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评价在小学数学作业中的运用分析

2022-11-20

读与写 2022年6期
关键词:应用题差异作业

黄 莉

(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 江苏 泗洪 223900)

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指出,老师教学要注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性格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学习效果不同。布置数学作业,老师也应该注意这种差别,采取差异性的方式对数学作业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而提升数学作业的意义。

1.差异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1.1 统一化教学模式仍然被更多人认可和推崇。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有大部分教师还是较为看重传统的评价模式,对于差异评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差异评价教育要求,导致差异评价没有全面有效的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和推进,使得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影响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1.2 对差异评价的认识与理解存在偏差。由于在传统小学教育中不采用差异评价进行教学,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在小学教育中推进和实施差异评价,教师会出现由于对差异评价认识不全面、理解不透彻,导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差异考察时对学生的了解不深入,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也没有及时发现,进而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制定的差异评价策略缺乏针对性,影响教学成果。

1.3 相应的硬件、软件及教师综合素质未能与差异评价机制相匹配。在教学中实施差异评价时,由于以前并未采用过差异评价教学,因此,即便学校以及教师对差异评价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理解,但是由于学校相应的教学措施还未更新及改善,教师也缺乏相应的培训,这就导致教师的水平存在差异,无法进行有效的差异评价教学。

2.在小学数学作业中运用差异评价的前提条件

2.1 教师应转变观念意识,摒弃陈旧教学模式。在实施差异评价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尊重每位学生的差异性,对每位学生的差异给予充分的理解,并且尊重并理解每位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合理行为,在运用差异评价教学时要从学生角度入手,以学生为主体制定教学方案,确保教学方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2.2 完善配套教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差异评价在小学数学作业中的运用,不仅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方案,还要完善相应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设备、评价软件等,同时学校也要定期开展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全面提升教师的能力,让教师能够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修正。

2.3 在差异评价运用实施中要注重“灵活多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也不断进行创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创新的教学模式灵活性更高,能够更灵活的运用差异评价进行小学数学作业教学。教师在运用差异评价进行小学数学的作业教学时,对教师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3.差异评价与学生发展

3.1 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差异评价是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关注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差异评价教学中感受到自己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了平等的尊重,避免由于忽略学生的感受造成学生发展失衡。

3.2 促进小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是统一的,而用同一标准衡量所有学生是缺乏一定公允性的,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从音乐能力、逻辑能力、身体素质、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促进小学生学习效能的发展。差异评价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小学数学作业中运用差异评价不是为了通过一定的标准给学生下结论、评论等级的,而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测,了解并收集学生的相关资料,对学生真正的内心需求有更深刻的了解,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和特长,使小学生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我,树立成长自信,展现自信。

4.差异评价与教师专业成长

4.1 差异评价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差异评价在小学数学作业中的运用需要教师对差异教学的相关理论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具备一定的差异评价能力。

4.1.1 有助于提升教育前测能力。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考察时,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课堂纪律的好坏等表面现象,对其表面现象下隐藏的深层原因关注较少,例如小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压力较大等原因,只是笼统的将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归结于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并且对学生做出批评,教师在小学数学作业的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不重视对学生其他潜能的激发,对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背景、学习能力等了解不够,这都容易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学生,无法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无法激发学生的潜能,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作业教学中运用差异评价时,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内在需求有所了解,因材施教,为小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

4.1.2 有助于提升教育援助技能。差异评价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援助技能。首先,差异评价的运用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教学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小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予以一定的理解,并且做出一定的引导,而不是直接进行教育或惩罚。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只是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改善基本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结构,为学生减少教师过于注重成绩的压力。最后,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矫正,教师通过观察以及教学经验等可以得出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例如有学生是由于在做作业时主要依靠记忆,缺乏推理导致成绩不高,还有的学生是因为推理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最终的成绩也不高,这就会发现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需要加强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而另一部分同学则需要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4.2 差异评价有助于促进教师间的合作。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自主性,在教学中教师之间需要合作交流,能够将彼此的教学经验相互传授,从而更好的教学工作,因此,差异评价在小学数学作业中的运用需要教师们之间经验共享,教师们也可以通过互相听课,教学展示等活动,增强教师间的合作,并且通过作业成果,制定小学数学作业的题库,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作业,实现差异教学,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5.差异评价在小学数学作业中的运用策略

