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对中医学生专业认同教育的思考

2022-11-21汪芳萍范龙敏

关键词:公共卫生中医药专业

汪芳萍 范龙敏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不寻常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高校中医学生既是疫情的见证者,也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后备军,双重角色带给他们更为复杂的情绪体验,易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专业情感、专业认知、专业规划以及专业认同。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中医学生的专业自觉、专业自信和专业自强对中医药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繁荣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中医药院校要抓住疫情防控的契机,以专业认同教育为突破,加深中医学生对疾病医学、生命价值、行为规范、责任使命的认识。

一、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中医学生专业认同教育的挑战

1.疫情背景下中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变化

许多高校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开始逐步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这对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崭新的挑战。一是线上授课模式限制专业课教师的即兴互动,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反应,缺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监控;二是学生在非教室空间学习,思想教育跟不上节奏,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参与度低,对课程的投入度不足,学习效率严重下降。随着线上课程的不断推进,学生所要接受的新知识不断积累,教师教授知识的时间相对受限,无法与无限的教学内容及时接轨,致使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与认同有所动摇。三是在疫情的整个辨证施治过程中,专业知识、应激心态、中医临床思维等专业素质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这也是中医学生在走向临床急需学习与锻炼的薄弱之处。他们缺乏社会经济、社会心理、公共卫生、医学伦理价值等课程的培养,在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以及古今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等方面浅尝辄止,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系统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与实践时难以起到正向作用,甚至影响到他们掌握专业认识的学习态度、积蓄专业情感、深化专业认同感。

2.疫情诊疗带给中医学生从医心理的挑战

疫情期间医生超负荷的工作量、面对未知疾病的心理抗压、大量技术性疾患的攻克、医患恶劣关系等事件的新闻报道给中医学生的从医心理带来不小的冲击。一方面,中医专业具有专业特色突出、课程繁重、知识面广泛等特点,加之疫情的突然爆发打乱了学生原有的生活和学习节奏,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个人发展、择业、就业产生了焦虑、怀疑、恐慌、无助等不良心理,学生压力骤然上升,对他们的思想、理想、心理、信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医患关系仍旧是医疗体系中棘手的焦点问题。在医学高速发展、医疗水平不断精进、病症日趋复杂的今天,有关医患矛盾的负面社会新闻层出不穷,这往往使初出茅庐且未完全进入社会的医学生对医生这一职业踌躇不前、望而却步。另外加上一些有关“中医黑”的不良社会舆论的干扰与误导,可能让中医学生的专业信念产生动摇,甚至对他们的专业兴趣、学习态度、学医信心、专业规划、社会责任感都产生一定影响。

3.疫情凸显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疫情初期,由于医务工作者对病毒的传染力的认知程度和防护意识不足,导致疫情大范围传播。一次“疫情大考”暴露出我国在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和应急经验上缺乏力量,尤其是疫情初期对于医疗资源的“爆发式”需求,发热门诊的收治、传染病救治的床位、重要的医疗物资和危重病人的护理人员等,在短期内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短缺。根据此次统筹疫情防控经验而言,我国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构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公共卫生体系。因此,各高校应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强化复合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医学生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技能、防范意识和心理健康培训,以提升未来医护人员对防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二、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中医专业认同教育的机遇

1.中医药在疫情治疗中的积极影响

近代以来中医就面临“中医废存”之争的挑战,这对于中医学生的中医文化精神、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专业思想认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中医药深入介入疫情诊疗的全过程,在养生预防、治疗未病、控制疾病发展、巩固康复治疗效果方面发挥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及时展示了中医药战“疫”当前成果与历史地位。新冠疫情推动了传统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市场教育认知,国家开始大力普及中医药,中医药行业也在中央资金和鼓励政策的扶植下快速发展,从社会层面拓展了中医专业的发展前景与就业机会。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救治中发挥的特色作用,体现了中医药临床的优势,这极大鼓舞了中医学生学习中医药的兴趣、热情、信心。

2.社会良医精神对中医学生的感染

新冠肺炎以来,一批批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等职业价值观以及职业担当精神。在疫情防治阶段,中医院专家学者们重视专病专方和辨证论治,研究出清肺排毒汤等特色诊疗方法,成为防治新冠肺炎的“中国方法”。即便疫情不断发生变化,中国的医学团队也从未停止过脚步,一直积极同疫情对抗,寻求最有力的抗击手段。疫苗的研究进展则是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攻克难题的医学精神的体现。疫情中涌现的良医典范以及与之体现诊疗服务、科学严谨、治学科研、为人处事等宝贵精神,加强对医疗事业的尊崇心与对中医专业的认同感,坚定对中医专业的从医初心、学医信心、行医使命。

3. 高校健全中医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趋势

疫情爆发前,社会关注以及资源投入更多偏向于临床医学,以致中医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强,极大地影响中医人才培养效果。但是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颇具疗效后,各级党委组织加大落实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营造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浓厚氛围。2021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而在此前的2020年底,国家药监局也印发了《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些举措有助于加快解决中医药企业在发展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助于提高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为更好地实现中医药的传承创新、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度的专业认同感更易激发中医学生积极的择业态度和坚定的执业信念,是稳定学生思想和从业需求的基石,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因此,加强专业认同教育不仅使中医药院校的思政教育更趋专业化、科学化,也是国家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完善教育资源配置的必然趋势。

