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以“两个结合”为基本视域
2022-11-21徐俊蕾
徐俊蕾
(河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在新的征程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1]13。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认识的重要体现,意味着我们应从“两个结合”理解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校思政课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化的课程载体,在坚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应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纳入课程的整体视野,遵循整体性、建设性、契合性、典型性原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使大学生在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坚定“四个自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现状审视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民族血脉和精神基因的认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融入思政课已经达成共识。但从实践来看,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缀马克思主义。这部分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是实施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德育,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功能价值是主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具有指导人生修养的价值,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着时空背景、话语方式、关怀向度等方面的差别,无法通约,即使融入一些名言警句也是为了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或者吸引学生兴趣,起到点缀思政课教学的作用。这种观点看似坚持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维护思政课教学的马克思主义主体地位,实则忽略了思政课所讲授的广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思想资源和有机组成部分,也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认同和价值引领功能。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补充马克思主义。这部分教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强烈的改造世界的使命和公共关怀精神,偏重社会和国家层面,带有较强的宏观性、抽象性,离日常生活较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偏重个人修养,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具象性,甚至以“日用而不知自知”的方式存在着。历史传承中各种“日用而不自知”的伦理道德规范在百姓生活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14。二者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内容层次、话语方式的互补,更有符合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但是,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将二者的简单拼凑,缺少对二者融合的精神实质和目标指向的自觉把握。
对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形成的智慧,其朴素的民本主义价值观、辩证法思维、大同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唯物辩证法、共产主义理想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不少教师在思政课中引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对话,客观上有利于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利于建立文化传统与指导思想之间的关联,但也存在着主辅不辨、弱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倾向,这无疑不符合思政课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三观”这一根本要求。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囊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具有博大精深、情境性、微言大义等特点,使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恰当的融入确实有利于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象化、中国化阐释,提升教学的亲和力。这是当前思政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典型的向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如果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种不同的思想和话语体系缺少理论认知,则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曲解,甚至部分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模糊性甚至错误性理解直接影响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的准确性。
以上实践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工具性”价值,但缺少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历史主题的视域下对其“目的性”价值的把握,导致部分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理论视野、时代价值、维度把握和教学目标认知不足。“两个结合”的提出,尤其是近年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从整体上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理论视野、时代价值提供了理论前提,也为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维度、教学目标和实践原则提供了指导。
二、“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理论视野和时代价值
“两个结合”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经验总结,更是对当今时代条件下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指引。厘清和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时代价值,有利于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向度。
(一)“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理论视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一方面是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实践相结合,是一个认识中国社会实际、探索中国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即“第一个结合”;另一方面也是不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为马克思主义适应和改造中国社会提供了思想资源,即“第二个结合”。“两个结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实践中推进的,由于历史文化是社会实际的一部分,“第一个结合”内在地包含着“第二个结合”。另外,“第一个结合”是关于社会改造实践层面的,处于显性地位,“第二个结合”处于文化精神层面,较为隐性。因此,长期以来我们将“第一个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遵循,对“第二个结合”的认识晚于“第一个结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蕴含的“第二个结合”,并与“第一个结合”相并列,是对过去百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多层次和全方位结合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坚守中华文化本位的重要体现,对当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其特殊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和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这决定了二者之间的互鉴互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适应、鉴别、激活的关系,并不完全等同于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而是更为复杂、有机的关系[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既不是先文化与后文化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并存共在关系,而是处于不断对话、互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中,从对方那里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二者相互建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因素,获得了中国式表达,在中国落地生根成长;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现代理论为参照,获得反思和创新的机会。因此,从广义马克思主义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之外的‘有意义的他者’,而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毫无交集,而是镶嵌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灌注着中华文化精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4]。
(二)“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时代价值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的新时代条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社会发展、增强家国情怀的需要,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大学生强化中华文化本位意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的应有之义。
