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精神口述史料的研究利用及其价值
——基于川藏、青藏公路田野调查的思考
2022-11-21项露林寸锡彦
项露林, 寸锡彦
(1.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74;2.重庆交通大学 期刊社,重庆 400074)
“两路”即川藏、青藏公路,“两路”精神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两路”建成通车60周年纪念之际正式提出,其核心要义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1]。在2018年10月10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全面启动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和2020年11月8日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两路”精神,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规划和建设实施。“两路”精神是新中国交通建设领域和民族团结战线涌现出的精神高地,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两路”精神位列其中,成为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强大精神力量之一。
“两路”精神提出后,学术界迅速掀起阐释和研究热潮。学者们通过梳理川藏、青藏公路修筑的历史背景,探讨“两路”精神发展历程、理论渊源、内涵特质、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初步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然而,受限于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理论视野,当前“两路”精神研究陷入瓶颈,难以找到创新突破口。2020年7月和2021年7月,笔者连续两次参加“两路”精神调研活动。第一次调研组沿着青藏公路G109走访青海省交通运输厅、格尔木公路总段、慕生忠将军纪念馆、纳赤台公路养护站、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两路”精神纪念馆等单位,搜集和整理了一批青藏、川藏公路筑路时期的档案资料,同时与多位退休或仍在一线的工程师和养路工人访谈,获得大量宝贵的口述史料。第二次调研组沿着川藏公路G318线走访天全县、泸定县和康定市等地,实地探访二郎山老路和新旧二郎山隧道、川藏公路泸定大渡河桥旧址、雅康高速公路建设陈列馆和磨西古镇部分村寨社区,进行文献资料收集和特定人物访谈,收获颇丰。通过两次调研活动,笔者意识到如欲突破目前“两路”精神研究的瓶颈,以田野调查方法在川藏、青藏公路沿线单位和村寨社区,开展“两路”精神口述史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重要方向。本文拟从学术史角度系统回顾“两路”精神提出前后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成绩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调研所获口述史料进行初步研究,思考和探讨“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的价值及意义,供学界批评指正。
一、“两路”精神研究回顾及总结
近代以来,中国西南边疆危机频频,西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成为这场危机中最突出的一环。早在1887年,驻藏大臣向清廷奏陈:“英人倚印度为外府,经营桑茶之利。火车铁路直抵大吉岭,其欲入藏通商,蓄谋已久。”[2]可见英国侵略者企图通过铁路染指西藏的意图已被清政府有识之士察觉,此后,进出西藏的通道问题愈发显得重要而备受关注。从晚清至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海内外学者、官员、记者和西方所谓的“探险家”对入藏通道问题有较多的关注及记录和研究。
(一)清末至民国时期“入藏通道”研究
随着英国入侵西藏的野心日渐暴露,晚清和民国学人针对印度距西藏过近、内地离西藏太远的问题愈发担忧。清末学者沈颐认为:“凡由川入藏者,苟遇冰雪阻滞,辄历数十日乃至数月。而英人由印度入藏者,可由铁道径达大吉岭,逾岭而北,即为藏境,此边事所由日亟也。”[3]民国年间,军事记者朱海山踏勘当时从四川打箭炉至西藏拉萨的通道情形,称“行程约须四个月之久,故商旅视为畏途”[4],可见当时由川进藏路途之艰险、环境之恶劣。1929年作为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刘曼卿取道川康,历尽艰辛,在第二年初抵达拉萨,完成使命后经英属印度从海路返回,此次拉萨之行被刘曼卿记录在《康藏轺征》一书中,对由川入藏和由藏入印通道有诸多描述[5]。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沿海港口被封锁,西南边疆交通运输重要性开始凸显。陈庆英等认为康藏印驿站线路即是其中重要一支:由印度噶伦堡至西藏亚东,再经江孜、拉萨到达康定,全程5000多里,马帮运输单程用时4~8个月,每年可运输物资3000吨,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物资需求[6]。
与此同时,对入藏交通的描述也大量分布于近代西方所谓“探险家”的游记中。1897年英国人兰道尔(A. Henry Savage Landor)未经允许穿越藏印边界,抵达西藏普兰宗被驱逐遣返,其后所著《西藏禁地》描绘了从印度入藏途中复杂的地理环境、严酷的自然气候和原始的交通状况[7]。另有如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的《亚洲腹地旅行记》,也对当时进出西藏落后的交通状况有一定程度记录和描写[8]。
(二)新中国成立后川藏、青藏公路和“两路”精神研究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正式签署,西藏和平解放,同年有“共和国一号工程”之称的川藏、青藏公路开始修筑,并于1954年12月25日正式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成为西藏现代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于川藏、青藏公路的纪念性文集和报告文学相继面世,如《纪念川藏青藏公路通车三十周年文献集》《青藏公路五十年》回顾了川藏青藏公路筑路和维护的历史记忆[9-10];林田的《大军西南行——一个记者的随军日记》,高平的《亲历川藏线》,舒春平、齐明宇的《武警交通四支队——建功川藏线》等著作艺术地再现了川藏青藏公路修筑的艰难和筑路战士们的感人故事[11-13]。作为当年川藏公路修建部司令员,陈明义的《记进藏初期后方运输与修筑康藏公路》回顾了解放军初进西藏时的运输困难和修筑川藏路的亲身经历[14]。