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传统节日资源,探寻中学德育新途径

2022-11-20花均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袁庄初级中学

教书育人 2022年14期
关键词:灯谜传统节日传统

花均 (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袁庄初级中学)

中国传统节日指古人通过对天候、物候和气候的周期性转换的观察和把握而约定俗成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日子,人们在这些日子进行传统习俗和民俗活动,使这些活动具有浓浓的区域和民族色彩。[1]教师要提高认识,将传统节日活动纳入德育工作领域,构建校园传统节庆活动体系,挖掘传统节庆活动的内涵,赋予其时代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传统节日资源的德育功能,激发学生家国情怀,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

一、匠心独运,架构传统节日活动体系

(一)学科整合,探究精神内涵

《关于利用传统节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强调,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教师首先要独具匠心,结合各种课堂学习资源,采用学科整合的方式,建构传统节日活动体系,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欣赏绘画作品、演唱民族歌曲的同时,深入挖掘下去,探究民族文化中的精神内涵。

在语文课中,教师利用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课文的机会,引导大家思考作者在什么节日思念亲人,该节日的风俗活动是什么,在当代,该节日又被赋予了怎样的时代意义。又如,在美术课中,学生可以赏析《清明上河图》《中秋赏月图》等作品,说说作品中展现的是哪个时节的场景,人们在这个节日一般会做什么事情,该节日的风俗在现代社会发生了怎样的演变。结合历史学科,学生可以探索一下节日风俗的形成和特定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是否会形成不同的节日风俗。这些活动都将节日资源和学科整合在一起,能让大家积极探究隐藏在其中的精神内涵,体会到文化在各个学科中的渗透。

教师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增加传统节庆民俗内容,增添传统节日和各种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设置一些民俗学专项选修课,让大家整合各种学科知识,探究传统节日的发展、流变,挖掘其精神内涵,从而让其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主题节庆,传承民族文化

在课本中,学生虽然也能不断地了解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内容,但是这些信息太过于零散,大家很难整合归纳、系统分析。故此教师要组织主题节庆活动,让大家围绕某些关键点参与系统分析,挖掘传统节日中蕴藏的民族文化,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

教师围绕“爱国”主题设计了主题节庆探究活动,大家先通过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一下有哪些传统节日中有爱国名人的故事,然后思考为何他们的故事会和传统节日风俗结合在一起,从中能否感受到古人的精神世界。如有学生发现端午节的名人屈原就是一位爱国人士,从他的身上不仅能看到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能看到坚贞不屈、以死明志的高尚气节。“大家可以参与主题探究,思考一下屈原是如何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从中能否看到古人的世界观?”学生发现原本端午节并非纪念屈原,但是国人因为对屈原的深切思念,所以将其和端午节扯上关系,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哀思。由此可见,古人十分尊崇有爱国精神的人,爱国也是流传千古的中华美德。

传统节日中蕴藏的德育资源包括和谐、爱国、感恩、关爱、进取、勇敢等,教师可以从中挖掘资源,基于整体开发、协同开发的思路设计主题活动,这样就能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在当代传承、发展。[2]

(三)社会实践,内化行为习惯

传统节庆活动对青少年道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让他们升华情感、磨炼意志、坚定信念,让他们更好地传承并发展民族文化。在构筑节日活动体系时,教师要做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大家参加主题班会、报告会、节庆活动等,或者通过参观、考察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

在清明节期间,教师带领大家参观烈士陵园,给烈士献花,在烈士陵前庄严宣誓,通过这种具有仪式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就将爱国、奉献等美德融入了活动中,此后,教学者还鼓励大家说说在活动中有什么感受,烈士的事迹给自己什么启迪,自己有什么不足之处,以后有什么努力的方向。如有的学生说:“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我却是一个十分娇气的人,一点苦都受不了,还常常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就连劳动都觉得辛苦,不想参加。现在看来,我这样的行为,将来如何建设国家呢?我要学习前辈们不怕牺牲的精神,逐步改掉自己身上的坏毛病。”学生试着将想法付诸行动,逐步调整行为。

在组织社会实践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将传统美德教育融入活动中,让学生对照古人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这样就能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与时俱进,赋予传统节日时代内涵

(一)去粗取精,引导动手操作

在构筑传统节日活动体系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静态地呈现节日信息,描述节日活动,那么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学习效果也不好。教学者要与时俱进,采用更高效的教学方法,给德育工作赋予时代特性。如果能将静态化描述转成动态化、操作化的活动,则学生的兴趣会得以提升。

春节是我国的重要节日,有很多习俗,如祭灶、吃年夜饭、贴对联、拜年等。教师去粗取精,挖掘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拜年”习俗,引导大家参与其中。“在新年里,你是否也有亲人无法回家过年呢?你能否采用网络拜年的方式,给他们送上新年的祝福呢?此外,考虑到疫情的问题,新年期间大家也不适合聚集,那么,如何利用新科技来给家中长辈拜年呢?”大家动手参与其中,如有的学生录制了拜年视频,有的则自制了电子贺卡,还有的写了电子邮件,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对家人的思念,表达对长辈的尊敬。通过实践活动,大家更真切地认识到团圆是什么,认识到要如何与时俱进地参与祝福等活动中。

教师要去粗存精,挖掘传统节日活动中的精髓,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大家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风采。这样学生将会怀着探究的欲望,自觉了解传统文化,并乐于参与相关活动中。

