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历史演变与经验启示
2022-11-21梁淑棣蒋建华
毛 燕 梁淑棣 蒋建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经典论述,也是我党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原则。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将劳动教育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从实践历程和教训中总结建党以来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把握发展规律,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启示。
一、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
1.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劳动教育(1921-1949 年)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下,党的先进知识分子最初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城市的工人阶级,为争取工人阶级的权利,李大钊同志最先喊出“劳工神圣”“劳工万岁”的口号,毛泽东曾在1921年的5月和11月,接连发表了两篇文章,高声急呼“劳工神圣,一切东西都是劳工做出来的,劳工会是劳工的团结体,谁也应该同情的”“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者获得罢工的权利!劳工神圣!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全世界都是劳动者的!全世界劳动者团结起来!”[2],中国共产党初步形成了对劳工的权利认识,劳工的生存权、劳动权和劳动全收权是每一位劳工都合法拥有且不可侵犯的。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劳动互助社和犁牛合作社等生产劳动互助形式以调剂生产工具和劳动力,虽然农业发展是当时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但当时局势紧迫,农村地区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参军了,因而在此期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劳动生产仅靠妇女儿童和老人依然无法顺利进行。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严密封锁,我党在陕甘宁等多地区的革命根据地条件非常艰苦,并且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因此,党开始动员边区人民发展生产运动,靠我们自己的两只手弄饭吃,找衣穿,自力更生,攻坚克难。虽然大生产运动的中心问题在农业生产,主要矛盾是解决吃饭问题,但毛泽东号召“党政军民学”都要参加大生产运动,通过全社会一起努力,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内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开始向人民大众宣传有劳动才有食物,劳动创造一切的思想观念。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劳动教育(1949-1978 年)
1950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钱俊瑞在《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教育的中心方针必须落实到为工农群体服务,为社会的生产建设服务。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在当时的高等教育机构和技术型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在中小学阶段,主要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劳动教育并没有作为低学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任务。1953年以后,由于党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接受教育的学生明显增多,由于教育体系和设施的不完善,个别地区发生了毕业生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继续升学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此后,在党的带领下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集中管理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组织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实践。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征途,非常重视国民教育,为了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提出了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目标,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就政治意义而言,劳动教育作为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阶级差别之分而备受重视;就经济意义而言,劳动教育可以是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课余劳动来抵消学杂费的形式展现;从认识论层面上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将劳动教育视为一条正确的教育道路,提倡坚持手脑并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改革开放时期的劳动教育(1978-2012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同时,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党提出了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坚持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的口号。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生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3]由此可以看出党在这一时期不再单独强调学校教育要包括劳动教育的问题了,而是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认清和把握时局,必须适应于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在理念层面上,党中央对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定位进行了调整,但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个别时期和阶段不够充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党中央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重新定义和阐释了劳动的意义及劳动教育的内容。一方面肯定劳动的经济意义和创造价值,喊出来劳动者最伟大、劳动最光荣时代强音。另一方面给予劳动人民应有的关怀,关注、爱护、尊重各类劳动人民成为新时期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价值取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体力劳动者貌似不如脑力劳动者在社会的职场上风生水起,但体力劳动永远不可能完全消失,许多工作和任务需要二者的结合才能完成。因此,党中央教育广大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优良的劳动习惯。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分工和不同劳动领域的重要性,呼吁大家要热爱和尊重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目标在于建构一个人人参与劳动,致力祖国发展,共同享受发展成果的公平正义的社会。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2012-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问题,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和坚持以往党提倡的劳动教育方针基础上,创新性的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新时代的劳动思想内涵丰富,包括“尊崇劳动、敬重劳动者” 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弘扬劳模精神”的劳动教育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鼓励创新、助力中国梦”的劳动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倡要提供多种条件平台、通过各种方法措施,引导教育我国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尊重和热爱劳动者的习惯,为祖国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敢于创新性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习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坚持动手动脑相结合,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成就自己。[4]新时代党和国家倡导的劳动理念和思想无论是从劳动创造的功能角度还是劳动带来的价值意义都强调了对孩子们自小开始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这些重要论述和思想都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具体行动指南。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重新将劳动教育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倡要加强各学龄阶段孩子的劳动教育,努力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认识劳动、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是国家进行人才培养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劳动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经验启示
