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切除相关术式治疗结肠息肉的研究进展

2022-11-20王斌

医疗装备 2022年18期
关键词:术式结肠息肉

王斌

天津市北辰医院外科 (天津 300400)

结肠息肉是结肠癌的主要癌前病变,与结肠癌病发关系密切[1]。目前,临床对于易导致结肠癌的结肠息肉多采用内镜下切除术切除,且该手术已被证实可降低结肠癌患病率。与传统的内镜下热切除术相比,冷切除相关术式无需进行高频电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患者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成为内镜医师的首选术式[2]。现阶段,结肠息肉冷切除相关术式主要包括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poly pectomy,CSP)、冷活检钳钳除术(cold biopsy forceps,CBF)及冷圈套内镜黏膜切除术(submucosalinjection in cold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S-EMR)。近年来,关于冷切除相关术式在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手术适应证、问题及挑战等正逐渐明确,将为结肠息肉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对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冷切除相关术式治疗结肠息肉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 结肠息肉冷切除相关术式

1.1 CSP

CSP是一种易于操作、安全有效的内镜下小息肉切除术式,欧洲有胃肠道内镜检查指南便推荐使用,适用于隆起型病变的有蒂息肉、无蒂息肉、亚蒂息肉及平坦型病变中的轻微隆起型息肉,现被广泛用于治疗直径1~6 mm的结直肠小息肉[3]。Shinozaki 等[4]的研究将CSP与热圈套息肉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发现,CSP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低于热圈套息肉切除术,同时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避免长时间进行结肠镜检查造成的腹部不适和疼痛。另有相关研究指出,对直径1~9 mm的结直肠微小息肉行CSP仍是安全有效的,且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于标准息肉切除术[5]。

目前,CSP多被用于切除直径较小的息肉,对于部分直径较大(约11~20 mm)的息肉切除时,其创面较大,易导致黏膜出血,不利于彻底切除息肉。在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剂的患者中,大多数患者发生的黏膜出血可自行停止,且无明显的出血危险,这一点要优于传统息肉切除术。但CSP术后患者仍有一定的风险发生息肉丢失,且因部分息肉体积较小,易隐藏在结肠皱褶的背部,导致样本难以回收,进而导致息肉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受阻[6]。总体而言,CS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切除结肠息肉的手段,但不推荐用于直径较大的息肉,且需严格进行术前内窥镜检查,以防术后残留病变持续进展。

1.2 CBF

CBF是最为简单的结肠息肉冷切除术式,适用于切除直径≤3 mm的微小息肉,可作为微小息肉切除的首选术式。国外一项前瞻性研究指出,在进行CBF的过程中,可考虑用巨型钳替代标准钳完成直径≤5 mm息肉的切除,且对比巨型钳CBF与CSP对结直肠息肉的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但目前临床在是否选用巨型钳切除微小息肉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多认为仍应使用标准钳切除微小息肉,以避免不完全切除现象的发生,降低结肠镜检查质量[8]。而在切除稍大直径息肉方面,国外有研究指出,采用CBF,同时应用标准钳或巨型钳对直径3~5 mm息肉的清除率相当,但与使用标准钳相比,巨型钳可切除体积较大的组织样本,且息肉完整切除率更高[9]。综合考虑临床各种情况,对于微小息肉,推荐使用标准活检钳切除,对于直径稍大的息肉,应优先考虑使用巨型钳。

CBF的缺点是息肉切除不完整率较高,但其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当活检钳通过内镜通道后,可通过操作活检钳和内镜来抓取较多的息肉组织,还可避免电凝造成的相关损伤,并可避免组织标本受到污染或损伤,且较易钳除掉圈套器不易套取的微小息肉,获取的组织样本丢失的可能性小,可实现即刻收回,有助于医师顺利开展组织学评估[10]。因此,CBF可作为CSP尝试失败时的候补术式。

1.3 CS-EMR

CS-EMR是在CSP技术基础上结合黏膜下注射水垫形成的一种术式,近年来已逐渐被用于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治疗中。相关研究探讨CS-EMR与CSP治疗结直肠息肉(直径5~10 mm)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两组在息肉完全切除率、出血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术式切除直径5~10 mm结直肠息肉的效果相当[11]。Yabuuchi 等[12]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探讨CS-EMR对直径为10~14 mm的结直肠腺瘤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对于直径为10~14 mm的结直肠腺瘤,CS-EMR可整块安全切除病变组织。在2019年发表于Gastrointest Endosc的一项荟萃分析中,共纳入522个结直肠息肉(平均直径17.5 mm),结果显示,CS-EMR的息肉完全切除率为99.3%,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1%,术中和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7%和0.5%,腹痛发生率为0.6%;对于直径≥20 mm的息肉,尽管术中患者出血率较高(1.3%),但均未发生延迟出血及穿孔[13]。由此可知,CS-EMR对直径为5~10 mm及大于10 mm的结肠息肉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息肉的完整切除率高、手术出血率低。

CS-EMR已对标准CSP进行了有价值的改进,欧美和日本有诸多关于CS-EMR的研究报道,均证实该术式是符合结肠息肉治疗原则的安全、方便、有效的术式,有望成为更具价值的冷切除技术。但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由于内镜医师的操作习惯及对CS-EMR的认识尚有不足,其在临床并未得到充分的应用,故而对于CS-EMR,临床仍需提高认知水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 总结

现阶段,多种冷切除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结肠息肉的治疗中,且操作简单、耗时少、术后并发症少,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受到国内外内镜医师的青睐。但冷切除相关术式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CSP适用于直径1~6 mm的结直肠小息肉,但不适合用于治疗直径较大的结肠息肉(直径>10 mm);CBF虽具有获取组织样本后丢失可能性小的优点,但其息肉不完全切除率较高,不再是内镜医师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术式;CS-EMR是符合当前结直肠内镜下息肉治疗标准的更安全、便捷、有效的冷切除术式,但受医师操作水平及熟练度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用仍较少,其应用前景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总之,冷切除相关术式将成为临床治疗结肠息肉的主流术式,但需内镜医师依据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不断进行改进创新,以提高冷切除术的诊疗能力及安全性。

猜你喜欢

术式结肠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左半结肠一期切除术探讨
久用泻药要警惕结肠黑变病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69例宫颈肌瘤的手术途径及术式研究
一例猫巨结肠症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