(二)创新形式,契合生活需要

现代教育认为,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而要采用生活教学法,设计一些契合学生生活需要的创新活动形式。教师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有哪些愿望,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并围绕相关问题,设计主题活动。这样能让大家认识到了解传统习俗不仅能让自己积累文化知识,更能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在中秋节期间,教师发现不少孩子的家人都远在外地打工,无法回家团圆,考虑到孩子们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为了改善亲子关系,于是就创新形式,组织了“网络共赏月”主题活动。家长和孩子通过微信、腾讯会议等平台进行网络沟通,大家都拍摄一下当地的月亮,上传到网络上,看看有什么不同。孩子们还可以对父母说说自己的思念之情,而父母则对孩子报以殷切的希望,并告诉他们自己的辛劳工作也是为了建设祖国,为了让家庭生活变得更好。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认识到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但是自己的家人却牺牲了团圆的日子,继续辛劳地工作,他们对家长生发出了浓浓的敬佩之情和深深的爱意。

在春节中,学生可以围绕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为主题设计创新活动。在清明期间,大家可以纪念先人、缅怀先烈,从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重阳节学生不仅可以登高望远,还可以思考如何敬老爱老。这些方法都将传统节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能激发大家的参与兴趣。

(三)联系时事,推动继续发展

联系时事也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手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近期有哪些和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的时事新闻,并围绕相关主题参与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思考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迪。这样能让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探究如何让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学生围绕时事新闻讨论,发现韩国为端午节申遗的新闻,都觉得十分气愤,认为这是剽窃了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大家参与讨论,说说“韩国该不该端午申遗”这个问题。如有学生认为韩国的端午节发源于中国,既然中国已经申遗,他们就不能再申请。但是也有人认为,韩国的端午节有自己的风俗,其发展方向不一样,我们无须对此问题太过敏。还有学生认为,韩国本来就处于汉文化区,所申遗的内容和汉文化类似,这很正常,但是韩国人如果认为端午节是发源于韩国,是他们独有的,那就大错特错。此后,教学者又鼓励大家分析了一下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并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其在当代散发出异样的光彩。

联系时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传统节日活动要体现出时代意义,要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呼应,这样才能得到更大发展。

三、借助网络,拓展传统节日积极影响

(一)记录精彩瞬间,积累写作素材

在设计节日活动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做到在教学理念上与时俱进,而且还要切实采用各种新技术、新科技,如网络技术,就是当代教育中常用的手段,可以利用其拓展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学生可以用手机记录下参加传统节日活动的精彩瞬间,并上传到网络上,积累写作素材。

在端午节期间,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划龙舟、包粽子等相关的活动,并通过拍照、摄像等方式记录下其中的精彩片段,并上传到网络上,和其他同学互动。如,有的学生发表微博,展现了巨大的粽子,并配上文字,说自己参与了包大粽子的活动,这个粽子需要全村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还有的学生观看了划龙舟比赛,配上视频,并表示:“划龙舟需要大家齐心合力才能完成。”在写作中,学生发现自己能轻松地找到写作素材,并挖掘出端午节中隐藏的文化精髓。如有的学生结合“划龙舟”的视频,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认为在端午节不仅能感受到屈原的爱国之情,同时也能体会到同心协力的顽强意志。

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互动交流,展示自己记录的精彩瞬间,同时也从他人的记录中了解更多信息。在此后的写作活动中,大家就能得到“源头活水”,让文章变得更有感染力,更有时代性。

(二)进行专题记录,传播巨大能量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看到和传统节日有关的专题节目,它们常常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学生要积极挖掘相关的网络信息,进行专题记录,从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借助网络专题活动,节庆活动的德育影响力也会提升。

在元宵节期间,有些文学网站组织了线上灯谜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创作的灯谜,请其他网友来猜,网友还可以给各个灯谜打分,最后点赞数更多的人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教师鼓励学生也参与活动中,并进行专题学习,首先要上网搜索,了解一下灯谜的由来,并了解各种灯谜的格式。其次,大家要阅读一下其他人编写的灯谜,猜猜答案是什么,然后试着自主创作灯谜,上传到网络上。最后,学生还可以收集并阅读古典小说名著,看看哪些名著中也提到了灯谜,知名作家是如何写灯谜的。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也认识到灯谜能够展现生活、讴歌时代,也是文学的一种形式。

教师要组织大家积极上网搜索,看看有哪些同城的传统民俗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专题搜索,整理相关信息,从而积极挖掘节庆活动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正确解读传统节庆活动的内容、意义和价值。

(三)联动多元力量,汇聚喷薄态势

利用网络还可以联系多元力量,将家长资源、社会资源纳入其中,提升沟通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在线互动活动,让家长、民俗学专家等都参与其中,给学生讲讲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或者组织他们参加亲子活动、社区活动。这样能汇聚多方力量,让传统文化喷薄发展,也有益于构筑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一体的德育体系。

在重阳节期间,学生发现重阳节原来也叫老人节,教师组织学生在节日期间参与亲子活动,激发他们尊老敬老之情。教学者先用微信向家长了解情况,看看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是否存在不尊重老人等问题,然后结合具体情况设计活动内容。在家庭活动中,学生通过给老人读报纸,试着做可口的小点心,给瘫痪在床的老人换衣服、擦洗身子等,展现自己的一片孝心。此后又基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想法,学生去养老院参与照顾老人的活动。最后,各个小组总结,说说自己的感受。如有的学生提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都有老人可以献上一份孝心,但是我的外婆却已经过世了。大家一定要记住‘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把握住现在,好好享受合家团聚的日子。”

利用网络联动多元力量,能让传统节日活动从校内拓展到校外,从课堂延续到课后,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并投入地参与其中,从而端正自己的思想。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加强传统节日教育,将其引入学校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利用节日资源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此外,还要让传统节庆活动展现出新时代的活力,充分利用网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活动。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深挖下去,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猜你喜欢

灯谜传统节日传统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灯谜乐翻天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灯谜猜猜猜
猜灯谜玲珑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