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2022-11-21何莉莎周新颖陈丽平
何莉莎 周新颖 金 钊 陈丽平 苏 悦 刘 渊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护佑中华民族千年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传承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根基在于树立中医人的文化自信和内在凝聚力。纵观近现代以来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状况,思想政治教育过去多由思政课程承担,在专业课程中尚未进行融会贯通和系统梳理,使得专业课程未能体现在思政教育中主战场的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间的结合度不够。基于此,思政教育的理念由过去单向的思政课程逐步向课程思政理念转变。2019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中国医学史是一门蕴含丰富思政元素的课程。课程面对大一新生,是一门受众广阔的专业通识课程,是新生认识中医,热爱中医的重要窗口和途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医学史立足于中医学传承演变的历史过程,从历史中涌现出的苍生大医中汲取崇高品德的思想养分,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医学传承守正的内涵,与当代的价值文化精神相结合,有助于树立中医人的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对后期中医经典课程的开展,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系统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专业与德育教育融合融通。本文对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史教学的路径进行初步探索。
一、系统梳理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元素
中国医学史中蕴含了丰富的医学名家事迹、医家医德修养、医学理论变革,及应对重大瘟疫的经验等,但传统的医学史教学设计尚未对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梳理、归类和凝练,课堂教学时难以实现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导致本课程在思政教育中地位凸显不足。系统梳理中国医学史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由一个思政点到多个思政点,形成思政线,由多条思政线形成课程的价值维度。思政点挖掘原则为专业知识融合思政元素,结合专业特点,有论有据,避免过于空泛、空洞贴标签的形式主义。根据中国医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甄选思政资源,形成3个教育专题,分别为:
1. 生命至上专题
心系苍生,大慈恻隐。 医生是一份特殊的职业,病家常以性命相托。“医乃仁术”对医学蕴含的人文关爱思想做出了生动的诠释,仁爱之心作为医生职业道德的核心部分,在中西方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涌现出来的大医,其取得突破性学术成果无一不是以拯救苍生疾苦作为践行医疗实践的原始动力。提炼历史上苍生大医的仁爱精神,培养医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和“心系苍生、大慈恻隐”的高贵品格,是中国医学史教学的基本内涵。大一新生,初进校门,正是塑造其“仁心、仁术”生命观、职业观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授课中应当注重讲述历史上苍生大医的故事来感染学生。例如,讲到张仲景撰写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时的心路历程“感往昔之沦丧,伤恒夭之莫救”,仲景正是怀着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悲悯之心,精勤不倦,终成一代医圣,福泽华夏子孙。在讲到孙思邈时,则向学生介绍他提出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固有《千金方》之问世。
性命相托,艰苦求索。 医道所存,性命相托。自古习医就是一条充满荆棘、艰苦卓绝的道路,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的求索精神,则恐难成大才。医学生应当从大一起就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而对生命的敬畏,是形成认真刻苦学习态度的基石。正是基于医道之至贵,我们在讲授古代官办医学教育时,会引用宋代太医局医学生培养模式作为例子,着重介绍其奖励与劝退机制,对于考核不过关的医学生,太医局会进行劝退[1]。联系当代医学院校的考评机制,只有从大一树立起学生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学生充分调动内在能动性,在漫漫医路中艰苦求学,方能在日后肩负病家的生死所托。
2. 职业素养专题
勤求古训,博极医源。中医学自古以来一脉相承,延续不断,历代大医未有不治经典而能言中医者。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明确提出“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唐慎微编写《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广泛搜集前人有关药物资料,参引经史百家典籍240余种,历时 11年完成。李时珍阅读了八百多位医家的书籍,亲自采访和考察,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花了27年的时间才写成了《本草纲目》。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将这些名家典故融入课堂,培养学生在医学道路上精勤不倦、博极医源的品格,鼓励学生探索中医理论守正创新之路。
实事求是,科学探索。中医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既有对传统理论的继承,也有革故鼎新精神下的科学探索。历史上,扁鹊提出“六不治”之“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看出古人在医巫分道扬镳的进程中,已经具备了尊重医学的基本精神。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在从事药材辨验官的工作中,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历代本草中的讹误,或溯源典籍,或亲自栽种、养殖,对错漏之处进行细致考辨,著成《本草衍义》一书。李时珍亦称其“参考事实,核其情理,援引辩证,发明良多,东垣、丹溪诸公亦尊信之”。中国医学史课程中,应当融入这些史料,增强学生在医学的道路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与时俱进,勇于革新。守正创新是中医学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整个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次又一次面对临床难题,与时俱进,勇于革新的历史。金代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提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在这种创新思想的驱动下,张元素在药物归经、法象等重要理论上取得重大创新,推动了中医药在金元时期的变革与发展。明末医家吴又可,面对前所未见的重大疫病,在使用传统治法无效的情况下,大胆地提出了温病新学与伤寒旧论不同,此后的温病四大家在温病学上各有建树,共同开创了明清传染病防治的新局面。清代革新派医家王清任,冲破重重困难和传统观念束缚,从30岁起常到义冢、刑场观察尸体,绘“亲见改正脏腑图”,结合自已多年临床经验,历时40余年撰成《医林改错》,彰显了大胆创新精神。其中“血瘀”学说成为当代中西医从理论到实践汇通的重要突破口。中医学的发展,就是基于历朝各代具有革新精神的医家,勇于质疑,刻苦专研共同推动的。医学史课程的教学意义,就是致力于在医学史演进的叙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勇于革新的探索精神。
3. 文化自信专题
医脉传承,文化自信。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护佑中华民族千年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大贡献。而珍本古籍是中医传承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中国先贤护佑着中医古籍的传承,使得医脉不断。如《伤寒杂病论》古籍的流传,始于晋代王叔和、唐代孙思邈等医家,手抄笔录使得斯文不坠;至宋,政府成立校正医书局,组织顶级医学专家搜集、校对、刊印,使之广为流传;至明,赵开美访求善本,精良刊印,使之成为经典版本;至近现代,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人妄图夺我国宝典籍,国人舍命接力护书,方能使我辈今日得见这一伟大著作[2]。中医珍本古籍,能经历时代之沧桑巨变而艰难传承,使得医脉不断,始终护佑我中华民族繁衍,这的历代先贤,胸怀家国,心系苍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医传承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根基在于树立中医人的文化自信和内在凝聚力。中国医学史的课程,要充分融入这些内容,培养学生对中医的文化自信,珍惜今天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成为中医医道传承的火炬手。