由西藏自治区公路交通史志编委会主编的《西藏公路交通史》则系统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公路交通的发展历程,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和养护是重中之重[15]。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两路”精神,获得学术界热烈关注。在前期系列研究基础上,2020年7月,王戎等所著《弘扬“两路”精神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一书付梓,该书集中探讨“两路”精神的内涵特质、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强调“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力量,是目前“两路”精神研究的代表性著作[16]。其他学者如唐伯明等总结“两路”精神的科学内涵为“四个统一”,认为“两路”精神是培育新时代交通精神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防安全、捍卫国家统一的强大力量[17]。庞跃辉等则从“两路”精神在加快交通强国建设、民族团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突显“两路”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18]。
综上,近代以来的西南边疆危机和入藏交通难题,是新中国成立后川藏、青藏公路修筑的宏大历史背景。“两路”精神正式提出后产生重大学术反响,“两路”精神的科学内涵、精神特质、时代价值等得到深度挖掘和阐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两路”精神研究也遇到瓶颈,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史料问题,目前研究主要依靠川藏、青藏公路沿线相关单位的公开档案和其他文献资料,数量有限且不易获得;二是研究方法问题,目前文献研究法仍然在“两路”精神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然而受限于前一个因素导致可供分析的资料较紧缺,需要以新的研究方法寻求突破。
二、“两路”精神口述史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
“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是以川藏、青藏公路修筑养护亲历者(包括解放军官兵、工程技术人员、民工及地方群众)为目标,采用特定对象访谈和田野调查为主要方式进行原始资料发掘、整理,突出一批典型英雄人物和事迹进行研究的重要尝试。“两路”精神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川藏、青藏公路筑路和养护过程中,当年亲历者很多已经过世或年事已高,仍在世者日渐稀少,身体状况也不好,因此“两路”精神口述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抢救性工程。
前文已述,笔者连续两次参加川藏、青藏公路调研活动,走访相关单位,深入公路养护站和沿线村寨社区进行田野调查,积累了丰富的口述史料。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及团队有幸与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总段退休职工、青海省公路交通领域高级工程师、“两路”沿线养路工人和村寨社区群众面对面访谈,就“两路”精神、“两路”修筑养护历史、“两路”通车对沿线村寨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交流,获取丰富的调查资料,为“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献了终身献子孙”:革命英雄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
青海省格尔木市是一座“因路而生、因路而兴”的城市,这条路就是青藏公路。1954年青藏公路规划选线时,格尔木因位处青海、新疆和西藏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被“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选定为筑路起点。1954年5月,青藏公路正式动工修筑,筑路队伍沿着高原戈壁翻越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口,向拉萨进军,当年12月与川藏公路筑路大军胜利会师,完成青藏、川藏公路修筑任务。
在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总段,调研组访谈了青藏公路两代养路人。其中,年纪最大的退休老人车庆礼已经80多岁,1959年他只身一人从甘肃来到青海,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一干就是60余年,是青藏公路第一代养路工人,经历了从拉架子车到靠畜力,到拖拉机,再到如今的机械化养护公路,车庆礼老人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回忆道:
我来柴达木时才20岁,当时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特别艰苦,蚊虫肆虐、黄沙满天,我们几十个人挤在用土块垒起来的房子里,寒冬腊月铺上干草就睡觉,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我清晰记得那一段日子,从香日德到格尔木要翻过两座大山,有一次山体滑坡阻断了青藏运输线。为了疏通道路,需要打炮洞、放炸药包,放完炸药点完火时,发现是哑炮。身后黑压压的运输车等待通过,我自告奋勇钻到炮洞去检查炸药包,当时身旁也没有手钳,情急之下我用牙把雷管和炸药包咬紧连接起来。当时年龄小,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没觉得害怕,现在想想很莽撞,但那时大家都是那种干劲(1)被访谈对象车庆礼,访谈人为调研组,访谈地点是青海省格尔木市格尔木公路总段办公楼,访谈时间2020年7月23日。。
与车庆礼同为“路一代”的李春停、程卫强老人,也讲述了当年的养路护路经历。往事如烟,面对青藏公路沿线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三位老人为代表的第一代养路工人战严寒、斗黄沙、忍饥饿、冒风险,用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的革命精神保障着青藏运输线的畅通,书写一代交通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访谈对象中,“路二代”李玉海为李春停老人的儿子,1993年正值灿烂年华的李玉海子承父业,加入公路养护的队伍,接过父辈的铁锹,在戈壁荒漠开始了公路养护生涯。他陈述:
