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2-11-20姜琳玲

读与写 2022年32期
关键词:跑步有效性体育

姜琳玲

(江苏省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行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因素入手,分析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关阐述,从而针对呈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小学体育老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为打造高效的课堂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1.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因素

1.1 小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老师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的,而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就更为明显了。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课堂上,如果学生长期以往的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时,久而久之就会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开展积极的体育锻炼,这样一来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作为体育老师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教学职能,有助于教学内容的丰富,对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1.2 小学生的自律性不足。从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年龄阶段来看,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的自律性都不够强,而自律性不够强也成为了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因为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会直接印象到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并且参与度比较低在进行团队的配合度上就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如此,因为小学生缺乏自律性的原因,还会导致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课堂纪律的维持,从而影响了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和活动开展时间,导致教学效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开展。

1.3 教学器材的配置不够完善。目前,有部分学校的教学器材存在着不够完善的问题,一些学校可能因为资金不够完善,加上对体育课程的不够重视,在体育器材的准备上不够充分,而这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问题。器械的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校的经费不足,这就造成了部分学校在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时,教学内容就变成单纯的跑步、跳远做做广播体操等形式,而学生们的基本体育锻炼根本没有得到满足,从而造成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

1.4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当中,还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我们都应该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载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老师提高教学效率来说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我们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在老师的推动下进行被动的学习。小学生能够通过主观能动性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也对小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推动作用。

1.5 老师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因为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所以就会导致在同样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足够仔细的观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并以此作为核心来开展详细的分析,从而选择出能够有效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老师能够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对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起到可积极作用,不仅如此还能够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2.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措施

2.1 从兴趣入手,加强学生投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小学体育老师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保证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但是从目前的体育教学准备活动的开展状况来看,很多来时并没有意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并且每节课都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从而导致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都过于的形式化,在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老师就单纯的让学生做几个简单的动作就算热身完毕,开始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进行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特点来制定合理的课前准备活动,这样才能够提高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体育老师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要认识到课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要为学生讲解准备活动的内容,利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另外老师还可以为学生示范一遍,再由学生亲身感受来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不符合规定,老师就可以借此就会来为学生们讲解在准备活动当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从而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帮助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也更加的广泛,老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为学生找一些准备活动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从而更加投入的进行课程学习。

2.2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我国的教育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老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转变时一时难以更改,尤其是在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时,大多数都是在户外进行的,本来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就比较短,在加上在户外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因此老师就会采用强制的手段进行教学,而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老师就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学生们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灵活的教学。在备课阶段老师就可以事先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游戏或者比赛的形式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从而实现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在进行有关跑步的教学时,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好跑的比较快,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够好跑的比较慢,并且还有部分学生的跑步积极性不够高而不愿意进行排布。那么我们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让学生小动物的形式来进行比赛,比如“小动物的短跑比赛”、“小动物的接力赛”等,学生们因为感到新奇而产生兴趣,参与度得到提高,从而主动的参入到教学当中。并且我们还可以采用故事情境的教学方式来弥补传统教学当中的不足,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在进行小组人员的分配上,老师要做到实力分配均衡,要对比赛取得胜利的小组进行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精心设计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之间是存在着本质的差别的,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体育训练的对象是运动员,所以老师也应该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同学生拥有不同的特点,身体素质的不同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就要对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能够提高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安排一些难度系数较低的活动,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当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就可以提高活动的难度,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在教学活动准备的过程当中,老师还需要时刻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要和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从而能够更好解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游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因此老师在进行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游戏,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并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在教学活动准备的过程中,老师要时刻注意帮助学生调整情绪,学生情绪过于兴奋会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效果,学生情绪过于低落也会造成教学活动不理解,所以在进行活动开展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应该是平稳的。而不同的活动老师就需要设计不同的开展法师,在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来调节学生的情绪,并且将活动准备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而在有限的时间里想要实现教学目标老师就必须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如果运动强度过大会让学生产生疲劳,从而影响整体教学的开展,而如果运动强度较小又失去了准备的意义和作用。

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准备活动,比如跑步的话老师可以以改变学生的跑步路线或者跑步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小组进行分组跑步,或者改变跑步的运动轨迹,从传统的绕圈跑改为往返跑,曲线跑等形式,这样都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设计准备活动的主题也要和教学内容保持一致,并且在开展的过程当中老师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要避免学生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受伤,如果在课程中需要使用教学器材,老师也要起到监管作用,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器材。

2.4 完善教学器材,提高重视程度。要想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持的,这就需要各个学校能够加大对于体育教育资金的投入,能够为各项体育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物质保障,配置完善的体育器材,让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当中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达到真正有效的体育锻炼。而一般来说学校应该配置的体育器材应该有乒乓球台、篮球场、足球场、风雨操场、羽毛球拍等等,这些具有专业性的器材才能够使学生的锻炼更具专业性,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学校社会和老师转变对于小学教学的观念,加强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保证能够确保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的同时,给予资金和物质上的支持,从而能够保障各项活动能够在体育课程当中得以顺利开展。同时老师还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要积极的对待每一节课,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断的强化自身能力加强对体育学科的教研,积极的去寻找体育教学创新的方式。

2.5 发挥老师示范作用,提高学生上课质量。很多人都会认为上体育课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无非就是带领学生去进行室外活动,其实并不如此,一节优秀的体育课的要求不仅仅是增强体质,还有进行体育精神的传递,而优秀的体育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们基本的体育动作,还要从中去挖掘体育活动所带来的意义,从而能够带领学生去感受和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

2.5.1 着装的规范,体育课本身就是以活动为主课程,那么在服装的要求是就医运动服为主,这样才能够方便学生进行活动,因此老师切记不能够穿搭时尚,认为只发布口令让学生执行就行,这样的教学是无法起到带头的和标杆作用的,老师要以身作则。

2.5.2 要注意动作的规范,老师要通过正确的动作的示范来引导学生,比如在进行短跑的时候,起步姿势、蹲姿、以及起步之后双腿如何发力等,双臂如何摆动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为身体提供动力,在进行弯道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在跑步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滑倒和受伤,在跑步接受之后如何调整呼吸如何进行肌肉放松等,这些规范都是需要老师向学生进行示范的,要让学生从细节中去感受每一个动作该如何完成。

2.5.3 老师要注意语言的规范,“甜言与我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老师在为学生进行动作讲解的过程当中,为了避免在讲解的过程中过于枯燥,造成学生走思的情况,老师就可以通过举例比喻等方式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在言语过程中要保持和蔼可亲,对于走思的同学,严谨对学生恶语相向,可以让走思的学生上前进行示范,或者通过对比正确姿势和错误姿势来加深对学生的记忆,以此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而人们对于体育运动也越来越重视,人们也提倡了终身体育的观念,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培养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就要求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应该具有激情,老师能够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把新课程的标准落实到教学当中去,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跑步有效性体育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热天跑步防中暑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其实,跑了你才懂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我们的“体育梦”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八戒跑步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