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丧文化”现象透视及对策研究
2022-11-21刘婷
刘婷
(新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丧文化”是指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及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1]。在大学生“丧文化”传播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标识有三种:马男波杰克、丧脸悲伤蛙等动画人物形象;“懒猫瘫”“四肢咸鱼”等表情包;“废人一个”“躺平”等语录。落寞的人物形象和极具讽刺意味的表情包,辅之以颓废、沮丧的文字,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幽默自嘲的风格席卷微博、贴吧、豆瓣等各大社交网络,特别是当下十分火爆的抖音视频平台。“丧文化”在部分大学生群体中以一种搞笑的认知为始,到被其熟练运用,正在以多种形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
一、大学生“丧文化”的心理透视
“丧文化”的主要行为主体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特别是在低年级大学生中较为流行。他们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会因生活、学习、工作、恋爱的种种不顺利,表达或表现出悲观、沮丧的消极情绪。这种情况看似仅是颓废,却折射出一些低年级大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
(一)颓废自嘲心理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最终完成的是这样一幅作品,画中的那个我阴森可怖,让人看了毛骨悚然。但这恰恰是一直以来深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个我。我就是这样的,尽管表面看来我开朗、滑稽,但这仅仅是用来掩饰自己的一件戏装。”[2]33文章中主人公叶藏就是用一种幽默、自嘲的方式“和谐”的“丧”着,用欢快、娱乐的基调从侧面反映其消极颓废的心态。“现代意义上的颓废,表现为一种对现代社会敏锐而不安的紧迫感,是一种独特的危机,这种危机感导致内心不安,导致一种自我审查,全力以赴和做出重大放弃的需要”[3]。大学生群体,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中个别群体,从“废物认证者”到“屌丝”再到“单身贵族”,到现在的“贫困大户”,同样是以自嘲、自我贬低、污名化的口吻诉说着他们的绝望、失落和颓废,对于此类表达,他们沾沾自喜,甚至引以为豪。一些大学生在表述中逐渐丢失了真的自我,陷入自我安置的标签中难以解脱并产生自我认同。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软件里面“晒照卖丧”或者“示弱卖惨”,配上诸如“今天又是丧丧的一天”或“丧到不能自拔”的文字,博人眼球。这些大学生的“丧”是一种低落的精神状态,他们通过抬高别人贬低自己、美化别人黑化自己来获得快乐和满足,但这只是一种短暂的狂欢。“丧式自嘲通常并非只是自我降格和矮化,而是对自我整体的否定和对社会的极度失望”[4]。通过夸张的修饰,表达偏离主流的“丧”语录文化,或者说是反鸡汤语录,大学生把自我否定归因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客观因素,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的消极颓废、焦虑不安、自我丑化的心态。有些语录就像电视剧的人设一样具有预设性,比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是对自我的否定,“达不到的都叫梦想”“走出来的路都是血路”等是对理想的否定,这些颓废、自嘲的语录直击心灵。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此类观点具有极强的认同性,极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焦虑不安心理
低年级大学生在生理上已经趋于成熟,但心理上还有待提高。他们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态的塑造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亟待完善,在群体中的大学生个体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心理。“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可以说是焦虑心理的产物,大学生受所处特定群体的影响,通过班级、宿舍这些小群体途径,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而这些小群体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个体一定会受到所处群体心理的制约。一个爱学习的宿舍,整个宿舍的成员都会跟着热爱学习;一个颓废的、只注重享受的宿舍,宿舍成员也会有相似的文化观念。当然,群体中的个体也有坚持自己本心的,当个体与群体产生偏离的时候,个体会感到不安、焦虑与孤独,这种情绪体验主要是来自于偏离群体的不适,很多大学生会根据这种焦虑不安来调整自己的心理,为了融入群体生活,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他们会尝试参加一些活动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外面,一个人孤军奋战;回到宿舍,有玩游戏的、看电视的、打牌的,一片欢声笑语,不亦乐乎,而自己羡慕着别人的悠闲、感慨着自己的苦难——刷不完的题、写不完的作业,心中难免烦躁、坐立不安。除了生活环境带来的焦虑,还有社会潜在的普遍问题带来的焦虑。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普遍提高,要求大学生在校有卓越的经历,有较强的表达技巧,成绩优秀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现状令部分大学生还没进入社会就开始退缩,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感觉前路渺茫,不敢毕业。他们畏惧问题、躲避困难,常常暗示自己先享受了再说,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躺、瘫”成了常态,降低自己学业和工作的标准,做事敷衍马虎,开始对自我能力进行否定,说什么“尽力就好”“有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事”,从而形成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丧”状态。
(三)孤独无助心理
当代大学生离开了家的温暖港湾,把情感寄托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和生活娱乐的外延,有学者把这样的群体称为“网络孤独症患者”。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行为主体的不确定性和无法估计的渗透性等特点,痴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容易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迷失现实的自我,通过追剧、打游戏打发空闲时间,在网聊中获得全新的自我和灵魂的重生。长期的网络狂欢会使人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短暂的网络狂欢会使人怅然若失。在网络狂欢之后,形成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障碍,又表现出内心空虚孤独、焦虑无助的精神状态,虚拟与现实的落差感会进一步加剧孤独感的产生。“孤独是当个人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对自己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有差距时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或体验,常伴有空虚、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5]95。有研究表明,很多大学生会有孤独的感觉,如骆光林等调查研究发现,“83.9%的学生偶尔或经常感到孤独”[6]。周士荣、黄海的研究得出,“大学生中有时感到孤独和经常感到孤独的超过2/3,严重孤独的大学生人数有2.2%”[7]。