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思考

2022-11-21高婉梅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受众信息工作

◎高婉梅

(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 100021)

现代化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媒体的传播和进步给了新闻编辑工作者比较大的压力,传统媒体受到冲击,新旧媒体快速融合。在这种背景下媒介产业作为事业化单位,应该为社会提供公平的媒体和新闻服务,在新闻编辑工作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满足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新闻编辑工作应该以更加有序、更加高效的方式开展下去。基于此,本文将对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工作的相关特点和创新进行分析。

一、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多样化特点分析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生产流程面临着巨大的革新,这一点是由于产业格局的巨大变革所带来的全新转变[1]。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出现,影响到了主流媒体的方方面面,新华社等主流核心媒体单位,已经开始使用智能媒体技术。人民日报倾力打造的中央厨房为创新新闻编辑工作,优化新闻编辑效果提供了极其可靠的保障;新华社的智能编辑部也对新闻生产进行了全环节、全流程、全系统的再造,在主流媒体的牵头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新闻单位开始尝试进行革新,从采集环节、生产分发环节到反馈环节都进行了系统的变革。

(一)应用智能化技术

新闻编辑工作产业格局的变化从多个方面对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影响,采集环节,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开始应用于新闻编辑,比如,传感器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给新闻采编环节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而新闻采集和新闻编辑工作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业内出现了“背包记者”的新身份,意为在今天新兴技术的帮助下,记者只需要一个背包,便可以携带所有的新闻采编工具,从新闻采集到新闻编排和发布,一人皆可完成,这是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2021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已经开始通过这种技术对两会进行报道。相比过去记者在前端采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在后端编辑的传统模式,“背包记者”的工作方式更加节省时间,也极大程度地降低了采集信息的用人成本和用时成本。这些智能化技术不仅提升了信息采集的效率,也为新闻编辑工作提供了进阶创新的可能。

(二)出现全媒体产品

从人民日报到新华社,新闻生产已经实现了全环节、全流程和全系统的再造,成为近年来智能媒体发展的重要跳板。很多媒体纷纷效仿,在生产分发环节中,新闻的生产速度越来越快,创新脚步也紧跟潮流。除了常规的图文新闻生产,还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全媒体产品,比如,智能化生产、AI主播视频、短视频、卫星新闻、地图新闻、数据新闻等30余个品类的全媒体产品皆出现在行业新闻生产之中。相比传统主流媒体的图文新闻内容,这样的新闻更能吸引受众的目光,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业内众多媒体单位都在探索更具创新性的全媒体产品,这也为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三)新闻可溯源性更强

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溯源技术已经成为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常用的编写新方法,该工作系统能够为新闻作品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的存在提供证明,为保护版权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不仅有效保护了记者创作的版权利益,同时,在信息流通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可以展现出去中心化、可溯源特性,而且依托这些技术生产出来的新闻信息,无法被轻易篡改。可以极大程度地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为受众提供更加真实的新闻,提升新闻生产单位的可靠性和信誉度。新闻编写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种溯源性特点,精准定位一件事情的始末,在分布式生产的融媒体背景下,受众也成为了另外一种新闻生产者。新闻编辑工作者可以透过网络渠道直接定位新闻来源,并且借助溯源技术,对其进行二次采访,为新闻受众展现更全面的事实。

(四)容易出现舆论场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发布平台已经从传统媒体升级到了线上媒体,在各个新媒体平台发布新闻,成为如今组织新闻编辑工作的核心[2]。根据不同的平台特点,编辑不同风格的新闻内容,是新闻编辑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在微博平台,以短新闻和视频新闻为主;而在抖音等平台,则以短视频为数据新闻等,最后创新色彩的新闻形式可以发布在公众号等官方平台。新闻编辑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加立体。同时,新闻编辑工作也要认真思考反馈环节的工作安排。比如,新闻发布以后,容易在网络环境下形成一个特殊的时空环境,网民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这种开放性的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所有的声音都在新闻发布平台上相互传播、渗透、协商、博弈,这也要求新闻编辑工作者不仅要考虑新闻发布之前的编辑工作,更要考虑新闻发布以后的网络舆论引导问题。网络舆论是否能够对受众提供正向的引导,已经成为新闻编辑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二、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优化和创新思考

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融媒体新闻产业格局已经成为主流,对媒体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接下来,笔者将重点论述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应该从哪些角度进行优化。并且从一线工作者的角度进行创新分析,希望从微观的视角阐释媒介技术发展对新闻生产流程带来的影响,并且探索创新新闻编辑工作,提高新闻生产效率的方法。

(一)深耕内容,警惕数字鸿沟

新闻传播最核心的落脚点还是新闻内容[3]。所以优化新闻编辑工作,首先要从新闻内容上进行研究,精选内容,为受众提供合适的、优质的新闻。2021年清朗系列的专项行动开始以后,很多新闻编辑领域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关注新闻内容和新闻价值的问题,针对网上文化娱乐乱象问题,新闻盲目跟风、低俗、恶搞方面的内容。并且,提高新闻编辑的有效性,传播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智能化技术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很强的便利性,但是在深耕内容方面,过度地引用智能化技术,或许会给受众的编码和解码带来难度。比如,编辑财经类的新闻,总是采用晦涩难懂的语言,用各种新兴的融合技术生产复杂的新闻产品。这样的传播很难得到受众的共鸣,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读者,才能够在这样的新闻产品中收获有效的信息,更大一部分读者没办法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新闻内容。所以应该从内容领域出发,以普罗大众的兴趣和新闻需要为核心进行新闻编辑工作。

