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2-11-21扈毅娟

关键词:思政音乐艺术

扈毅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人文艺术教育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构建“三全育人”机制。重视德育,把立德树人放在高校育人的核心位置。课程建设是实现德育的有效载体,课程思政由此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要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1]因此,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具有区别于一般思政课程的特殊性。

课程思政可以是一种宏观的课程观、教学观,属于理念的范畴,指的是在一般性课程(非思政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一种隐性的指导思想。课程思政也可以是微观、具体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或方式中思政教育的直接外化展现。

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初识

公共艺术教育的受众群体为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其开设的课程包含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服装、雕塑、戏剧、电影等,几乎涵盖所有的艺术门类。课程思政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意义重大。音乐类课程不仅是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一个子类别,而且同样具有课程思政的使命和责任。

自古以来,音乐和政治关系密切。儒家认为,音乐服务于政治。一些学者提出的音乐政治学、音乐社会学就和“音乐与政治”这一话题关系密切。音乐政治学认为:“音乐政治学的研究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与音乐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对于人们认识音乐与政治现象、音乐对掌握政权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故而,在音乐学的范畴之内,音乐政治学便是研究人类音乐活动的制高点。”[2]《乐记》大量地涉及礼、乐、刑、政,并就其关系进行论述。音乐塑造人的品德的例证更是不胜枚举。从音乐的纯艺术性到音乐对人、社会的影响,这种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性。

过去,音乐研究者较多地关注艺术性问题,认为艺术水准高的音乐才是音乐研究、音乐教育重点要关注的对象,而对一些大众性的艺术活动往往关注不够,这就是一种思维的误区。

首先,音乐具有服务大众的责任,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音乐课程需要为广大青年学子构筑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念。其次,音乐具有艺术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音乐要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再者,艺术水准是一种艺术追求,高超的艺术水准只能是少数人的专属,艺术水准和受众群体是一种反向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种新型的思维,公共艺术教育虽然是艺术教育范畴,但艺术追求问题并不是艺术教育的全部,音乐教育需要关注音乐的其他功能,课程思政在音乐教育中意义重大。

笔者认为,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而是融合民族历史、传统道德、核心价值观等优秀精神文化为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音乐课堂教学要融入这些内容就必须进行较大力度的改革、创新和探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多年来在公共艺术教育上成绩斐然,音乐鉴赏课程思政建设富有成效,成果突出。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大力增设主题性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小器乐进课堂活动,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聘请行业大师进课堂,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结合学校水利特色、服务黄河国家战略,深入开展课程思政,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显著提高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以及挑战水平。课程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全面重构课程体系,以社会为舞台,以时代为背景,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强化过程考核,科学构建评价体系。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强化音乐实践,提高音乐鉴赏和应用能力,在审美教育中强化情操和心灵教育。

音乐鉴赏课中的课程思政具备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属性,决定了它不是一般专业性音乐课程思政的重复建设,而是要置身于美育思维导向中充分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它所面对的问题更具有普遍性,即艺术的普遍性追求和立德树人的普遍性要求。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思政具有开放性,使得其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

二、课程思政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整体布局和规划设计

当下,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火热程度。尽管课程思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还应该看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第一,课程思政存在不同课程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阶段对该项工作处在引导、鼓励的阶段,课程思政的融合程度在课程之间良莠不齐。部分课程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实践,课程思政开展得扎实有力,另一部分课程对课程思政尚未开始或浅尝辄止,在课程发展水平之间悬殊较大。第二,课程建设多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建设,容易各自为战。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容易造成方法陈旧、视野狭小、内容交叉重复等一系列问题。

要处理好课程思政,就必须考虑“专业思政、美育思政”的现实问题。不进行专业思政、美育思政而进行孤立的课程思政显然是不妥的。教育要考虑培养什么样的人,专业教育应该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专门人才,美育要思考培养具有什么样的审美素养。有规划、有体系的课程思政建设更有利于“三全育人”的深入、全面实施。

(二)特色不够明显,资源有限

课程思政起步较晚,在我国实施的时间有限,党和国家对于育人工作寄予厚望并提出高要求,面临着起点高、任务重的局面。课程思政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其在人才队伍、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之处,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和需要。课程思政的内容仍旧以融入传统道德观念和爱国教育为主,内容局限性较大且容易重复,特色发展并不明显。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思政向纵深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抓好课程资源建设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多样化、体系化发展。

课程思政在区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上有很大的空间,对现有的文化资源开发和转接存在不足,这也是急需解决的资源开发问题的一部分。一些学者越发重视红色资源在课程思政中的积极作用,但是依然要看到,这种努力仍旧是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相关的成果和应用仍然较为匮乏。

(三)对现实生活中新技术新方法利用不够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课程思政也必须吸收新的技术、方法、素材,用来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和效果,使其更加完善。

现有的思政教材并不缺乏,而置身于专业和美育之下的音乐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教材几乎是空缺的,甚至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材的编写上鼓励引入更多新案例、新思路,可以关注近年来的网络和生活中的新事件,应借鉴“新文科”思维,充分吸收多学科的营养,多元立体地丰富课程思政建设。

同样,“‘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特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成为各个领域新的增长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领域,‘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也有积极的观念基础、实践基础和技术基础”[3]。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也不可谓不深远。线上课程、混合式教学给予我们些许启发。音乐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如何去打破藩篱,获得新生?这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新问题。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思政应该重点在教育技术、教育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予以突破创新。