这表明孤独感正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一个普遍的情绪心理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春发展期,心理正在逐步向成熟迈进,使得大学生迫切需要各种人际关系和自身价值的成功体验来满足其精神缺失的需求。孤独这种负面情绪,会令大学生感到寂寞、郁闷、空虚、无助,甚至绝望,常伴有刻骨铭心的精神空落感。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人能够忍受饥饿、伤痛或压迫等痛苦,但却很难忍受孤独,轻微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问题,但严重的孤独则会引发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于是,部分大学生通过“丧”来排解孤独感和无助感,他们没有与身边的人建立信任和依赖关系,也没有能够满足其孤独感的场所,当遇到挫折时,往往会说“一切随风”“到不了的都叫远方”“堕落使我快乐”等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内心波涛汹涌的话语,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来掩饰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二、大学生“丧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部分大学生推崇“丧文化”的心理透视,从大学生的学业、生活等多层面进行考察,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和互联网时代对情绪的感染效应等方面进行探析,笔者认为“丧文化”在部分大学生群体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中较为流行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大学生是富于理想的,自我期望值比较高,他们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时,不希望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理想中的我应该是奖状、证书样样在手,站在最耀眼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能量。然而现实却是毫无建树,平凡到如沧海一粟。而且这种差距又不是一时能消除的,于是便表现出孤独、焦虑、不安、颓废的状态。
1.“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有极强的上进心和成功欲,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生活范围相对狭窄,缺乏生活经验,每天在大学校园这一个固定的环境中,对自我认识的参照点比较少,不能把“理想我”与“现实我”有机结合,不能把思想转化为行动,从而使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会给大学生带来苦恼和不满的情绪,进而出现焦虑、悲观的心理,于是大学生用“丧文化”疏解其内心的消极情绪,言必称“生无可恋”,成绩不理想时,就表现出“活是不想活,死又不敢死”的状态。
2.追求上进与消极颓废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考上大学的时候,可谓是众星捧月,优越感和自尊心很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但进入大学后发现“天外有天”“高手如云”。当自己的缺点凸显出来后,陷入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在困难面前消极退缩,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也不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丧文化”心理成为一种避难的出路。通过颓废的方式过着每一天,除了上课就是吃喝玩睡,毫无追求,更别谈提升自我,他们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话:“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8]60
3.自信与自卑的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群体是由每个学生个体组成的,具有普遍性的特征,而每个个体又具有特殊性,比如性格、价值观念、为人处世的方式等。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在处理一些自己比较熟练的、十拿九稳的事情时往往充满自信,但在一些难于突破、极具挑战性的事情面前畏畏缩缩。除此之外,还会受到“习得性无助”心理的影响,把失败归结于自身的、不可改变的因素等。
(二)群体性焦虑
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价值多元期、矛盾凸显期、发展黄金期、改革攻坚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以及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大学生群体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也有新的要求,如要求高智商、高情商、高学历、高能力等,这些要求需要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激励大学生的同时,也使他们焦虑不安。
当代大学生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中宝,从小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对于刚脱离舒适圈的大一新生来说,没有了父母的照顾,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无比迷茫,没有明确的目标,理想淡漠,面对困境选择却步或放弃,自身感到焦灼、无助与不安。对于部分大二学生来说,同样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学业上不同课程老师布置的任务不一样,要求自然也就不一样;在生活上,每天忙忙碌碌的像一只失去方向的蚂蚁,团团转,各方面的事情都需要协调,使他们在连连“碰壁”之下产生焦虑心理。同时,很多大学生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如就业竞争压力大、贫富差距较大、房价不断上涨等,这些也使他们无所适从。在现实困境中彷徨、迷茫的大学生群体,由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社会阅历不够丰富,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没有适当的途径疏解压力,因而普遍采用“丧文化”的方式疏解压力。常见的“丧文化”语录主要有“毕业即失业”“这段日子迷惘又黑暗,撑过去了还有下一个黑暗等着”“熬夜不如通宵”,他们以这样的一种“和谐”的方式排忧解难。
(三)价值虚无主义
“价值虚无主义,即对价值信仰的虚无化、否定化,主要表现为意识世界的失落,价值体系的崩塌,幸福感的降低”[9]。“丧文化”中隐含价值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淡薄和功利主义倾向。
理想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信念是追求人生目标的动力源泉,理想信念是支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精神支柱。在大学校园里,部分学生没有坚定的信念,不清楚学习的意义,不了解人生的发展方向,对人生没有清晰的定位。所谓的理想,主要是源于父母的严要求和老师的高期望,而自身主要以高分成绩来满足。成绩好足够代表一切,其他的都不重要,而一旦期望达成,对未来没有规划的学生就会产生迷茫感,认为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奋斗目标,因而会带来极其强烈的空落感,如果成绩不理想,就对未来失去希望,感觉更加无助和迷茫。
