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南宋家训诗繁荣发展的历史动因
2022-11-21侯岩峰侯利荣
侯岩峰,赵 蕾,侯利荣
在各种家训方式中,诗歌具有易诵记、易理解的特点,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家训形式,渊源远流长,如西晋潘岳在《家风诗》中写道“义方既训,家道颖颖”,旨趣显豁。南宋学者既通过书院讲学传递和发展自己的思想,也通过家训来表达对家庭的希冀,并创建和传承家族的文化,家训诗开始由文人情志诗歌向教育实用诗歌演变,呈现出内容丰富、艺术特征鲜明、社会功用价值突出的特点。
南宋时期的家训文化已经日趋成熟,南渡的名门士人阶级,都对自己的子弟设有家训,从庙堂贵胄到平民百姓,治家都出现了自己的族规和家训,就像清朝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的那样:“至若号令之行,风教之出,先及于府,府以及州,州以及县,县及乡里,自上而下,由近及远”,从上到下,一村一寨都有自己的家规和家训。本文试从理学思想和诗教传统两个方面揭示南宋家训诗繁荣的历史动因。
一、南宋家训诗发展的理学背景
南宋时期,理学逐渐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为朝野上下所一致推行。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理学思想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弘扬精神,使整个思想文化界星光璀璨。
(一)南宋理学发展的基本情况
南宋理学家著书立说,游走讲学,使理学思想在南宋政权范围内得到快速传播,形成了闽学、心学、湖湘学、永嘉学等诸多理学学派。更兼南宋正处于北方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朱熹等理学家坚持认为,只有理学才是国家解决内外问题的良药,因此,他们非常热衷于在书院中进行讲学辩论、著书立说,将之作为传播自己治国主张的途径和手段。这些讲学者多数在朝为官,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发挥自己的理学理想。也有如陆九渊、胡宏等专门隐居林下著书立说的,传播自己的治世观点以教诲世道。有的如黄榦、吴昶等在书院学成后,继续在书院中讲学,想发扬光大自己本门的理学新观点。讲学者的身份对于书院的教育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为官时可以促进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著书立说者运用自己的理学观点进行深入的学院讲学,书院讲学能更好地传承书院的教育。讲学者受到“师表楷模”称号的约束,本身也更是师表楷模,言行举止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南宋讲学者更是在“天理”“人欲”的约束下成为道德的标准,而在家庭教育过程里也是其中一项尤为重要的显性标尺。
理学的传播不仅是理学家们的自发行为,还得到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推动。如宋理宗赵昀,就是一位极为推崇理学思想的君主。据《宋史·理宗本纪》“帝性凝重寡言,洁修好学,每朝参待漏,或多笑语,帝独俨然”[1],他以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身份,给予当时最有代表性的理学思想家以特殊荣誉,这代表着南宋政权官方对理学思想的正统认定。
与此同时,宋理宗在日常生活与政务活动中,亦身体力行地践行理学思想。如其在选德殿殿柱之上书“毋不敬,思无邪”六字,并将之作为座右铭[1],还将孙明复、胡瑷、欧阳修、邵雍、司马光、周敦颐、张载、苏轼、程颐、程颢十人从祀孔子庙庭,升孔伋十哲[1],这都明确地表现出其对理学思想的态度。他还认为“嘉定以来,正邪贸乱,国是靡定,自帝继统,首黜王安石孔庙从祀,升濂、洛九儒,表章朱熹《四书》丕变士习……后世有以理学复古帝王之治者,考论匡直辅翼之功,实自帝始焉。”[1]这就进一步明确了理学作为官方学术的地位,从而使理学在南宋社会的传播再无障碍。