当然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有效路径。

三、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一)差异化建设,促进多样性发展

课程思政不应千篇一律,应该有专业、课程的独立个性特征。一些相近课程的建设上,要避免宏观、中观设计缺失所造成的重复和同质化建设。所谓殊途同归,即在结果导向上对人才的培养标准追求一致,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上,教学内容、形式、技术上要丰富多样。比如,在课程内容上尤其要突出对区域资源、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就将黄河文化融入音乐教学中,以黄河泥埙为载体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融入课堂,服务于高质量的黄河生态文化发展,将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这就是课程思政的一种有效方式。举一反三,我们还可以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我国地大物博,区域文化丰富、历史沉淀厚重,可供开发的资源就很多,对各个区域高等教育的差异化发展大有裨益,也有利于课程思政从中吸取营养,促进多样性的课程建设。

(二)课程建设要常抓不懈,持续深耕

回望近年来在课程思政领域获得成果的课程,有一个共性就是在此领域有着丰厚的积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音乐鉴赏课已有40余年的开课历史。该课程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还获得校级“金课”“示范课堂”“思政样板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等殊荣。

音乐鉴赏课把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在我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传承行为。丰厚的历史沉淀、多样立体的当代构建、持续改进的未来发展趋势都让这门课程的建设变得更为扎实。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不是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产物,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课程建设上不断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才能获得耀眼的成效。

(三)融合各类要素,抓住融合点是关键所在

“课程思政本身就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即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4]51实践层面往往被割裂开的三者,在新的环境下需要重新认识,回归到三者有机结合的统一共同体层面,整体地、有机地、生态地、系统地认识和把握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要注重思想道路的选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注重内部因素的协调有序,另一方面要充分吸收外部因素的优良成分。课程思政要注重对周围环境文化的吸收与弘扬,还要注重课程与课程之间生态关系等,如此之多的方面要考虑,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个融合点。当然这个融合点是没有标准的,它也不是无穷尽的、万能的,应该因势而变。这种融合是要综合多个、多种因素,为打造一流水准的课程、专业、院校而服务。只有抓住各种要素的融合点,才能使课程思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强化教师队伍,教学行为的主体是人才

教师是课程建设实施的主体,要坚持“以生为本”,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音乐院校的授课教师,首先要有‘课程思政’的思维自觉,确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学大纲、教案编写、教学实施等方面,既做授艺解惑的‘经师’,又做立德铸魂的‘人师’,在传授音乐理论、演奏技能、表演方式中融入价值引领。”[5]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拥有自觉思政的意识,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自愿、热情、主动开展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成功的重要前提。第二,教师应多交流沟通,音乐老师的专业技能高超,思想政治专业知识并不一定扎实,这就需要不断学习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与一般思政课程教师沟通交流,取长补短。第三,师德建设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根本所在。立德树人,首先要树立的是教师的品德,进而才能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教育。这些标准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适用性,公共艺术教育中自然也要符合这些规律,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五)发挥学生的本位作用,树立时代担当精神

以生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大学生也应当具有新时代的自觉担当精神,敢于创新,以饱满的热情接受时代的洗礼,充分领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当代中国的厚重与现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和教师是教学的双向主体,教师负责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学生才是真正的受益者。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就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接受社会的美好生活,具有对学习的热情和冲动,参与进来才能享受课堂的维度、深度、温度。

(六)发挥特色优势,做好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建设容易形成同质化,造成课程建设发展的内卷化。克服这一不良问题成了必须要解决的事项。要坚决避免过去思政课程中的千人一书、千人一面,思政课程可有可无的窘境,在艺术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就要创新发展,另辟蹊径,课程建设要想取胜的关键是特色化发展。深入挖掘音乐课程的思政资源,如上文提到的红色资源、区域文化资源、校园文化资源等,有待深入开发,系统整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丰富,各个文化类型差异显著,比如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草原文化等。课程思政在建设上应该在必要的共性上保持一致,形式和内容上更多地坚持“百花齐放”的局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的音乐鉴赏课,课程思政坚持“实践性为主,兼顾理论性”的原则。课程在做好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十分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将口风琴、泥埙的学习引入课堂,用音乐会的形式进行结课汇报,这些都无疑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明确,采用化整为零的形式将国家、历史、区域文化特色等知识内容渗透其中,润物无声,效果显著。我校音乐鉴赏课引入泥埙教学,坚定文化自信、传播黄河文化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同样,唱红歌也可以引入革命文化和无畏的奉献精神。还可以非遗传承为抓手,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协同并进,将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入艺术实践,这些都是课程思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其核心方向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立德树人有其丰富多样的一面。

(七)注重应用新兴技术,全方位服务于课程思政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一直在不断颠覆人们对教育的认知。围绕教育的各种网站、数据库、APP持续研发,极大地促进教育公平,服务于各种教育场景,解决了一些原有的弊病。QQ群、微信群和华水学堂、中国大学慕课、超星、智慧树等平台,都是我校音乐鉴赏课的学习阵地。新兴技术的应用同样要服务于德育教育、服务于公共艺术教育,在手段、资源、场景、形式上不断突破。

每一门课程的设计,要明确课程的定位。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思政是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涉及多个学科的多个方面,其和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既区别又联系。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坚持教学中的“变量”与“不变量”,需要教学过程从理念到实施,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灵活整合资源,服务于育人的根本导向。结合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课程思政要把对人的培养放在中心位置,把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作为宏伟的目标。

猜你喜欢

思政音乐艺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