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本表达需求出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实践研究
——以初中语文第三学段单元教学为例

2022-11-21朱志花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6期
关键词:问号主旨科幻

朱志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包含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现实的过程。[1]新课标指出,“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核心素养四个方面互相渗透,“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休戚相关。语言逻辑作为逻辑的一个门类,与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运用能力紧密联系。

阅读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写作是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语文阅读教学,从文本表达需求出发,多角度探究培养初中第三学段学生(六年级)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并通过写作进行实践表达。

一、重组篇目

笔者以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本和写作要求为本次探究的任务群。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思路,思考深层内涵;体会用具体事例印证观点的写法,感受不同类型文章的表达特点”。文本分别是议论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回忆性散文《表里的生物》,可视作记叙文;科幻小说《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文言记叙文《两小儿辩日》。写作目标是写科幻故事,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学段要求中“写想象作文”的具体体现。

根据学生学习文本的难易度重组文本:《两小儿辩日》虽是文言文,但篇幅较短、语意浅显、情节简单,为首篇;《表里的生物》为散文,以儿童视角叙事,更贴近学生,为第二篇;随后是科幻小说《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议论性文章,对六年级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故为末篇。

以此为序,从文本表达需求出发,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推进、多角度渗透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二、实践探究

作者选取表达方式、材料、句式等,建立在其表达需求之上。通过探究语言风格、叙述视角、语言逻辑等,可以窥见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具体到文本中即主旨、主要观点。

(一)建立表达方式与表达需求之间的联系

作者基于自身表达需求,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两小儿辩日》一文,列子意欲贬低甚至矮化孔圣人,达到贬斥儒家学说的目的,虽未直接点明,但“小儿”与“圣人”的身份落差已然达到了目的。所以,列子只叙述故事,而不用议论明确意图。又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准确、严谨地表达自己关于“科学探索的具体过程”的观点;同时,叙述三个具体事例来佐证观点。

在教学中渗透以上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表达方式和表达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达成“感受不同类型文章的表达特点”之单元目标。

(二)建立选取材料与表达需求的关系

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记叙事件和中心主旨、佐证材料和主要观点之间的关系,以达成单元学习目标。

1.概括材料内容

记叙类文本的材料概括,应包含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议论性文本要能概括出主要观点、事例材料等。还要理清情节之间、事例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表里的生物》一文,“我”对于怀表的好奇心一次次推动“我”去探究怀表内的生物,情节之间的逻辑关联在文中比比皆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列举了三则科学家的事例,事例对象都在某一特定领域有所建树,同时其国籍、时代、领域均不相同,能从不同角度佐证作者观点。

2.厘清材料与表达需求之间的关系

文章材料服务于表达需求,要引导学生厘清材料和表达需求之间的关系。但文本的表达需求不一定是直白明确的,要学会提炼概括文本的中心主旨、中心观点。

(1)梳理句与句的逻辑关系

经过小学5年的语文学习,概括记叙文中心主旨,即概括出作者的表达需求,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要概括议论性文本的中心观点,首先要检索出文中的议论语言,再梳理句与句的关系,从而提炼出中心观点。

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第1、2段共三句话:“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②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③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真理。” 第①句提出观点,第②句认同第①句,第③句具体阐释第①句。故而,中心观点是第①句。

(2)明确材料与文本表达需求的关系

材料是文本表达需求的显性展示,表达需求是材料表达的核心宗旨。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的中心观点是科学探索的具体过程即“关注现象—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探索—发现真理”,选取的三则材料都遵循了这一规律,能有效佐证观点。

中心主旨是表达需求的总纲,但在具体语境中,表达需求不是唯一的,会更为具体。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文中,现代学校和过去学校的不同特点,基本呈现在人物对话中,而文本的第27节,作者用一整段来总结前文讨论的过去学校的特点,表现出玛琪对该内容的反复回忆,首先突显玛琪对长辈幼时学习方式的向往,之后才体现作者对教育价值的思考。

(三)建立语言形式与文本表达需求之间的关系

句式的选择(句式、长短、整散句、倒装句等)、标点的取舍、词语的选用(感情色彩的选用、词意的辨析等),都基于作者文本表达的即时需求。可采用句式转换、近义词比较辨析、标点改换、词语改换等方法,引导学生对它们从被动关注到主动分析,建立语言形式与文本表达需求之间的关系。

三、表达反馈

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经历转化为学习经验的输入过程,写作是其学习经验的成果输出。写作能综合呈现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幻想象作文更是考验学生的逻辑自洽。

新课标明确提出,第三学段的跨学科学习包含以下内容:选取衣食住行、学校、地球、太空等某个方面,设计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生活,运用多样形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呈现与分享奇思妙想。

落实这一目标,科幻作文是直接有效的途径。

在一般记叙文写作中,学生根据表达需求选取合适的表达方式,根据观点或主旨选择恰切的材料、合理设置情节发展、组织语言表达等。而写作科幻作文,还要加上科幻元素。为帮助学生建立文本逻辑,笔者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学习工具——《科幻故事写作思维导图》。

这一工具,能在进行科幻故事写作时有效帮助学生,明确表达需求,把握主题思想,围绕主题思想设置科幻元素、科学技术及其利弊、人物及人物关系,辅助学生把握故事情节之间的逻辑自洽,激发学生的科学幻想。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构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反观本次实践研究,从文本出发,以单元为学习任务群,按任务主题重组文本,既达成显性的单元教学目标,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文本教学价值的双重体现。

猜你喜欢

问号主旨科幻
Burst Your Bubble
未来科幻城
主旨演讲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科幻画工厂
填空格
天上掉下个大问号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
问号处是什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