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与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融合路径
2022-11-21董艳芳
◎董艳芳
(普洱广播电视台,云南 普洱 665000)
在采编实践工作中融入大数据技术,可以减少新闻数据处理时间与压力,在保证信息真实性、客观性的基础上,多角度地挖掘新闻价值,确保新闻节目内容的及时性,为公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体验。
在大数据广泛、深入应用的背景下,广播电视采编工作者应树立大数据思维,在深入掌握大数据应用技巧的同时,提升自身数据分析、新闻预测、统筹策划等方面的能力,合理运用技术创新推动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优化发展,承担起信息时代主流媒体人传递政策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的职责。
一、大数据在新闻采编领域的具体应用优势
(一)提供了更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
信息时代,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信息检索、浏览与处理的习惯也不断转变。在新闻采编领域中,面对互联网平台上的海量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可以帮助采编人员更快地提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积累丰富、多样的新闻素材,为后期的编辑处理提供支持。而且采编工作者依托于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也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取新闻线索、追踪新闻事件发展脉络、了解相关政策信息,并通过深入学习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数据分析与整合能力。如,采编人员可以运用Windows Azure系统,全面了解当前社会热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入把握公众群体的观点,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进一步对相关题材、线索进行追踪,通过对各项新闻资源的分类、筛选、提炼,制作高质量的新闻内容,有效提高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二)增强了新闻采编的实效性
在采编工作中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可以缩短信息数据处理的周期,提升信息整合的准确性,并降低数据分析、存储与计算的成本。比如,运用网络爬虫和分词技术等工具,可对各类社交媒体以及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浏览痕迹进行捕捉,通过对用户阅读浏览痕迹与节目收视率的分析,确定下期节目内容主题与要点,实现对新闻内容价值的深度整合与精准投放。广电采编部门可以通过打造新闻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在定期推送新闻节目相关内容的同时,借助平台收集用户浏览数据,研究新闻节目受众的习惯,以此为导向对采编形式进行创新,全面提高了采编工作的实效性。
(三)提升了新闻价值的挖掘深度
大数据最主要的技术优势在于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集中整合与关联数据的配套分析,可以帮助采编人员在缩短数据收集与处理时间的同时,多角度、深层次地解析新闻价值,让新闻信息经过采编人员的处理后,更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使公众在情感、认识等方面产生共鸣,实现正面引导社会舆论的目的。采编工作者可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搭建起系统、完整的新闻链条,解决新闻内容碎片化、低价值的问题,为高质量、深层次的新闻报道提供有效支撑。同时,采编人员运用专业的网络采访与编辑工具,还能够在节目中运用不同的数据表现形式(图片、语音、字幕、动画等),吸引更多的节目受众,更快速、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
(四)用户需求分析更准确
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对不同新闻信息受众需求的分析,能够帮助采编工作者动态掌握受众需求的变动,对信息编辑的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使节目内容更贴近群众生活,进一步扩大了新闻节目的受众面,使得新闻节目类的用户黏性提升。同时,大数据通过对受众观看数据的收集与计算,能够科学预测受众信息服务需求的变化趋势,对新闻内容进行多角度进行分析、编辑。如广电大数据信息处理平台可以对各种社交网络的搜索榜单、关键词、阅读量与转发量等数据的分析,对公众关注的新闻热点进行提取、分析,按照不同群体新闻需求度的不同,选择图文并用、视频剪辑、直播采访等多样化的采编形式,进行个性化的投放、推送,从而有效提升新闻用户群体的服务体验。
(五)拓宽了与受众交互的平台
广播电视的传统新闻采访、节目编辑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与受众互动交流渠道狭窄、信息渠道来源单一、新闻内容整合时间相对较长等方面的问题,在新媒体的冲击影响下,节目受众数量不断下降。针对此类问题,融入大数据对采编工作进行创新调整,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交互性、共享性特征,打造高效交互的社交网络,及时掌握用户反馈的信息,拓宽采编工作者获取典型样本数据的路径,将反馈数据进行深入、动态处理后,形成能够反映媒体市场动态变化的受众样本报告。此外,在新闻线索的收集与信息传导方面,融入大数据相关分析与处理技术开展采编工作,可以使新闻节目的制作紧跟社会民生的发展,突破传统新闻传递媒介相互隔离的局限状态,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政策宣传、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
二、大数据技术与新闻采编工作的有效融合路径
(一)推进一体化大数据信息库的有序建设
在采编工作中融入大数据信息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信息工程,需要广电部门结合媒体产业发展形势、市场竞争需求与自身信息基础,有序推进工作改革,建立起一体化的大数据信息库,对各种新闻信息进行分类存储、智能分析,保证信息链的完整性。在建设一体化数据库时,需要保证信息来源的可追踪、信息数据的客观真实与信息处理的高效及时。为此,采编部门需要事先建立新闻信息集中处理平台,将采编工作者的个人平台纳入集中化的信息处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共享中心,按照具体的采编需求,对大数据信息库中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为保证信息采集与处理的质量,采编部门应加强对大数据最新应用成果的学习与引进,不断完善平台的信息服务功能,拓宽信息收集的渠道,保证数据库中的信息能够及时地更新。
(二)建立健全大数据技术管理体系
大数据技术研究与应用形式逐步创新,运用大数据对原有的采编工作进行改革,是传统媒体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不仅需要对传统新闻采访、内容编辑的形式进行调整,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技术规范管理体系,统一数据处理的技术标准,构建兼容性强的大数据分析系统,保证各项数据信息传递与处理的可靠性。在实际采编工作中融入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处理技术时,需要按照节目报道的需求,对数据库中的新闻数据进行挖掘计算,然后汇总成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图表,为采编工作者提供直观的新闻数据逻辑关系信息,缩短采编人员信息整合时间与此同时,采编人员还需要借助大数据系统对信息数据是否真实、时间是否具有报道价值等进行判定,确保信息筛选的及时性、高效性。此外,在建设大数据分析系统的过程中,采编部门应按照采访、编辑环节信息数据收集与处理需求的不同,建立对应的工作监督机制,完善内部绩效激励、奖惩、薪酬待遇管理体系,提高采编人员学习、运用大数据技术的积极性,保证各项大数据技术改革战略的有效落实。
