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绘本运用策略探究

2022-11-20

读与写 2022年6期
关键词:绘本美术资源

田 宁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绘本顾名思义,是指通过绘画而完成的书籍,这种类型的书籍以图画为主,并搭配有少量的语文文字。绘本不仅可以通过简单的故事为读者提供充足的知识,还可以帮助读者构建起良好的精神世界,在养成读者学习能力,培养多元智力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如今,在很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阶段,都选择绘本作为儿童阅读读物,这种类型的书籍被称作为最适合幼儿和儿童阅读的书籍。绘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声情并茂,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期间合理应用绘本资源,可帮助幼儿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也是小学生美术学习阶段学习绘画技巧、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资料。

1.绘本资源的内涵与应用价值

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期间,很多美术老师将绘本作为尤其重要的教学资源,从总体上看,在小学美术中绘本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绘本具有比较简单的图画,小学生在美术学习阶段更加适合学生欣赏和临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小学生由于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在美术学习期间经常性的会面临较多学习阻碍,而绘本资源可以简单的形式助力学生绘画。在小学美术教学期间,老师需秉承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从易到难,养成学生绘画能力。正是因为绘本资源内的图画生动且简单,更加适合小学生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认识美术,打开学习美术的大门。

第二,绘本资源图文并茂,可在美术学习期间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而言,有时在学习美术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若是老师可采取一定的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元素的运用能力,便可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美术绘画技巧和美术知识。绘本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其形式也更加形象有趣,可帮助学生沉浸在故事当中,潜移默化的掌握美术学习的技巧和知识。

第三,在小学美术教学期间应用绘画资源,可显著提升学生想象力。美术作为一种突出想象力的课程,其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美术教学期间,老师不仅要将自己掌握的美术绘画技巧传授给学生,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想象力。绘本资源内的内容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可打开学生想象世界的大门。

2.小学美术教学阶段应用绘本资源存在的不足

在小学美术教育期间,美术老师已经关注绘本资源的应用价值,但是在部分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老师还有很多教学行为存在不足,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取的美术绘本资源数量较少,且质量较低,难以达到学生学习需求。想要在美术教学阶段利用绘本资源增强小学生绘画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老师在选择绘本资源时需综合使用大量的优质绘本资源,突出绘本资源在美术学习阶段引用的重要性和价值。但是,目前很多美术老师在选择美术绘本资源时视野相对较为狭窄,导致选择的绘本质量没有达到学生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知识拓展和绘画能力提升不能在绘本资源支撑下而实现,对提升学生美术水平产生很大的限制作用。

第二,老师教学观念存在问题,忽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部分美术教师虽然意识到美术教学当中绘本资源的应用价值,但是在使用绘本资源期间,仍旧采取以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为基础,没有彻底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这种问题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派生逆反心理,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

第三,教育活动单纯的关注技能培养,忽视学生想象能力开发。想要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素养,美术老师在教学阶段不仅要关注学生美术技能养成,更要突出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当前部分美术老师在开展美术教育阶段,借助绘本资源一味强调学生绘画技能训练,忽视学生想象能力开发,这种现象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养成和学习水平强化,无疑是存在弊端的。

3.小学美术教学阶段应用绘本资源的措施

3.1 结合绘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以兴趣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一方面因为学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以文化课程的成绩为主,将所有的精力与重点全放在如何提高成绩上,忽略了美术学科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是受教师的影响,由于教师思想观念的落后,始终运用生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调动学习兴趣,导致美术教学效果不佳。将绘本加入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绘本的效果最大化,充分发挥绘本的艺术性价值,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结合绘本中色彩鲜艳的图画内容,分析绘本中的美术知识资源,在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较为经典的绘本加入教学中,改变课堂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下积极动脑,探究学习。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美术教材中的内容找寻与之内容相似的经典绘本,让学生通过观察绘本的构图与色彩的选用,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知程度。

以“三原色、三间色”教学为例,本次课程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红黄蓝三原色以及橙绿紫三间色,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的色彩特性,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绘本故事《小蓝和小黄》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这本绘本故事是由李奥尼创作的,主要讲述了小蓝和小黄是一对好朋友,一起游戏,一起上课,最后小蓝和小黄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绿”的故事。教师则可以利用故事中蓝色融合黄色变成绿色的其妙现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将绘本故事加入课堂教学环节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绘本故事的内容丰富多彩,里面不仅拥有有趣的画面,还蕴含着许多的道理,教师不仅可以运用绘本故事启发学生的艺术细胞,还能刺激学生思维的发展。每本绘本中的故事都是具有一定针对性,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阶段、兴趣爱好以及认知发展水平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完全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绘本故事来设计教学环节,以此来为学生创设愉快、轻松地学习氛围。