我在这条路上工作了27年,对公路养护事业有深厚的感情,我把公路养护事业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把心放在路上,继承先辈的精神,为公路养护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2)被访谈对象李玉海,访谈人为调研组,访谈地点是青海省格尔木市格尔木公路总段办公楼,访谈时间2020年7月23日。。
与李玉海有同样人生经历的,还有程卫强之子程思杰。据了解,目前格尔木公路总段养路工人大多是“路二代”,还有部分“路三代”,他们踏着先辈的足迹,奉献自己的青春,深深扎根于这片热爱的土地上,用勤劳的双手保障青藏公路的畅通。60余年来,一批又一批扎根高原的养路工人,“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用热血和生命守护着高原天路的畅通无阻,默默践行着“两路”精神,生动体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二)“高原缺氧不缺精神”: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高原交通人
青藏公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所经多为戈壁荒漠和冻土地带,包括昆仑山、唐古拉山等垭口,工期相对较短,历时近7个月。川藏公路由于地形条件复杂,沿途翻越二郎山、折多山、色季拉山、米拉山等诸多山口,跨过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诸多天险,修筑难度极高,工期较长,从动土到通车历时近5年。面对“两路”沿线艰苦条件和恶劣环境,筑路大军凭着“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意志,顽强拼搏,养护队伍相继涌现出如青藏公路“天下第一道班”——109道班、川藏公路雀儿山五道班等一批全国和行业重大先进典型。这种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精神感染并鼓舞着今天奋战在青藏高原的交通人。
在青海省交通运输厅调研时,调研组访谈了数位在青海公路交通系统工作的工程师,他们详细介绍了自己的高原工作经历和感悟。其中代表如李小斌,2007年大学毕业后即来青海工作,面对4000多米的高海拔气候,他出现过严重的高原反应,也曾彷徨和迷茫过。他感叹道:
正是前辈们扎根高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坚定尽心尽力、踏实干好本职工作的决心。2014年初,我作为大力加山至循化高速公路项目办主任,带领由15人组成的年轻团队,与当地征迁人员一起,投入到紧张的建设准备工作中。严格执行征迁标准,顺利完成工作,实现了零上访、零复测,为把大循高速公路建成一流精品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3)被访谈对象李小斌,访谈人为调研组,访谈地点是青海省交通运输厅会议室,访谈时间2020年7月22日。。
在高原工作,缺氧但不缺精神,这是每一个高原交通人都在心底坚守的信念。他们见证了青海交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从三级公路到二级公路,再到高速公路。以访谈对象王永亮为例,2013年硕士毕业后到青海工作,第一站就去了“共玉高速”的建设施工现场。他回忆说:
我刚到高原,觉得太美了,随便一张图都是大片,同学们都羡慕得很。但随之而来的高原反应让我痛苦不堪,整宿不能入睡的痛苦折磨了自己整整一个月,我也犹豫彷徨过。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青海交通人的精神感染了我,我坚定地留了下来,不仅如此,我还动员自己的爱人一起到高原工作(4)被访谈对象王永亮,访谈人为调研组,访谈地点是青海省交通运输厅会议室,访谈时间2020年7月22日。。
在雪域高原,李小斌、王永亮等新一代交通人用“两路”精神砥砺奋进。“两路”精神精髓要义之“顽强拼搏、甘当路石”,体现的是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和担当精神,展现的是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是对“两路”守护者忠诚履职、无私奉献的生动诠释。“两路”精神是几代高原交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用生命和鲜血铸就而成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交通系统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是交通运输系统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加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进步
调研组走访调查了川藏公路途经的泸定县磨西古镇社区。磨西古镇距泸定县城约50公里,位于海螺沟冰川之下、大渡河江水之畔,居住着汉族、藏族和彝族等同胞,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川茶入藏”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新中国成立前,磨西古镇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主要依靠马帮和背夫,没有公路和汽车载运工具。1952—1953年,川藏公路筑路大军翻越二郎山天险,抵达泸定县大渡河边,将公路修到距离磨西古镇约30公里的甘露寺村一带,这是世居磨西的人们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现代化公路。调研组在磨西古镇访谈到一位80多岁的李奶奶,她回忆说:
解放军把公路修到泸定的时候,我们都跑去看,那时候我才10多岁,但记得清楚,除了解放军,还有天全、泸定很多汉族人和藏族人也参与了修路。后来听说,在翻越二郎山那段时死了好些人,还给他们立了碑。那会儿公路不像现在这种水泥或者沥青路,还是土路,能走大车,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汽车时可高兴了。后来又沿河修了一条公路把泸定和磨西连起来,我们去泸定县城就更方便了。但去雅安还是不方便,走盘山公路要好久,而且秋冬天山上下雪结冰很危险,后来是90年代通了隧道(二郎山隧道),去雅安才好走一些(5)被访谈对象李奶奶,访谈人为调研组,访谈地点是四川省泸定县磨西古镇社区,访谈时间2021年7月25日。。
川藏公路筑路大军除了解放军战士,还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民工及沿线群众。除了口述史资料所见,在青藏、川藏公路筑路和养护历史中,还涌现岀众多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如川藏公路西线是由一五五团、军炮营和万名藏族民工共同完成,军民之间通力协作,攻坚克难,筑路部队与西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两路”精神之“军民一家、民族团结”体现的是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军民鱼水情,展现的是汉藏一家、各族一家、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川藏公路的修筑特别是二郎山隧道的通车,带动了磨西古镇旅游业的开发,也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对此,李奶奶的儿媳谈道:
