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路径探索

2022-11-20王宇彦

读与写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情感

王宇彦

(江苏省泗阳县海门实验中学 江苏 泗阳 223700)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坚持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与创造,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组织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基于此更好地实现情感教育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情感教学在初中艺术教育中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老师在引导学生了解绘画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进行情感教学,并有意识地把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情感教学贯穿在课堂教育之中,能让学校学生把情感教学和绘画知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及时地对社会、生命状态进行感受与感知,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和行为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了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1.初中美术课堂渗透情感教育意义

首先,学校把情感教学纳入初中美术课常,让中小学生在丰富的课堂环境中进一步感受艺术情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而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强化青少年社会主义形象。

其次,对情感教学的加入也能让中学美育课程教育内容更加得到升华。老师透过在中学艺术教育课程上应用心理情感教学,可以进一步认知中小学生的艺术情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从各个视角把握中小学生的心灵需求,从而针对性地调节学校艺术课程教学,同样也透过面对面掌握中小学生心理情感动向,提高了老师对艺术情感教学的理解性,从而指导学生休验艺术情感。

最后,把人文心理情感教学渗透到中学艺术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综合能力,推动中小学生全方位健康发展。

教师在初中生活艺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通过介绍各类具有生命艺术情感的日常生活素材,使学生认识生活艺术,通过学习休验过生命艺术情感,使学生自身品德人格逐步获得升华,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生活态度。此外,由于在高中美术专业授课中渗入人文心理情感教育,还能够增加对美术专业的了解,使学习者体会美术专业特有吸引力。

1.1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当前社会需要对中小学生开展全面素养的教育训练,提高中小学生优秀的品质在今后的一生中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当前教学体系正不断对学校的道德构建进行改造,而中学艺术课程情感德育则对学校的树立道德基础有很大促进作用。不断促进在艺术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德育渗透教育,为学生今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牢固的道德基石,并帮助学生进一步相信这个世界,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1.2 提升个人素质。素质教育是学生用以制约自身行为的。在当下时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生可以做到的功课掌握能力和素养学习水平不断提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益处。而中学美育课程则可以有助于学生培养他们的审美才能与意识,也可以在学校生活中找到更多美的情趣。对于学生提升个性素养,美术教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情感教育则有助于学生在青少年遇到感情、友谊等心理问题时有良好的解决方式,从而减轻所受到的心理影响。同时感情解决能力也是学生个性素养的主要体现。所以,情感教育在艺术课程中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素养。

1.3 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常的情感观。教师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好,同时以绘画的方法直接的表现出来。绘画教学中进行的情感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生命,具有一双可以看到美的双眼。艺术教学本质上美的教育和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二者彼此结合、相互促进,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情感教育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观念,并正确处理好自身的情感问题,以更加主动的状态在学习生涯中积极发展,对学生今后的情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 更妥善的面对情感问题。中学时代,由于学校普遍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与肯定,要从更多层面上体现自身的特点。因此学生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观点,以自己的目光审视问题,也开始有了逆反的心态。这一时期也是学生情感问题爆发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会对自己的生命状态进行了反思,并对自身生存的价值心有了疑惑,这种疑问将会对学生的人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应根据此问题而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仅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作出了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对学生的情感问题处理方式进行了训练与教学。而美术课程中的情感教学渗透则可以帮助学生正视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良好世界观的建立。

2.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将情感教育理念合理地渗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教师要加强学习与探索,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要更加科学地管理与控制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不断地提升个人的美术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审美观。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得到不断的进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因为初中生的价值观还不够健全,所以,极易会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1]。在此状况下,就会使得美术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所以,美术教师就要全面地提高个人的美术素养,帮助学生深入地分析与体会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审美观。要不断地更新与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地拓展个人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树立较好的学习榜样,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三观。

在观看《蒙娜丽莎》的这张图时,由于这张图在前很久,网民就故意搞出了不同维度的版本,所以这个举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对经典文化的亵渎。为帮助学生形成端正的价值理念取向,老师先给学员们介绍了《蒙娜丽莎》这幅油画创作当时的情景,达芬奇在创作期间,因为蒙娜丽莎心爱的儿子刚刚夭折,她就整日郁闷不乐。达芬奇想要唤起模特发自内心的笑容,就一面给她绘画,一面请美人在她身上奏乐,然后艺术家就千方百计地使出招数,终于引起了这个美人的一个刹那间的笑容。学生们似乎真的体会到了这位艺术家在作这张画时的情景。接着,这位老师又给学生们讲述了这张画,蒙娜丽莎嘴角微皱,眉宇舒展,从脸部面都表现出了刚可察觉到的笑容,这笑容就好像从面上掠过似的,既要显出了她心中的兴奋,也不会缺乏安详的表情,这张画真能很好地揭示了人灵魂深处细微的心理变化,真值得遐想。学生们仔细观察了这幅图。老师教导学生,经典是经典作品,任凭人们如何恶搞,都是不可以逾越经典,因为在经典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无法逾越的,所以人们一定要认识经典,维护经典。