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南宋时期的科举思路也随之改变,理学思想势必替代传统经学的地位,成为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内容,这是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表达了新的改变。仕宦行台家族更为敏感地做出反应,如何培养世家子弟就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如何建立新时期的家训传统,就成为南宋理学家们所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而在这一趋势下,家训诗作为一种浅近、易于为幼童所接受的家训方式,就逐渐受到理学家们的重视,从而在他们的家训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南宋理学对治家观念的影响
自宋以降,理学对于治家的功能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经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张载、周敦颐、邵雍后,理学的体系已经基本完成构建。到了南宋的朱熹,已经彻底走向完善。在这种氛围之下,以理学思想为指导来进行治家实践,成为知识分子家族的共同选择,尤其是在家庭教育领域,就更是如此。
如袁采《袁氏世范》,这本书所表现的伦理观,并不是像其他的儒学经典的书那样呆板僵化,恰恰相反,袁采的思想是非常激进的,而且他是古代社会里不很多见地同情妇女的读书人,有突破传统的先见精神。他充分立足于生活现实,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待一个仕宦家庭的男子应该如何立身处世才是正确的。袁采不但同情妇女,他在《袁氏世范》里,更主张提倡家庭长幼平等。家中的父辈祖辈必须做好榜样示范,要用他们的修养行为来确立自己在家族中的威信与权威,有良好的风范,成为一个家庭的楷模,而不能用手中的权杖去压服别人;子女也没必要盲从自家族长的权威。
据说袁采的同寅刘镇读过《袁氏世范》,对此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岂唯可以施之乐清,达诸四海可也;岂唯可以行之一时,垂诸后世可也”[2],以此命名这本代序文章“世范”。《袁氏世范》后序中更指出:“近世老师宿儒,多以其言集为语录,传示学者,……虽勤诵深思,犹不开悟,况中人以下乎?”[2]袁采与朱熹不同,他是彻底把希望寄托于社会底层,阅读的群体更是普通百姓,李勤璞先生也评论过这本书“普通乡间不识字的人也能懂”。这部书在当初拟题的书名为《俗论》,评说世俗普通生活,书中内容更是超过了一般家训的阅读者范围,朱熹的家训所面向的重点是仕宦之家的子弟,而袁采就不同了,然而,袁采依然贯彻和理学思想非常近似的理论,仅仅是他的视角更加向下。
南宋的世家子弟多有沿革,例如宋宁宗时期的权臣韩侂胄就是北宋政治家韩琦的孙子。还有岳珂,是岳飞的孙子,宋宁宗时任户部尚书,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的后人几乎全是高官。苏轼的次子苏迨又迎娶了欧阳修的孙女为妻。朱熹的后辈子孙多有为官,只多不少。这就是所谓的世家子弟。岳飞的“精忠报国”,明显就是家训了,名垂千古。至于其他人,作为名门世家,不可能没有家训存在,而艺术性很强的家训诗歌也不会稀少。这些都是为了完成一个世家子弟的人格塑造。
理学在治家方面的影响,逐渐为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受其影响的家训诗同样也被社会所认同与接受,在塑造人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家训诗创作上看,像史浩、陆游、朱熹、刘克庄等,不论诗人或理学家,都有大量的家训诗创作,而尤为特别的是理学家的家训诗创作。显然,他们不是基于诗歌审美需求来创作这些作品的,而是为了塑造人才、为了将理学更为俗化地传播而创作这些家训诗的。
二、中国诗教传统与家训诗
把持文教,重视诗教,是南宋家训诗创作的另一个历史动因。马积高先生论及宋明理学与文学的关系时指出:“重道轻文的思想也贯穿在理学家的诗论和受理学家影响的诗人的诗论中。这突出表现在他们对诗教的重视,然其所谓教不重在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美刺,而重在涵养人的性情,尤重在涵养德性,典型的理学家尤其如此。”[3]因此,在理学推动下,诗教可以说是理学支持诗歌创作的重要前提,而涵养德性也成为家训诗的重要题旨。《礼记》中就有“《诗》教”的表述[4],自孔子始,儒家即格外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到了南宋时期,伴着理学思想的迅速发展,南宋时期的理学对“诗教”,就有了更为强烈的强调,更为突出的阐释[5],这深刻地引导了家训诗歌创作的表达方向。
