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1张尚禛
张尚禛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直观性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小学语文作业更加生动具体,可以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文的题目和素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高效地进行作文写作练习。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作文素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练习作文写作,锻炼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后续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二)生活化教学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
小学作文写作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后续的语文能力与素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文素材对于作文创作具有重要意义,不管是小学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作文,都需要学生学会运用生活化的素材,将生活内容与作文写作融合到一起,借助作文展现生活实际。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其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仔细观察实际生活,增强对实际生活的了解,将日常生活实际素材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并借此表达自身的情感。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运用与表达能力,所以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作文写作教学中,能满足小学生作文写作的实际需要,可以促进小学作文写作课程教学的长远发展。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运用科学的作文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学生具有无限的想象力,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作文写作的质量。例如,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搜集、整理生活中的各种声响,通过声响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可以在快乐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声音搜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声音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的想象写入作文中,使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在作文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网络与信息化技术,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笑声”“掌声”和“喝彩声”等各种声音,将这些声音进行循环播放,让学生想象这些声音的来源,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有效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把声响主题作文的要求告知学生,再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鼓励学生自主命题,自主设计作文思路,结合自身的想象和教师提供的声音,将自己对声音的感受和内心的思想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在学生完成创作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请其他同学相互评价,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作文写作的优秀和不足之处,学习借鉴优秀的作文创作方法,不断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综合素养,为初中、高中阶段的写作进阶和语文素养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提高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创作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更加喜欢作文写作。
(二)小学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作文写作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实际,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生活中的素材,为作文写作提供有效支撑,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也需要深入探索日常生活,搜集整理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创作出更加高质量的作文。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实际生活的感悟往往不足,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所以为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日常生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作,可以让学生通过每天写日记、讲故事,每周写周记的方法进行写作练习,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作文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细节,引导学生积累日常生活中的见闻,记录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搜集的各类素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实现作文写作与日常生活的高效融合。[1]
(三)充分挖掘家庭生活中的写作资源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思想情感大多受到家庭生活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效地利用学生家庭生活的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鼓励家长开展家庭文艺活动,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与此同时,可以指导家长带领孩子进行实践活动,让孩子融入到社会交往中,增加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魅力,实现思维的拓展,积累更多的写作资源,为作文创作奠定情感基础,为生活化作文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四)小学作文写作方式的生活化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所以,为了让学生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作文,教师要重视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将生活化的素材与作文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融入到写作练习之中,实现作文写作教学的目的。[2]
例如,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上山采枫叶、环境调查、抗疫在社区和公益手抄报等各种生活化的活动。在完成活动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对活动的感受或体验以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增强对生活实际和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打扫卫生、垃圾分类宣传、植树等公益性活动,增强学生的活动参与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以后的作文创作积累第一手的素材,为学生初中、高中阶段的作文写作夯实素养基础。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落实,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顺应学生素养发展的趋势,善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作文写作“支架”。在实际教学中涌现出很多的创新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一种,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研究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挖掘有效的作文写作素材。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化写作氛围,促使所有学生都能投入到作文创作中,不断锻炼写作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指导家长重视学生生活化实践与体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实世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化写作资源,将生活化资源融入写作练习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为学生写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