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内金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2022-11-21周丹妮邵蒙苏丁齐又赵林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鸡内金健脾用量

周丹妮,邵蒙苏,丁齐又 ,邸 莎,赵林华*

(1.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 730000;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4.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主要含氨基酸、蛋白质、淀粉、多糖、金属元素等[1-2]。《神农本草经》载: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等功效。临床上见到中药大剂量使用的案例,突破了中药原有的功效主治,并因此收获奇效,可谓传统中药量效之神奇。本文围绕中药鸡内金的基础功效和主治,通过对近代名医张锡纯、当代名老中医和现代医家的临证经验总结,探讨鸡内金的临床用量范围、常见配伍、主治病证,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代医家常用鸡内金配伍相应中药治疗黄疸、劳瘵羸弱、女子血枯不月、消渴、臌胀、胸胁胀满等疾病。根据古现代方药用量折算,清代1两约为37.3 g,1钱约3.75 g,1分约0.375 g,近代的方药用量沿袭清代的剂量单位转换制度[3]。如二金汤(清《温病条辨》;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鸡内金(五钱约18.75 g,每服约6.25 g)通淋化石,配伍海金沙清热利湿、利胆退黄,苦辛淡法,增强清利湿热、消积排石之功,主治夏秋湿热气蒸,外干时令,内蕴水谷,病黄疸而肿胀者。资生汤(清《医学衷中参西录》),鸡内金(二钱约7.5 g)化瘀通经,配伍生山药、玄参、白术补脾肾之气阴,主治劳瘵羸弱,亦治女子血枯不月。玉液汤(清《医学衷中参西录》),鸡内金(二钱约7.5 g)健运脾胃,化糖质为津液,配伍山药、黄芪、知母健脾益气、养阴生津,此方能升元气以止渴,主治消渴。鸡茅根汤(清《医学衷中参西录》;日进一剂,早晚各服药一次),鸡内金(五钱约18.75 g,每服约9.375 g)健脾行气利水,配伍鲜茅根、白术清热利尿、健脾利湿,主治水臌气臌并病,兼治单腹胀,及单水臌胀,单气臌胀。升降汤(清《医学衷中参西录》),生鸡内金(捣细,二钱约7.5 g)消食运脾,配伍生白芍、知母疏肝解郁、滋阴清热,主治肝郁脾弱,胸胁胀满,不能饮食。

2 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经验

2.1 周仲瑛

周仲瑛认为,干燥综合征以阴亏液耗为本,常用鸡内金配伍生地黄、天花粉、麦冬、天冬等滋阴清热,治疗干燥综合征之肝肾阴虚证,其中鸡内金健脾和胃以培土生津、益肾固阴,用量多为10 g[4];周仲瑛认为,臌胀的治疗应先辨标本、虚实主次,再议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治疗脾虚气滞型肝硬化腹水,常用鸡内金配伍白术、茯苓健脾利水,其中鸡内金健脾和胃以化生气血,用量多为10 g[5];周仲瑛认为,慢性乙肝后期出现肝木横逆犯脾土,脾不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肝脾两伤,治疗肝郁脾虚型乙型肝炎,常用鸡内金配伍太子参、白术、金钱草、蒲公英益气健脾、疏肝利胆,其中鸡内金健脾和胃以扶土抑木,用量多为10 g[6]。

2.2 李玉奇

李玉奇认为,小儿厌食症是脾胃受损,运化失司,食积不化,蕴湿生热,气机受阻所致,常用鸡内金配伍胡黄连健胃消食、清热除疳,其中鸡内金健脾和胃,用量多为10 g[7];治疗消渴病,认为主要病因是“燥热”,治疗重点在于“润燥生津”,症见身形消瘦,饮一溲一,小便如膏如脂,此为水火不济,肾阴枯竭,常用鸡内金配伍山药、泽泻、山茱萸、鹿角霜等补肾益阴、运脾生津,其中鸡内金健脾和胃以化生津液,用量多为20 g[8]。

2.3 徐景藩

徐景藩提倡用调和阴阳、调养脾肾、调畅气机、调补阴液、调营化瘀、调摄安和之“六调法”治疗食管癌术后,对于气阴亏虚型食管癌术后,常用鸡内金配伍知母、天花粉,取玉液汤之意以益气滋阴,其中鸡内金健脾和胃以扶正,用量多为30 g[9]。

2.4 朱良春

朱良春治疗泌尿系结石将其分为湿热型与肾虚型,实则清利湿热、通淋化石,虚则补肾或攻补兼施,强调化石与排石并重,常用鸡内金配伍金钱草消积化石、通淋排石,其中鸡内金化石消积,用量多为30 g[10-12]。

2.5 颜德馨

颜德馨认为,气血失衡是心律失常的基本病机,以温通阳气治其本,活血化瘀治其标,治疗血瘀型心律失常、房颤,常用鸡内金配伍丹参、薤白、桃仁、红花通阳化浊、活血化瘀止痛,达到心胃同治的效果,其中鸡内金健脾和胃以化生气血,用量多为9~20 g[13]。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1 仝小林

仝小林认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基本病机是过食肥甘而生中满,日久郁热内生,尿酸等浊物停积体内,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结石,常用鸡内金配伍金钱草、海金沙、郁金利尿排石、活血散瘀,其中鸡内金通淋化石,用量多为15~30 g[14]。