二郎山通隧道后,从成都、雅安过来就方便多了。最近十几年来,来磨西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镇上开客栈、饭馆和铺子的人越来越多。我家老房子因为临街,位置比较好,一楼租给外地人开了铺子,我们一家就住楼上,儿子在泸定县城买了房,小女儿在成都念大学。目前家里收入除了房租,我们也做点小生意,收入还过得去,就是希望娃儿多读书,多见世面(6)被访谈对象李奶奶儿媳,访谈人为调研组,访谈地点是四川省泸定县磨西古镇社区,访谈时间2021年7月25日。。
磨西古镇是一个典型的“因路而变”的多民族聚居社区,道路对人们生计的选择、生活观念的形塑和改变殊为明显。从马帮时代的重要驿站到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开通以后的旅游小镇,人们的生计方式逐渐现代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对外界的知识越来越持开放态度,从“富了口袋”转向“富了脑袋”,可见川藏公路已经成为沿线各族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并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三、思考与结语:“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有难度,但也极具自身特色和价值。目前,可根据相关档案和文献资料记载,对参与筑路养护的解放军官兵、工程技术人员、民工和地方群众(尤其前两类)进行信息造册登记(包括目前居住地、联系方式、子女情况等),制定针对性的访谈计划和具体方案。同时以田野调查方式对川藏公路(G317/G318)和青藏公路(G109)沿线公路段、养护站和社区村庄进行走访,寻访特定报告人获取口述史料。“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价值突出、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填补“两路”口述史料空白,丰富和充实中国革命精神谱系
“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从建党精神开始到2020年的抗疫精神,既有整体性研究,也不乏个案式探讨,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系列精神。然而,对新中国交通建设、增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重大影响的“两路”精神,学界的专题研究成果甚少。“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从资料、理论和方法等层面,深化与拓展了“两路”精神的研究广度和深度。
填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关于“两路”精神人物口述研究的史料空白。“两路”精神以川藏、青藏公路修筑和养护的集体记忆为基础逐渐形塑而成。口述史作为一种专门的研究方法,所获资料包含受访者的主观感受和历史思考。川藏、青藏公路修筑距今已有60余年历史,亲身参与工程的解放军官兵、工程技术人员、民工和地方群众很多已经过世或年事已高,口述史研究显得愈发急迫。目前除了少量采访报道,学术界尚无“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成果,这是一个亟待开辟的新领域。
深化、完善对“两路”精神的理论阐述,丰富和充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两路”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建设领域涌现出来的精神高地,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精神的源头,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精神谱系类别。“两路”精神深刻阐释了坚定忠诚的革命英雄主义、进取奉献的高尚情怀和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在特定时代、特殊环境下形成的“两路”精神,深刻地烙上了交通行业的特色,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向建设转型时期形成的精神文化,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赋能“交通强国”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两路”精神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助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二是巩固国家安全、加强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将提供生动典型的人物和故事,作为体现时代价值的标杆和参照。
发掘、整理“两路”精神英雄个体和群体事迹,助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面对川藏、青藏高原极端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和落后的施工补给条件,十一万军民同心筑路,三千多烈士英勇献身,涌现出如模范共产党员张福林、渡江英雄李文炎、探险英雄杨茂武等典型人物。“两路”精神顺应建设交通强国的时代召唤,英雄人物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和感召力。通过英雄个体和群体事迹弘扬“两路”精神,秉承与发扬永不磨灭的奋斗精神、牺牲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以新担当新作为将“两路”精神转化为交通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
搜集、研究“两路”精神藏汉民族团结典型事例,巩固国家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两路”精神口述史研究以川藏、青藏公路修筑和养护亲历者的人物访谈与口语叙述为核心,展现筑路实践中形成的同甘共苦、血肉相连、民族团结、军民一家的精神,总结其经验并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对加快西藏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反对分裂主义势力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