(一)南宋家训诗诗教的接受者
家训诗的接受者,亦即诗教的对象,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首先表现在接受者与诗人的血缘关联,使得这些作品的“训诫”性质更为突出。其次表现在接受者是大致一个较小的固定的群体——即家族晚辈后人。
作为家训诗的接受者,他们并没有年龄的界定,只要有家族长者在,他们就都是接受教育的人。特别是理学思想的接受者,肩负的一个王朝所赋予的道义,最终要完成家训所表达的使命。在家训的发展中,笔者最早看到的是周公给其子伯禽的训诫,那就是著名的《戒伯禽书》,体现了儒学思想,周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做了深刻阐释,这可以认为是华夏文化中的第一篇家训。在此以后,司马谈《命子迁》,诸葛亮《诫子书》,颜之推《颜氏家训》,唐太宗《戒皇属》,在北宋时期,包拯和欧阳修都有家训存在,欧阳修有著名的《诲学说》,欧阳修在家训中向子孙后辈提出了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要按照孔孟儒家之大道去做人处事。他给二子欧阳奕写下了:“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6]这些著名的家训都是诞生在南宋之前,不过还未走向诗化道路。
家训是源自于家庭的,这种家庭教育当然不是不能和经院教育等同,但它要笼罩在宗法之下,还有亲情的包含。唐宋时期的士人子弟和魏晋时期的士族阶级还有所不同。唐宋以降,士人阶层多数是次生的贵族勋贵。魏晋时期的贵族几乎都没落殆尽,例如江南地区的王、谢、陆、顾等大族,南宋时期已经在历史上少见踪迹了,而魏晋时期留下的贵族精神却依然存在,他们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封建时代的末端。这种贵胄之气的传习从未消解。一直被士人阶层所追捧,也可谓是代代相传。那么新兴的地主阶级、封建士绅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是沿着这个理想去追求的。所谓真正的不肖子孙,就是没有实现他们的价值标准,无论是在家庭伦理上,还是对待上层统治阶级上,对于这一整套的“完美的”价值体系,如果有一处疏忽,或者做得不够理想,就不能实现其“完人”的做人理想。
家训诗的接受者,不但要发扬光大一个家族成功的业绩,还要完成先辈未竟的人生理想。例如陆游的《示儿》是一首绝笔诗,更是一首家训诗。恢复国家统一,是陆游一生的心愿,他在诗歌中曾大量表达这样的心愿,例如《感兴》:“常恐先狗马,不及清中原”,又如《太息》:“砥柱河流仙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这些诗句都足见诗人陆游当时的襟怀和价值观所在,也成为他对子弟后辈的基本要求。根据《陆游年谱》记载,陆游共有六个儿子,其中在历史上显见是六子陆子遹,他不但为官,还把家学继承得很好。陆游所遗留的诗稿都是陆子遹刊刻的。可是他没有成为一名南宋的爱国武官,更没有驰骋疆场的记载,而是和南宋后期的权相史弥远勾连在一起。其先父陆游的爱国复国理想,陆子遹身上没有多少继承的意识。陆子遹的人生发展未能与他父亲的家训诗主旨对接上,他与南宋早期的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表达完全不一样,由此可见,家训诗中的理想与训诫未必都会被践行。鲜有岳母那样“深刻”的家训,岳飞始终贯彻,实现了家训中的理想,最终成为千古佳话。
南宋淳熙六年,南宋名臣胡铨病逝,他是宋高宗和宋孝宗两朝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他的死对朝野震动非常大,宋孝宗非常痛惜。胡铨有五个儿子。其中长子胡泳最为突出,据说他六岁就能背诵《春秋》,孝宗朝曾经在朝为官,大诗人杨万里曾对他大加赞誉,称他能继承并发扬光大胡氏家族。而胡泳之子胡槻后来也在南宋中晚期在朝为官,而且非常有政绩。胡铨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也曾经写有最长的家训诗。从我们看到的两个现象来看,家训诗所训诫对象的命运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时代在迅速地发展和变迁,恰逢宏阔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变化,家训诗精神不会被畅达地施行。
