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心”教育,探寻中学生价值观教育途径

2022-11-20张龙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教书育人 2022年17期
关键词:走心价值观念高中生

张龙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塑形的关键阶段,外界所带来的升学、生活压力影响了部分高中生心理的正向发展,还容易催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对此,班主任需以高中生心理发展诉求为基准,开展“走心”教育,让高中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内心世界得到灌溉,从而积极应对成长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品德与知识的共同发展。

一、深度沟通,走进“心”的深处

沟通是“走心”教育的关键,只有通过沟通才能触及高中生的内心深处,了解高中生在成长发展中的真实诉求与价值观念,找准后续德育的方向。对此,班主任应该放下自己在对话中的姿态,多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名学生,成为他们生活中、学习上的伙伴,逐渐打开高中生封闭紧锁的内心,这样,才能为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关系基础。

(一)平等对话,了解处世态度

高中生在长期的成长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独有的处事态度,不会轻易为外界所影响、改变。为了端正高中生的处事态度,班主任应打破“居高临下”的地位,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初步构建平等的对话关系;班主任应该多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处理,真正做到“想学生之所想”,以此把握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班主任就遇到了这样一名学生:他遇到事就会格外的慌张,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和其他同学抱怨自己内心的不满,对外释放其消极负面的情绪。为了了解该学生的处事态度,班主任选择放低姿态,与他进行平等的、频繁地对话,发现该学生在处事态度上较为焦躁极端,这种态度的形成与其原生家庭、性格因素、成长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帮助该学生逐步改善这种处事态度,班主任在“走心”教育的同时,关注语言上的疏导与精神上的支持,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排解自己的情绪,树立正确的处事方式与思想认知。

在沟通对话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以学生的个人喜好、学习成绩、家庭背景、身体健康作为评定标准,而是在深入对话中了解其处事的态度,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二)交流案例,辨识是非善恶

是非观不仅展现了高中生对待原则问题的态度,还能规范高中生的行为举止。目前在网络文化、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下,部分高中生在是非观形成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班主任可以通过案例的引入,引导高中生开展生动全面的交流,在此过程中形成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例如,为了让高中生对网络上不同的言论形成正确的认知,班主任特别选择了不同的网络暴力事件,让学生对“键盘侠”的言论进行对与错的评定。学生在是非善恶的判断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分歧,有的学生认为这些“键盘侠”揭露了社会的另一面,其行为值得赞扬;有的学生则认为“键盘侠”的理论并没有任何依据,会对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班主任则通过相关案例的引导、交流互动的加深,让学生加强对这一问题的辨识,能够主动规范自己在价值观念上的发展。

在案例的甄选上,班主任应该多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沟通交流的前提下,选择与学生成长具有较强关联性的案例,让学生在交流的同时实现思想观念的迁移,从而进一步发挥案例交流应有的价值作用。

(三)现身说法,明晰人生追求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关键抉择阶段,他们未来的发展与追求不仅受到成绩的影响,更受到他们实际态度与思想认知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外界的积极引导往往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让高中生在迷茫中逐渐明晰自己的人生追求,从而在言行上付诸更多;而外界的消极引导则会对高中生的成长发展造成严重干扰。对此,班主任可以现身说法,通过实际经验的分享,带领学生一起直面人生中的困惑,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以张同学为例,一直以来,张同学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不仅在学习上的态度较为消极,还经常做出一些“小动作”去影响他人。很多老师一提到张同学就头痛不已,同学们也纷纷排挤他。为了找到张同学的具体问题,班主任先是对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张同学并不是不聪明,相反,他的点子非常多。只是因为找不到学习的价值,所以不愿意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针对这一现象,班主任决定现身说法,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在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张同学进行分享,引导他说出自己的疑惑,在帮助解决的基础上为对方找到了前行的方向。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目标激励与方向引导,张同学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进步与改善,并且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人生追求的确定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班主任需要通过推心置腹地沟通,开展针对性的分析与引导,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规划,以此来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主题活动,打开“心”的症结

在高中德育教学中,主题活动以明确的思想核心、具体的活动内容、丰富的活动形式吸引了很多学生的注意力。相对于传统的德育模式,主题活动更有助于打开每名学生的“心”结,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主动接受思想、心理、情感上的积极引导,实现高中生德育教学的高效开展。对此,班主任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汲取主题内涵,以此开展不同类型的德育主题活动。

(一)爱国主题演讲,拒绝功利主义

在当前多元化文化的影响下,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知识学习上,忽视了高中生爱国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这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对此,班主任应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引导学生形成和谐友爱的情感,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拒绝各种功利主义的侵扰,以此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开展“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谈谈自己对爱国的理解,从不同角度谈谈怎样才是爱国的正确方式。有的学生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角度进行了情感与观念上的共享,他列举出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指出需要坚持建党精神,发挥个人的价值,用行为践行爱国;有的学生则列举了身边的爱国、爱党人士,从点滴小事中分享了他眼中的爱国情怀、爱国方式。

爱国思想的奠基与践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班主任应在演讲活动中融入时事热点、讲话精神,让学生在情感与思想上受到更加积极正向的引导。

(二)集体主题竞赛,弱化个人主义

高中生成长于幸福和谐的当代社会,生活的安逸、父母的关爱容易让学生滋生浓厚的个人主义思想。在行为处事的过程中多以个人为中心,忽视了集体利益与对他人利益的维护。强烈的个人主义对高中生融入班集体,甚至融入社会都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班主任应该多开展与“集体”主题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协作的过程中逐渐弱化个人主义,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构建和谐友爱的大家庭。