1.劳动育人在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独特地位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都离不开劳动。“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5]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6]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发挥劳动教育在育人功能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能磨炼人的心智、锤炼人的品格、塑造健全的人格。处于两个百年交汇之际的朝气蓬勃、精力充肺的大学生可谓生逢其时、适得其势,他们具有新奇的想法,拥有创新精神,要引导他们将自己的创业梦、成才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最终实现自己的报国梦。新时代的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以培养出道德修养与专业才能兼备、全面发展的、自由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高校决不能忽视学生劳动情怀的培养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教育这一重要任务。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坚持认为教育不能离开劳动,离开劳动的教育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教育,劳动教育必须要体现和贯穿于一切学校的、社会的教育之中。劳动与教育本就密不可分,因此,不能孤立的看待劳动与教育的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必须要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五育”并举,使其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形成促进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现代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2.劳动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功能支撑
劳动教育的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朝一夕地坚持将其融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将劳动教育的开展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对高校立德树人功能做支撑,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考虑到劳动教育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就应当注意劳动教育还应包括在现实活动和实践中实施的环节。第一,坚持道德素养提升与日常劳动相结合。劳动作为人类联系和认识自我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桥梁和中介,有助于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提升。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没有体验过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不知稼穑之艰难,也有部分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锻炼和能力,还需要父母事事把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高校要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劳动起来,亲生体验“一粥一饭之不易,一丝一缕之艰辛”,只有学生亲身劳动和实践,才能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和事物发展的认知,从而提升他们对自己未来人生规划和职业道路选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重要的是道德修养在劳动的过程中也能得到质的升华。第二,坚持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劳动教育在思想层面要贯穿于专业课程的讲授中,融于思想政治课堂中,在行动层面要渗透到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活动中,将课堂上的教育、黑板上的教育转化为真真切切的行为动作中,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第三,坚持创业就业与价值实现相结合。大学生正处在最富青春活力、最富创造力的人生阶段,他们是创新创业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创新精神,保护青年人的新奇想法和批判思维,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的劳动实践,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形成我创新我成长、我劳动我光荣的良好校园风气,在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实现的过程中凝聚为社会发展进步、为国家繁荣昌盛做贡献的强大动力。
3.高校扎实推进劳动教育的着力点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第一,价值引领,坚持热爱劳动的培育目标,坚定劳动光荣的理想信念。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是:培育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课程体系是一个学校的核心育人载体,在课程中要弘扬坚忍不拔、独立自主、艰苦奋斗、越挫越勇等中国精神的讲授,尤其要将其融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或探索课程思政的努力中要弄通“八个统一”思想,加强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宣扬,让学生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史,深刻理解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仍是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优良品格。在实践教学中促使学生从劳动实践中体会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引导学生对劳动有正确的认知和认同,最终摒弃厌倦劳动、好逸恶劳、梦想着一夜暴富等负面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第二,宣传引导,弘扬积极正确的劳动观念。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风气在部分青年大学生中日益盛行,“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的出现也让部分大学生的热心和激情随着乌烟瘴气而逐渐消退,因此,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一定要掌控好校内宣传平台继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在网络舆论管理中,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劳模精神和新时代工匠精神,防止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不良思想,让学生明白只有劳动和实干才能让人活得踏实,才能让民众欣赏和肯定自己的价值,才能托举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第三,活动倡导,促使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养成。大学生在参与活动和事务管理时,其参与度和管理效能与他们对活动和事物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密不可分,想要激发大学生投入事务管理和活动参与的热情,首先要让他们对活动和管理客体有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对其蕴含的基本内容和倡导的价值目标能做到深刻理解和赞同。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大学生活长征路”为主题的学业规划大赛,让学生重视自己的专业,管理自己的学业,在思想上用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武装自己,在行动上体现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深刻体会坚守劳模精神获得的成功喜悦以及偏离劳模精神遇到的挫折困难,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将劳模精神内化为实践活动中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争做新时代优秀的劳动者。
三、总结
劳动教育在历史不同时期的存在形态有所差别,但无论在哪一阶段劳动教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劳动,无论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还是追求创新创造的脑力劳动。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人类劳动的进行和生产活动的实施是教育产生的根本条件,即劳动是促使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党的带领下,不同时期的地区和学校都坚持把学生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断摸索和探寻劳动教育的理念、形式和路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情境中,劳动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家庭在劳动教育中角色“错位”,学校在劳动教育中角色“让位”,社会在劳动教育中角色“缺位”,劳动教育的“三位”困境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在学校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劳动及其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界和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信息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力提高,许多原来需要人力劳动来操作的程序和作业现在靠机械化、智能化的工具和机器就能完成,简单的体力劳动越来越被高新智能的机器所代替。因而我们必须警惕遗忘简单体力劳动所带给社会的价值,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和道德修为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育目标的重要内容,这对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代,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加强专业技能的提升,为成功锻炼出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的劳动者大军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