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失误中的认知根源研究

2022-11-20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

刘 芳

我国学者及专家已经从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角度出发,对跨文化交际失误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探寻,并将其作为全新的研究方向,建构了相应的研究方法、理论体系,使其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补充。然而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有关跨文化交际失误的认知根源却鲜有涉及,致使跨文化交际失误问题难以在根本上获得有效的应对方法。对此,本文结合跨文化交际失误的种类,深入分析跨文化交际失误的认知根源。

一、跨文化交际失误的种类划分

语言学者汤姆斯在其著作《语用失误》中指出,跨文化语用失误通常包括社交语用失误与语用语言失误两大类别。我国大部分专家也肯定并沿用该分类方法,并在此前提下归纳了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基本原因:(1)思维模式差异;(2)价值观差异;(3)语言迁移作用;(4)语言知识的缺乏。Samovar 在相关著作中指出跨文化交际可能存在的问题,即“降低非确定性”“探究相同点”“权力关系”“歧视与定势”“目的多元化”“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冲击”等。认知语言学者认为,语言的形成源于人类对世界的整体体验,并在否定语言学基本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描写或描绘语言必须结合人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性。前文已经提到了有关社交语用失误和语用语言失误的种类划分,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文化认知与语言认知层面上所存在的失误。而结合认知、文化、语言三者的关系,文化与语言的形成显然是受到认知过程的影响和制约的,对语言的认知应结合对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对文化的解释在某种层面上应依托对语言的理解。在语言理解与形成中,都存在“认知”的过程,只不过语言认知更加鲜明,文化的认知则相对内敛。

实际上交际失误应划分为文化认知失误与语言认知失误,其中语言认知失误可以根据语言特性及结构特征,划分为“语义失误”“结构失误”“词汇失误”及“语音失误”等类型,主要体现在交际者对不同语言系统所存在的认知缺失、不足,难以客观地对另一种语言系统进行分析、理解和内化;根据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确定语言演进与形成过程是建构在“像似性”前提下的,不同的语言的产生、形成过程,都拥有明显的差异性。虽然在语言形成的萌芽阶段,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任意性”特征,但是在语言扩充与演化中,却拥有较为固定的认知规则。句法与词汇层面上的失误,是交际者没有认识或感知到目的语言与母语语言在此方面的差异和对比,即对目的语结构理解得不充分及受母语迁移的制约,致使句法和词汇问题成为跨文化交际过程的重要阻碍。

文化认知失误通常被划分为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时空观念等层面的失误。其中时空观念主要涉及人类个体对世界的感知,譬如物体之间的空间、时间关系,人与环境的包含关系等。而思维模式是解释、推断、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价值观念是在时空观与思维模式的前提下,所形成的、拥有主观意愿的判断标准。如果说“语言本体的主观认知”来源于对客观事物或实际的描述,那么文化认知则是人类个体在头脑、思维及精神中所形成的评判标准或机制。然而我们不能将“文化认知”和“语言认知”割裂开来,应明确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文化包含着语言,语言则对文化传承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如果将两者割裂开来,必将导致交际者的认知体系不够完整、不够全面。而将两者相互融合、相互综合起来,则能提升人的认知能力,使交际者可以更好地解决认知层面上所存在的冲突与矛盾。

此外跨文化交际还有非语言行为认知,具体包括“面部表情”“体距”“手势语”等内容。在非语言行为交际研究中,交际者由于不同的传统和习俗,导致语言交际者会使用不同的面部表情、交际距离及手势,进而在认知过程中形成“差异”。譬如“点头”在我国拥有“肯定”的含义;而在印度,“摇头”则代表“同意、肯定”。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在非语言行为上的不同,会产生认知上的“误解”,使跨文化交际过程更加复杂。

