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2022-11-20孙晓辉

现代英语 2022年12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利用

孙晓辉

(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一、引言

建构主义最初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该理论强调个体如何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利用自己原有的思维来构建新知识。将其运用到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转变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中以教师作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限性,提升教学质量。

二、建构主义概述

(一)建构主义

传统的学习理论重视行为主义,随着建构主义的提出,学习理论实现了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的深化。建构主义理论由皮亚杰提出,强调学习者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利用自己的固有思维来构建新知识。皮亚杰认为,生物个体均具有自发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也使得生物形成了行为以及智力。在皮亚杰的理论中,个人构建的理论也随之出现,这一理论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个体在学习方式构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协同合作可有效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效率和能力。而同伴支持可使得学习者将外部知识实现内化,提升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并将这些能力转化为智力。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是实现外部活动内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利用教学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劳动、游戏以及日常生活来实现。人们在建构或者理解现实的过程中借助自己的经验进行学习,而个人的经验均由自己的大脑构建。由于人们的经验不同,对世界的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建构主义关注人们利用自己的经验和信念来构建知识,强调在学习知识上的主观能动性、情境性以及社会性。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宣传认知心理学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1]。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以及技能的获取并不是直接通过教师所得,而是受教育者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下,在学习伙伴或者教师的协助之下,利用学习资源,利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而实现。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由于英语自身特点,其极为适用利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例如,大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是建构主义的最好体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主导,学生机械接受知识并完成课后练习的模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在课前自主开展预习工作,然后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带到课堂上由教师组织讨论,解决问题。在这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英语知识意义以及技能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提供知识上,教材内容成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对象,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工具。而教学媒体也不再是协助教师进行知识传输的工具,成为情境创设的工具,用来帮助学生开展会话交流以及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2]。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做好课程的设计工作

建构主义提倡学生自主开展学习,遵循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建构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做好课程的设计工作,以符合建构主义视角下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为课程准备阶段。由于大学学习环境整体较为宽松,英语学习环境也较为开放,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基于此,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开展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工作,需遵循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在合理范围之内开放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在课程准备的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习惯,为学生制定多种方式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喜好以及学习习惯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也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为做好学习过程的把控工作,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入竞争机制,在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的同时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3]。

其次,做好教学工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对于大学生来说,需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自身英语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在建构主义的要求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以及知识迁移拓展氛围。针对教学内容,也需为学生制定层次化以及结构化的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正确学习方向,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4]。

最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实现理论知识的外化,从而真正提升自身英语应用技能。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在做好课程准备以及课堂教学设计时,还需将知识与技能的转化在课程设计中予以体现,以此来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以“to be safe,you may put on your dark glasses to avoid the sun shining into your eyes”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本单元内容来开展技能提升工作。如要求学生用英语来表达阳光直射眼睛可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以及如何避免阳光直射,要求学生在思考之后利用英语进行表达,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5]。

(二)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1.任务驱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目的不应有外部因素强加而成,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由学习者内部自主形成和确定。而学习目的的产生与学习任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构主义者认为任务应该是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关系且实用性较强的任务。对于教师来说,其需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案例或者任务来开展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以“biologists have estimated that there are around one million animal and plant living and growing in the rainforest”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本单元内容为生物学家已经在热带雨林中发现超过100万种生物,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可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找出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并用英语进行表达,拓宽学生的词汇积累[6]。

2.情境创设

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学习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知识的感知中只有结合一定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整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需提升形象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回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或者生活经验等,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内化或者改造,从而建构全新的知识点。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由于英语中的许多知识点抽象性较强,学生很难直观进行理解。针对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引入全新的背景材料,在课堂中营造多种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英语环境中获取知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来构建教学情境,提升学生感受,降低学生在新知识学习上的难度。多媒体设备在教学情境的构建上可利用声像结合以及视听结合的方式进行,将抽象的内容利用直观的教学情境进行展示,使得学生受到感官上的刺激,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以“the stockbrokers by the sharp drop in the stock market last Tuesday”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中构建股票交易情境,将股票涨跌、股市的情况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构建,使得学生直观了解股票经纪人在面对股市大跌时的反应,强化学生的认知[7]。

此外,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还需明确交际类型,若教材内容为日常人际交往中的对话,在交际类型上应用pair-work类型较多;若教材内容为故事类内容,应用role-storming类型较多,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开展课本剧的表演,构建表演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在课堂交际工具的选择上,需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实物或者图片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更要选择合适的交际语音和语调来开展英语的交际,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8]。

3.合作交流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知识掌握水平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社会均有着自己的认知,使得其在建构知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可利用协同合作的方式,通过辩论或其他讨论形式,来将差异性较大的观点进行趋同,形成对知识的全面了解。在合作交流阶段,教师不需要将自己的主观思想灌输给学生,而是针对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情况进行分析,精准概括教学内容的本质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促使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将新知识进行同化。在学生应用新知识来丰富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为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并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组内自行开展问题的分析解答。而在这一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组内需自行进行分工,明确问题的解答职责,共同开展对问题的探究,组内成员可互相交流彼此的观点和见解,对部分存在异议的内容,需利用合作的方式进行解决,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意义建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来源渠道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也可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并借助互联网来进行成果的汇报工作,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促使其形成合作意识[9]。

4.主题探究

部分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为学生准备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这种掌握过程属于一种积极的体验,属于非预先设定以及非程序化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使得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不断开展思考与探究工作,思考语言建构的意义,并不断进行探索,来形成对语言建构的全新理解。这也使得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引入主题探究的模式进行学习,可设计探究主题,利用报告会、茶座、即兴演讲以及辩论会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尤其是辩论会,可极大提升学生批判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构建学生发散思维体系[10]。

5.网络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中,强调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与网络教学模式不谋而合。针对此,在开展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也可引入网络教学模式。教师可为学生推荐一些专业网站,如英语测试类网站、听力练习类网站、语法教学类网站等,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英语知识中的薄弱之处,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练习。教师也可利用慕课等形式,与学生开展线上交流,及时沟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指导工作。而在应用网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建构主义者认为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有效互动,才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对网络教学模式来说,还需做好网络交互工作,做好人机交互工作,更好地开展互动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四、结语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使得大学英语在教学中的目标和方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建构主义的理念被广泛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立足建构主义视角下开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更重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做好课程的设计工作,引入情境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模式、合作交流模式、主题探究模式以及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提升教学效率,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利用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画与理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建构游戏玩不够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