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实践: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2022-11-21李胜机佘振丹
李胜机,佘振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乌拉尔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进入新时代后,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已经从普及化转变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伴随全球化高速发展,国内高校纷纷实施“开放活校”战略,与世界优秀大学开展合作,以合作办学为桥梁,世界高校间的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020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具备优秀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充分论述“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价值维度进行梳理,探索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途径。
一、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
(一)对课程思政的两种认识误区
1.认识误区一:课程思政是一类课程
这是自“课程思政”概念提出以来,各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认识误区,学界简称其为“课程类型说”。这种观点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类课程,并将其与‘思政课程’进行比较,由此形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这对关系。”[1]“课程”指高校里面开设的专业课和通识课,“课程思政”就是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专业课和通识课。这种观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会衍生出两个问题:一是“课程思政”是否都要把专业课和通识课上成思政课?二是“课程思政”是否会对专业课的专业技能传授功能产生某种消解?
2.认识误区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包含或补充的关系
这是基于“课程类型说”认识误区而形成的实践误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课程思政”不仅包含专业课和通识课,也包括思政课程。非思政课程需要“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也需要“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中首当其冲的一环,因此“课程思政”包含“思政课程”,甚至“课程思政”是对当前思政课程的升级或替代。二是“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程”的有效补充。“思政课程”中的五门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主要围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讲授,内容相对宏观,理论偏多,课堂效果不好,实效性不强。据教育部的统计,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讲授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方面的专业知识中,蕴含着许多思政元素,一些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往往忽视能够更好育人的思政元素。因此,“课程思政”是为了“着重解决一段时间以来高校专业课等课程育人功能不彰,与思政课呈‘两张皮’、甚至是消解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现象”[2],充分挖掘专业课和通识课中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达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目的。
(二)厘清“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
1.“课程思政”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到2014年“课程思政”由上海市在教育部指导下率先实践,再到“课程思政”被正式纳入教育部文件,全国高校开展了大量讨论和丰富实践。当前学界对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有一个基本共识,即“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要求的一种教育理念,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实践和方法,要求实现育人育才高度统一,从而纠正当前高等教育中一直存在的“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所以,不能简单把“课程思政”误读为一种新的课程类型,或把课程思政简单化、标签化,或用课程思政替代思政课程,或把“课程思政”当成解决思政课程教育表现乏力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课程思政建设中,‘变’的是教育实践的方式与途径,‘不变’的是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3]
2.“课程思政”是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知识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专业的不断细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越来越碎片化,学生越来越缺乏超越自身专业的整体视野和整合多个学科知识学习的能力,容易产生专业知识水平高而思想政治素质弱的弊端。“课程思政”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核心,借助各学科知识来构建更加全面、系统和广阔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4]。“课程思政”不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之外增设其他课程,额外增加学生知识负担,也不是削减专业课程时长从而满足思政教育,而是在全部课程知识内容中,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进行融会贯通,构建兼具各个学科专业知识视野的、较为完整的课程思政知识体系。
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维度
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由于外语语言学习难度较大,用外语讲授专业课程耗时较多,很多高校会不同程度地压缩思政课程来满足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学生在外语语言和专业课程学习中,经常“面对的是国外的意识形态和西方的主流话语,其文化价值观渗透在语言的背后”[5]。当前世界局势动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打压,中外合作办学成为他们渗透的重点区域。应对这些困难,必须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理解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价值维度,从而保证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中国传统教育以明德为先、劝学为基、育人为本。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使命一脉相承,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为根本,以价值引领、立德树人为核心。然而,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立德树人任务不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推动较为缓慢,在教学过程中,西方的教育理念、文化意识、价值观通过外语语言学习、外教专业课讲授等不可避免地进入课堂,这些价值理念与当前我国的文化习惯、国情社情等相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世界大势和国家发展的认知。据统计,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在专业课、语言课、思政课的学习中,思政课的被重视程度最低,外教在授课过程中,也很难形成育人的自觉。因此,加快推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当务之急。
(二)“课程思政”是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保障
高等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课程教育是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国外敌对势力蓄意诋毁我国对外教育合作交流的本原意义。同时,不少学生迷信西方思潮,在外语语言和外教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来文化时,容易迷失自我。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关键期,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事关“总开关”的教育体现在“三全育人”之中,“要给学生一双‘慧眼’——一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方向、明辨是非,从而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的慧眼……给学生一套‘武器’——一套战胜歪理邪说旁门左道的理论武器……给学生一把‘钥匙’——一把启迪心灵解疑释惑的钥匙”[6],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明是非、有担当的国际化人才。
(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快速走入世界舞台中央,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让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些都需要国际化专门人才进行智力支撑。通过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有用之才。这些人才将来都要服务国家、服务世界,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但最终是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途径
(一)以“四个自信”为引领,旗帜鲜明地开展课程思政
1.融入“四个自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鲜明特征
中外合作办学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四个自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将“四个自信”融入学生心中,才能造就出一批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既具备国际视野又能建设国家,能够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学生通过外语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外国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价值,在国际大视野中,自觉思考中国自身的道路方向、理论特色、制度优势和文化地位,自觉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进行对比和反思。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很容易建立起理性的跨文化批判意识。教师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相关典型事例进行宣讲,充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国家自豪感,让他们能够持久地坚定“四个自信”。同时,在跨文化交流中,学生还能够把“四个自信”传播出去。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彰显“四个自信”,有着比非合作办学更多的实践和操作优势,积极融入“四个自信”也将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最鲜明的特征。