5.1 评价内容差异化。小学数学老师在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要开拓视野,不能单纯的将数学作业评价停留在对或错方面,而是要从多个层次和多个维度进行作业评价,老师甚至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进行评价。比如,数学作业中有十道数学应用题,这十道应用题道难易程度分布合适,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这十道数学应用题等完成效果相同,那么老师在评价时不能单纯的给予一个优秀便完成评价,而是要着重分析错题出现的原因。特别是当全班学生的错题量相同时,这就要求老师要格外注重错题出现的原因。对于学习水平很高的同学而言,正确完成这十道数学应用题是得心应手的,导致错误的原因,或许是计算错误,或者抄错数字。所以老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对学生的这类问题给予纠正,告知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学习中等的同学出现错误的原因,或许是计算方面的失误。这说明学生还需要提升计算能力,也极有可能在数学应用题练习时出现注意力分散现象。老师也应该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原因,调整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水平较差的同学而言,能够在数学应用题当中保持较低的错误率,相比较于以前而言,有了很大的进步。此时老师在进行批阅时,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理解错题出现的原因,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迁移自身优势,使得学习效率提升。

5.2 学生作业差异化。教学期间布置学生作业要采取差异化的方式,学生学习水平不同,所完成的作业也具有差异性。老师在布置作业之前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划分学习层次,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学生成长环境的差异,以及学习水平的不同,势必会使得每位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而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老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同,合理的布置每位学生的作业,让每位学生都可以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础,顺利完成作业,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作业中常见的练习题类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就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老师布置作业可以以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主,若是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在布置数学作业是可以以应用题为主。比如在学习升和毫升的相关知识时,对于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老师可以设置以下作业:如在超市的物品当中,有哪些物品的单位是用毫升进行表示的,有哪些物品的单位是用生进行表示的。老师,可以给出以下几个选项,如洗发水、食用油、矿泉水等等。若是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好,老师在问题设计时,可以以应用题为主,如一瓶酱油的容量为1升,价格为15元;一袋酱油的容量为250毫升,价格为三元,若是在超市购买,应购买哪一种最为便宜。

5.3 评价方式差异化。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将逐渐被差异化评价进行替代,在作业评价中可选择应用面批面改、教批生改、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从时间方式而言,可以将作业评价划分为课堂评价和课外评价两种。在课外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作业批改,若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询问同学和老师,发挥同学和老师在学生学习中的点拨作用和引导作用。例如,在差异化评价方式的选择当中使用面批是十分合适的。老师在进行作业批改期间,发现学生出现的错误并且用红笔进行标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以寻找错题出现的原因,可以巩固和辅导知识,帮助学生再次强化薄弱环节。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为学生补充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力度。毫无疑问,每名学生都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学业给予肯定,也能够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所以采取差异化评价方式,可帮助学生舒缓心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数学老师在批改数学作业时,对学习态度良好的同学可批上“优秀”并且进行奖励,每周固定奖励作业优秀的学生。对粗心的学生要进行叮嘱,鼓励学生写作业要端正态度,给予语言上的鼓励。若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拥有较高的作业效率。通过这种方式可调动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拉近,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5.4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环境。环境对人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忽视环境的重要作用,也要建立相应的环境。首先要建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环境,例如,在班级内设置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的区域,为学生布置挑战问题等,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做出相应的奖励,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环境进行优化,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使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社会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让学生将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现向老师提出,同时同学之间也进行交流分享,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会收获更多的想法和理念,从而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巩固小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作业是十分重要的途径。当前老师不仅承担着教授新知识的责任,还承担着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义务。采取差异化作业评价,虽然可以使得老师教学工作量提升,但是也能够为改善教学质量提供帮助,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拉近师生距离,实现自己教学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应用题差异作业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