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2022-11-21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6期
关键词:助力三角形教学方式

王 港

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能根据直观演示轻松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不同教学软件具有不同的特色功能,教师需要掌握多种软件的特色功能,更要了解各种功能在不同的教学任务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提高自身教育技能,让信息技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一、创设问题情景,助力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的教学,形象直观的展示便于学生观察,生动的内容吸引学生思考,声音动画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传统教学的创设情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能使学生非常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下称“教材”)五年级下册《图形旋转》一课教学中,利用ClassIn软件来设计导入环节,将真实的游乐场中的平移旋转运动带到课堂当中,使学生融入情境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对生活中实际出现的运动现象进行分析,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复习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时,利用白板软件演示了长、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与梯形之间的联系,通过教师直观的展示和学生在屏幕上进行的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各个图形的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从原来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的构建知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结合,赋予了课堂丰富的表现力,良好地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优化教学方式,助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提供优质资源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利用信息技术展现教学过程,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逐步地总结出规律,自然而然地理解数学概念,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提高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灵活度,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教材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教学时,要明白分数单位不统一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统一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想要更好地理解算理,就要结合图形来表示计算的过程,在这一课中,利用iPad作为学习工具,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学生自由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答。学生呈现的结果多种多样,有的学生利用长方形来表示分数,有的学生用线段表示,还有的学生用圆来表示。利用iPad直接把分析的过程以投影的形式展示给全体学生,学生加以讲解演示,直观明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使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信息技术辅助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水平开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特性,就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在学习过程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探究,教师也可以适时加以引导,给予鼓励,让学生发挥才能,学会创新。例如,在利用iPad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图形是怎样计算面积的,三角形和它们有什么联系,鼓励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利用软件后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布不同的任务,一般能力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都可以理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正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对于学业相对优秀的同学而言,布置给他们的任务就要有一些挑战性,“通过一个三角形你可以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通过探究,学生呈现的反馈也是不同的,最后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经历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清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不同深度的内容,同时适当地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逐步深入中了解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三、丰富的学习内容,助力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把原来静态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动态的、具体的数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给学生营造不同的情境,使教学内容与现实世界实现灵活的相互连接,使不同领域的数学知识,交融再现于课堂当中,避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枯燥与单调。数与形的结合,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学生置于知识间的联系中,极大地缩短了客观世界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年与日》一课时,利用VR虚拟技术,建立起立体和多样的课堂环境。将年、月、日的由来和变化的过程真实地呈现出来,使学生置身其中,通过近距离观察地球的自转现象,了解到日的产生,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通过观察地球与月球旋转,了解到月的产生;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月球绕地球12周,形成了一年的12个月,也认识到年的产生。近距离观察星球的运动,学习到地球的运动轨迹是椭圆形,可以感受到地球与太阳光线之间角度的变化,影响着地球温度,从而产生季节上的变化。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演示出来,降低了知识难度,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习内容,巧妙地为课堂增量。

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将具体形象的内容概括成抽象的文字信息,即抽象和概括能力,这样使每个学生在交互的学习中,都能得到收获。

四、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将教学环节通过技术的手段直观地呈现出来,能够多方面地刺激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思考和注意以下问题:首先,信息技术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不能过分地渲染表现形式,避免学生长时间地无目的地看屏幕,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眼睛疲劳;要在关键环节中,精准、适当使用技术助力教学。其次,教师的主导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不能丧失,师生对信息技术不能过分依赖和僵化地使用,针对不同问题、情境,要有选择地使用。再次,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概念、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尽可能掌握和运用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同时认真研究教材教参,清楚知识间的脉络,学会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助力三角形教学方式
助力成功七件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三角形,不扭腰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