2.以“四个自信”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一是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坚定正确的办学导向。不仅要强化学生学习外语语言、掌握外国先进专业知识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对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学习,以及外教在课堂上的讲授内容和选择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坚决抵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消极内容,旗帜鲜明地通过“四个自信”消解和过滤掉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西方敌对思想。二是注重培养学生对外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比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中西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增强对文化双向交流与互鉴必要性的认识。”[7]在理解和认同母语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主动寻找母语文化的优势,对外语文化中的偏见部分进行批判和扬弃,对母语文化进行自信地传播和弘扬。三是在外教授课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里面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安排外教与中方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以教研活动方式“参与教材的二次开发,就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资源分配、教学策略和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明确课程所承担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内容,深入挖掘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8]。四是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在课程讲授中,依托典型人物和事件,自觉融入典型性的中国元素,比如“脱贫攻坚”成果、“中国制造”的飞跃发展、抗击疫情的胜利,等等,并与国外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建立起民族自豪感。将赴国外交流实习环节纳入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学生到国外交流时,自觉讲好“中国故事”,做中国文化的讲述者,向国外传播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精神。
(二)以教育根本问题为引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及政策
中外合作办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纲要》重点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重点是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高度统一。
1.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过去,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各类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各自单独授课,极少产生关联,专业课程只传授专业相关知识,思政课程因为内容枯燥而不受学生喜爱,专业知识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国情、社情、专业伦理等不能有机统一,导致“重教轻育”。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起来,对专业教师来说,“既要当好授业解惑的‘经师’,更要当好为人师表的‘人师’,把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9]。既要深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又要生动有趣地讲授出来,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既学到严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学到专业课程的发展历史。当前,世界发展不断多元化,新事物、新理念和新方式不断涌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接触国外信息比较方便,思想兴趣点也趋于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思维的单一化,这给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带来极大挑战。高校教师要掌握学生思想中可引导、可塑造的积极方面,从学生愿意关注、愿意深入的角度,去讲授专业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提炼出与学生同频共振的正能量元素,将更多的学生吸纳进课程思政的大环境中来,让学生参与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让课程思政建设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与世界发展的主力军,这些学生就像一辆骎骎前行的马车,知识与思想是马车的两轮,两轮必须同大小同向同速前行,否则马车将失去平衡直至翻倒。只有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高度统一,大学生才能达到人格至善,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就像食物和盐的关系。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外语语言和专业课程教育是显性教育,占在校课程的绝大部分。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这种隐性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是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需要相互补充。“隐性教育因其具有柔性缓进的特点,能够有效避免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10]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要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优点,进行互相补充,实现课程思政教育“1+1>2”的功效。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不仅不会对思政课程主渠道形成挤压,反而能对思政课程的创新与改革注入新鲜血液,在思政课程中挖掘出新的专业元素,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同向同行,使思政元素在与专业课程的专业性整合和相互补充中,形成思政课程单独展现不出来的强大说服力和感染力,在所有课堂上展现出思政教育内容的魅力,形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完全互补,实现高度整合,不断提升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整体质量。
(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将课程思政建设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推上新高度
1.课程思政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要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已经成为中国提供给世界的一个重要智慧。课程思政建设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本引领,将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政治观,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观,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观以及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观融入其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促使社会成员成长为具有全球意识、认可全球共同价值、具备全球参与能力的现代国家公民”[11]。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使命。当前,全球公共问题频发,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升级,贫富差距、资源短缺、意识形态分歧日趋严重,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中外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作为中外大学交流的重要人才,将来会参与全球事务治理和面对世界存在的棘手问题,所以需要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视域下,教育学生具备在新世界格局中审视自身,引进、消化和吸收世界先进理念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关注全球的责任使命和洞察世界的开阔胸怀,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在世界舞台中能够用中国智慧弥补意识形态分歧,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类大学生将成为未来全球治理和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
2.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的课程思政建设推进途径
一是创建形式多样的中外合作交流平台,为大学生提供贯通中西的实践提升渠道。在课堂学习和文化交流实践中,鼓励大学生吸收、包容和尊重多样文化,以开放的胸襟和积极的态度吸收国外先进社会治理理念,培养国际交往沟通能力,提升国际合作与竞争意识。同时,鼓励大学生“不仅要扎根中国,还应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立足世界,融入世界,更好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12]。二是课程思政建设要大胆“走出去”和“引进来”。大胆吸收国外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思维,借鉴西方高校的德育方式和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发力,确保人才全面发展;求同存异,积极构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动静结合、齐心协力、乘势而为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时,着眼未来,积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3]。三是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建构世界青年责任共同体理念,通过互派交流、国外留学访学、国际志愿服务等形式,促进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文化的青年学生交流互通,以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理念推动世界文明向前迈进。四是鼓励大学生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积极向世界传递中国“四个自信”,大力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建设中,促进大学生成为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主体。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任重道远,它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备“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青年责任共同体理念,认可全球共同价值、具备全球参与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既面临课程思政建设的压力,也面临更具操作性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机遇,以解决教育根本问题、提升“四个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践引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将会取得更多的实践成果,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