除了理想信念缺失,部分大学生的功利主义倾向明显,“无意义、无利益、无兴趣”的事情不屑于做,与本专业无关的课程不愿意学,与其发展无关的活动不愿意参加。如有些学生认为高等数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课程的设置是在浪费时间,故上课时玩手机,考试时敷衍答题。随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逛淘宝、打游戏、刷微博等娱乐活动上,不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其实是内心空虚的表现,是孤独感的寄托方式。对于价值虚无主义的理解,尼采认为它是“最高价值的自我贬黜”。价值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消极的“丧文化”价值取向,伴随迷失感、挫败感的情绪体验,与主流文化所宣扬的开拓创新、勇敢担当、激流勇进的大学生精神相背离,呈现出不思进取的人生观和模糊的价值观,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互联网媒体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处在时代的前沿,代表新事物的发展方向。在汹涌澎湃的网络发展时代,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忠实粉丝,上网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丧文化”正通过互联网媒体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开放的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纷繁复杂的外来文化,外来的“丧文化”通过网络传播途径与本土文化结合,进行二次拼贴,形成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比如,日本文化中的“宅文化”变成了“葛优瘫”,“小确幸”变成了“小确丧”,“二次元”变成了“三次元”。这些文化在二次拼贴后,成功博得眼球,由于大学生对于文化的辨别能力低,分不清主流支流,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故而给“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造成了可乘之机。其次,互联网过度的营销模式是“丧文化”传播的温床。“丧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给商家带来新的消费热点,网络上出现各种诸如“小确丧”茶饮、“爱无能”酒馆、“没希望”酸奶等商标。这些商标成功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在其消费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共鸣。最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单一,且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异心理。他们通过网络认识和传播新鲜事物,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网络上疯传的“丧文化”的段子,以其新异的传播形式成功俘获部分大学生的喜爱;游戏自然也是部分大学生课余时间的最爱,如“王者荣耀”“野外求生”“英雄联盟”等游戏深受一些大学生的追捧。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能享受到成功、刺激的感觉,学业和生活压力似乎一扫而空,但这种压力的释放随着游戏的结束很快消失。网络给大学生转移和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提供了机会和场所,但是回到现实生活中,面对接踵而来的难题,他们往往选择逃避。
三、应对大学生“丧文化”的对策
“丧文化”其实并非完全象征极端的、消极的和绝望的心态,而是时下大学生群体对世界压力的一种温和式反抗,甚至带着点儿孩童式的任性[10]。针对部分大学生在社会快速变革中凸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特征,我们不仅要予以充分重视,更要加以正确教育和正面疏导。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增强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帮助他们识别和抵制“丧文化”的负面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自身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1]70很多大学生的迷茫、焦虑和不安心理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自身没有正确的定位,没有展现出自己的才能,自我效能感低,做任何事情也就显得力不从心。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需要在大学生涯里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第一,要正确认识自我。每个大学生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要善于挖掘自身的优点,把优点放大。当然,也要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意正视自身的缺点。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要把优点放大,缺点放小,这里所说的缺点放小不是说无视缺点本身,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把缺点慢慢转化为优点。“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差距可以通过不懈的奋斗缩小,以达到理想状态。第二,要确立适宜的目标。当代大学生要建立崇高而远大的目标,有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才能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远大的目标并不是说痴心妄想或者一步登天,目标的确立要适宜,要在一个个小目标的基础上,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实现人生价值。第三,要付诸实际行动。有人说,思想是行动的矮子;也有人说,思想是行动的引导者。做一件事,如果只停留在意识形态层面,那一切都是空的,只有把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用坚毅的恒心和信心去完成才能达到理想状态。第四,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面对困境时,要有较强的挫折耐受性,在成功的道路上,要不骄不躁,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加强自我修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二)大力开展行之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内在集合,能够指引大学生找准目标,定位人生方向。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在理想信念上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摇摆不定,存在价值虚无主义、理想信念淡漠、个人主义等问题。因此,高校必须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落在实处。真实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够深入人心,获得大学生的接受和认同。大学生群体中所流行的一些鸡汤和反鸡汤语录,在本质上反映了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渴望,他们期望能够有一种力量带领他们走出迷雾,走向光明。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态的发展期和完善期,理想信念教育不应该是空洞的、虚无缥缈的,而应该是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高校可以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和就业兴趣指导等课程,举办辩论赛和小讲坛等活动,不断积累信念、凝聚力量,增强理想信念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第二,发挥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榜样是学生航行中的标杆,是人生道路前进的灯塔,发挥榜样的力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积极树立榜样典型,以学院、专业为基本单位寻找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优秀的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标杆,通过张贴优秀榜样的海报,积极宣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引导其他大学生见贤思齐、向善向上。