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景,让小学语文课堂增添无限魅力
2022-11-20徐晓彤
徐晓彤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 上海 静安 200040)
情景学习相较于其他学习模式而言,更具生活性、真实性等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够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部分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常常会感到语文学习枯燥、单调,难以吸引自己的目光,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情绪低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自己在语文学科学习上缺乏天赋,不如将时间花费在其他学科上。小学语文教师将教学的目光凝聚在情景设置上,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解决的策略,帮助学生走出语文学习的阴霾,使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怎样利用好语文学科特点,运用好课堂所学方法来拔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教师在创设情景的时候,不能盲目展开,而是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然后围绕学生的现状对学生实施教育,让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方向,使学生在挖掘探索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学生在生活情景、问题情景、讨论情景、探究情景中,会让语文更具延伸性、动态性,知道从生活中拾取联想碎片,在问题中拾取思维碎片,在讨论中拾取合作碎片,在探究中拾取自主碎片,然后将其融合在一起,构建充满光芒的语文课堂。
1.创设生活情景,渗透阅读魅力
语文,并不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融合渗透下构成的,可以说,语文并不能与生活分割,而是需要生活的扶持,带着对生活的感悟来打动人心,让语文更具吸引力和现实价值,转变学生对待阅读的态度。生活,对于学生而言,是有着深远影响的,可能是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也可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一段记忆,都有助于觉醒学生的阅读意识。小学语文教师增添课堂魅力,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来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领悟阅读的魅力。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容易产生陌生感,这是由于学生没有建立生活与语文之间的联系,出现了一头雾水的情况。学生缺乏生活意识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不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关注生活元素,帮助学生发现生活,学会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生活实物,让学生围绕生活话题进行思考,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来理解作者的生活感悟,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加快学生从文本中抓取知识的速度。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析出自己熟悉的内容,然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对文本中所传递的内容、思想等进行剖析,进而帮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学生在生活情景下,能够产生探索阅读的动力,逐渐走入阅读课堂中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把握阅读的内容和主旨,然后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牵绊,理解作者的语言和思想,进而感受到阅读的无穷魅力。
在学习《落花生》时,教师在课堂上先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是否有过观察某一事物获得某种启发的经历,以此来唤起学生的参与感。学生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了自己观察蚂蚁搬运重物、蒲公英传播种子等生活案例之后,得出的人生启示的故事。接着,教师为展示了花生实物、花生制品等,让学生观察并回想自己的经历,说一说在花生的身上能得到怎样的启发,以此来吸引学生。学生观察花生实物之后,对阅读内容进行了梳理,认为课文通过对话的方式记录了收获花生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花生、思考着花生的过程,营造了一种平淡的、温馨的、真实的氛围,能够引发人的联想。教师倡导学生继续总结,说一说花生中蕴含着怎样的品质,作者想要借助花生来表达怎样的情感,传递怎样的思想。学生结合花生的生长过程,认为花生默默地生长在地下,不为人所知,直到收获之后才会出现在人们眼前,不追求华丽的外表,不追求轰轰烈烈,只是低调地奉献,总结了花生的优秀品质。
又如在学习《四季之美》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之美,让学生学会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多姿多彩的四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先是为学生创设了预习任务,鼓励学生搜集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关图片、视频等,然后进行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总结一年四季的特点,说一说自己喜爱的季节是什么,喜爱的理由是什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在预习活动中看到了春天柳树抽芽的样子,看到了夏天荷花绽放的样子,看到了秋天萧萧落叶的样子,看到了冬天白雪皑皑的样子……学生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神奇,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眼中的春、夏、秋、动,分享了自己喜爱的季节场景,增添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2.创设问题情景,构建探究思维
阅读,凝聚了他人的故事和思想,需要学生深度思考,有效把握阅读的主旨和内容,理解阅读背后蕴藏的深意,将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经验应用到现实中来,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问题,就像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路标一样,为学生点明了前进的方向,使学生能够带着希望在语文的道路上跋涉,明确自己的学习现状,对阅读产生思考探究的兴趣。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喜欢选择逃避、依赖他人等的方式,使得学生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难以勇敢地探索解决的办法,被自我所禁锢,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在面对此类学生的时候,要学会循循善诱,用问题来启发学生,用问题来督促学生,使学生懂得问题存在的意义,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学语文教师构建课堂魅力,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实现,让学生在动脑分析问题的时候,认识到阅读并不是简单地阅读文字,而是要透过文字看到阅读的本质,知道作者是如何合理组合文字,然后将自己的思想传递出来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综合课文内容展开,将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点渗透到问题中,让学生投身到文章中进行信息提炼,知道在阅读何处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行语言组织之后,得出最终的结论。教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的时候,要考虑问题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契合度,提高问题的质量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不是随意提问,用大量的问题来强迫学生思考,影响学生的思考动力。学生在思考中,会细致了解语文阅读的内容,带着问题完成对课文的学习,清晰地把握课文的结构和内容,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更具逻辑性和探索性,进而构建自主探究的阅读思维,深刻阅读的印象。
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草船借箭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文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产生了怎样的纠葛?故事的走向是怎样的?你认为嫉妒他人是正确的吗?当面对嫉妒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诸葛亮是如何化解他人嫉妒的?你在他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发?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找出了文中频繁出现的主要人物,结合阅读材料知道了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能够将课文内容顺利地串联起来,把握每一个人的故事梗概和性格特点,然后分析和总结答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将教学目光放在了学生创新上,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自主设计问题,然后进行自问自答。学生在设计中提出了“有哪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周瑜的行为?有哪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诸葛亮?你认为曹操具有怎样的性格?”等问题,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形成了动脑的积极意识。
