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链助力化学实验教学

2022-11-20施雪飞

初中生世界 2022年24期
关键词:实验教师教学

■施雪飞

化学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必修科目,是学生科学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学好化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证据推理能力、探究意识、平衡思想、科学思维和精神,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运用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初中化学实验,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实验顺序,找到实验中的重难点,促进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进步。

一、运用启发式问题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如此。教师运用启发式问题链可以更好地落实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启发性问题链往往运用在教授新知之前,因此,启发性问题链不仅需要具有启发性,还需具备趣味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同时,问题链的呈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展示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来设置问题,增强问题的直观性。

例如,在教授“氧气”时,教师运用启发式问题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认识到氧气的化学性质,增强学生尊重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提前向学生展示了本次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药品,并设置了如下问题链:“我们知道木炭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那大家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木炭燃烧的现象呢?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吗?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吗?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也设置了超出学生认知的问题,让学生充满好奇,发挥了启发式问题的导入作用,为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总结性问题链,增强学生的知识架构

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的灵魂与基础。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越好,越能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化学实验特别强调整体性与逻辑性。教师讲述实验操作时,不仅要让学生会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课堂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总结性问题链,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记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总结性问题链的设置,需要教师清晰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授“水的组成”时,教师运用总结性问题链强化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到水的组成,强化学生对单质概念的理解。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在本节课的总结环节设置了如下的问题链:“请说说电解水的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区分电源两极上产生的气体?化合物与单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总结概括性问题链带领学生回顾了教学的重难点,加深了学生对电解水实验细节的认识,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接下来的实验学习提供了思路。

三、运用递进式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初中的化学实验难度区分较大,既有容易掌握的基础性内容,又有考验思维与经验的拓展性内容,加上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置递进性问题链。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可以实现有效地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展开积极的思考。递进式问题链的设计要充分地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要做到既有基础性又有拔高性,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兴趣,在问题的带领下展开深入思考。

例如,在教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教师运用递进式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基本思路、原理、过程以及所需药品,提升学生运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在带领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时设置了如下问题链:“二氧化碳可以用哪种方式收集?为何不可用排水集气法?二氧化碳的收集为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学生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经验进行回答,明确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递进式问题链的形式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明确了排水集气法与排空气法的差别,强化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记忆,促进了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的掌握。

四、运用比较式问题链,促进学生提高区分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涉及许多仪器、药品的使用,这些仪器和药品在不同的场景下往往有着不同的作用。教师本着比较的原则设置问题链,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区分能力,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实验器材的用途、药品的特性,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同时,教师采用螺旋式教学的方式对学生易错的问题反复地训练,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实验设计的水平。

例如,在教授“水的净化”时,教师运用比较式问题链,促进了学生提高区分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教会学生区分软水与硬水,增强学生的生活技能。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采用了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展开了自学。教师针对软、硬水的问题设计了如下问题链:“软、硬水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如何鉴别生活中的软、硬水?使用硬水有什么样的危害?如何降低水的硬度?”教师鼓励学生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进行问题的解决。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比较式问题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了学生对软水与硬水的对比记忆,帮助学生完成了新课的学习。

五、运用差异性问题链,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

所谓的差异性问题链,主要针对的是同种操作带来不同结果的现象。教师运用差异性问题链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探索,教会学生从问题的结果逆推问题产生的原因,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设置差异性问题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问题,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验的整体认识。

例如,在教授“燃烧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时,教师运用差异性问题链,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本节课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最清洁的能源——氢气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为了加深学生对制取氢气时药品选择的认识,教师提出了差异性问题链:“为何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选择的是稀硫酸而非浓硫酸?为何不选择稀盐酸?能不能结合我们学习过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总结制取气体时选择药品的原则?”教师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结合经验回答。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差异性问题链与总结性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制取气体时选择药品的原则,加深了学生对盐酸、硫酸特性的认识。

六、运用开放性问题链,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如果将实验的过程与结论直接告知学生,会大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开放性问题链,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提升学生思考的热情,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下畅所欲言,运用自己的所学,树立起学习化学的自信。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许多器材与药品都是可替换的。教师组织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调动自己的旧知,让其积极地思考与总结,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运用开放性问题链,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金属活跃性顺序的规律,学会利用实验验证金属活跃性顺序。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在新课教学完成后提出了开放性问题:“现有金属锌、银、铁与稀硫酸溶液,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金属的活跃性,总结验证金属活跃性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观察法,通过对反应速率的描述来判断金属的活跃性,也可通过实验法将铁转化为硫酸亚铁溶液,再通过置换反应的现象来判断金属的活跃性。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开放性问题链检验了学生的水平,为学生解题思路的多元化提供了平台。同时,教师还带领学生总结了同类型题的解题规律,为其之后的问题解决提供了经验。

总之,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述实验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问题链辅助学生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有意义的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实验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