作为新兴的权贵阶级,庶民宗族当然希望家族荣誉永葆青春,他们所立下的家训,是否能够让后辈子孙传承到永远,这是一个问题。后辈子孙是家训诗的接受者,在南宋的一百五十多年里,家训诗的接受者们要承袭是一种关于立身、家庭、家族、国家等多个维度的认识,这是不可摆脱的,不可违逆的,甚至有的为了家族在忠奸之间不停地游移。于是家训就不仅仅是要维护一个家族的荣誉问题,还有对于自身荣誉的理解,小则为家,大则为国。家训诗的受众率也许没有广大的面积,读者群体是相对稳定的。家训诗的接受者们是仕宦子弟,然而在南宋以来,再偏远的宗族势力都有自己的家训,在朝为官的人也会时不时地往家中写诗,来表达自己对族人的劝诫,而在各个领域中也不尽相等,对子弟的教育,训问学业,对生活的起居的细则要求,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家训诗的接受者也包括女性,在南宋时期有按照理学治家的生活准绳。在以后多有《女范》书籍,南宋画家马和之画有《豳风图》,生动地描写南宋时期女性的规范生活。在宋代社会,杰出女性似乎多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如岳飞之母,欧阳修之母,梁红玉等,女艺术家也很多,如李清照,朱淑真等。在王室当中,北宋早期的历届皇后对政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宋真宗时期的刘皇后,辅佐仁宗长达十一年之久。在两宋时期,女性是有地位的,思想的开放让她们有了自己的声音、形象,但同时,理学家们也给了她们很多规范。
(二)诗教传统对南宋家训诗的影响
南宋家训诗极为关注诗歌思想表达的道德主体性。如陆九渊说:“圣贤道一个自字煞好。”[7]“自”,即自身,每一个人都有自身道德的主体性,曰自主,曰自信,曰自诚,曰自道,曰自反,曰自得。家训诗的艺术性并非是他们所要追索的,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家训诗歌社会功效的实现,这与儒家自先秦时期即创立起来的诗教传统一脉相承。如胡铨的《家训》“帝王是何物,孔孟果为谁”“吾宗二百年,相承惟礼诗”[8],这首家训诗歌就直接点明,家庭后辈的人格培养,应该直参孔孟,以诗、礼为承。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诗教观念,即在诗歌创作中并不重视文学性的表达,而是侧重于教育观的表述。
又如陆游,作为一名爱国主义诗人,恢复国家统一是陆游一生心愿,并经常在诗歌中有所表现。例如,他在《感兴》中写道:“常恐先狗马,不及清中原”,又如他在《太息》中写道:“砥柱河流仙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因此陆游自然会在家训诗中也表达出这样的思想感情,如他的诗歌《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7],这是一首陆游的绝笔诗,更是一首家训诗,深刻地表达了陆游希望家族后辈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为九州一同奋斗的愿望。
这种主要表达诗教观念的家训诗在北宋时期是比较罕见的,例如,北宋初年范质的《诫儿侄八百字》诗句“不蚕复不穑,未尝勤四体”“戒尔学干禄,莫若勤道艺”[9]。在这首诗中,诗人强调个人美德上的修为,要勤劳,懂得稼穑,更要懂得读书,有正确的人生观。虽然诗人在诗中使用了周公、孔子等典故,但显然没有将其与成圣理想联系起来,自然也没有强调“吟咏性情”。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南宋家训诗在创作主题的指向上有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它将诗教落实到一些具体的内容上,诗人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前贤思想,能够成圣。理学家用理学的性情论解释、评价及创作诗歌,而这种性情论与人才的培育又紧密相连,故而在家训诗上的影响也就更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