首先,“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决定了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以中华文化本位育时代新人。实践证明,只有道路正确、理论正确、制度正确、文化正确,才能持之以恒,坚定不移,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道路、理论、制度的选择和确立均以特定的文化为精神力量,文化是最基本、最深沉和最持久的力量[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也包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进程中的重要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向,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为中国人提供精神家园,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践提供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及其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华优秀文化为重要的文化基础,这是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和社会形态的重要区别。因此,思政课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重要的理论视野和向度,才能使学生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及其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进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把握,增强中华文化本位意识,继承和弘扬二者结合所形成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知行合一等中国精神,增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
其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味着只有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才能正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道路。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联系日益紧密,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价值多样性凸显,东西方不同的现代化理念、道路、制度、文化尤其意识形态、价值观之争日益突出的当代,各国都意识到并日益重视本民族文化及其价值观的传播。不同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对价值的不断探究、选择和确立文化自觉的过程,文化自觉也表现为价值观自觉[7]。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观点,已经被人类社会发展实践所逐渐证实,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毋庸置疑;中国现代化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只有与包括文化在内的本民族实际相结合才能成功。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得到广泛认可的理念中均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原则,解决当前生态、和平、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依然离不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理解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也是在文化多元、价值观多样的全球化时代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骨气和志气的文化密码。
三、“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维度把握
思政课是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不仅是作为阐释、论证和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工具,更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贯穿思政课的所有课程,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部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国精神涵养学生精神气质,打好精神底色。
首先,“两个结合”基本经验决定了思政课教学要从整体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纳入教学体系。在教学主线把握上,将“第二个结合”与“第一个结合”同样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逻辑主线,即以“两个结合”为基本方式实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认同;在教学内容处理上,不仅要重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经典理论,还应将后继者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相通、互鉴互构,在百年实践中形成具有中国形象、中国气质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及取得成果作为重要内容;在目标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将其作为把握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发展和文化赓续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彰显中华文化主体自觉,提升大学生“两个结合”的能力。
其次,“第二个结合”决定了思政课必须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土壤扎根壮大、汲取文化营养、获得中国表达、生成新成果的重要保证。因此,与之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视为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作为“目的”本身来看待,而非现行教学中以中华优秀文化为点缀、论证、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化资源“工具”。在融入层次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不仅要立足概念理解、观点佐证等微观层面,还应该从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角度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基础、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从整体上把握二者的结合。
最后,思政课实现价值引领的核心目标决定了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8]6-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其中的家国情怀、自强自立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维系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在内涵上与思政课培育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高度契合,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因此,以恰当的方式将蕴含着家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弘扬中国精神,能够更好地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功能。
四、“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形成的理论成果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互为对象、相互建构的关系,这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又蕴含着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魂”之所在。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既要帮助学生在宏观上对二者结合的思想前提、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进行把握,还要增强学生推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的意识和行动自觉。
(一)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前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何以可能?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前提问题,当前的教材体系更多是从历史进程解答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其思想前提并没有详细阐述。只有讲清楚中国人民选择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思想文化基础,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也才能彻底批判百年来思想文化上的“复古论”和“西化论”倾向,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
把握二者结合的思想前提应该讲清三个基本问题。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两种思想的相遇存在对待彼此的态度和期望问题,这包括两方面。其一,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接受了来自异域的马克思主义的哪些思想,或者说马克思主义靠什么吸引了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化不得不面对的“先在文化”,马克思主义对这一“先在文化”持什么态度?这一问题是对两种文化相遇时的思想发生进行考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只有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才能深化学生对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性理解。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契合性决定了二者结合的可能性,这种契合性是什么?“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民本主义与人民立场的人间情怀、朴素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知行合一与认识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若能讲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本价值和思维方法上的契合与差别,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优势,也有助于把握二者结合的思想基础。再次,在实践中如何处理两种既有契合性又有差异的思想?既然无法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现成经验和结论,那么该如何和用什么发展它?既然不可能完全撇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先在文化”,那么如何改造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性思想价值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审视、鉴别、改造的过程,也是不断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民族形式进行结合,创造中国新文化的过程。思政课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这一规律,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动态的建构关系。
