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安:拍片靠科技更靠“走心”

2016-11-11刘宇凡李婷

环球时报 2016-11-11
关键词:林恩走心比利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刘宇凡 李婷

作为唯一一位屡次在奥斯卡奖上建功立业的华人导演,李安的每部电影对于渴望“走出去”的华语电影圈都有着特殊意义。今天,他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下简称《比利·林恩》)在千呼万唤中正式上映。而外界对于影片的讨论,焦点却不在故事情节上,而在于“120帧”“4k”“高亮度3D”等高科技名词。这对于“烂片无耻敛财,佳片曲高和寡”的华语电影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冒险。不久前,《环球时报》记者在纽约受邀参加了李安的新片见面会,在超前体验“高帧速观影”的同时,也与李安导演就电影科技梦进行了探讨。

李安新片在美受特殊礼遇

对于这样一部以4K+高亮度3D+120帧高科技为卖点的电影,美国人也给予了特别对待。看片会当天,片方对保密工作相当重视,入场者要经过繁复的身份核对检查。来自欧美及亚洲各国的电影记者鱼贯入场,让人感受到这部新片的国际关注度。影院内其他放映厅都是关闭状态,只有《比利·林恩》的场次开放。在美国,如此规格的新片放映并不多见。

走进为这部新片专门改造的纽约影厅,记者多少有点意外。此前以为,4K加120帧的专业银幕一定是外观闪闪,而实际上和普通银幕并没有太大差别,与IMAX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可见李安这次的技术革新,走的是和各种巨幕相反的方向。李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次使用的放映机,是在美国空军用于飞行模拟的放映机基础上改装而成的。当别人挖空心思把电影做“大”时,李安却在努力让画面更“细”,这也是基于他对电影的独特理解吧。

《比利·林恩》讲述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在伊拉克战争中幸存下来,意外成为国家英雄,并被邀请出席感恩节橄榄球赛的中场表演。过程中的一连串遭遇,让他看清战争的实质与国家的真相。在故事内容上,《比利·林恩》将伊拉克战争这一“美国国殇”和橄榄球赛这一“美国国粹”进行了另类嫁接,从而更具话题性。而战争和球赛这类快速运动场景,也正是高帧技术的用武之地。120帧意味着每秒拍摄120个连续运动的画格,相比普通电影的24帧,无疑更清晰地表现出运动物体。不过李安显然担心观众适应不了高帧画面,开场20分钟全部是人物对话,有限的战斗闪回场景转瞬即逝。全片看下来,战争戏不足10分钟,球赛画面可以忽略不计。总体感觉,120帧技术在这部以“走心”为主的剧情片中,有点像用高射炮打蚊子。

对于该片“科技三元素”中的4K和高亮度3D,现场的媒体同行都持肯定态度。超高清镜头让演员每处细微情感都展露无遗,很能激发观众的代入感。这其中加分最多的演员当属“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以偶像戏路出道的她在李安的调教下演技爆表。据说为了应对超高清镜头的考验,“暮光女”专门保养了3个月皮肤。此外,高亮度3D的效果更是一扫3D电影常被诟病的“雾霾般视效”。不过在记者看来,当日常生活被超高清镜头重现在电影里时,每个像素仿佛触手可得,反而容易失去“生活在别处”的电影梦幻感。换句话说,电影其实也需要“和生活保持距离美”。举例说,影片开头,众人乘坐豪华轿车赶往橄榄球场的一幕,结合“超逼真”的视效和插科打诨的对白,仿佛让人穿越到《卡戴珊一家》(美国知名真人秀,以各种炫富著称)的节目里。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帧电影无异于技术上的双刃剑。

放映结束后,有参加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美国首映礼的同行说,那部影片放完时是全场起立欢呼。相比之下,《比利·林恩》获得的掌声少了些。尽管如此,记者依然要为李安叫好,当国内电影人大部分沉湎于模仿时,李安敢于走在世界电影技术的最前线,这种突破极限的勇气是当下中国电影所缺少的。

“拍《比利·林恩》,我必须谦卑”

“我拍过12部电影了,也出名了,自我感觉应该挺好,可是面对这部新片不得不谦卑,因为科技是不和你客气的”,李安对《环球时报》记者感叹,“这部片子让我觉得最好玩也最胆战心惊的,是常常不知道怎么拍电影了。对于业界来讲,我跳跃了很多步。怎么样做成一部能看的片子,我觉得很有挑战”。

其实“高帧速”这块螃蟹肉,其他导演不是没有尝试过。2012年彼得·杰克逊执导《霍比特人》时,就曾用48帧拍摄,但小规模放映后恶评如潮,正式上映时便乖乖改回24帧。2012年法国影片《艺术家》反其道而行之,用仅仅21帧的画面拍摄,成功模拟了默片时代的电影质感,反而获评奥斯卡最佳影片。电影鬼才韦斯·安德森玩得更绝,他执导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一秒只有12个画格,将复古进行到底,引得影评人满堂喝彩,同样入围奥斯卡最佳。正反对照,24这个神奇的数字似乎成为影片帧速的上限,比它慢是玩风格,比它快是玩冒险。

慈眉善目的李安这次为何甘做打破金科玉律的叛逆者?谈到这一点,李安对《环球时报》记者坦陈,自己选择每个电影项目都非常慎重,因为拍摄一部新片对他来讲“犹如自杀般辛苦”。《比利·林恩》这部带有政治化色彩的小说,让他最受触动的是战争带给年轻战士的情感创伤。在李安眼中,《比利·林恩》是一部着重刻画人物的剧情片,而非视觉大片。正因如此,他才将大多数篇幅用在人物对话和主角的多角度脸部特写上。“高科技不应该仅为动作戏、大场面服务,而是应该用来强调故事本身,展示内心世界”。

“渴望回归中文电影”

事实上,李安早期的作品一直以人物故事取胜,包括《推手》《喜宴》《冰风暴》等。但近年的《少年派》和《比利·林恩》都在强化顶尖的视觉技术,难免让人以为他要改走“商业视觉路线”。面对《环球时报》记者的疑惑,李安微笑说,“视觉对电影的确重要,不懂戏剧的人也能拍出精彩的视觉电影。但我是学戏剧的,不像有的人有视觉体验就很满足。我的作品要有人物的来由和心境,这个创作习惯想改也改不掉”。

回顾李安的导演之路,每次挫折之后必然会有复兴,《绿巨人》之后是《断背山》,《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之后是《少年派》。很有可能,《比利·林恩》之后的李安会做出更大动作。观影结束后,李安导演私下向《环球时报》记者感叹,是时候拍一部中文片了,不能再拖。“能打动我的中文题材不是那么容易。将心比心,英文的故事容易做出艺术性。拍中文片对我来说比较伤元气,刻骨铭心。现在我在酝酿一些东西,非常渴望回归(中文片)”。的确,李安之外,我们找不到哪位华语片导演能在好莱坞取得如此成就。李安之于华语电影,就像姚明之于中国篮球。与其事后怀念,不如当下珍惜。▲

猜你喜欢

林恩走心比利
幸运的“比利”(下)
幸运的“比利”(上)
林恩是个好少年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做一名“走心”班主任
与家长相处要“走心”
从“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