(三)深化对新闻数据资源的挖掘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云平台、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创新推动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优化转型提供了契机。
大数据实质上是对数据的计算、分析与处理技术,服务群体更广阔、信息整合更高效、对信息的挖掘也更深入。因此,在实际采编工作中应用大数据对新闻信息进行具体的处理时,需要对客观新闻事件、线索进行集中整合,并以此为主线,强化对关联数据的提取与分析,适当对背景资料进行拓展,合理添加侧面信息,补充各种新闻场景。采编人员应结合采访、编辑具体工作需求,借助集群环境下的统计分析技术、相关性分析技术来对网络上存在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打造品牌新闻产品,全面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影响力,提高主流媒体在媒体市场的受众比例。同时,在丰富性、多角度的采访信息资源的支撑下,编辑还可以对新闻节目进行再创作,采用文字与图片、视频结合的融合编辑模式,对采访素材进行整合,挖掘最具价值的数据,制作更多更具原创性思想、高质量的节目,提升节目的综合影响力。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还能够通过智能分析,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形势进行预测,动态追踪报道后续,采编人员可以结合目标受众的需求,多渠道地收集相关信息,并根据不同新闻产品的阅读量、点赞量、搜索热度等,制作个性化的新闻推送文章、短视频等,准确、及时地传递新闻信息。
(四)创新采编方法,选择多样化的采编模式
新媒体技术的突破式发展对传统媒体原有的垄断发展地位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媒体市场的竞争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媒体行业的发展格局也随之转变。面对技术、平台革新带来的影响,主流广电媒体应承担起行业发展引领的职责,深入媒体市场进行调研,合理制定新时期的发展策略,积极引进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手段与平台渠道,并结合传统媒体资源、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多样化的采编工作模式,提高新闻节目受众的关注度。具体来讲,一方面,电视新闻应在全面分析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媒体技术应用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新闻节目的实际采编特点,对技术进行引进,包括对计算机及其配套信息设施的采购升级,以及大数据平台、编辑程序等软件系统的升级与更新,全面提升节目采访与编辑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结合新闻节目、社会热点报道的相关主题,采用多样化的采编方法,保证节目的及时性、真实性与新颖性。如,借助大数据技术,采访人员可以选择线上采访与实地采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节目的真实性与直观性。或是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从独特的视角切入新闻场景,这种方式具有技术成本低、现场画面传播及时等方面的优势,采访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并及时传递给节目受众。
(五)依托大数据合理选题,提高新闻节目的冲击力与影响力
新闻节目不仅应保证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还应确保内容的冲击力与影响力,引起公众思想认识方面的共鸣,进一步扩大节目的受众面。为此,在利用大数据进行选题的过程中,应保证采编视角的独特性、节目主题的多样性、内容的逻辑性与生动性,避免同质化内容过多。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生产与传递的主体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与传递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互联网上充斥着海量的信息,各种信息数据真假难辨,为保证新闻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与节目报道的权威性,需要采编人员对各项新闻线索进行严格筛选,在此基础上整合具有新闻价值的数据信息,做好节目选题,针对目标受众群体进行精准推送,合理扩大节目传播范围。此外,在新闻传播路径的建设方面,广电单位应在加强电视媒体新闻渠道建设的同时,逐步加大移动终端媒体平台的建设投入力度,稳定原有的电视受众群体,并建立自身的网络平台系统,加强与各大互联网终端的合作,力求将新闻内容传播范围扩大。
(六)转变采编工作理念,强化信息技术的学习
传统媒体产业与新媒体平台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新闻节目的采编工作对相关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信息素养、职业技能水平等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采编工作的整体质效,扩大新闻节目的社会影响范围,需要相关采编工作者在转变工作思维的同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投入,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好地掌握先进技术,在实践工作中融入大数据思维,深化对新闻传播、情感等方面价值的挖掘,多角度地解析新闻内容。为此,在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方面,采编人员应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在采编领域的应用情况,自主学习新媒体技术,结合新闻节目受众定位、公众需求特点、舆论引导目标等,对自身能力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升自身文学理解、大数据分析与整合、编辑策划、沟通协调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制作更多的高质量、高水平新闻节目。同时,采编部门也应拓宽职工学习、晋升的途径,定期组织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学习活动,并选拔优秀的职工参与媒体融合发展的经验交流活动,组建起兼具信息素养与专业能力的采编队伍,为采编工作的优化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结语
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突破创新为媒体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产业,在复杂的媒体产业竞争形势下,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应在正确认识大数据应用对采编工作多方面影响的基础上,加大大数据技术的引进力度,在采访与编辑工作中融入大数据思维、技术,引导采编人员转变工作认识,在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等环节的工作中,借助大数据技术深化新闻数据资源的挖掘,集中提炼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数据,打造精品新闻节目,更好地满足公众多元化的信息服务需求,为广电媒体产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