(二)帮助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理论成果既是对所处时代问题的解答,也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贯穿于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只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才能把握二者结合的历史条件、逻辑方法和话语表述,才能帮助学生深刻准确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同志以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底、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和对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准把握,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主题,并率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在思想方法上,他借用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一词,赋予其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立场,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在文化建设上,他高度重视文化的民族性,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应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在军事战略上,他提出的十六字军事方针和军事战略思想体现着对传统军事和战争思想的继承和灵活运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将“独立自主”这一不假外求的道德品质转化为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依靠自己、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意志;将中国古代“和而不同”理念与唯物辩证法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邓小平所提出的“小康社会”是现代化的中国表达,“猫论”“摸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实用理性”思维方式结合的体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内容,也是促进二者融合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精神家园,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一带一路”倡议、“两山”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旨在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问题的方案中既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和智慧,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又一典范。
(三)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和行动自觉
知、情、意、行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发展的四个维度。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必须坚持其内在统一、相互表达、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知信合一,实现理论和行动的双重自觉[9]。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要求思政课在促进大学生发展方面有更加明晰的自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精神解读、理论灌输与道德教化,或者是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大学生精神品格内化、能力提升与行为养成,其目的就是为了新时代大学生能对焦时代背景,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主体意识与自觉,实现自身全面发展[10]。思政课推进二者的结合应该提升大学生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有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华文化得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经验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1]。只有精准把握中华优秀文化及其蕴含的中国精神,并以适当的方式融入思政课教学,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气质。同时,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作为通识课的思政课为所有大学生提供了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的嬗变及其蕴含的中国精神的机会,对促进大学生弘扬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思政课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和行动自觉。从主体看,美好生活是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是“他者”美好生活的复制;从性质看,美好生活是一种德性生活,是物质与精神平衡、既有理性掌控又有情感投注、既有制度约束也有德性涵养的生活;从阶段看,美好生活呈现阶段性,与社会发展阶段、人的需求密切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囊括了先贤的经典思想、独特的艺术审美、鲜活的民俗生活的体系,是包围于中国人生活的精神场域,在代代相传的吐故纳新中得以传承。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以传统美德滋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培育大学生的审美方向、以中国境界促进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以传统生活智慧支撑大学生的生活理解,有助于厘清中国人美好生活的层次内涵、社会机制和历史演进,也能帮助大学生在文化价值多元甚至冲突的条件下树立中国人美好生活的主体意识,推动思政课发挥在大学生成为美好生活的向往者、体验者和创造者中的精神奠基作用。
五、“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原则
“两个结合”提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全新视野,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之前“手段”维度转向教学内容的“目的”维度,融入目标也由个别微观转向整体宏观,这决定了思政课教学需要从融入理念、目标、角度和内容方面提出实践原则作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保障。
首先,从融入理念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资源支撑,也在结合中得到新陈代谢,获得新的生命基因。因此,二者的结合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体现在多重层面、多个内容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结合及其规律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应树立“两个结合”同等重要的理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基本教学理念从整体上进行贯彻,突破之前仅限于观点对话、举例子论证、阐释等微观层面,改变之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论证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手段的观念和做法。
其次,从融入目标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应遵循建设性原则。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促进思政课守正创新,更好地发挥其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功能。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中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是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思想地位和思政课的意识形态课程属性决定了二者在思政课教学中并非简单的平行、平等关系。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不是简单地增加传统文化内容,更不能变思政课为传统文化课、消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还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不自觉流露出“传统文化优越论”观念,这既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时空差异性,也偏离了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育人目标。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促进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建设性原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再次,从融入的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应遵循契合性原则。只有寻找思政课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最佳结合点进行融入,才能提高教学的精准度。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因素,多数思政课教师都会从中选取历史典故、艺术作品、思想观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形式的文化资源支撑教学内容,但也存在着或教师对融入的传统文化思想理解的偏差而导致非但没有提升教学效果反而加剧学生困惑、或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契合性理解不足而导致的牵强附会等情况。教师只有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内容之间的理论契合点和育人共同点,才能有效地实现融入的预期目标。
最后,从融入的内容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应遵循典型性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包罗万象,形式纷繁多样。思政课作为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课程,面临着学生已有传统文化认知水平和当下发展需求的差异性,这决定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时必须考虑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需求。因此,选择具有较强典型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融入,避免因高估学生传统文化修养而导致融入的传统文化理解难度偏高、专业性偏强而导致学生兴趣不足,才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培育其家国情怀。
课程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两个结合”看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融互通、互鉴互构既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创新,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政课只有在此视域下,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理论视野、时代意义、推进维度、教学目标及实践原则这几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和有效融入,实现思政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