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输出的初中英语课堂活动策略
2022-11-20杨成彬
杨成彬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十二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前言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教师在科学的教育理念下,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说、多写,即英语的输出。但是很多英语课堂活动过度重视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入,轻视了输出,导致英语课堂活动不能充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借此我将从语言输出角度出发,为初中英语课堂活动提供一些教学建议。
1.指向语言输出,更好认知学生
教学的目的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初中英语语言输出指向中,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关注其认知水平、兴趣需求等方面。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结合其情况确定课堂活动目标。充分利用学生需求的事物激发其学习动力,教师先思考学生当前学习的真实状态,然后知道学生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对于学生现状的分析,可使用分解方法。如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现状分成几个主要方面,然后依次调查并记录。以七年级下册动物园主题为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先分析学生的娱乐活动需求。对于学生来说,逛动物园是其常见的娱乐活动,在此基础上可以转换语言环境,带领学生到动物园进行参观,不但要求学生读懂动物园中的英语标识,还要知道动物的英语名称,对这些动物基本知识的掌握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急切的需求[1]。所以教师创建的课内活动目标,可设置为学习常见动物名称、输出动物的基本信息等。如Where are pandas from?They are from China.此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促使其在课堂活动中有效输出。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可进一步思考要借助什么活动完成这一目标。有效识记词汇,借助简单的图片,让学生在指认下识记,可以将此放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效熟悉并巩固词汇,以此实现课堂活动目标。
另外语言输出目标的确定,还需思考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一个英语话题不感兴趣,那么在活动中此学生就不会有参与的意愿。更不会发现自己的语言输出与目标语之间的差距。在此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作为确定活动目标的重要考量因素。以“话题”为主题设计的语言输出活动目标建立的时候,可利用学生崇拜的偶像为内容,让学生能够准确流利的描述偶像外貌特征,以此激发学生的英语输出欲望。
2.计划语言输出,优化教学设计
2.1 精选活动内容,实现有意义的输出。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以教材为主,然后结合学生的个人经验生成课程资源。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借助多种英文形式,为学生呈现学习材料,变为课堂活动中的内容。在此不能忘记活动要依附教材,不能随意创造教学内容。在此需要教师整合教材与其他材料,结合教学目标,组织最适合的课堂活动内容。结合语言输出功能,让学生先是意识到自己输出的语言与目标与之间的差距,然后主动学习语言输出[2]。以七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内容为例,活动目标是使用食物的词汇,尝试进行餐厅中的对话。以听说课为例,需要先让学生思考在什么场景中,才能输出关于食物的词汇,若在课堂活动设计中,让学生简单表述自己喜欢与讨厌、健康与不健康的食物等,让其有话可说。教师可创建情境,即设计一个同学的生日聚会情境,让学生邀请同学到家吃饭,并询问大家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以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what do you want to eat?等进行语言输出。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输出记录下来,做好总结。在此活动中,让学生们都优化可说,保证每一名学生都经历了语言输出的活动。虽然教师没有提供具体的句型,但是学生在语言输出的时候,自然就会回忆学习过的句型并使用。
2.2 选择适合活动类型,实现有创新的输出。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包括呈现、操练、产出,即“PPP”教学模式,自此课堂活动也被割裂成三部分,学生的语言输出行为便在操练与产出中产生,是建立在呈现基础之上。课堂中的“呈现”活动,即教师为学生传授新的英语知识,引导学生输入。将输入作为输出的基础。在此的语言输入不能是教师照本宣科,割裂单词与语法,科学为学生传授知识,否则学生的语言认知难以拼接完成,也能以将接受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具体情境中的实际话语。教师要创建多种适合的情境,引导学生将语言融合其中,并使用多种图画、实物、动作等多种形式。接下来学生的练习活动包括“操练”、“产出”等环节。此类练习类的活动,还可分为活用性活动、控制与半控制性的活动。活用性活动重视的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输出,即精准且恰当;控制性活动则为一种机械性的练习,完全由教师带领;半控制性活动则是教师引导与帮助,让学生的语言输出,逐渐从形式向内容过渡,为学生提供一定创造空间。
近几年的英语教学法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英语交际法与任务教学法。这两种方法都强调英语语言的交互功能与语用功能,强调学生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此也是基于学生语言基础与语言运用的差距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这两种方法虽然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但不是颠覆,需要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补充扩展教学内容,此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任务教学法为例,此更加注重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强调学生正确语言形式的使用。结合其他学者对“任务”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英语课堂中任务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即基于真实生活、借助目标语沟通。可以将任务教学法分成确定目标、创建情境、展现过程、呈现结果这四个结构。在此基础上的指向语言输出的英语课堂,需要在情境中交际,实现语言的科学运用。对于人物教学法中,任务的设置,可分为五步骤:第一,分析学情,创造学生有兴趣、有需要的话题与任务,提升初中生语言输出的欲望。第二,引导学生头脑风暴。教师创建的学生感兴趣的任务,要是以交际性为目的,并有精准的目标导向。如让学生制作图书馆的设计指南、规划海洋在过去十年的变化海报等。以此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让学生有指向的进行学习与交流,完成语言输入与输出,最终以作品的形式呈现任务结果,实现学生的精准输出[3]。第三,评估任务成果。在学生完成语言输出后,教师可针对其内容进行评估,评估的标准为:学生是否乐于接受,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是否迎合课时安排等。第四,选择语言项目。先是思考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语言能力提升等级,以此便于教师调整任务的设计。然后教师要尽可能多的罗列出,学生在完成此任务时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因为适合的时候,教师要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做好一切准备活动,包括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教师做好为学生提供何种语言引导的准备。第五,准备材料。借助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完成任务,进行语言的输出,需要输出的内容不只是跨课时,还要是跨单元的,有时候甚至是跨学科的,所以需要教师提前做好有关材料的准备。