三、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中医学生专业认同教育的途径创新

1.因情而专,重点推进分年级中医专业认同

开展专业情感教育是提升专业认同感的基础。通过对中医学生不同阶段的专业情感教育,学生对中医专业的情感由接受转为认同并且逐步深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和学术观作铺垫。针对中低年级学生,借助中医经典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专业兴趣促进专业情感发展,树立继承中医的信心和志向。在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加强职业引导,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邀请学术大牛、专家大师、医务单位领导以及相关行业的杰出校友,给学生介绍行业及学科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放在个人行为和专业抉择上,突出个人成长经历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在低年级就培养中医学生读经典、跟名师、勤临床、多总结等学习方法与中医思维,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拓展学生思维。高年级学生则需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医文化教育、中医医德教育,重视跨学科的学习,积极参与专业相关学科选修课、学术报告、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培养中医学生诊断、辨证、立法、处方、下药等临床综合素质,建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优良的专业品质,在情感认同与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在挖掘自己的兴趣点与明晰未来毕业后发展道路中坚定专业信念,从内心肯定专业价值中认同自己的专业身份,内生式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的热情与认同感。

2.因医而精,重视全方位中医专业氛围塑造

中医学生的培养要在人才价值、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人文素质、舆论氛围等方面加大投入。一要挖掘疫情防控中出现的中医人才的影响力,特别是邀请战斗在此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临床科室骨干、基层医务人员等进行宣讲,分享其成长成才的奋斗历程。二是在基础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中要加强中医经典教育。在教学课堂上要加强中医经典课程的趣味性、实践性、整合性,挖掘经典背后的现实意义。此次新冠肺炎在防治过程中的许多有效良方都来自中医经典,古代医家所常用的治疗手法也在防疫过程中发挥其效果,总结治疗新冠肺炎有明显疗效的中成药,中药方剂,并进行介绍、分析,以丰富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对中医中药进行宣传,例如针灸、冥想、推拿、功法(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基础教育,提高专业兴趣,将中医传统文化与之并行,提升其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为临床实习与工作做好理论知识储备。三是加强对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医务工作者强大的知识素养、心理素质、心理干预是取胜法宝之一。通过社会一些典型医疗事故、社会新闻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内容强化中医学生的心理建设与从业心态。四是要拓宽中医药文化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跟师临床等方面的舆论视角,从校内到校外、课堂到课外、全员到全方位营造出重视中医药的良好氛围,在大学学习的全过程之中贯穿医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鼓励医学生们走进社会,组织参观中医院、社区门诊、中医药博物馆等第二课堂,引导学生从专业认知、切身参与、朋辈引领、社会思考等方面提升对中医专业的认同与共鸣。

3.因事而化,逐步分层次开展公共卫生教育

针对此次疫情变化,各高校应有针对性地根据各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个体化教学方案。一是加强应急教育和应急技能培训,使学生熟悉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处理流程。教学前后通过匿名问卷调查、匿名采访等形式收集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加以数据收集与分析;二是分年级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针对低年级学生,鼓励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在过程中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提高专业认知,在实践中增见闻长才干。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开设公共卫生导论课程,邀请学院知名专家主讲,重点讲述时代公共卫生意义,形成疾病的群体预防和控制观念。疫情爆发之后,公共卫生再度进入大众视野,关注度呈直线式上升,整个社会对公共卫生的认知度大幅度提高。中医药院校应抓住这一契机,正视疫情暴露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精湛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能力的基础上,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公共卫生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公共卫生思维,培养出为中医药事业担当负责、无私奉献的新时代中医人才。

4.因时而进,利用新媒体完善专业认同教育

结合疫情常态化资源,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典型,利用现实素材混合式教学,发挥新媒体作用,提升专业认同教育的实效性。一是紧盯舆论宣传阵地,抓好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超星学术视频、学习通等网络资源,线上线下同步弘扬主旋律。二是发挥新媒体育人优势,积极建立丰富、完善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宣传平台,系列推送当前一线中医药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的影音文字资料,进行中医药治疗疫病的知识普及和展现当代“大医精诚”的重点宣传。三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自我教育,鼓励中医学生利用网络文化作品讲述中医战“疫”历史故事,运用图文、表情包、自拍图、网络短文、微视频、微网课、网络宣讲会等打造新媒体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同频共振,是培养中医学生未来正确走向临床的关键因素,也是引导当代中医学生树立中医信心,坚定中医信念,提高专业思想觉悟的重要思政资源。

5.因势而新,拓展渠道在认同中提升使命感

中医学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生力军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中医药院校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专业认同教育,拓展育人渠道,把专业认同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一是培养中医学生兼有良好医德与精湛医技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特色、公益、品牌化的实践活动,搭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社会的良好平台,在提升中医学生知识与技能中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二是在中医学生的学业、择业、就业等方面强调将个人理想信念和国家理想信念紧密结合,勇敢承担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医学生心中播下学习、继承、发扬中医药的种子,切实培养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添砖加瓦。三是在中医药发展日趋繁荣的背景下,各中医药院校应积极配合各级党委的规划和部署,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内外影响力,提高中医学生未来发展的就业环境、从业质量以及职业机会,为创造全民学习、了解、相信中医药的良好格局贡献一份力量。

四、 结语

中医药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任务,因而加强对中医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培养具有专业认同感的医学生是中医院校的重点任务,也是一项循序渐进并非一蹴而就的长期任务。中医药学校应将专业认同教育融入疫情常态化大背景,健全中医专业认知和认同教育,引导中医学生在专业认同中抓好学业规划、培养专业情感、提高综合素质、明晰职业选择、坚定职业信念,不断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输送从技能到心理俱佳的中医药后备军,在培养接班人的基础上为推动中医药“走出去”贡献我们中医药人的智慧与力量。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中医药专业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