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之下,学校教学和管理应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2022-11-20钟乐江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教书育人 2022年14期
关键词:拖堂课间双减

钟乐江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自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之后,不少家长担心,没了校外的学科培训,减少了学生的作业总量,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怎么办。由此看来,在大力倡导基础教育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构建高效课堂的今天,在学生和家长既看重考试分数,又关注能力发展的情况下,“双减”政策的实施,无疑对学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如何驾御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减”之下,学校应积极主动作为,认真落实国家减负政策,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在教学和管理改革上下功夫;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在课堂教学和课间管理上下功夫,确保“减负不减质”,“减负更增效”。

一、强化课堂教学管理,促进教师站稳课堂教学主阵地,努力构建愉快、高效课堂

“双减”以后,缺少了校外的学科培训,减少了学生作业总量,教师就应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狠下功夫,努力构建愉快、互动课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高度重视预习环节,精心设计学生课前预习,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好基础

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历来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实行“双减”以后,学生的自主时间相应多了。为了保障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不放松学习,教师应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抓好课前预习这个环节。

一是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预习目标。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设计预习题目,让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去完成预习题目。这样,学生既感兴趣,乐于预习,又能有实际收获,还能避免课堂讲授遍地开花,从而有效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预习题目,采取不同的预习方式。有的内容,和前面学过的内容联系紧密,就可布置一些实际习题,要求学生复习相关内容解决;有的内容,平时学生了解得较少,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以便课堂中帮助学生理解;有的内容,实践性强,可布置学生课前参加相关的动手实践活动,进行相关的操作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得到收获和提高。

三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层次,精心组建合作预习小组。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学生独立的个人预习,缺乏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既容易因缺乏监督而偷懒,又容易因冥思苦想无果而失去兴趣。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等因素,合理组建预习小组,挑选好小组长,让学生在愉快的小组探究氛围中开展预习活动,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初步学习理解相关内容,这样,课堂上才能出现争相发言、畅所欲言的愉快探究氛围,实现课堂愉快和高效。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着力构建高效低耗的课堂

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工厂的工人加工机器零件不同,工人生产机器零件,只要熟练掌握了机器操作技术,就能通过同一模具生产出统一规格的合格产品来。而学生不是机器,他们不会像机器那样听教师任意摆布,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课堂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式愉快教学氛围,注重学生思维开发、个性特长和创新综合能力培养,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新得,学有提高。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构建愉快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应采用故事导入、情感体验、问题探究、拓展联想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努力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应试课堂的“要我学”为现代课堂的“我要学”,让学生愿学、乐学、思学,积极主动地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等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氛围,能自觉去学习,主动去合作探究,拓展自己思维;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一帮一、一帮几等互助活动,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愉快探究氛围,将课堂内容当堂消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再用能力探究新的知识,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这样,学生就会学得快乐主动,教师才能教得轻松愉快。

2.充分了解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起点能力,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作业,组建互助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可仿效中医给病人诊断病情的方法,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思维特点、学习能力等学习起点能力,科学合理地让好、中、差学生有效结对,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使之形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在设计布置学生作业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特点,精心设计切合当堂课教学实际的学生作业;深入了解学生,因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推出适合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作业;开展小组互助帮扶活动,推出独立作业和合作作业相结合的多样化作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推出书面作业和素质作业相结合的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个性化作业过程中、在互助合作帮扶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感悟到成长与进步,从而减轻学习压力,提升学习效率。

3.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规律,认真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积累、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学习贵有法。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探究、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光靠“死读书,读死书”是没有作用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归纳、分析、总结问题的方法,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如生物钟记忆法、讨论竟猜法、结对子帮扶法、观察积累法等。只要让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总结和掌握住了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就能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要教育孩子善于借助集体和他人的力量,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道,互帮互助,查漏补缺,融大家的智慧于一体,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培养自己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加强课间活动管理,让学生在课间时段精彩动起来,全面发展自身综合能力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仅体现在高效的课堂之中,也扩展于精彩的课堂之外。课间是良好的课外教育时段,它不仅是学生调节大脑、锻炼身体、消除疲劳的好时段,也是学生拓展思维、增长能力、提升素质的好契机。如今,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我们更应重视学生的课间活动,让学生快乐地动起来,让课间10分钟变得更精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下课时段,教师别“拖堂”“留堂”,真正做到把课间时段留给学生

现实中,有的老师上课无计划,天南海北乱侃,常常是到了下课,教学任务还没完成,不得不拖堂,甚至拖到下一节上课,还不愿意走出教室;有的老师,总喜欢让学生课间背诵课文、完成课堂作业、修正课堂作业错误;有的班主任,担心学生课间活动不安全,怕出安全事故,就采用“留堂”的方式,将学生禁锢在教室里看书、做作业,连学生上厕所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返回教室……这些老师,他们自己也守在教室里,从表面上看,这是教师尽职负责的表现,可以督促或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但实际上,这种“拖堂”“留堂”的做法有很多弊端,并不可取。