2.3 适当使用分层形式创建活动,实现差异输出。在英语课堂活动中,使用分层教学,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与现有能力,将其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区别对待,利用此方法促使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获得好的发展。借助学生现有水平进行层次划分,可以让每一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英语课堂活动中的语言输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学生间也有一定差距。如果活动难度较大,那么对于英语能力弱的学生来说,会超出能力范围,语言输出没有效果。如果活动难度不足,对于基础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则不能有效提升现有水平,活动效果还是不理想。在此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升语言输出能力,提供适合的机会,而分层活动则是有效实施途径。以七年级下册“Can you play the guitar?”教学为列,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运用情态动词组成的常见句式;熟练使用sing、swim、dance等动词。可创建两人一小组的对话练习,以“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为例。让学生反复进行句型的对话。此类对话活动进行的语言输出,符合学生日常交际要求,让学生在与同伴对话中,获得有效信息[4]。这种语言输出活动,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低,所以几乎所有的学生经过练习都能完成。然后教师深化此对话内容,使用“How long have you been doing this?”、“what is the most pleasant moment when you doing this?”等问题引导学生继续交流。以此让学生的对话练习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句型中,而是从浅层到深层,获得更多的句型知识。另外,当学生的学习诉求有一定差异的时候,教师也可使用分层的形式,为学生布置不同的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成长的机会,特别是进行语言输出活动中,教师要输入更多的智慧与精力,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输出的机会。
2.4 突破活动时限,提升输出深度。英语课堂活动的时长设计,不但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思考学生的实际操作。课时包括多个“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此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作为课堂的主要组成,需要打破课堂的时长界限,通过跨课时的手段,组成完整的活动链条。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倡单元教学的现在,英语课程活动中,需要打破传统课程探索模式,运用单元整体教学形式。例如七年级下册的“I’d like some noodles”单元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是以“食物”为话题进行,第一与第二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熟记食物词汇与相关句型,分别开展英语听说课与语法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书面练习的形式进行学习;第三、第四节课以听说课与阅读课为主,学习新的食物词汇,掌握不同国家中生日的特色食物;最后以写作课结束,让学生为学校餐厅写一则广告。在教材与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每一节英语课程都有明确的任务,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内容。但是如果在单元整体教学观念下,教师就需要打破界限,建立节与节互相衔接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贯穿的情境中,学习并运用语言,完成自动化输出。基于此的教学设计,先要教师使用多种形式,带领学生进行新词汇的输入,如视频、实物、词汇卡片等。让学生在隐性与隐性学习环境下自主学习。此处的显性学习,即教师的显性讲解,让学生对语言输入的内容产生有意注意,然后增加摄入,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效率。显性学习,需要学生在知识输入中建立直觉,即对语言知识产生下意识的认知。如频繁出现的语块,经历一遍又一遍的输入后,会变为自动化的有效输出。
3.实现语言输出,有效创建课堂活动
一方面,激发学生内部动因,促使其自主输出。从心理层次分析,能够推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包括:兴趣、目的、成就欲望。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分类,还包括外在动机与内部动机,内部动机可以借助学习活动,触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学生内部动机的推动,应该是稳定而持久的,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会越来越强烈,并逐渐变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学生学习。在此教师要有善于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能力,促使其享受英语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为了提高英语成绩而学习。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使用其感兴趣的话题为主要材料,如喜欢的活动、崇拜的偶像等,都可作为学生英语输出的材料,以此感受英语语言美,展示英语魅力。
在此让学生可以用英语表达自己,展示事件。总的来说,教师要激发初中生英语输出的决心,可以在课堂活动中,提升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创建语言输出的外部条件,促使学生实现全员输出。实际上在英语课堂外学生难以进行英语输出,因为周围没有英语输出的环境。即使是在英语课堂中,一旦产生了自由轻松的中文交流氛围,学生就“懒得”去输出英语,并开始认为课堂中,用汉语表达是正常的事情[5]。在此教师就要在课堂活动中,创建良好的输出氛围。在此,外部的英语文化氛围是“隐性课程”,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隐性课程”指,学校内活动的各种情景,潜在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英语输出的文化氛围,如在课中为学生进行全英英语教学、与学生交流时也使用英语。课堂外还可举办英语口语沙龙、口语比赛、写作比赛、英语广告设计比赛等。帮助学生养成用英语输出的良好习惯。
结论
综上,面对英语课堂活动的困境,教师转变传统观念,活化活动形式,让学生高效快速实现有意义的输出。初中阶段,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走进英语世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实现高效输出,真正创建有价值的课堂活动,增强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