例如,在“重重复复”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在美术作品中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学会设计简单地重复图案,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加强抽象构成能力的训练。教师则可以利用《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来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述故事内容,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再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各种图案,发现图案的规律并按指定的排列规律找出正确的图案。最后再引导学生运用这些重复的图案设计新的重复排列绘画作品。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美术知识水平,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了有效地发展。

3.3 结合绘本补充,激发儿童的想象能力。绘本故事是具有一定连贯性的,每一篇故事所包含的内容与情节都十分的完整。但是当前已有许多绘本故事打破原有的固定情节,设计了不少“留白”部分。“留白”部分的填充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去完成,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续编绘本故事,将自己想象的绘本故事的情节补充完成。这样的设计形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美术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以“神州风采”一课为例,教师就可以将绘本《爱思考的艾伯特》加入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本绘本故事主要以图案为主,文字部分少之又少,在绘本中含有大量的空白部分,以空白的部分表示宇宙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宇宙空间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我是大还是小”“星星在宇宙中,宇宙又在谁其中?”“一切都可以停下来吗?”等问题展开想象,对绘本中所产生的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解答。运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宇宙的认知,还可以提升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的美术技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4 开展添画绘本活动,提升学生创作能力。绘本添画顾名思义是指让学生运用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根据绘本故事中的信息进行添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针对学生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再是以美术知识与美术技巧学习为主,而是要在基础知识之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添画”的方式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依据绘本故事中的重点信息自己创新添画,利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具创作,在促进学生创作能力形成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技巧。

例如,在《亲亲密密一家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绘本《我妈妈》引入课堂教学中。《我妈妈》绘本故事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描绘了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妈妈。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中的文字,运用自己的理解描述文字内容,最后再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如,在“她的歌声像天使一样甜美”这句话中,描述了温柔的妈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绘画出妈妈在晚上睡觉前为“自己”唱摇篮曲的情形。

3.5 扩大绘本资源选择范围,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第一,拓展选择绘本资源的视野,立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大范围的搜集优秀绘本资源。部分地区较早的挖掘出绘本资源在美术教学期间应用的价值,在长时间的研究和发展当中,可累积更加优质且丰富的绘本资源。老师可将优秀的绘本资源引入美术课堂,比如《海乌姆村的鲤鱼》、《威利的床下有鬼》、《铁丝网上的小花》等,这些绘本都十分适合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进行阅读和欣赏。再者,老师在选择美术绘本资源的时候,要注重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绘画技巧,这就要求美术老师要对作品质量作出严格的把控,尤其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要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学习环境。

第二,以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合理规划与使用绘本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阶段应用绘本资源,要求美术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水平,保证合理且充分的将绘本资源进行使用,这样才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比如,《樱花男孩》故事内容十分简单,且书中绘制的图画也活灵活现,特别适合在低年级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使用,也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供支持。《森林大熊》绘本故事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吸引人的情节,可满足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老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可符合不同层级和不同理解水平的学生学习需求。

第三,美术老师在选择绘本资源期间,可对既有的互联网资源进行使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上均可以找到不同类型的绘本资源,并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提升,各类移动设备也进入寻常百姓家,这种现象也为老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展开绘本教学提供方便。老师可从海量的绘本资源中进行筛选,寻找最合适用于美术教学的绘本材料,通过社交媒体将优绘本材料发送给学生家长,鼓励家长陪伴孩子进行阅读欣赏,这种教学方式可拓展老师对绘本资源的选择范围,又达到经济环保的效益。

第四,以学生学习兴趣为依托,在组织开展绘本阅读之前,可让学生从阅读的角度出发,通过绘本资源产生阅读兴趣,然后对绘本中的图画形象产生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期间理应避免一刀切的现象,保证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的完成美术作品创作,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部分学生能够对色彩形成很强的感知力,老师可着重养成这部分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部分学生对线条有着良好的感知能力,老师可着重养成这部分学生造型塑造能力;部分学生善于讲故事,老师可适当性的引导学生绘制简单的连环画。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可以将每位学生学习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尊重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为学生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结束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入绘本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添画、补充等环节增强创作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美术技巧,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使美术课堂教学内容逐渐丰富,引导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在丰富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熏陶下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美术素养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绘本美术资源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给资源分分类
美术篇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