二、探索课程思政融入中国医学史教学的举措
1. 教学设计
在目前的医学史教学环节中,普遍注重专业知识的显性教授,未系统地将思政要点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导致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医学史知识不能很好地融合,教学中正面教育和显性教育结合不够。由此,将两者有效结合,潜移默化地把做人做事的道理,与中医学守正创新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医学史的教育之中,是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的突出任务。从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破医学史教学中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割裂,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融通。
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设计中,按照以下原则厘清思政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①凝练思政元素关键词;②课程思政目标应突出问题导向;③思政元素与解决的问题具有相关性。结合专业特点,遵循专业知识融合思政元素,将医学史中思政元素教学策略应落实到相关章节,通过讲授法、参观法、课堂讨论法、师生互动的移动平台互助模式,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法等结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分析、思考医学史知识中的思政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
2. 教学手段
(1)基于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是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的主战场、主渠道。在每一堂课中,充分发挥好课堂的感召力,加强课堂的设计与组织。思政教育中,针对显性知识之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对默会知识进行教学设计与整合,从知识维度,和教学不同的层次性上进行考量,以培养人能力与德育相结合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计划和教案的设计中,让医学史的知识与思政点有机结合,形成具备医学史特色的教案和教学计划。通过以教研室为基础的教学团队协作,将无意识变为有设计,片段化变为系统性,偶发性变为教研室文化。
讲好每一堂课,要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下功夫,通过增强提问、讨论、课堂展示等互动环节,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相互启发[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品德的教育中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将系统梳理的医学史思政元素,有设计地巧妙融入每一堂中,在讲好医史故事的基础上,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
(2)基于线下线上课堂合力的移动教学互助模式
在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的教学与探索中,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的拓展与创新,打破传统线下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着力构建线下线上合力的移动教学互助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引入雨课堂、掌上金课、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与工具,利用视频、音频、海报、绘画、图书、文章等多维材料,立体化呈现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与医学史课程思政相结合,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恰如其分地延展与补充。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教师要及时搜集将前沿的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有组织有计划地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时空延展,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和资源,并鼓励学生参与线上教学资源的搜集与建设,形成师生共建、良性互动的课程学习资源库构建。在此过程中,启发和鼓励同学对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凝练和融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基于医史博物馆的场地育人作用
在中国医学史的教学中,除严肃的课堂教学之外,医史博物馆因其丰富的医史文物陈列,凝聚的深厚文化底蕴,可以更加直观地引导学生产生专业知识和心理情感的共鸣,具有特殊的场所教育意义[4]。以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为例,馆中陈列了丰富的珍品医药文物,如版本珍贵的医学典籍、外科器械、医药器具、雕版拓片、远古陶器等,更有以老官山汉墓出土医学文物的主题展厅,极具地域特色的道教医学展厅,以及极具西南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展厅。医学史的教学,可以走出课堂,移步医史博物馆,充分利用博物馆在普及传统医学知识、总结医疗经验、科技反哺医药等环节的场所作用,实现正确价值观的传播与引领。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所在文物单位进行充分的考察,对馆中文物隐含的医史知识与教材知识进行充分的衔接与拓展,并在分组、讲解、课后知识查询和扩展上进行必要的设计,有组织地进行带教活动。教师本人要有饱满的热情和文化自信,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感染学生,并塑造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与职业认同感。
三、 探索构建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
在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学成果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探索。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或显性讲授,或隐形传达,其教学成效的考核与评价有别于传统仅以专业知识作为单一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如何构建既符合中国医学史专业课程特点,又涵盖思政教育成效的考核机制,目前尚无成熟的体系可资借鉴,仍需进行深入探索。
探索构建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考核目标设定上,要充分地统筹价值观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有层次的设定课堂教学目标,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章节培养目标进行解构。考核形式设计上,探索医学史课程思政的形成性评价的方法,通过访谈,量表,问卷,感想感言,考察记录和总结,展示汇报等多种形式,有利于帮助任课教师梳理清楚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检视教课程思政实施的成果。但课程思政是价值观的塑造,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其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其成效也需要长期地、综合地考量,也要进行不断的评价方式方法探索,才能对学校整体学科专业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中国医学史作为一门承载着丰富中医知识与情感的专业通识课程,对建立大一新生的专业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史为鉴,融合教学中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发挥医学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史教学的路径,以中医历史源流为切入,绕医学史中的医学名家事迹,落脚个人学习经历,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与热爱,将大医精诚的职业文化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终目的是希望增强中医专业自信,树立职业目标,培养中医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