通过为中学生介绍《蒙娜丽莎》这幅名画,使中学生们明白恶搞的画面远远超过不了经典作品,同时恶搞就是对经典作品的亵读,让中学生辨清对错,以正常的心态来理解经典作品。

3.深挖情感素材,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通过美术教材可以直观、形象地将美术作品的全貌展示出来,所以,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实现对美术教材的灵活应用。要在授课以前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认真地分析与归纳,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充分地体验在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合理地渗透情感教育理念。因为在初中美术教材中安排了大量有着良好情感价值的作品,其中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对以上作品的学习与欣赏,可以使得学生十分直观地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所以,教师就要充分发挥美术素材的作用,为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组织学生对梵高创作的《向日葵》进行欣赏时,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这幅作品中,蕴含的饱和轮廓以及炫丽色彩,从中充分地体会到创作者蕴含的深厚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与分析画作,另外要提高学生对美术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不仅如此,教师要深入地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反思,更好地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而且,教师要组织学生对身边的人物以及事物进行观察,结合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以及事进行联想与想象,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其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并且可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很多美术作品中都有着很强的爱国情怀,所以,教师要结合社会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体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现在的艺术课程中,已经有许多可以发现的情感教学资源,而这种教育资源对于培养学习者的艺术情感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老师要运用合理高效的情感教育措施,帮助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在每一件艺术作品中作者所表达出来的艺术情感,并感受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

因此,在教学《用笔交融写青山》这一节课时,首先,老师带学员观看了石涛的《山水画》,作品结构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或是山崖峭壁,枯树寒鸦,都体现了艺术家浓郁肆意的奇特作画风貌,老师仔细为学员介绍了作品的结构特色,包括艺术家所表达出的当时在作画时的心情。然后,又为学员着重解析张大千的《春水归舟图》,作品中不但气魄逼人,而且气韵隽永,画中充盈着一股空灵娴雅的诗情画意,并通过彩墨的转变,给观众展示出了一幅幅在作家本人心目中的风景。在画面的左下方,一叶扁舟徜徉于绿水青山也就是金山银山间,而视觉画面中并没有任何水纹,但是看到这种如镜的水域,人们就会感受到一股氤氲的气氛随着和煦的春风迎面吹来,令人感觉无比酣畅。这也便是作者美术的最高高度,寄情于景,衔接的那样自然而然,也那么巧妙。而透过观看作品,学员们能够体会的这种以画笔所写意出来的青山,是如此淡雅脱俗,令人陶醉。而画师们所表达的思绪与精神情感,也都寄托在了视觉图像画面中的每一细小之处,从而使观看作品之人形成了一股内心的神往。深入挖掘课本,通过课本给学生的渗透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绘画,并体会艺术家在当时创作时的情感,进而培育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组织开展第二课堂,优化学生的生活态度

为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教师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时间,也要积极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帮助学生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美进行发现以及体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培养其创作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借助于美术的方式对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表达。教师要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使得学生通过观察与欣赏,准确地找到美术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充分体会到美术作品之美,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2]。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剪纸”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组织并带领学生对民间美术进行参观及学习,帮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民间美术,组织学生对年画以及窗花进行创作,帮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喜爱传统文化。教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对美术作品进行创作,要组织小组成员加强分工合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创造能力。

5.开展户外课堂,渗透情感

所谓的户外教学,便是把学生引导到大自然中,体验大自然与美的艺术,同时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贴近自然中完成情感教育,并引导学生带着一双发现美的双眼领略美,体验美。

因此,在引导中小学生掌握《线的魅力》这堂课程,教师可以直接在室外进行教学。首先,老师要为学生仔细介绍主堂课程的教育任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韵律,线条造型的基本方式,及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接着,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很自然地到学校里,开展有针对性的实地考察,通过仔细观察学校中的每一角落,每一处建筑特征,让学生对线条形成直观的了解,使学生找到他所认知的在学校中某一点,最富有线条的魅力的景色。最后,老师们又把所有学生都组织了起来,大家按照自己刚才的观点加以探讨,学生们热闹地谈论着刚才的所见所感,并感受他们眼中“线的魅力”。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到,学生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学校中的每一处景物,在学生的眼里都可能是“线”的特殊组合,这一堂课,学生们变得非常主动,仔细观摩,踊跃探究,课堂教学开展得非常成功,而学生们也从自己的实践观察中,切实感受到了线的吸引力,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把课堂教学留在户外,可以让学生所投入的情感与精神活动更加丰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到课堂教学中,也让学生保持着积极愉快的心态去接触新知识,而其间也渗透着情感教育。

在中学艺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式并不复杂,其操作性又很强,只要老师加以合理引导,情感教育就能迅速渗入学生的记忆中,进而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让学生真正爱上了艺术课堂教学,从而爱上了艺术。

结束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渗透情感教育,组织开展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其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地提升情感教育水平,更好地感染与熏陶学生,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情感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美术篇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台上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