二、跨文化交际失误的认知根源

结合跨文化交际失误的种类划分,能够确定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基本原因在于文化认知与语言认知层面上的欠缺。Wilson与Sperber将“关联”作为语言交际的必要途径,这种“关联”通常是借助理解交际意图的方式来实现的。然而要明确交际意图,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选择与推理。在选择与推理的过程中,交际者可以通过相互认知的方式,彼此交换交际意图,明示交际目的,让交际过程更加流畅、自然、稳定。Scolllon认为跨文化交际过程必须经过相互性的智力推断,Samovar 则认为语言交际过程应源于“共享”观念与共享知识。但由于交际者在经历、经验上所存在差异,导致交际过程中缺乏共同的知识和经验,自然缺乏了能够“共享”的观念,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交际、语言交际方法不一致。

将跨文化交际失误中的文化认知与语言认知,同交际失误原因融合起来,则会发现,语言知识不足所引发的交际失误现象,能够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得到解答。语言结构、语言语音及语言语义等层面上的交际失误,都是源于语言认知程度上所出现的认知问题。这种认知问题不仅受目的语语言的语法体系、语用习惯的影响,还容易受到母语意义、结构及语音等层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简而言之就是在认知程度不够深入以及受母语迁移现象的影响下,交际者将难以准确地理解目的语的意义、语音及含义。如果问题出现在文化层面上,则问题的解决过程要相对复杂。由于交际者所处的认知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会形成独特的评判标准与思维方式。当这种评判标准、思维方式走向极端后,便会导致人们对特定文化、群体产生歧视。就像很多学者及专家所指出的那样,语言失误能够容忍,然而文化失误却难以容忍。简而言之,由于不了解目的语交际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容易导致语言交际在行为、方式及问题角度上出现失误。通过理论探究,我们可以将交际失误的认知根源归纳为语言应用失误及文化理解失误。语言应用失误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进行优化和破解,但文化理解失误却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解决和弥补,其所带来的影响也较为深刻。

在探究交际失误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交际双方的主观认知。Wilson 与Sperber 在《交际与认知》中提出“知识共享假设”,认为语言交际者要想明确并理解双方的交际意图,就需要拥有能够共享的经验和知识,以此实现“明示交际”的目的。因为交际失误很难归纳为任意一方的责任,需要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科学的方式传递给对方,让对方在现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我们所传达的信息,提升知识共享与观念共享的效率。否则会出现交际一方认为已经完全理解了对方的意识,而对方却对交际内容存在疑惑,导致交际过程出现明显的不均衡与不平等问题。我国现有的跨文化交际教育过于强调他国文化所拥有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重视,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问题长期存在,难以得到充分地解决。Wilson 认为文化作为知识共享的载体,能够帮助交际者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即通过深化理解并认识他国文化,使知识传递过程建构在文化的基础上,帮助目的语交际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知识、理解知识,继而内化知识,使跨文化交际过程更加流畅。

三、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应对策略

(一)西方学者的应对举措

西方学者在探究跨文化交际失误的过程中,普遍提出了一些微观的、宏观的对策和指导,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1)开设文化课程类。在语言教育中嵌入文化内容,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融合起来,将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学生培养的基本目的;(2)鼓励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类。即在语言教学中通过鼓励、引导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差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文化探索中夯实自身的语言基础。Samovar 在探究跨文化交际失误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几点交际能力提升对策:如(1)掌握本土文化、掌握自身的交际方式、交际态度;(2)充分考虑人文环境与物理环境,包括习俗、场景、时间等;(3)充分了解交际系统;(4)鼓励反馈;(5)移情;(6)提升文化适应能力。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将Samovar 所提出的提升方法,归纳为跨文化交际渠道、场景、态度、本土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移情等内容。由于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是建立在双方互动基础上的,是通过双方认知中的自我调节与调试来实现的。通过反馈,可以帮助交际者更充分地了解自我与对方,从而规避跨文化交际问题的发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Scollon与Leech认为“面子、礼貌”系统在交际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功能。由于人们在交际中既要顾及他人面子,又要保存自己的面子,所以需要充分了解彼此的交际礼节。不过Scollon 认为,跨文化交际者虽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礼节上却没有较大的差异,只要拥有相关经验、知识,便能够充分解决文化交际中所存在的“面子、礼貌”问题。Blackmore与Dawkins在研究文化模因中,指出模仿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价值,即通过提升交际者模仿文化、行为及语言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目的语交际者的意图,从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所存在的失误问题。