3.2 傅延龄

傅延龄认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由虚、热、瘀所致,虚及冲任,乏源失固;热扰冲任,血海不宁;瘀滞冲任,血不归经。治疗血水不利型月经后期,常用鸡内金配伍桃仁、红花、当归、益母草活血调经,其中鸡内金化瘀通经,用量多为15 g[15]。

4 现代医者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薏苡仁

何复东治疗脾虚湿盛证及对肿瘤患者给予营养支持,运用鸡内金健脾和胃,薏苡仁健脾利湿、解毒抗癌,二者配伍运纳相得,湿去脾健,其中鸡内金常用量为15~30 g,薏苡仁为30~60 g,若抗肿瘤时,薏苡仁用量可增至为60~100 g(未注明特殊煎服方法,服用时长,不良反应等。)[16];赵瑞华教授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症,用鸡内金化瘀消积,薏苡仁散结消肿,二者配伍,扶土抑木、散结消积,其中鸡内金20~30 g,薏苡仁20~30 g[17]。

4.2 配伍绿萼梅

舒琦瑾治疗肿瘤化疗后肝郁脾虚胃滞证,用鸡内金健脾和胃,绿萼梅舒肝和胃、生津化痰,二者配伍共奏疏肝健脾、理气和胃之功,能明显改善恶心呕吐和食欲不佳的症状,其中鸡内金用量为10 g,绿萼梅用量为12~15 g[18]。

4.3 配伍皂角刺

李曰庆治疗下焦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结节,用鸡内金通淋化石消瘀,皂角刺软坚散结,二者配伍软坚散结、化瘀消积,其中鸡内金9g,皂角刺10~15 g[19]。

4.4 配伍生麦芽、代赭石

孙桂芝治疗痰阻气滞证,尤其针对于晚期胃癌食积不化者,用鸡内金健运脾胃,生麦芽理气开郁消胀,代赭石降逆和胃、化痰消积,三者配伍开郁降逆、消痞化积,临床常用量均为30 g[20]。

4.5 配伍焦三仙

贾英杰治疗恶性肿瘤用鸡内金消食痰,焦三仙开胃化滞,二者配伍消食化积,健运脾胃,其中鸡内金15 g,焦三仙各10 g[21-22]。

4.6 配伍车前子

沈英森治疗湿热郁阻型泌尿系结石、胆石症,用鸡内金通淋化石,车前子利湿泄热,二者配伍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其中鸡内金10 g,车前子15 g[23]。

4.7 配伍莪术

叶柏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用鸡内金健运脾胃,莪术化瘀止痛,二者配伍理气和血、化瘀消癥,其中鸡内金10 g,莪术10 g[24]。

4.8 配伍海螵蛸

治疗肝郁血瘀、脾肾两虚型月经周期延长,用鸡内金化瘀消积,海螵蛸固肾精、养肝血,二者配伍化瘀摄血、调养脾肾,其中鸡内金12 g,海螵蛸15 g[25]。

4.9 配伍郁金

秦月好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用鸡内金化瘀消积,郁金疏肝祛瘀,二药通补并用、肝脾同调、理气活血、化痰消积,其中鸡内金15g,郁金15 g[26]。

5 小结

通过总结古今医家临床应用鸡内金及其用量经验,得出鸡内金临床应用范围为7.5~300 g,汤剂常用剂量为7.5~30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鸡内金最佳用量与配伍,如健脾和胃,可配伍消食之焦三仙,消疳之胡黄连,开郁行气之绿萼梅、佛手花,滋阴清热之生地黄、天花粉、天冬、麦冬,健脾利湿之白术、山药、茯苓、薏苡仁、泽泻,化瘀之莪术、丹参、桃仁、红花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小儿厌食症、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心律失常以及肿瘤疾病伴消化系统症状,用量为7.5~30 g;化瘀消积,治疗癥瘕用量多为20~30 g;化瘀通经,治疗月经紊乱、经闭、崩漏,用量多为7.5~15 g,常配伍活血调经之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益母草,健脾益气之山药、白术、黄芪,收敛止血之海螵蛸。通淋化石用量为9~30 g,配伍皂角刺、车前子、金钱草、海金沙,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结节、泌尿系结石、胆石症、痛风结石等疾病。

鸡内金大剂量使用(大于30 g)以通淋化石的临床案例,另外列出以作参考:冯金英治疗泌尿系结石,用鸡内金160 g,先煎食用,余药用鸡内金汤煎服,每日1剂,10~15天为1个疗程,休息6天,休息期间单独服用鸡内金散,每日3次,每次10 g,反复3~4个疗程,即可治愈,未见明显毒副作用[27]。杨竞治疗因食用柿子所致的胃石症,直径3~9 cm,用鸡内金150~300 g,研末分3次随三餐进食,也可用米汤调糊服用,鸡内金健胃化石,胃石平均在1~3天消失,亦未见明显毒副作用[28]。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鸡内金有抗氧化、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以及改善肠胃功能等药理作用[29];鸡内金是常见的药食两用中药材之一,但在临床使用时须注意鸡内金消食化积之力强,脾虚无积滞者应慎用。本文从古今医家的用量与配伍角度总结了鸡内金的临床适应病症、常见配伍及用量范围,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用药参考。

猜你喜欢

鸡内金健脾用量
消化不良试试鸡内金粥
黄金卷卷鸡内金
健脾中成药 应该怎么选
鸡内金巧治小儿胃疾
鸡内金
脾虚可用三芽茶
发明速递
2014年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剂筛选试验报告
解读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
健脾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