例如,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撰写新闻内容的过程中要灵活调整新闻发布的形式,充分运用相关技术,将晦涩难懂的新闻用更加平易近人的语言叙述出来。比如,分析当地的经济工作报告、农业发展状况,这类专业性比较强的新闻,开展编辑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当下的融媒体技术打造融合新闻。将数据、图表融入其中,文字解释搭配生动的图片,既有利于提升新闻编辑的质量,又可以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即便文化程度有限的读者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时,也可以凭借自身的理解能力看懂新闻想要传达的含义,这是媒介技术对当下的新闻编辑工作带来的有益影响。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当明确,当新闻产品具有易读性的特点时,即便是没有专业素养的普通大众也能够读懂。这样的编写逻辑,有助于避免数字鸿沟的产生。媒体不仅承担着为大众提供新闻服务的职能,更承担着教育大众的一部分责任。融媒体背景下,加大了农村等偏远地区采集信息的成本,原本通过传统媒体就能接收到的新闻信息,现如今,可能要借助网络渠道才能看到。为了将这类信息更好地传播出去,应当深耕新闻内容,发挥融媒体技术的优越性,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新闻需求。

(二)精准推送,优化信息服务

融媒体背景下信息总量巨大,即便是单家媒体,每天编辑的新闻信息也有很多。因此,随着信息的海量增长,新闻编辑工作者也要更加细致地考虑个人信息系统的容纳量。在海量信息中为受众选择最适合他们的信息,利用当下的算法推荐技术,可以做到精准推送,满足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精准推送虽然给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新闻信息服务,但是这种服务并非完全没有缺点,越是高级的个性化推荐机制,越会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用推送的方式占用公众的注意力,有可能导致其丧失与多元化信息接触的可能,慢慢地,受众对信息的认识,就停留在一定的圈层范围之内。比如,年轻一代的受众比较喜欢游戏、娱乐新闻,个性化信息服务如果只给他们推送这一类信息,也会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甚至会误导他们。所以精准推送优化信息服务,也需要更客观理性地进行科学指导,避免为受众制造信息茧房。

例如,受众的兴趣总是偏向个人的喜好,考虑到很多受众在接触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忽略一部分公共性的议题,新闻媒体编辑人员要考虑是否可以通过个性化的精准推送解决这种问题,这样很多重大的新闻事件就可以直观地呈现在受众眼前,有利于打破原本的信息茧房。根据很多新闻传播学者的观点,未来融媒体时代也会呈现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特点。所以在算法推送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受众可以利用身边的任何智能终端,虽然现在受众习惯于从手机、电脑等设备上收获信息。但未来,在万物皆媒的时代,新闻编辑人员可以提前思考是否可以在其他媒介终端中呈现新闻内容,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三)搭建平台,鼓励用户生产

融媒体背景下,我国的网络消费市场正在不断升级,信息消费也成为促进网络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能扮演读者的角色[4]。现如今,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新闻编辑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到受众的自身作用,利用受众在网络时代展现出来的媒介素养,生产更加优质的新闻信息。

例如,智能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让今天的受众有了自主生产新闻信息的能力,拿起手机便可以拍摄一段短视频,将身边发生的奇闻逸事都呈现在短视频里,新闻编辑工作者发现了这些信息,其实也可以直接用于新闻编辑。比如,“母亲创新菜式,熬出蓝色米粥”,该新闻最初就来源于网友自己创作的短视频,新闻编辑工作者在网络上发现了这些视频,并且通过溯源手段和视频的发布者取得联系,对这件事情的始末进行了更详细的报道,丰富媒体平台发布的新闻内容也为塑造娱乐轻松的媒体形象提供了帮助。但今天,在融媒体的背景下,每一位受众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压力。因此,应有效利用移动技术,为融媒体时代传播海量信息助力。

(四)舆论引导,承担媒体职责

新闻编辑的任务是对新闻素材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以生产出适应媒体特点和受众需求的新闻产品,是将新闻信息转变为新闻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对新闻的影响力、引导力、传播力和公信力产生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互联网并非只有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很多传统主流媒体都在加速转型,融入新的媒体浪潮之中,目前,媒体融合的脚步不断加快,已经形成了党媒、网媒、自媒三方协同的液态新闻舆论格局。其中,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更是在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者也要关注舆论引导问题。

例如,清网行动开展以后,出现了很多公众人物失范的新闻,面对此类事件,网络上出现了比较强烈的舆论分歧,有些粉丝群体认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机会,应该给这些公众人物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更大一部分公众认为,这些知名人物本身承担着引导和形象职责,有些错误坚决不能犯,对于这些人不能轻易原谅。当网络上出现不同的声音时,就需要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比如,创新完善的舆论监测机制,及时对社会热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反馈,互联网时代,舆论往往复杂多变,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一夜之间甚至一瞬之间。这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比较沉重的监测负担,但是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舆论进行精准监测。当然,在进行精准舆论监测,构建良好网络舆论生态场所,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同时,新闻编辑工作者也要注意保护好群众的网络隐私,尽可能地监察扰乱网络生态的舆论,利用好融媒体背景下的多种技术,健全网络辟谣机制,增强媒体自身的引导力和公信力。

三、结语

目前,已进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媒介环境,新闻信息的传播也呈现出碎片化、互动性、深入性、短暂性、颠覆性等特点。因此,新闻编辑要积极适应新变化、新要求。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工作需要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实现转型发展,这对于推进传统媒体更好地适应与融入融媒体时代,提升传统媒体的媒介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受众信息工作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不工作,爽飞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选工作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