问题。早在2015年,中央经济管理部门便强调:“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8]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推进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化改革。”[19]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正是解决我国资源错配和空间错配以及经济整体配置率较低问题的主要措施。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可以大幅降低资源流动成本,加速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合理配置。再次,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能够提升区域经济收入与收敛。交通运输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包括增加区域经济机会、不断提高落后地区收入水平、促进这些区域的收入收敛。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可有效提升我国农村和落后地区的经济活性,有效促进区域经济收入收敛。最后,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有助于提升落后地区的教育质量[20]。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过程中,我国落后地区的教育可以与城市接轨,可有效提升落后地区的劳动率、生产率,可提升落后地区人才在城市的就业率、就业条件,从根本上解决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不畅的问题,并强化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市场联系,激励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

3.需要做好保障措施

据经济部门统计,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仅为1.9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21],浙江省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居民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因此,浙江省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更具优势,更值得其他城市学习模仿。浙江省在探索和提炼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政府设定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四大战略,并计划从六方面实施,通过二十项重大举措付之行动。在浙江省共同富裕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后,浙江省交通部门从运输服务、安全、绿色低碳、数字化、人才、产业、行业治理等方面总结了交通运输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保障措施。

4.需要持续创新

分析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创新不足的问题,发现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未能及时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蕴藏在群众中”的意识。及时破除“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我们可以找群众了解,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要靠专家”的习惯思维,是交通运输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需要深入群众,虚心、诚恳地和群众交流,向群众学习,敏锐发现和抓住他们的智慧火花,找到攻坚克难的方法。专家和权威脱离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不深入调研,没有和群众建立起感情,缺乏对服务对象的了解,就很难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举措。交通发展是为了群众共同富裕,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法蕴藏在群众当中。当代交通人的职责和担当在于善于引导群众参与到共同研究、共同分析中,融合交通人的知识和群众的实践,才能找到解决群众困难的办法,实现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目的。总而言之,深入群众是切实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的重要方法。

五、结语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在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社会共同富裕的整体形势一片大好。但依然存在少数贫困地区交通发展不畅,导致贫困问题未能缓解,同时交通运输发展在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方面的创新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尽快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化、借鉴浙江省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经验、深入群众思考创新方式和优化政策措施,是消除社会贫富差距、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高层次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交通运输发展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现状、问题、对策研究中,不难发现共同富裕理念一直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共同富裕可以视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交通运输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交通运输发展的模式、速度和方向决定了社会共同富裕的发展速度。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交通经济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图说交通
经济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