这场雨似乎下个没完没了,下课后,夏霖收拾好东西离开了教室。等到吴琮出来后,她撑伞挡住自己,悄悄跟在后面。

例如,为了增强学生与同伴之间的紧密配合,班主任就开展了“我和我的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主题活动中学生需以小组形式,共同去拍摄视频、照片,以纪录片或者是微电影的形式讲述自己与家乡的故事,并在活动的最后进行评比,选出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故事等不同的奖项。这种主题竞赛活动进一步调动了班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小组内先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学生均发挥了自己在写作、摄影、演绎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展现了自己的深入思考。

在这类主题竞赛活动中,班主任应该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合作商讨,逐步打破了个人主义的局限,实现思维、行为的多维互动。

(三)劳动主题辩论,消除享乐主义

通过实际观察可以发现,很多高中生对劳动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抗拒心理。一方面,很多家长为了学生的知识学习,为他们提供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于劳动有着错误的认知,不愿意主动参与劳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享乐主义思想。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辩论活动,让学生围绕着具体的辩题,阐述并深化自己对劳动的认知。

以“劳动者最光荣”的辩题为例,班主任先播放了有关主题的电影或者是图片,让学生自主辨析主题,形成基础的认知。随后,班主任再让学生自发组成两个小组,其中一组持有“劳动者最光荣”的观点,另一组则持有“劳动者是光荣的,但是其所作出的贡献却不是最大的”观点,由两个小组搜集不同的案例资料,整合自己的论点进行激烈的辨析。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对于劳动的认知不断更新,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过去思想观念的错误。不仅如此,通过案例的搜集,学生能够被身边劳动者的事迹所感动,从而自主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仅形成基础性的劳动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在主题辩论活动之后,班主任还应该开展班级性、社会性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劳动观与劳动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班本课程,升华“心”的境界

在高中生德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同班级在学生成长、班级环境、教育情况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差异性与复杂性。班主任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开展班本课程,能够不断升华德育的内容,让学生的内心得到进一步的成长发展。

(一)设计自治课程,树立远大理想

高中生价值观念的引导需要内外兼施,即其价值观的形成不仅需要发挥外因的作用,更需要心理机制发挥作用。因此,在构建班本课程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设计丰富的自治课程,让学生能够自觉加强自我教育,主动接受先进理论思想与价值观念的洗礼,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例如,在本班开展问卷调查的过程中,班主任就发现了这样一名学生:他对自己的将来并没有明确的规划,缺乏理想的引导。在发现该学生的问题以后,班主任先是与他进行了私下的沟通交流,让他能够认识到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随后,班主任又和他一起制定了简单的发展任务,设计了相应的自治课程。第一阶段,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与学习上存在的不足;第二阶段,加强在毅力等方面的心理训练与课程学习,通过自治管理与自我约束,让该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

班主任应将学生自治能力的提高看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基础的课程设计入手,让学生能够评估自我、认清自我,再不断提高自治课程的难度,以推进学生的递进式发展。

(二)设计祝福课程,渗透感恩意识

通过对高中生的观察分析可以发现,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着感恩意识匮乏的情况,这是因为生活、学习的忙碌会造成高中生情感认知的弱化,加上部分父母对学生的溺爱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念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此,在设计班本课程的过程中,为了潜移默化地渗透感恩意识,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设计开展以祝福为主题的课程,这类课程要求高中生能够突破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与意识,怀着感恩的心去审视他人的付出,有助于形成正向的情感思维。

对此,班主任特别组织开展了以下课程活动:先以对家长的祝福与感恩入手,让学生提前搜集家长的生日,将家长生日相近的学生组成5 ~6 人的小组,小组成员可以共同商讨,选择祝福的形式、内容。有的小组采取了表演的祝福方式,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演绎得淋漓尽致,并将自己对父母的祝福融入剧情之中,展现了自己的感知思考;有的小组则共同为父母准备了不同的礼物,群策群力让祝福的内涵变得更加深刻。

为了放大生活中的情感细节,班主任还可以引导学生怀揣感恩之心投入社会实践之中,通过参观敬老院、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孤儿提供服务,实现班本课程在开展水平上的提升。

(三)设计交际课程,强化社会观念

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在发展上日益成熟,除了与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以外,部分学生还出现了早恋的倾向或行为,错误的恋爱观会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他们也正处于交际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设计开展班本课程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尽量丰富交际的方式,充实交往的内容,让高中生在加强师生、同伴交流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其交际范围,从而实现社会观念的逐步强化。

例如,本班就曾开展过一场沙龙形式的交流课程,让学生围绕着“高中生该不该早恋”的议题进行探讨分析。正好班上有一名正值“失恋期”的学生吴某,他几个月来的“网恋”女友和他分手了,他看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于是将自己的苦恼向大家倾诉了。部分学生在形成共情的同时,从不同角度出发给予了吴某很多的意见与想法。有的学生指出这种感情并不是真正的恋爱,两人更类似于朋友的关系;有的学生则认为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此过程中,班主任注重身份的切换,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和吴某共同探讨,最终也成功解开了吴某的心结,让他的社会观念、恋爱观念得到了积极的成长。

因此,在这一教育引导过程中,班主任应该让学生自主融入对正常交往的探讨,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际课程,让学生在自尊自爱的同时,掌握良好的交友观、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责任观等社会观念。

价值观念在高中生成长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为个体对人生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态度,会对个人一生的发展都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目前部分高中生却存在着明显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倾向。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班主任应该做好价值观念的引导,通过深度交流、班本课程开展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念能在高中生的心中扎根。

猜你喜欢

走心价值观念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做一名“走心”班主任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李安:拍片靠科技更靠“走心”
从“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