(二)我国学者的应对举措

我国学者在跨文化交际失误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诸多的应对策略,可以为我国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抓手。曹颖认为跨文化交际失误问题的形成原因在于社会心理,并指出社会心理与交际文化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强调交际者要想破解交际失误问题,就需要转变自身的“价值判断”与“思想理念”,使自身“移情”到目的语交际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其策略主要有:(1)深入理解本土文化与思维方式;(2)熟悉并了解目的语交际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心理;(3)通过“移情”,实现知识与经验的共享。该策略旨在从目的语交际者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及其所拥有的社会心理出发,使交际者自主地融入跨文化交际中,减少文化认知所带来的阻碍。然而在传递并交流本土文化上,却存在明显的“弊端”,很难将我国所拥有的文化理念、文化思想传递给西方读者。邵旦在探究“商务英语语用失误问题”中,提出了一种“目的论”方法,即将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应用到跨文化交际中,通过明确交际目的,审视语言认知和文化认知的“内核”,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质量。特别在商务英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只有明确各自及彼此的交际目的,才能在语言应用和文化理解上有所优化,进而规避跨文化交际失误问题的发生。李利则将信息技术与跨文化交际结合起来,指出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跨文化交际失误的特征,明确交际者在交际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以问题为导向,摸索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也就是以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实践特征为抓手,确定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方向。整体来讲,在语用失误问题上,我国学者提出诸多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规避跨文化交际失误问题的出现。不过在认知问题上,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

(三)基于认知的应对举措

认知是语言交流、文化交流的基础,也是跨文化交际失误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在语言认知与文化认知的过程中,交际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到目的语交际者的意图,使知识和经验在传递、转化中得到共享,提升跨文化交际的“实效性”“有效性”。首先,在语言认知上,交际者应在摆脱母语迁移对目的语所带来的影响下,深刻理解目的语的语义、结构及句法。即将“语言”与“文化”融合起来,通过文化来理解、认知“语义”“词法”“句法”。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将语言教学置于文化背景下,以文化视角来阐释、传授、解析语言知识,使学习者能够以文化的视角来认知语言、应用语言及理解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教学质量。然而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需要突出句法、词法的“意图”,即以意图阐释为目的,统筹各类“语法教学”“词汇教学”等活动。唯有如此,语言学习者才能从意图表达的角度出发,充分表达自身的思想、理念和诉求。与此同时,也能转变我国长期语言教学问题。即语言教学的实用性不强,学习者容易出现“哑巴英语”的问题。此外,在“意图表达”下,学习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意图,使各类非语言交际要素融入其中,提升语言交际的效率。并且可以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出发,及时、有效地理解目的语交际者的交际“意愿”,增强语言交际质量。其次,在文化认知上。文化认知需要交际者明确目的语交际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并从价值观、思维模式、社会心理等角度出发,破解跨文化交际失误问题。而在语言教育上,学习者应:(1)充分掌握并了解本土文化、目的语文化,并明确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特点;(2)通过分析目的语交际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所拥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确定跨文化交际的方向;(3)借助“移情”的方式,将学习者融入目的语交际者所处的各类情景中,如文化情景、社会情景、生活情景等;(4)通过模仿目的语交际者的思维、理念,对其文化有更深的认知。譬如语言教育者将学习者置入一个纯英语环境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其对目的语文化有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其方法可以是在固定期间内观看外语电影、浏览外国网站、阅读外语书籍或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让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有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四、结语

我们可以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找到跨文化交际失误的解决思路与理论依据;可以结合跨文化交际失误中所存在的认知因素,增强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从文化认知与语言认知的角度出发,将语言教学植入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通过提高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增强其认知、理解及应用目的语文化、语言的能力,规避跨文化交际失误问题的发生。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语言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两块磁的交际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我有我语言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