又如在学习《将相和》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主要事迹,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和优秀品质,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相关的影视片段,然后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让学生代入廉颇、蔺相如的角色,想一想发生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渑池相会等故事的时候,廉颇、蔺相如心中想的是什么,是怎样的精神驱使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在如今的时代廉颇、蔺相如的精神是否还有弘扬的必要。学生将自己沉浸在课文阅读中,综合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情感,很快就理解了廉颇、蔺相如的做法,表达了对二人的敬佩,表示在当今社会仍然需要廉颇、蔺相如的精神来构建和谐、大度等的环境氛围。
3.创设讨论情景,活跃学生思路
阅读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需要学生发挥最大的能力。而合作,将不同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大到可以在全球发展中起着稳定作用,小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有着突出的表现。合作,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中发散想法,积极联想,知道他人是如何思考阅读的,然后综合意见后,拓宽自己的学习空间。小学生在合作的时候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知道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不足,然后在不断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吸收更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学习量,同时养成互帮互助的意识,构建更具和谐氛围的语文课堂。教师在带领学生合作讨论的时候,要善于为学生留白,让学生拥有合作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成长,感受语文的魅力,进而深入到语文课堂中来,把握语文的精髓,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要探索者。小学语文教师在增添课堂魅力的时候,可以通过创设讨论情景来实现,活跃学生的思路。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让学生自由结组,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推动学生围绕阅读进行讨论,使学生在一言一语的表达中,理解阅读的深意,取得合作讨论的有效成果。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并为学生设置合作任务,引领学生迈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在发散思维的时候,找到学习的思路,知道怎样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把握阅读的精髓。学生在合作讨论的时候,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意见,然后将其汇总整理后,得出最佳的结论,丰富自己的头脑,让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思考变得更加全面。
带领学生研读《记金华的双龙洞》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游记写作的特点,知道作者叶圣陶眼中的浙江金华双龙洞是怎样的,培养学生按顺序记叙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由结组,让学生与自己相熟的朋友的合作,一起进行课文阅读、课文讨论、课文思考、模仿创作等活动。在学生结组完成后,教师为学生设置了第一个合作任务:阅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在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怎样的场景?双龙洞的洞口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浙江金华双龙洞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阅读内容。学生在阅读课文1~4段之后,知道了作者在4月份游览了双龙洞,在去双龙洞的过程中看到了盛开的杜鹃花、油桐花,随着溪流到达了双龙洞洞口,感受到了双龙洞森郁的环境。
又如在学习《景阳冈》时,为了使学生从作者的描述中感受武松打虎的惊心动魄,品味语言的精妙,教师先是鼓励学生讨论课文中使用了哪些动词,应用这些动词的作用是什么,然后为学生提供了李逵打虎的内容,让学生对比讨论说一说作者在描写二人打虎过程的时候,有着怎样的区分,分别体现了武松和李逵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在合力讨论的过程中想象了武松打虎的场景,认为提、打等动词生动地展示了武松的机智勇敢,更能引发共鸣。在对比李逵打虎和武松打虎的时候,学生讨论出了作者用语的不同,学会了结合人物性格特点来进行描述。
4.创设探究情景,推动生活实践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和作用,要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自己,避免对教师的过度依赖,而是能够在遇到阅读挑战的时候,勇往直前,用自己的信念和能力打败阅读挑战,完成学习的闯关任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在探究中学生能够找到学习中忽视的部分,然后增加自己的实践技巧,积累有效的学习经验,能够灵活地结合现实需要来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知道如何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是,学生是存在惰性的,喜欢等待教师给出解决措施,而不是自主探索。这样一来,学生一味地陷入到知识积累中,就会丧失知识应用的动力,存在片面学习的问题。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懂得为学生创设探究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生活的真谛,学会围绕情景来武装自己,发挥自己的应用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增添课堂魅力,要借助为学生创设探究情景来促进学生知识应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把握阅读,理解阅读的精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设计,让学生考虑如何探究,挑选自己喜欢的探究方式,能够带动学生发展,使学生变得主动起来。学生经历学习探究,会知道如何灵活使用知识来丰富课堂,如何在知识运用中增强自己的信心,如何利用知识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让自己游刃有余地处理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拥有阅读的自信感和灵活感。
围绕《西门豹治邺》展开学习的时候,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学生分到了不同的学习团体中,让学生通过抓阄的方式来挑选角色,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教师还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舞台背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利用好生活材料,灵活创设更加符合故事内容的背景,营造好表演的氛围。学生在环境创设中,对课文有了深刻的印象,充分利用生活材料完善了表演的环节。在表演中,学生利用对话、动作、心理独白等方式,阐述了邺地的现实状态、豪绅和巫婆的阴谋、西门豹到来之后思考的计谋、治理之后的邺地等故事,让课文脉络在表演中变得清晰起来,使学生更具学习的兴趣。对于在表演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进行了表扬,倡导其他学生学习,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为学生养成实践习惯扫清思想障碍。
又如在学习《两茎灯草》时,为了使学生知道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语言来刻画严监生的形象的,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动手创作的探究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揣摩严监生的想法,写一写严监生在发现油灯里有两茎灯草的时候,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活动,以此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学会借助心理描写来丰富人物的形象,突出人物的性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提升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学会了联系实际。
总之,本文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帮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创设问题情景,发散创造性思维;创设讨论情景,活跃了学生思路;创设探究情景,推动日常实践。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情景,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然后将学生所需罗列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展示精彩的机会,帮助学生适应情景下阅读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