第三,优化理想信念的传播媒体。当今媒体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传播主体鱼龙混杂,传播内容良莠不齐。高校应整合校内校外一切可利用的媒体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尝试通过网络方式,组织班级进行理想信念文化娱乐建设活动。第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智润心。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高度,强调青年大学生应“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学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其中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第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思想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凝聚社会共识,具有思想上的引导、强化作用,能够纠正大学生的认知偏差,涵养大学生的健康心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学习领悟,其次要自我消化,上升为思想高度,最后要转化为实际行动”[12]。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战胜各种困难、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袭和消极观念的影响。
(三)不断营造富有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13]107。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要立足于学生自身全面的发展,开展具有人性化的教育,关注学生对于幸福的追求,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注重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熏染作用。对此,我们要注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方面,注重把教育引导与服务学生相结合。服务学生要求高校应抓住最核心、最迫切的问题展开工作,要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搭建行之有效的服务平台,全心全意地为学生发展成才服务。教育是高校培养学生的一项核心工作,教育是一项育人、育心、育德的工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要把教育的引导作用和服务学生相结合”[14]。譬如,帮助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的可靠渠道;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举办大学生安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有关讲座,帮助毕业生增强投身基层的信心和决心,唱响就业主旋律等。
另一方面,注重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大学校园是一个具有强大的文化感染力和感召力的场所,文化传统和文化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差距之间的各种矛盾,他们对于精神的追求和物质的享受难以实现,容易形成一些消极文化,这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可以通过营造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构建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学生出现颓废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误差时,能及时有效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调控,使其思想行为步入正轨;将校风、校训、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以增强校园文化的影响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其能力的场所,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实现自身价值等。
(四)积极搭建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心理咨询平台
“部分低年级大学生的‘丧文化’作为一种消极的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有极大的心理侵蚀作用,并引发了颓废、孤独和焦虑等心理现象,且趋势呈现上升态势”[15]。针对这一趋势的发展,要求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群体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防止发生更大的危害,这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迫切要求。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现象,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心理咨询平台,帮助有问题的大学生走出心理障碍。首先,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咨询平台能够实现心理咨询师和患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其次,能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心理问题;最后,有利于心理咨询师及时跟踪学生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治理、调控和监测同步进行。现实中学校的心理疏解平台,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宣讲会,还可以设立吐槽大会,把心里的不满通过语言吐露出来,也可设立拳击教室,让学生通过暴力的释放方式疏解情绪。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面对面诉说自己的心理问题,有的学生因担心自己的心理问题泄露,自我封闭,导致其他同学对他的孤立,更倾向于在虚拟情景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问题,而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利用了网络的隐蔽性、网络主体的平等性和交互性等特点,避免了在现实心理咨询室的尴尬,更能使问题大学生敞开心扉。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可以通过设立心理咨询网站、开设心理咨询24小时在线服务,以及在微信公众号、贴吧和微博等社交平台推送心理健康知识等,给学生提供便捷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虚拟与现实的咨询平台各具特色,高校应把两者相结合,把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虚拟与现实的咨询方式都离不开心理咨询师,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帮助学生抓源头、疏过程、答疑惑。通过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平台的搭建,帮助问题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消除焦虑、孤独、无助、颓废的心理,促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态,养成乐观开阔的生活心境,并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