从学生方面看,“拖堂”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种“拖堂”做法往往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容易滋生学生的抵触情绪。虽说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可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心思早已不在课堂上了,根本没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课间留学生背诵、做作业,不少学生当老师守在身边的时候,他们就装模作样地背课文,做作业,一旦老师离开,或老师根本不来监督他们时,他们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地吹牛聊天,或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这样的“拖堂”“留堂”,收效甚微。从教师方面看,“拖堂”不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长期爱好“拖堂”的教师,往往习惯于采取强制性的做法和武断的行为,这容易滋生学生的敌对心理,产生抵触情绪,让师生关系更紧张,让学生更不理解老师的做法,不给予积极、友好的配合。长期爱好“拖堂”的教师,往往不容易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而一味地把问题推到学生身上,这不利于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不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课间10分钟,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以调节疲劳的大脑和眼睛,放松紧张的心情,增强身体素质,健康自己的身心。

(二)课间10分钟,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课间调节,健康身心

现代教育是生本教育,课间的校园应该是灵动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中小学生,他们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紧张而繁忙的学习之余,应该让他们开心地玩乐,轻松地锻炼。课间时段,教师不能将他们禁锢在教室里,与书本为伍,与作业做伴,不能让学生老是对着课本皱眉,对着作业发呆,否则,他们就会变得毫无个性,学校也会变得毫无生气。课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轻松疲惫的大脑,舒缓劳累的身心。

首先,教师要注重课间安全管理,教育学生以健康的方式开展课间活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长时间高度集中精力,难免造成大脑疲劳,尤其是那些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之感。在班级授课制下的学校教育,设置10~2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是为了调节师生紧张教学后的大脑,松弛他们上课时紧绷的脑弦,提高下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组织开展唱歌、游戏或其他各种活动,尤其要开展好大课间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用另一种方式调节大脑,放松紧张的神经,从而解除疲劳,愉悦身心。在活动中,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学校应强化值周教师的课间值班职责,加强课间安全巡逻巡视,各班级可在楼道、走廊、校园活动场所等处设立学生安全监督岗,以此加强学生课间活动管理,防止学生到危险处玩耍、肆意追逐打闹等而出现意外事故,让学生的课间活动平安快乐。

其次,教师要强化督促引导,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从事健康活动,注重课间调节。人们常说,会休息才会工作。而作为学生,会休息才会学习,才能学习得更好。学校里,不少学生读书刻苦用功,连下课都专注于书本或作业,这未必是好现象。教师应教会学生利用课间时段的休息,松弛上课或考试让大脑形成的紧绷的神经,缓解繁重的学习和考试造成的无形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休息,不做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教师应督促并带领学生下课后走出教室,学会利用转移回避、心理换位、自我解嘲等方式,通过注意力转移,如唱唱歌、散散步,打打乒乓球、课间玩玩游戏,或者做做课间操、眼保健操等,以另一种方式忘却和冲淡上一堂课带来的压力,使大脑得到有效的调节和休息,从而以轻松的状态、充沛的精力上好下一堂课,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间10分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疏导

课间10分钟,是班主任进行个别教育的最佳时段。有的学生,尤其是那些问题学生,光靠课堂上的口头说教,光靠在办公室的批评教育,效果未必见佳。如果班主任利用好课间时段,和学生一道共同开展课间活动,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融洽,就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其教育转化就会更容易。

有这样一个童话故事: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撬开门上的大锁,而钥匙钻进锁孔轻轻一转,就打开了。为什么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我们教育学生也一样。面对学生,我们不能高高扬起那冰冷的铁棒,而要做那把打开学生心灵频道的钥匙!面对问题学生,教师用强加于学生的办法不行,心灵的有效沟通才是关键。如何进行学生心理疏导,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在师生共同活动中开展交流是不可多得的有效方式。

课间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平时多和他们一道参加一些课间活动,在平等友好的活动中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情感、意志品质等,和他们做以心交心的朋友,这样才便于因材施教、有效沟通。尤其应多与平时不爱和老师接近、不习惯交流的学生一同活动,在活动中推介自己,展示自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间时段,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和学生一道在课间活动中去体验、经历和实践,达到共同锻炼、和谐关系、增进感情、扩展课堂教育的目的。

学校要切实加强教学改革和管理,教育引导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间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参与程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立足课堂,让每一名学生成为探索者;体验生活,让每一名学生成为实践者;倡导合作,让每一名学生成为开拓者;突破传统,让每一名学生成为创新者。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新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答;新规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概括;新系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建构,真正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得到训练,让所有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培养,从而学会探索,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只有这样,“双减”的举措才能真正赢得学生、家庭、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减负不减质”“减负更增效”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猜你喜欢

拖堂课间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细数十二星座老师都是怎么拖堂拉仇恨的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楼梯(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